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方苞

對於江南科考案和《南山集》案,胤禎一直都極爲關注,有關兩案的各種信息他隨時都在留意,這兩起案子在江南都影響巨大,江南科考案牽扯到江南鹽商、縉紳及寒門子弟,直接關係到朝廷在江南士子、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南山集》案則更不用說了,《南山集》一書在江南風靡近十載,幾經翻刻,江南士子家中多有留存,一旦大肆株連,後果不堪設想,而更爲胤禎擔憂的是,《南山集》一案直接導致了日後文字獄的興盛,極大的禁錮了文人士子的思想,其危害比江南科考案更甚。

接到康熙令他回京述職的諭旨,胤禎不覺鄂然,京城這時就象個泥潭,太子.黨和八黨正斗的你死我活,康熙在這個節骨眼上,讓他回去做什麼?而且江南科考案纔剛剛拉開序幕,這時回京豈不是錯失良機?

不過,康熙既然下了諭旨,不回去肯定是不行的,這一去,沒三、四個月怕是回不來,沉吟了片刻,他才朝外吩咐道:“來人。”

達春立即就小跑着進來,一揖道,“主子,有何吩咐?”

“馬上去傳陳鵬年、完顏海鋒、徐世楨、武格、衍德、張遠隆幾人前來。”胤禎不疾不緩的吩咐道。

徐世楨來的最快,待他見禮之後,胤禎便直接開口問道:“徐大人,可願意去臺灣?”

臺灣?臺灣就一府三縣,難道是讓自己去臺灣任知府?從四品?沒那個可能,通判倒有可能。這且不說,十四爺能如此相問,便已經是將自己視爲他的人,十四黨,徐世楨心下電轉,忙一揖道:“王爺,下官得以追隨王爺已是莫大的福分,豈有挑肥揀瘦之理?王爺但有所譴,下官莫不欣然。”

胤禎點了點頭,“本王回京,便去吏部走一趟,臺灣知府要明年纔到任,鳳山知縣今年期滿。”

一聽是去臺灣做鳳山知縣,徐世楨心裡不由一涼,鳳山那破地方哪裡趕得及上海,這不是從肥卻跳到差缺了?我在上海可是三年的卓異,不過,他心理很快就平衡下來,大不了熬三年,跟着十四爺還怕升不了官?他忙躬身道,“下官謹聽王爺安排。”

禎滿意的瞅了他一眼,“你現在是七品吧,連着三年的卓異考評,爺幫你去試試,先掛個通判、知州什麼的去上任。”

通判、知州已經是六品、五品,他忙躬身長揖道:“謝王爺提攜。”

徐世楨一出去,陳鵬年、完顏海鋒隨後便進來見禮,胤禎含笑伸手道:二人坐下,他才道,“本王馬上要回京,至少也得開年纔會回來,上海現在事務繁忙,你二人要多多留意,不能出亂子,別又鬧出什麼軍民械鬥案之類煩心的事來。”

陳鵬年、完顏海鋒忙躬身道:“屬下謹尊王爺鈞旨。”

張元隆進來後,胤禎直接擺手叫他免禮,而後才道:“我今年回京過年,庶福晉就不跟去了,南洋的情況,你要給年初出海的船隊交待清楚,專賣的生絲、棉布以及貿易船隊的一應帳目,我會讓鄭帳房清算,你自己先整理清楚,該拿的錢,不該拿的錢,要分清楚。另外,關於噶禮那案子,你心理要有個準備,罪倒不用受,罰金怕是要繳納一點的。”

聽說只是繳納罰金,張元隆鬆了口氣,忙揖手道,“草民明白,王爺大恩,草民銘記在心。”

待張元隆出門,武格已快馬趕到,見禮後,他就說道:“報告院長,衍德帶隊去靶場了。”

胤禎微微點了下頭,“坐,我要回京幾個月,學院新、老學員的訓練要抓緊,放假的事,你們自己商量,不許給我再出事。另外,明年我回來後,二級戰列艦也下水了,要開始逐步剿滅海賊,一是情報收集,一是戰艦訓練,都給我抓緊點。”

