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針鋒相對

幾名小太監端着托盤進來,見殿內的幾位上書房大臣皆是枯坐無語,各自出神,不由微愣了下,才揚聲道:“皇上賜諸位大人,蜂蜜糕、芙蓉糕、燕窩酥、黃皮餅、奶皮餅各一份。”

一聽皇上有賜,張鵬翮、馬齊等五人忙起身謝恩,待太監退下,馬齊瞅了一眼桌子上的餑餑,便知道貞武中途退出,定然是去用膳了,賞賜給他們的既是餑餑,就說明貞武用膳十分簡單,按常例,皇上膳食豐盛,菜餚衆多,用膳時一般是賞賜菜餚給臣子。

微微沉吟,他才道:“諸位,皇上用膳之後馬上便會回來,鄉紳監督地方官以及士紳一體納糧當差等舉措諸位是何看法?”

幾人都明白,馬齊這是想統一上書房的口徑,不過,此事頗爲棘手,貞武對陝甘之事絕口不提,誰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按理,眼下剛剛平息了滿漢之爭,貞武應該不會大張旗鼓的懲治陝甘官員,畢竟陝甘官員多系滿員,若是大力懲治,極可能引發滿員的不滿,重新挑起事端。

但貞武若是真的有心在陝甘試行新政,那就說不準了,因爲既是要試行新政,陝甘的貪賄官員必然是要盡數換掉,如此,對陝甘的官員來說,無異於是滅頂之災,京師的滿員也將惶恐不安。

唯有阻止貞武在陝甘試行新政,他纔有可能對陝甘貪侵賑災案網開一面,或者是懲小放大,儘量避免牽扯太廣。

想到這裡,蕭永藻開口道:“欲速則不達,南方各省如今正在推行攤丁入畝,將丁銀攤入田地本就侵害了鄉紳的利益,如是此時又拋出士紳一體納糧當差等舉措,於鄉紳而言,不啻於是雪上加霜,消息一旦傳出,恐會適得其反,不利於攤丁入畝的推行。”

щщщ¸ Tтká n¸ C 〇

張鵬翮、馬齊四人自然是聽出了這番話中的弦外之音,這是官場通用的一大法寶,拖字訣!新政是貞武提出來的,貿然反對,大爲不妥,拖一拖,不說拖上三年五載,只需拖過眼前,便足以影響貞武對陝甘貪侵賑災案的懲處力度。

馬齊當即附和道:“採之言之有理,太上皇常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實不宜操之過急,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嚴禁鄉紳包攬錢糧,拖欠錢糧等舉措,不僅可以抑制土地兼併,亦能有效保證朝廷及地方的差徭賦稅的穩定,保障百姓免遭鄉紳盤剝,化解百姓對鄉紳的對立和仇視,實是利國利民之舉。

但如倉促試行,必然引起天下士紳的極力反對,如此,則得不償失,竊以爲,循序漸進,方是上策。”

張鵬翮瞥了王掞一眼,見他默然不語,便沉吟着道:“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皆是息息相關,一脈相承,皆是以田地爲基準徵收錢糧耗羨,當差服役,實則針對的都是鄉紳,實無必要分步而行。

不論是攤丁入畝還是士紳一體納糧當差,鄉紳皆會大力牴觸,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一步到位,不僅可以彰顯朝廷革新之決心,亦可節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此言差矣。”蕭永藻毫不留情面的反駁道:“歷來革新,無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豈能一蹴而就?急於求成,只會重蹈前明一條鞭法革新之覆轍。”

“此一時彼一時,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王掞也適時的加入了戰團,瞥了蕭永藻一眼,他才侃侃而道:“前明一條鞭法之所以失敗,乃在於文官勢力,恰當的說應該是鄉紳的勢力太過龐大,而且推行不力,前後延續了上百年時間。

如今則不然,鄉紳勢力經過立國之初的大力打壓削弱,如今方興未艾,勢力並不算龐大,較之前明,可謂是雲泥之別,再則,主張革新的不是臣子,而是皇上,是御極之初,風華正茂的大清之主,不慮擔憂革新半途夭折。

再則,以皇上一貫的行事風格,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當差的推行在五至十年之內必將全國推行,絕不會出現前明延續上百年的情形。有鑑於此兩點,此番革新絕不會重蹈前明覆轍。”

見王掞提到貞武的行事風格,張鵬翮接着又道:“皇上行事,素來雷厲風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當差乃是一脈相承,皇上絕不會分爲幾步走,再則,竊以爲此番革新,另外還有層深意,那就是打壓鄉紳!

鄉紳勢力的擴張速度遠甚於朝廷的預期,紳權的快速擴張不僅嚴重的壓制族權,亦嚴重威脅官權,這不利於朝廷對縣鄉的控制,既是要打壓鄉紳,削弱鄉紳的勢力,剝奪鄉紳的特權則可收到立竿見影之效。

僅僅是攤丁入畝,效果並不明顯,士紳一體納糧當差才能觸及其根本特權,唯有雙管齊下,方能收到打壓削弱鄉紳之效。”

“這可不好說。”嵩祝悶悶的說道:“鄉紳勢大,於國無益,然鄉紳勢微,同樣於國無益,唯有平衡地方的官權、紳權、族權,朝廷方能掌控自如,再則,朝廷之所以賦予鄉紳種種特權,不僅是爲了籠絡鄉紳,也是爲了籠絡天下的士子。

士紳一體納糧當差,將置天下士子於何地?十年寒窗苦讀,入仕的希望渺茫,若是連免除差役雜辦的特權亦被剝奪一盡,天下誰人還願意寒窗苦讀?假以時日,豈非禮崩樂壞?”

