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反應

朝廷官員的俸祿也要增加!胤禩幾人登時大爲振奮,他們的俸祿可比官員高多了,增加俸祿,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幾人都未料到,爲了推行滿漢一體,貞武肯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此事,即便是一衆滿人大員心有不滿,亦不敢稍有微詞,誰敢出言反對,必然成爲衆矢之的。

胤禩忙躬身道:“皇上格天體物,體恤臣屬,實乃百官之福,天下萬民之福。臣謹尊聖諭。”

胤禟亦忙更着道:“官員俸祿亦是多年未曾增加,消息一傳出去,大清數萬官員必然仰謝天恩......。”

貞武擺了擺手,含笑道:“沒外人,大家別鬧這些虛禮。”說着又對胤禟道:“明日是十八,大吉,朕擬於明日封賞一衆兄弟,九哥的封號,朕欲改成‘饒’,你意如何?”

饒乃是富有之意,胤禟一聽,兩眼登時眯成了一條縫,忙起身跪下道:“臣恭謝皇上賜號。”

貞武微笑着道:“無商不活,無工不富,朕對你寄予厚望。”

無商不活,無工不富,胤禟一下就反應過來,貞武這是要讓自己總理商務和一應該軍工、民用作坊,他忙興奮的叩首道:“臣恭謝皇上恩典。”

聽的明日便要進行封賞,胤禩幾人心裡都是暗喜,總算是盼到這一天了,胤禩、胤誐本就是郡王爵,再進一步就是親王,倒是沒有多大的懸念,但老九、老十三兩人都是貝勒爵,不知是晉封郡王,還是直接晉封親王?連人皆是暗自揣測,卻是不敢開口相詢。

胤禩三人今日進宮,本是爲非洲分封之事而來,此時見貞武心情甚好,胤禟落座後,便躬身道:“皇上。非洲分封一事,臣等已譴人去各地招攬勘探、冶煉金礦的工匠,不過,對於捕黑奴一事。爲朝廷名聲計,駐軍不宜參與,一般旗民又難以勝任,十五弟提議仿效京城治安整頓,在各地開展治安整頓,將一衆遊手好閒的潑皮混混,坑蒙拐騙之流發配非洲。組成捕奴隊,此事,臣等甚以爲然,卻不敢妄自做主,懇請皇上聖決。”

聽聞這話,貞武不由微微一笑,老十五倒是學的快,這法子不錯。用這些混子潑皮充當捕奴隊可謂是人盡其才,此舉,既整頓了各地的治安秩序。又憑空得了一支強有力的捕奴隊,實是兩全其美。

略一沉吟,他便道:“此議甚好,允准,不過,僅限於在兩江及粵閩浙六省進行,非洲捕奴隊的成員無須太多,一千已是綽綽有餘,可分給南洋一部分,澳洲的開發需要莫臥兒帝國的農民。對於捕奴隊成員。要按抓捕的奴隸提成,提高他們捕奴的興致,以迅速形成規模。”

見貞武爽快的允准,胤禩幾人皆是大喜,忙躬身道:“臣等尊旨。”擡起身,胤誐卻是不解的道:“皇上。山東臨海,且自古民風剽悍,多不法之徒,天津的混混更是遠近聞名,何以不進行整治?”

貞武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山東、直隸的潑皮混混,朕是預留給日本人的,日本人熟於農耕,且人口足有數千萬之衆,是開發北美洲最好的奴隸。”

聽的這話,幾人皆是一楞,日本如今已是大清的藩屬,貞武何以還要在日本捕奴?胤祥忙躬身道:“皇上,在日本捕奴,臣擔心在朝野引起非議,亦恐引起各番藩屬國的恐慌。”

“又不是朝廷出面,何來非議?”貞武不以爲意的道:“沿海衆藩屬國不過是名義上好聽而已,朕不好虛名,朝廷也更應該務實,再說,日本閉關鎖國,大清也將壟斷日本海上貿易,不至於引起其他藩屬的恐慌,當然,爲防物議,讓他們換個好聽的名目。”

說着,他話題一轉,道:“征伐非洲,海軍在九月甚至更早便要出征,加納的黃金開採以及捕奴,要儘快形成規模,八旗、綠營加餉,官員加俸,是筆不菲的開支,朕都指着非洲來填補。”

“臣等尊旨。”胤禩四人忙躬身道。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恩,都跪安吧。”

出了養心殿,過了月華門,胤祥便對胤禩道:“八哥,我先去上書房跟他們談談綠營加餉的事宜。”

胤禩微微頜首道:“穩定軍心是首務。”說着,他又掃了三人一眼,神情肅然的道:“加餉、加俸、加福利之事都能說,但皇上要破除滿漢畛域的話,卻是半點也不能透露。”

“八哥放心,十三明白這其中厲害。”胤祥說着含笑一揖,轉身便徑自折向上書房而去。

待的老十三離開,老九胤禟才輕聲道:“八哥,如今皇上收盡兵權,何以還要如此謹慎?”

