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立威

胤禎冷冷的掃了塔克泰一眼,這個塔克泰是鑲白旗都統楊岱之子,是海軍中太子一黨的頭領,對於海軍中的派系之分,他是一清二楚,原本是打算等太子倒臺以後再整飭的,但是計劃不如變化快,這個案子一出,他最擔心的就是康熙另外委派大員接手海軍學院,雖然陛見的時候,康熙沒提,但難保康熙沒這個想法,所以,他現在必須快刀斬亂麻,將海軍整合成鐵板一塊,以後就算康熙委派大員下來,他外可以用餉銀控制,內可以用屬下架空,任誰來,都只能是個傀儡。

塔克泰這一冒出頭,卻是正合胤禎的心意,他淡淡的說道。“這裡沒有什麼貝勒,只有院長。”

聽到胤禎這冰冷而又充滿威壓的話語,塔克泰心裡一陣發毛,可既然已經出頭了,就萬沒有再退回去的道理,他只的硬着頭皮說道:“是,院長,中隊長塔克泰不明白,難道額爾奇就白死了不成?”

胤禎面無表情的說道:“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打死額爾奇的兇手,自有地方衙門懲辦,那不是我該管的事情,我只負責懲辦海軍中違反軍規的學員。”

“回院長。”塔克泰一口就頂了回來,“按大清律,旗人打死漢人,軍前效力者可以免死一次,可以鞭責、枷號代之,對方只死了五個人,我們這麼多旗人都罰五十軍棍,責罰過重,還請院長三思。”

“混帳!”胤禎勃然變色,厲聲斥責道,“我海軍中沒有旗人,沒有滿人,也沒有漢人,只有軍人!所有的軍人一視同仁!犯了軍規,處以軍法,天經地義。”

沒有滿人,沒有漢人,只有軍人!所有人都被胤禎這句話給震住了,自大清入主中原以來,滿漢之分就已深入人心,不論是在滿人還是漢人心中,這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雖然太宗皇帝和當今的康熙帝都極力提倡、推行滿蒙一體,滿漢一家,但滿族在政治、經濟、法律等等各方面都享有漢人無法比擬的特權,卻是不爭的事實。

胤禎這句話無異是宣佈在海軍中推行滿漢一家,一衆人等如何不驚震?不過一想到胤禎的身份,所有人都緊緊的閉上嘴巴,宗室子弟和旗人子弟心中則是悽悽然,沒了這個優勢,他們想戰功封爵,想往上爬,可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名門世家子弟,漢人則是欣欣然,沒有滿漢之分,他們遷升的機會就大的多了。

衆人正自亂想,胤禎接着又道:“塔克泰擾亂軍心,降爲普通學員,分隊長劉知生升爲中隊長,所有參與械鬥的學員一律降爲普通學員,關一晚禁閉,明日行刑。”

劉知生是浙江金華劉家子弟,在一衆世家子弟中最爲突出,武格年前才把他提爲分隊長,他也沒料想到,這纔不到半個月時間,胤禎又把他提成了中隊長,心中不由大爲激動。眼下海軍學院是分成二個大隊,八個中隊,四十個分隊,二百個小隊,中隊長可是實打實的高層。

所有人心裡都是一緊,眼下海軍雖然還沒有授予實職,可誰心裡都明白,以後官職的授予肯定是跟現在的職務掛勾的,胤禎現在一句話就剝掉了塔克泰的中隊長,而且馬上就提了一個漢人頂替,看來不分滿漢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動這真格的。

從這一刻起,他們也都才真正意識到,海軍的當家人是胤禎,管你什麼太子.黨,八爺黨、中立派,也不管你是宗室子弟還是旗人、漢人,在海軍中,胤禎一言就可決定你生死,說升就升,說降就降,而且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

一股無形的壓力登時就在衆人之間瀰漫開來,一衆人望向胤禎的眼光都大爲改變。

回到留春園,完顏海鋒不由擔心的說道:“主子,海軍中可盡是宗室子弟,主子這話怕是很快就會傳到皇上耳中。”

