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一石二鳥

西直門內大街後半壁街,恂郡王府。

胤禎閉門拒客,悠閒的陪伴福晉,考察幾個兒子功課,午間小憩起身,親衛便送來京城中探報,看到各種手繪的簡易版坤輿萬國圖成了搶手貨,他不由啞然失笑,之前是真沒料到,竟然會出現這種瘋狂的局面,倒是讓他們提前睜眼看世界了,趕明兒讓鄭世昌趕緊的印刷數千張坤輿萬國圖出來,保準是筆好買賣。

不過,看到最後,他的神色一下就峻然起來,京城又傳出了謠言,十四阿哥在康熙四十七年意外受傷,不能人道。

自第四子弘暟在康熙四十六年出生之後,這五年來,胤禎確實不曾再添一男半女,此事,胤禎自身亦頗爲猜疑不安,不知是否穿越惹的禍?未料到老四竟然以此大做文章。

這年頭,成人不易,死亡率奇高,雖說有四個兒子,可就連胤禎也不敢保證四子能順利成人,眼下,正是他某取儲位的關鍵時刻,此謠言一傳開,豈不正中康熙下懷?康熙定然會以此事借題發揮!想到這裡,他一陣煩悶,這個老四,還真是無孔不入!

五年無所出,顯然是有點不正常,不知道這些兄弟有沒有前例?宗室玉碟不是輕易能夠查閱的,手續亦格外繁雜,沉吟半晌,胤禎纔將包福全叫進來,吩咐道:“馬上譴人去探聽所有皇子的子嗣,子女的出生、死亡,死因等詳細情況全部都要。”

“喳,奴才馬上就譴人去探問。”包福全未料到胤禎竟然交代下來這麼一件差事,一邊躬身應承,一邊在心裡默想該如何去探查,這可是要銀子去收買的。

見他動作緩慢,胤禎已是明白過來,沉聲道:“此事要快,要隱秘,明日一早,便要用上,先去帳上支三千兩銀子,不夠再拿。”

一聽先支取銀子,包福全不由鬆了口氣,忙躬身道:“主子放心,準誤不了事。”

待包福全退下,胤禎不由暗罵了一聲,老四這一手夠狠!竟敢謠傳自己不能人道!要如何證明?置之不理,還是演場活春宮?

子嗣可是個大問題,如是子嗣艱難,這儲位只怕是無望,這幾年,他自問也沒少耕耘,爲何就一無所出?難道是真有問題?

十四阿哥不能人道的謠言藉助着海外分封的熱勁,傳的很快,不過半天時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十四阿哥現在風頭正勁,有關他的謠言自然亦是格外的引人關注,不過,眼下的熱點在海外分封,又不是立太子,這事情也僅是做爲閒談,並無人探究事情的真相。

Wωω¤ttκǎ n¤c o

路傍園內。

聽到這個謠傳,八阿哥胤禩的臉色不由有些難看,老九、老十亦半晌沒有做聲,八阿哥嫡福晉沒有所出,爲人偏又十分強勢,以致八哥就只一子一女,皆是小妾所生,這個謠言雖然是衝着老十四去的,可必然引起康熙對子嗣的關注,八哥子嗣稀薄,這也是一大不利因素,可以說,這謠言是一石二鳥,將八哥也順帶掃了進去。

良久,老九胤禟才道:“此謠傳定然是老四那條毒蛇令人散播的,八哥,咱們不能聽之任之。”

老十胤誐卻是憤憤的道:“咱招誰惹誰了?海外分封咱跟着倒黴,這子嗣謠傳,咱又遭牽連。”

胤禩默然半晌,才道:“此事與咱們無關,靜心看戲便是,八哥又不是不行,日後,在這方面多注意就是。”說着,他微微一笑,道:“這個謠言傳的好,及早點出了八哥的弱點所在,此事,確實要及早彌補。”

養心殿,康熙接到密報,眉頭不由一蹙,難道又是出自老四的授意?不過,子嗣是個大問題,不容輕忽,老十四這幾年確實未聽聞有所出,究竟是有問題,還是太累所至?這事不弄個水落石出,還真叫人不放心。

