第1283節 大明第一忠臣

明擺着東南王居心不良,他不殺造反的跟班,一昧向着朱氏子孫出手,這是讓朱氏顏面無存,有利於他顏氏的崛起。

畢竟改朝換代,絕非易事,前朝只有弄到天怒人怨,新朝纔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不過誅戮朱由榔和朱亨歅,裡面有個關聯,在朝廷即將發出的聖旨上,只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沒有以往的“監國公主令旨”的字眼。

皇帝朱由產在位,他和朱由榔同輩,朱由榔造他的反(名義上),他可以殺朱由榔。

如加上監國公主令旨,則是以侄殺叔,以晚輩犯長輩,禮法上說不過去,除非她是皇帝,才能想殺誰就殺誰。

如此就有運作的餘地,朱由崧求見朱由產,請他出手,雖不能解除朱由榔和朱亨歅的罪名,但要降低一下刑罰標準,或者有可能。

這麼大件事情,於情於理,朝廷都應該向皇帝通報,即使拿着他的玉璽蓋印,也要顧及一下他的意見。

見朱由崧動問,朱由產沉吟道:“五馬分屍,傳首九邊,確實過了!”

五馬分屍這種刑罰很少用,多見於春秋戰國和秦朝,到了今朝很少用。

其實不是過了,已經手下留情,造反的傢伙,嚴格起來,是判剮刑的,就是千刀萬剮!

“而且他的母親、妻兒皆被處死,族滅,怎麼都過分了,真要是誅九族,我們都有份!”朱由崧憤憤不平地道。

“尤其是朱亨歅,他不過是迎接了一下朱由榔後,就被軟禁,朝廷居然也判他死刑,實在是匪夷所思!”朱由崧搖頭道。

“嘖,但朕很少干預朝政之事!”朱由產說道。

見他猶豫不決,朱由崧心中暗罵難怪被搶了政權,果真無用!

他嘴裡道:“陛下!朱由榔若是慘死,朱亨歅橫死,朱明哪還有面子可言,甚至於東南王藉機挑動作進一步的削爵!”

東南王執政後,他姓顏不姓朱,朱氏子孫日子不好過,在以往,明朝藩王是“世襲罔替”,皇帝除皇太子以外的其餘兒子,全部封爲親王。親王的世子襲爵,其他兒子都是郡王。郡王的長子襲爵,其他兒子要封鎮國將軍……以此類推。親王“歲祿萬石”,郡王、鎮國將軍等,均享受不同數目的歲祿。這是固定工資。每到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朝廷還得進行各種賞賜。有時候,這種賞賜比固定工資還高。

由於固定工資和賞賜,是按照人口來確定的。因此,大多數藩王都互相比賽着生兒子。畢竟,兒子生得越多,王府的收入越高;收入越高,大家的日子就越好過。因此,明朝的藩王,成爲歷朝歷代最會生兒子的王爺。

東南王則規定王爺壟襲方式封爲考封,按世系依次降等,父親是親王,兒子就變成了郡王,如此遞減,以至降爲不入等級的“閒散宗室”。

除非立了功勞,否則王爺的世子只能爲郡王,不可爲親王,是爲考封,考校,有功才能升爵。

對王爺們其餘各子的封爵都減一級。例如,原來親王嫡子以外的各子皆可封爲郡王,今改爲鎮國將軍。

鎮國將軍不值錢,降下去都不值錢了!

東南王對此作出的解釋是前明大亂,各諸侯王沒起到保家衛國的作用,沒與臣民城市共存亡,是以改制。

這回朱由榔惹出禍事,都不知道東南王會藉機生出什麼妖蛾子來。

想着明哲保身,但被朱由崧以此爲藉口,他的話最終說動了朱由產,他無奈地道:“朕書寫一貼給予東南王,且看他如何處置吧!”

朱由崧大喜道:“陛下高明!”