聽說海軍終於要開始做戰了,武格興奮的一個立正,響亮的道:“是”

二日後,胤禎帶着三百親衛趕到了江寧城。

這次來江寧,胤禎沒通知任何人,他沒直接回京,繞道江寧爲的便是給《南山集》做序的方苞,方苞,字靈皋,安徽桐城人,生於江蘇六合留稼村,桐城派散文創始人,桐城三祖之一,32歲考取江南鄉試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考取進士第四名,卻因母病回鄉侍奉,未應殿試。

方苞後來白衣拜相,成爲康、雍、乾三帝的高級智囊,實爲不可多得的謀士,他因是正牌子的進士出身,而且性情高傲,胤禎雖然早想到了他,卻是沒把握能招攬他,一直等的就是《南山集》案發,再撈他出來。

《南山集》案發,方苞即是爲《南山集》作序之名士,又是方氏一族,屬於朝廷重點抓捕對象,因此海捕文書一早就傳到江寧,《南山集》案是康熙欽定的大逆案,江寧知縣哪敢怠慢,海捕文書一到,急忙就帶人將方苞抓下大獄。

對方苞的情況,胤禎一直分外留意,幾天前就已經知道他被抓下了江寧縣的監獄,因此到了江寧城,胤禎便直趨江寧縣衙,因是身着便服,他便着人拿了自己的名貼前去通報。

江寧縣知縣馮長軍是滿人,筆貼式出身,一見到胤禎的名貼,唬的連官服亦未換就迎了出來,一見面,就規矩的行了個跪安禮,“奴才馮長軍請恂王爺安。”

胤禎沒料到這江寧縣知縣竟然是個滿人,見他行的跪安禮,便笑道:“你認識本王?”

馮長軍躬身回道:“回王爺,奴才是鑲藍旗的,以前在內務府任貼寫筆貼式,遠遠的見過王爺幾次。”說着又躬身道:“王爺請。”

胤禎昂然而入,進屋後,自在主位上坐了,才一伸手道:“坐下回話。”

馮長軍心裡一直嘀咕,不知胤禎突然趕到江寧縣衙,所爲何來,當下就笑道:“王爺面前,奴才豈敢放肆,王爺有事,儘管吩咐,奴才竭盡全力也要辦的妥當。”

胤禎含笑道,“那好,你縣監獄裡關着一個叫方苞的人,把他交給爺帶走。”

方苞?馮長軍一聽就傻了眼,這可《南山集》大逆案的重犯,交給十四爺了,怎麼給朝廷交待?

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115章 施世驃第13章 敲打老九第322章 強勢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97章 站籠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123章 旱情第674章 泄露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00章 有雨第324章 攻心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498章 徵日(七)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528章 不賣帳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138章 人口問題後記九第709章 失控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後記二第292章 大變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365章 抱火鍋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324章 攻心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81章 上屋抽梯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532章 托兒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5章 戴梓第337章 撂挑子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130章 刺殺下第695 章 反應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590章 徹查第68章 潑天大案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621章 反應第589章 動手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532章 托兒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47章 順勢而爲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372章 老八低頭後記一算是續集第58章 海關改革第99章 立威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545章 奪權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532章 托兒第498章 徵日(七)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191章 大喜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章 都是精英第26 提點老八第551章 鍼灸見效
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115章 施世驃第13章 敲打老九第322章 強勢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97章 站籠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123章 旱情第674章 泄露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00章 有雨第324章 攻心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498章 徵日(七)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528章 不賣帳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138章 人口問題後記九第709章 失控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後記二第292章 大變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365章 抱火鍋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324章 攻心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81章 上屋抽梯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532章 托兒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5章 戴梓第337章 撂挑子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130章 刺殺下第695 章 反應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590章 徹查第68章 潑天大案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621章 反應第589章 動手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532章 托兒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47章 順勢而爲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372章 老八低頭後記一算是續集第58章 海關改革第99章 立威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545章 奪權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532章 托兒第498章 徵日(七)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191章 大喜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章 都是精英第26 提點老八第551章 鍼灸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