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玉佩

見康熙把那塊玉佩賞給胤禎,李德全不由一個哆嗦,這玉佩可是康熙最喜歡的一塊,是由一塊乳白色的和田籽玉雕刻而成,正中凸雕一條五爪正面團龍,這枚玉佩乃是康熙除鰲拜後,孝莊太皇太后送給康熙的,紀念意義和象徵意義相當重大

胤禎興奮的正欲跪下奉接,卻一眼瞥見李德全殺雞抹脖子的使眼色,心裡一轉,已知道這玉佩不是常物,忙跪下辭謝道:“爲皇阿瑪分憂,乃是兒臣本分,豈敢受皇阿瑪重賞

見胤禎不敢受,康熙含笑道:“心繫天下,愛民如子,此玉佩,你當得起,另,你長期在江南,隨身佩帶此玉,想念朕了,也能有個寄託。”

聽康熙如此一說,胤禎不得不接受下來,忙叩頭道:“皇阿瑪盛讚,兒臣愧不敢當。皇阿瑪體貼如微,兒臣唯有勤勉辦差,以報聖恩。”說完,起身雙手恭謹的從康熙手中接過玉佩。

康熙仍是難掩心中興奮,自顧在殿中踱了起來,他雖然獨佔‘四大恆’四成股份,卻是一個大子兒未掏,故此,對‘四大恆’的經營管理,也就一直沒有插手,想不到,老十四對‘四大恆’竟然還留有後手,而且,還是如此大的手筆,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當初,他僅僅是認爲,老十四是爲了圈錢才吞併‘四大恆’,現在看來,遠遠不是那麼回事,這個老十四,還真是越來越看不明白了,不知道除了低息放貸,‘四大恆’後繼還有沒有作用?

想到低息放貸所需要的鉅額本金,康熙又不僅頗爲好奇,老十四又準備從何處籌集如此一筆鉅款?想到這裡,他甚爲隨意的說道:“低息放貸,所需金額巨大,‘四大恆’每年的紅利不是小數,能否停幾年分發紅利,或者是每年抽取三、五成紅利,用於低息放貸本金?”

見康熙急功近利,竟然打起了這個主意,胤禎忙躬身回道:“皇阿瑪,‘四大恆’股份發賣,雖然只是限於宗室親貴,但若是擅扣紅利,難免會對‘四大恆’的聲譽有所影響,而且,兒臣還發賣了遠洋貿易船隊的股份。”

康熙一聽,便知道自己想當然了,如此做的話,後果將會相當的嚴重,股份的分紅沒有保障,必然會引起恐慌,宗室親貴最多是腹誹,但遠洋貿易船隊的股份可能就會遭到退股,老十四的名聲也將毀之一旦。

胤禎卻是接着說道:“皇阿瑪,待‘四大恆’的網點完全鋪開,低息放貸的本金,兒臣有辦法,皇阿瑪不用爲之擔憂。”

“如此甚好。”康熙微微頜首道,老十四既然敢如此說,想必已是胸有成竹,他現在既然不願意說出來,想必是還不太成熟,對於老十四,他現在是相當的有信心,這幾年,老十四從來就沒讓他失望過。

放下心來,康熙頓覺一陣疲累,今日跟老十四談話的時間,可有些長了,而且兩樁事,都頗爲費心耗神,好在都是喜事,頗爲欣慰的望了胤禎一眼,他才道:“上海現在已是開埠大港,朕年前已下旨設水陸驛站,開通八百里加急,另外,臺灣三縣至上海,也已設水驛,你去了江南,要勤來信,有急務,就用八百里加急,、臺灣、海軍亦是軍務也是急務,不算逾越。”

有八百里加急用,那速度可是快上一倍有餘,胤禎自是欣喜,忙躬身道:“兒臣尊旨。皇阿瑪聖慮深遠,燭照天下,實乃天下蒼生之福。”

起身,胤禎又接着道:“兒臣此去江南,又是一年,皇阿瑪春秋正盛,亦該勞逸結合,多活動,少長坐,聖體安康,方是天下億兆臣民之福。”

康熙微微點頭,含笑道:“有這番孝心,朕很欣慰,今日累了,跪安吧。”