“此言有理。”蕭永藻一口就接了過去,“鄉紳不可一日或缺,傳播道德文化,倡導禮儀、興辦學務、籌辦地方公務,教化於民,上傳下達等等,皆離不開鄉紳,若是將鄉紳打壓過甚,不僅禮崩樂壞,更可能使地方糜爛。”

張鵬翮瞥了他一眼,才沉聲道:“此乃危言聳聽,鄉紳之特權何止於此?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當差,不過是剝奪了鄉紳豁免雜項差徭之權,對鄉紳而言,身份等級,司法特權才至關重要。”

說到這裡,他一擡眼見貞武走了進來,忙起身見禮,貞武掃了五人一眼,擺了擺手,道:“免禮,賜座。”說着徑直落座,進來之前,他阻止太監通報,已經在外聽到嵩祝、蕭永藻兩人反對的話,待五人都坐定之後,他才含笑問道:“怎麼着,還僵持不下?”

“皇上聖鑑。”張鵬翮躬身道:“事關重大,箇中利弊非一時能權衡清楚。”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禮不辯不明,如此大事,自然要辯論清楚,先將你們各自的看法詳細說說,不要有所顧忌,朕有言在先,凡事有利必有弊,這世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之事,不從正反兩面入手,如何能夠權衡利弊?都大膽的說,無庸諱言。”

見貞武這話說的誠懇,五人都放下心來,一一將各自的看法說了一遍,嵩祝也是毫不諱言的提出了他的反對意見。

詳細的聽完五人的意見,貞武不由暗笑,與他心中預想的完全調了個個,張鵬翮、王掞兩人是漢臣,按理應該是堅決反對打壓削弱鄉紳勢力的,因爲鄉紳階層是漢員的搖籃,沒想到現在竟然完全顛倒過來了。

要說他們都是大公無私,一心爲國,那純屬扯淡,之所以出現這種情形,不消說,肯定是爲了陝甘貪侵賑災案,也難怪說朋黨禍國,如此大的朝務,他們仍是糾纏於滿漢之爭,看來,得下大力氣消除滿漢之爭,這是最大的朋黨,危害遠甚於一般之朋黨。

很快,他就收回心思,微微頜首道:“有反有正,很好。”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凡事皆有利弊,你們再議議,此事究竟是利大?還是弊大?從短期和長遠兩方面來分析。”說完,他便自個斟了一杯茶,慢慢的呷着,等着看戲。

聽的貞武這話,張鵬翮心裡不由一喜,爭了這半晌,竟然沒有從短期和長遠兩方面入手?這可真是丟人丟到家了,他立即便躬身道:“皇上聖慮深遠,眼光卓越,實令臣等羞愧。”

略微沉吟,他才接着道:“前明之亡,可說是間接亡於鄉紳,明中後期,鄉紳勢力極速膨脹,加劇了土地兼併,造就大批的失地流民,加劇了官民對立,以致稍遇天災,便內亂四起,大量田地集中於鄉紳之手又極大的削弱了朝廷歲入,以致朝廷無錢用於兵備。

從長遠來看,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不僅遏制了鄉紳勢力的快速膨脹,也能有效抑制土地兼併,且能保障朝廷歲入不會流失,有效的消除官民的對立和仇視,實乃是一舉數得,利國利民之不世之良法。

短期看,這些舉措可能會激發鄉紳以及士子的廣大不滿,然如今天下太平,民安物阜,國力鼎盛,只須善加引導,妥善安撫,定無大礙。利弊相較,顯然是利大於弊,而且是利遠大於弊。”

聽的這話,馬齊眉頭不由一皺,這老貨心思倒是轉的快,倉促之間,竟能夠說的滴水不漏,這下該如何駁斥?

(未完待續)

第151章 招撫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283章 下馬威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60章 下馬威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37章 滿漢之爭?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561章 入營第164章 方苞第654章 苦肉計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545章 奪權第451章 **老五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69章 啓程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591章 反應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461章 放不下第115章 施世驃第582章 倉鼠第699章 自做孽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200章 機會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716章 管理第50章 各方反應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677章 薄懲第394章 黃帶子第92章 德妃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21章 善後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95章 嚴懲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10章 票號(下)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91章 大喜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673章 滿城第351章 試探第469章 意外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19章 朝會遇險後記三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02章 李衛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495章 徵日(四)第39章 暗中出手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348章 終日惕惕-
第151章 招撫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283章 下馬威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60章 下馬威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37章 滿漢之爭?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561章 入營第164章 方苞第654章 苦肉計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545章 奪權第451章 **老五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69章 啓程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591章 反應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461章 放不下第115章 施世驃第582章 倉鼠第699章 自做孽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200章 機會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716章 管理第50章 各方反應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677章 薄懲第394章 黃帶子第92章 德妃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21章 善後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95章 嚴懲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10章 票號(下)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91章 大喜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673章 滿城第351章 試探第469章 意外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19章 朝會遇險後記三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02章 李衛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495章 徵日(四)第39章 暗中出手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348章 終日惕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