“皇上不是說了,消除滿漢畛域非是一日之功。”胤禩邊走邊緩緩的說道:“皇阿碼也不是不知治理天下必須倚重漢人,皇阿瑪所採取的一系列懷柔舉措,如尊崇拜孔孟,祭祀孔廟,開博學鴻詞科,編匯典籍,巡遊江南,召試名士,去年開千叟宴,不亦是不分滿漢官民,凡年過六十五歲者,皆可參加,再有捐納制度也是意在籠絡漢人士紳。

不過,皇阿瑪僅是侷限在籠絡漢人這方面,並未觸及旗人的地位和利益,在首崇滿洲這點上沒有絲毫動搖,但皇上不同,首在海軍中推行不分滿漢,如今又推出綠營、八旗糧餉同例,這是在兵制上推行滿漢一體,此舉無異是在衝擊八旗的地位,動搖首崇滿州的祖制。”

說到這裡,胤禩壓低了聲音道:“我們滿族纔多少人?若真是滿漢一體,大清江山豈不成了漢人的天下?因此,消除滿漢畛域的話目前不能說,否則一衆皇族宗親,王公勳貴必然要羣起發難。”

胤誐卻是嘀咕道:“那些個老傢伙沾上毛比猴子都精,消息一傳開,他們豈能勘不破皇上背後的真實用意?”

“十弟,有些事,是能做不能說的。”胤禩含笑道:“皇上不明說,誰敢站出來諫言,此舉有違祖制,有動搖八旗根本之嫌?皇上若是順水推舟,取消了加餉、加俸、加福利,那是什麼結果?衆矢之的還是小事,保不定就有亂兵鬧事之慮,步軍統領衙門可是既有綠營又有八旗,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胤誐不由恍然大悟,難怪皇上又是加餉加俸加福利,折騰出如此大的動靜來,便是意在封口,微一沉吟,他又開口道:“八哥,各旗的兵權皆已被皇上剝奪一盡,他們還能如何發難?”

“十弟是在順義大營呆久了吧,動不動就想到兵,就算他們手上有兵權,難不成還敢兵諫?”胤禟揶揄着道。

胤禩微微一笑,道“不說別的,僅是搬出祖制,就夠皇上頭痛了,況且,皇阿瑪還健在。”

乾清門內東側南廡上書房。

上書房幾位大臣這幾日誰也不敢稍有懈怠,除了富寧安還在河南安排賑災善後事宜未回京之外,其他五人不輪是否當值都呆在上書房內,海軍不分滿漢的高額撫卹在京報刊出之後,幾人皆有種山雨欲來的感覺,對各地進呈的摺子分爲留意,特別是各地駐防的八旗、綠營將領的摺子。

胤祥纔到門口,候立在大門外的幾名太監便忙着打千兒道:“奴才等給十三爺請安。”

聽的幾人聲音響亮,胤祥不由笑道:“你們這是給爺請安,還是通風報信?”

聽得外面動靜,上書房裡五人不由對視了一眼,皆是意料到有旨意來了,忙整理朝服頂戴,起身相迎,待胤祥進門,五人忙離座迎了上去,胤祥卻是一擺手,含笑道:“罷了,不鬧這些個虛禮了。”

張鵬翮、馬齊幾人不由暗自納悶,難道沒有旨意?不過,幾人不敢怠慢,仍是躬身一揖,起身,張鵬翮才沉聲道:“十三爺想是才陛見出來,皇上可是有旨?”

胤祥隨意的坐下道:“別拘禮,我不過是順道過來通傳一聲”

聽的這哈,張鵬翮、馬齊五人便各自落座,胤祥掃了五人一眼,才道:“皇上着我與上書房會同兵部、戶部、禮部、吏部商議,過來先給那麼招呼一聲,以便你們心裡有底。”說着,他便將貞武的諭旨說了一遍。

一聽提高綠營的糧餉,與八旗一例, 馬齊、蕭永藻心裡不由一驚,張鵬翮亦是微皺眉頭,這下可是玩大了,正自沉吟,嵩祝已是開口說道:“十三爺,綠營的糧餉怎能與八旗一例?這豈不是要亂套?”

“只是明面上一致而已,八旗的福利豈是綠營所能比?”胤祥含笑說道。

“福利不過是暗裡補貼,名不正,言不順。”嵩祝語氣激烈的說道:“綠營與八旗糧餉一例,這讓八旗的臉面往哪裡擱?”

“臉面是自個掙的,不是別人給的。”胤祥淡淡的道:“嵩中堂也是老軍務了,駐京八旗甭說與海軍比了,就與順義的禁衛新軍比比,也是高下立判。您難道就沒琢磨一下,皇上爲何將八旗與綠營的糧餉同例?爲何海軍與禁衛新軍的糧餉要比八旗綠營高?”

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489章 出征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628章 困境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500章 徵日(九)第190章 老十三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603章 出紅差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397章 誘導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397章 誘導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4章 帝王心術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469章 意外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496章 徵日(五)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730章 皇見皇第127章 不賣帳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26章 玉佩第632章 攪局第609章 割地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225 章賞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章 初露崢嶸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600章 有雨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17章 殘酷真象後記三第313章 合流第97章 站籠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43章 手銃第95章 軍民械鬥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55章 宴請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330章 龍虎鬥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88章 廢了他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714章 大局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84章 回京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446章 叩關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66章 關係網
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489章 出征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628章 困境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500章 徵日(九)第190章 老十三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603章 出紅差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397章 誘導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397章 誘導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4章 帝王心術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469章 意外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496章 徵日(五)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730章 皇見皇第127章 不賣帳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26章 玉佩第632章 攪局第609章 割地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225 章賞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章 初露崢嶸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600章 有雨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17章 殘酷真象後記三第313章 合流第97章 站籠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43章 手銃第95章 軍民械鬥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55章 宴請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330章 龍虎鬥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88章 廢了他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714章 大局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84章 回京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446章 叩關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66章 關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