待胤禎退出,康熙纔對李德全囑咐道:“玉佩的事,不要多嘴。”

胤禎出了宮,便徑直趕到刑部,提了戴名世等幾名《南山集》主犯,當衆宣讀了皇太后懿旨,從寬發落戴名世一衆人等,除戴名世免職着在京報效力外,其餘一概譴回原籍。

戴名世一衆人等這段時間雖然得知道朝廷從寬處理《南山集》一案,但身爲主犯,他們亦未敢有過多的奢望,預計最輕也就是免死流放的結局,卻未料到仁憲皇太后會發出懿旨從寬發落他們,而且是全部赦免,發回原籍。

聽完懿旨,一衆人等都猶如身在夢中,只到有人提醒,一個個方如夢初醒,紛紛磕頭謝恩,一俟衆人謝恩畢,胤禎方道:“仁憲皇太后慈悲爲懷,宅心仁厚,恰逢七十大壽,特法外開恩,望爾等回籍之後,感念天恩,讀書育人,造福鄉梓。”

戴名世是進士出身,又在翰林供職,心裡明鏡似的,仁憲皇太后已七十高齡,哪有閒心過問世事,定是十四爺格於律法,無法周全,這才請出仁憲皇太后這尊大神,法外開恩,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心中感激,戴名世帶頭叩首回道:“仁憲皇太后如天之仁,草民等感激涕零,恭祝太后千歲萬壽無疆。”

“平身吧。”胤禎含笑對戴名世道:“你稍收拾一下,就去京報報館報到,本王已經吩咐下去,自會有人爲你安排。”

“謝王爺體恤,王爺再生之恩,草民爲以爲報,定當竭心盡力辦好差事。”戴名世又磕頭道。

回到恂親王府,胤禎便召來方苞,先將赦免戴名世等人的情形說了一遍,才吩咐道:“《南山集》一案,至此,已全部結案,你寫份結案摺子,我好奏報上去,另外,給京報撰寫一篇文章,宣揚一下皇太后、皇上的如天之恩。”

聽說爲赦免戴名世等主犯,胤禎竟然連皇太后都搬了出來,方苞大是激動,躬身長揖道:“十四爺心胸寬厚,又有如天之仁,實乃大清之福,士林之福,天下蒼生之福,方苞此生得以追隨,實乃萬幸。”

“稟王爺,十三爺來了。”李衛在外稟報道。

“先生不必客氣。”胤禎輕笑道:“先去忙吧,我去迎迎十三哥。”

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18章 上尊號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66章 關係網第313章 合流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710章 揉搓第180章 朝會(一)第58章 海關改革第78章 投桃報李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2章 牛B總督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713章 倭奴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607章 想不通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93章 探望十三第397章 誘導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615章 撫卹第307章 朝陽門第75章 各自算計第698章 失控?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677章 薄懲第313章 合流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588章 試探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651章 選秀女第706章 割辮子第313章 合流第180章 朝會(一)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187章 王頊齡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495章 徵日(四)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489章 出征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251章 亂了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98章 白費勁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76章 康熙偏心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章 都是精英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22章 棘手第669章 啓程第716章 管理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9 忽悠康熙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497章 徵日(六)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136章 不厚道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86章 述職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13章 拿捏第13章 敲打老九第556章 心結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258章 嗜戰之主後記5第133章 祈雨第51章 海關制度
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18章 上尊號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66章 關係網第313章 合流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710章 揉搓第180章 朝會(一)第58章 海關改革第78章 投桃報李第73章 一折驚心第32章 牛B總督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713章 倭奴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607章 想不通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93章 探望十三第397章 誘導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615章 撫卹第307章 朝陽門第75章 各自算計第698章 失控?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677章 薄懲第313章 合流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588章 試探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651章 選秀女第706章 割辮子第313章 合流第180章 朝會(一)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187章 王頊齡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495章 徵日(四)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489章 出征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251章 亂了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98章 白費勁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76章 康熙偏心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6章 都是精英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22章 棘手第669章 啓程第716章 管理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9 忽悠康熙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497章 徵日(六)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136章 不厚道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86章 述職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13章 拿捏第13章 敲打老九第556章 心結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258章 嗜戰之主後記5第133章 祈雨第51章 海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