胤禎輕嘆了口氣,擰着眉頭道,“這一點我何嘗不知,晚上我就給皇阿瑪寫摺子,海軍是滿漢雜處,卻又不比官場,不能沿襲官場那套,更不能把官場的風氣帶到海軍來,爲將之道,最忌諱的就是賞不均,罰不公,若是妄分滿漢,則賞罰不均,待遇不等,日久必然導致滿漢對立,影響戰鬥力不說,惡劣的話甚至會出現將令不通,互相推委,見死不救等種種惡習,更別說,海軍一旦出海作戰,短則三、五月,長則一、二年,海上單調、枯寂,若是存在這種對立情緒,一點小事就可能導致譁變,這種後果,我可是萬萬擔負不起。”

他這話是說給海鋒聽的,也是準備呈報給康熙的,不過胤禎卻是另有想法,海軍確實必須融合滿漢,否則是不可能有戰鬥力的,以康熙的眼光和見識,應該不會反對,也沒理由反對。之所以在這當口提出來,是因爲這起案子,他是鐵定要遭彈劾的,長痛不如短痛,乾脆乘着這個機會,把這個觀點提出來,不僅是這個觀點,明天,他還準備再爆點猛料,反正那些人是要藉機彈劾的,倒不如索性讓他們爽一把,讓他們一次好好彈個夠,省得他們以後再唧唧歪歪個不休。

喝了口茶,胤禎又溫言說道:“你雖是授了文職,可文職卻是很難封爵的,平日裡對海軍的事務多上點心,日後海軍一旦有了戰功,爺也纔有藉口給你請戰功。”

完顏海鋒沒料到胤禎竟然爲他想的這麼遠,不由大爲激動,當即就跪了下來,“奴才謝主子隆恩。”

“起來吧。”胤禎微笑道,“八字還沒一撇吶,說了多少回了,別動不動就跪。”

見胤禎語氣輕鬆,海鋒邊起身邊湊趣道,“奴才這是跪慣了,主子時時爲奴才着想,主子就是煩,奴才也得多跪幾次,否則心裡不塌實。”

胤禎正欲笑罵,卻聽達春在外稟報,“張鵬翮,噶敏圖二位大人來訪。”

胤禎一聽,忙迎了出去,張鵬翮,噶敏圖二人是欽差,沒奉旨是不能回京的,張鵬翮一直就呆在上海,噶敏圖本在江寧忙活秦淮河的試點,卻是特意趕到上海陪張鵬翮過年來的,聞知胤禎回了上海,二人便趕了過來。

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296章 密謀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729章 去熱河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9章 票號(上)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355章 陛辭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361章 驅虎吞狼後記5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87章 王頊齡第6章 都是精英第713章 倭奴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566章 收服第528章 不賣帳第186章 述職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26 提點老八第191章 大喜第699章 自做孽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516章 小議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539章 誤猜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644章 暢春園第271章 海軍部第569章 大旱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333章 龍生九子後記5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19 忽悠康熙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645章 內務府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558章 傳位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79章 食色性也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354章 羣封第538章 公示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180章 朝會(一)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322章 強勢第654章 苦肉計第219章 打狗港第716章 管理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197章 替罪羊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731章 貞武元寶後記5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22章 強勢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70章 嚴打?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500章 徵日(九)第178章 摘桃子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285章 有得有失
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296章 密謀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729章 去熱河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9章 票號(上)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355章 陛辭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361章 驅虎吞狼後記5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87章 王頊齡第6章 都是精英第713章 倭奴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566章 收服第528章 不賣帳第186章 述職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26 提點老八第191章 大喜第699章 自做孽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516章 小議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539章 誤猜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644章 暢春園第271章 海軍部第569章 大旱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333章 龍生九子後記5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513章 俄羅斯館第20 送禮也要講策略第19 忽悠康熙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645章 內務府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558章 傳位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79章 食色性也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354章 羣封第538章 公示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180章 朝會(一)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322章 強勢第654章 苦肉計第219章 打狗港第716章 管理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197章 替罪羊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731章 貞武元寶後記5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22章 強勢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70章 嚴打?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500章 徵日(九)第178章 摘桃子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285章 有得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