……

此時的南京城內秦淮河邊的一處大宅內熱鬧非凡,此乃前內閣首輔姚明恭的宅第,今日東南王親臨,送來了皇帝所寫的“大明第一忠臣”的御賜橫匾,而朝廷的高官們悉數參與,同赴盛會。

雖說皇帝朱由產沒有權柄,但他寫的匾的光采還是令人羨慕的,這就是大義名份的重要性,哪怕東南王權勢滔天,但有的事情還是不能做的。

請來的皇家樂團奏起迎賓曲,儀仗隊筆挺站崗,讓姚家熱鬧非凡,門外街道上人頭擁擁,大家都來湊熱鬧。

今天是姚家的大日子!

姚明恭,字玄卿,號昆鬥,人稱“姚閣老“,萬曆四十七年進士,他這一科名人不少,出名的是探花郎陳子壯,現爲東南國高官,同科的是馬士英就是現任大明首輔,一個叫做孫傳庭,沒錯,傳庭死後前明亡,崇禎皇帝掛了樹,還有一個人是袁承煥,沒錯,就是寧遠督師肝了老豬皮的那位主兒……

運氣遠遠好過其他人,姚明恭中了進士後入翰林院,做過東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任過戶部尚書,後因黨爭而去職。

做過大明一品大員,被孫承宗援引,入東南國任副總理,東南國,可是海賊建立的國家,事實證明,這是姚明恭所走出的最重要的一步。

回南京任首輔,他的經歷堪稱神奇,歷萬曆、天啓、崇禎、新明四朝,還在東南國出任顯職,可稱爲五朝元老。

他在東南國的經歷加上在南京事事逢迎東南王而被大臣葉廷桂稱之爲“大明第一奸臣”,起“明姚明恭滅明於此”的惡稱。

東南王一回來,立即拿下葉廷桂爲姚明恭出氣,尋個不是,將葉廷桂流放東南國,遇赦不得回!

同時請了皇帝,親筆爲姚明恭寫了“大明第一奸臣”,由他親自送去,所有的高官與會,看姚明恭追隨他顏某人的無上榮耀。

匾放二堂之上,原本想放在大門,前臨大街,過往人員皆可觀之,但姚明恭上表遜謝,謙虛是美德,朝廷成全,匾就放在了二堂上。

鞭炮聲中,御匾被安放到位,東南王、大臣們、社會賢達一起拍掌,向姚明恭致賀。

姚明恭由家人攙扶着,向大家謝禮。

在不要錢的名貴中藥調理下,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已經大好,可以一手柱杖行走。

不過,他再不理朝政了,他告老還鄉,三辭三詔,朝廷準了,加封其爲太師,萌其一子爲戶部六品主事,賞良田三千畝可傳之子孫,特賜不必納稅!以及銀元十萬,待遇不可謂不好。

尤其是御賜良田三千畝,更是殊遇,將來姚家想敗家都難,別人誰都不敢要他家的田地,這可是御賜!

一番熱鬧過後,繁華散盡,姚府臨河水榭上,只留下東南王與前任首輔。

“王爺天高地厚之恩德,老臣感恩不盡!”姚明恭向顏常武舉手爲敬道。

“姚太師,當年你助我一臂之力,如雪中送炭,豈能相忘!”顏常武感恩地道。

“可惜老臣再不能爲王爺服務了,只能預祝王爺大展雄風,讓四夷臣服,萬民歸心!”姚明恭感慨地道。

“是有點可惜,接下來的歲月會很精彩呢!”顏常武一點都不謙虛地道。

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229節無功而還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15節金銅童子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1839節 剃鬚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016節 大豬肉!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446節 硬剛(二)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849節 史鄉長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454節 慢一拍第954節 上桅樓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709節 誰可爲帝?
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229節無功而還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797節 紛亂始末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15節金銅童子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446節 萬幸!萬幸!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1839節 剃鬚第1772節 你有的選擇還好說!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016節 大豬肉!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446節 硬剛(二)第1073節 發動機大撤退(一)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849節 史鄉長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454節 慢一拍第954節 上桅樓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709節 誰可爲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