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節 明義

田虎歸順新明軍,也經過了學習與培訓,表現出對軍紀的馴服,得以留任軍職。

但他的心中始終是不羈放縱,回味着過往的隨心所欲,他既然被朝廷說爲賊寇,是一點不冤枉的,或許他對於那些衣衫襤褸的窮苦百姓是和藹的,但他對於官員們、地主老財們是心狠手辣,砍掉他們的頭,搶光他們的財產,睡他們的妻女!

這樣的事情田虎幹得不少,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一手提人頭,一手抱女人,這樣的生活纔是刺激!

在新明軍中,軍紀嚴明,田虎很不習慣,唯有忍了,但他與熟識的將軍們談起來,不無怨言。

象他這種由前明各方勢力轉來的將領不少,顏常武也心知肚明,只要他們忠於朝廷、服從命令和遵守軍紀就不會主動清理他們。

顏常武主政新明,進一步加強了對軍隊的監控,尤其是軍政大學培養了大量的政治軍官,他們一樣是軍人,不過他們的肩板與普通軍人不通,黃邊框的肩章表明瞭他們的身份---代表朝廷監軍。

現在,新明軍中部隊主官管理訓練與作戰,而政治軍官則被撥高到第二位,管理部隊政治工作、軍紀、情報等,部隊的人事、支出必須有政治軍官的副署纔能有效,制約了部隊主官。

部隊主官的權力還是有的,比起以前自然不是那麼爽,更別提與前明比了。

事情無絕對,對甘輝、李過與祖大壽這三位高級軍官的約束力就少了許多,他們權力很大,都是雙肩挑,就是軍事與政治任務一起上,沒有政治軍官去管束他們,他們本身加了政治軍官的頭銜,因爲帶了半副東南王的儀仗,甘輝加了“北方行營總管”的頭銜,這個總管有權節制政治軍官,而李過與祖大壽都有副總管的頭銜,同樣有權節制政治軍官。

行營乃天子營壘,東南王不客氣地給自己天子待遇。

是爲“專擅之權”,甘輝甚至被東南王賜予“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

如果事事請示,樣樣掣肘,以北京到南京這麼路途遙遠,來回一個星期,事情都成了黃花菜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事實證明,顏常武並沒有看錯李過,他聽完田虎的話,平靜地道:“甘大將軍從東南王近三十年,都在爲中國開疆拓土,爲中國人爭奪陽光下的地盤,去年更是從阿三那裡得到了整整三千萬銀元的財貨,他有分成,但全部捐了回鄉,他爲我們中國搶佔了大量的地盤和財富,殺了許多外國人!我們則在打內-戰,殺來殺去都是中國人,高下對比,我自愧不如啊!”

田虎無言以對,臉上訕訕地。

李過輕拍他的肩膀道:“能夠跟隨東南王,是我們的福氣,闖王不錯,但是他沒有東南王的福氣!”

他鞭梢直指前方道:“看,蒼茫大地,廣袤無限,我們既然在東南王麾下,東南王志存高遠,我們也要跟上,這次出塞,就是一個好機會。”

李過的雙眸閃閃生輝,說道:“王爺有言,一個人不管他過往怎麼樣,只要他在對外的民族戰爭中爲我中華民族建功立業,就是大功,他給了我們這個機會,我們一定要抓住!”

“人生能有幾回搏,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田虎,我們的上半生都在虛度光陰,要抓住這個機會,積極配合,拼命作戰,創下戰功,打過這一仗,我們就可以作福酬神,後半世無憂矣!”李過誠摯地道。

田虎大爲動容,他表態道:“我田虎,這百來斤就交給小闖王了,小闖王指到哪裡,我就打到哪裡,絕不皺一下眉頭!”

李過,李自成之侄,江湖人稱“小闖王”。

李過欣慰地點點頭,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老兄弟有所損失,不過他告誡田虎道:“以後在軍中,小闖王三字休要再提,現在我們只有一個王,那就是東南王!”

“是!”田虎應允道。

田虎離開後,李過下令各軍中加大政治宣傳,說明這場戰爭的意義:我們是在東南王的引領下,爲中國而戰,爲民族而戰,此乃大義所在,我們將消除一直以來的邊患,功在千秋,將奮勇殺敵,如關公般過五關斬六將,如趙子龍般長阪坡中殺個幾進幾齣,每一位參戰的都是嶽武穆。”

他的激勵不僅在本軍中發動,還以快馬騎傳送往北京,傳曉九邊,於是軍官們動員起來,士兵們聆聽着軍官的教導,軍中的士氣旺盛,這種的戰爭打得有意義,每個軍人都摩拳擦掌,做好戰鬥的準備。

李過覺得這是完成了他職責的一部分,但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明顯,意義重大!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只有華夏獨存,原因之一是我們尊崇祖先,用我們的文明把他們的英雄事蹟記載下來,一代一代地學習,烙印入了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記憶中已經不可磨滅。

哪怕是死TJ也拜岳武穆,黑-社-會堂口入門處都給關公上香,更不用說那些正常人了。

先輩們在天上看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我們絕不能給祖先臉上抹黑,必破漠南,解決漠北!

大軍進入了黃河南岸,土地平坦肥沃。元宵佳節過去後,天下人已經重新開始了一年的忙碌,驛道沿途,能看到田野間到處都是農人在忙碌地春耕,有許多牛和驢在幫忙,它們就象它們的主人一樣辛勤地勞作不休。

中國人勤奮,就連牛和驢都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道是一年之計在於春。大明的軍隊是從農田中的大道行進,也帶上濃濃的和平田園氣息。

李過一邊看着,突然覺得眼前的一切實在是太有誘惑,多少年沒摸過犁趕過牛了,作兒童時給地主老財家放過牛,幫父輩扶過犁,少年時離家開始肝,肝到現在,或許等到解甲,那就歸田,歸田!

作爲軍中高級將領,朝廷有賜田,當然李過沒什麼時間去肝農活,可現在他心裡癢癢的。

別說他,就連軍中將士們也都眼睛盡往地裡瞟,簡直有如美女在地裡一般。

這是病,治不了的,就算東南王行軍,也是如此!

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2184章 直落(二)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713節 爭地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2191章 在閩南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96節海洋貿易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2095節 酇伯爵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263節衆香之城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2168章 很香!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516節 撤退(一)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597節 航行中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853節 中國式開花彈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60節輕取敵船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
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2184章 直落(二)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1713節 爭地第279節 處大過部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2191章 在閩南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96節海洋貿易第1671節 片甲不留(三)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2095節 酇伯爵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263節衆香之城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1511節 不殺老頭了吧?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2168章 很香!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516節 撤退(一)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226節殺到外伶仃島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597節 航行中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835節 韃靼事了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853節 中國式開花彈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60節輕取敵船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560節 運河之錢不是問題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