次日一早,神武門外就聚集了黑壓壓的一片翎頂輝煌的皇族宗親、勳貴大臣,不少閒散宗親貴胄亦紛紛趕來參加朝會,東華門外同樣是黑壓壓一片,這裡聚集的則是朝臣京官。

今日的朝會可謂是意義非凡,自康熙起駕前往天津觀禮到今日,不過半月時間,朝廷上下,京城內外卻是鉅變迭起,天津地震、海軍謀逆炮擊康熙,康熙落水生死不明,太子天津連夜兵變,挾持羣臣宗親,追殺八阿哥,隨之,太子又率兵回京,十四爺率海軍入京平亂,剛鬆口氣,又爆出十四黨與八黨合流,接着又是海軍南洋大捷,發賣呂宋島,提議海外分封,康熙無恙回京。

短短半個月時間,竟是走馬燈一般,大小事情不斷,樁樁件件皆是駭人聽聞,如今塵埃落定,今日朝會不知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而最讓人牽掛的海外分封,今日亦將議定下來。

對於海外分封,不論皇族宗親、勳貴大臣還是朝臣京官,人人都極爲關心,一旦確定推行,整個大清的格局都將爲之一變,更將牽扯到各方各面,尤其是軍事和海貿,宮門未開,一衆官員三、五成羣的低聲議論着。

胤禎趕到神武門時,已經有不少人候在這裡,剛剛哈腰出轎,就有幾人迎了上來見禮寒暄,他心裡清楚這些人都是衝着海外分封而來的,一旦推行海外分封,封地的好壞,封地的安全,可都跟他有着莫大的關係,眼下,胤禎的格局已大爲不同,自然不會輕易得罪人,亦是含笑與衆人寒暄。

閒聊幾許,宮門便轟然洞開,一衆人立時噤聲,按尊卑上下列隊依秩而入。

三聲淨鞭響過,康熙緩步登上御座,衆人行禮之後,部院大臣便開始例行彙報,這半個月時間,人心慌亂,也沒多少朝務彙報,倒是留守京城的大員彙報的較爲詳細。

一俟例行彙報完畢,康熙掃了一眼明顯多出不少的朝臣宗親,自然清楚他們是爲何而來,略微沉吟,他便開口說道:“皇十四子胤禎日前提議海外分封一事,反響頗大,此議事關重大,亙古未聞,利弊不明,又涉及國之根本,諸臣工是何看法,儘可暢言。”

第665章 大清鄉紳後記九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362章 什麼香?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545章 奪權第96章 過年第351章 試探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554章 自保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95章 嚴懲第616章 江南第464章 應對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90章 兄弟同心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225 章賞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79章 食色性也第670章 驛站第222章 放貸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93章 探望十三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612章 爭執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127章 不賣帳第78章 投桃報李後記一算是續集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499章 徵日(八)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68章 潑天大案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57章 戰功封爵第375章 大忽悠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195章 毒師爺第652章 相親的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360章 分田地第561章 入營第695 章 反應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489章 出征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133章 祈雨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92章 大變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84章 回京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195章 毒師爺第713章 倭奴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14章 調教舉子第552章 佈局第572章 紫竹林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21 圈錢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492章 徵日(一)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605章 後宮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9章 票號(上)第84章 回京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128章 公行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330章 龍虎鬥第164章 方苞第419章 敲打老四
第665章 大清鄉紳後記九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362章 什麼香?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545章 奪權第96章 過年第351章 試探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554章 自保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95章 嚴懲第616章 江南第464章 應對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90章 兄弟同心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225 章賞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79章 食色性也第670章 驛站第222章 放貸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93章 探望十三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612章 爭執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127章 不賣帳第78章 投桃報李後記一算是續集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499章 徵日(八)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68章 潑天大案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57章 戰功封爵第375章 大忽悠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195章 毒師爺第652章 相親的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360章 分田地第561章 入營第695 章 反應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489章 出征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133章 祈雨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92章 大變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84章 回京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195章 毒師爺第713章 倭奴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14章 調教舉子第552章 佈局第572章 紫竹林第421章 不養閒人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21 圈錢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492章 徵日(一)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605章 後宮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9章 票號(上)第84章 回京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128章 公行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330章 龍虎鬥第164章 方苞第419章 敲打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