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探望十三

胤楨跟德妃閒聊了一陣便即跪安出來,皇子與母妃見面的時間,說話的內容都是有專職太監記錄的,而且有很嚴格的規矩,他可不想犯禁,從而在康熙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

胤楨才走出永和宮不遠,一個小太監就迎面走了過來,見到胤楨忙跪在路旁,胤楨也沒在意,不過在快經過他身邊時,那小太監卻輕聲說道:“十四爺,奴才是李公公的徒弟小順子,李公公讓奴才轉告,說十三爺病了。”

胤楨稍稍放緩了腳步,走出幾步才微微點了下頭,便揚長而去,十三病了,什麼病?怎麼沒聽人提起,八哥他們不提很正常,怎得連四哥也沒見提起?更爲納悶的是,李德全給自己遞這個消息是什麼意思?

提醒自己去看他?還是康熙很關心十三的病?管他呢,胤楨懶的多想,十三可是個人物,爲人豪俠仗義,又不拘小節,更難得的是文武全才,而且還是跟自己是同一個老師,就算不能拉攏他,也儘量跟他交好,出了宮,他就徑自拐向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大街帥府園,十三爺的府邸,胤祥雖然沒封爵位,可這府邸也是貝子規格,胤楨的到來,令胤祥頗爲開心,待胤楨見過禮後,他就拱手一揖,笑道,“十四弟什麼時候回來的,我這腿有傷,就不跟你客套了。”

“十四昨日回京的。“胤楨說着,又有些奇怪的問道,“好好的,怎麼傷到腿了?也跟十四一樣,驚馬了?”

“那倒不是。”胤祥呵呵笑道,邊說邊從躺椅上單腿站了起來,移到椅子上坐下,“太醫說是鶴膝風,就是膝上起了個白泡,破後成瘡,而後膝蓋腫大,說是溼毒引起的。”

胤祥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胤楨卻是悚然而驚,鶴膝風恢復的很慢,此後十年,胤祥一直極少露面,以至有人說他是被圈禁十年之久,難道就是因爲這個原因?記得他死的時候才四十多歲,好象還吐血,倒是有些象肺結核,肺結核在這時代可是絕症,難道都是這病引起的不成?

見胤楨出神,胤祥不由略感奇怪,卻也沒叫他,胤楨半晌纔回過神來,“就是鶴膝風?其它有沒有不適的地方,咳嗽不?”

胤祥不由大感詫異,微微搖了搖頭,“怎得,一年多不見,十四弟對醫術也有了心得?”

胤楨不覺莞爾,二人自小同一個師傅,彼此之間的情況很是瞭解,這話問的可是有點唐突了,他忙掩飾道,“十四在上海,結識一人,其父亦是得了鶴膝風,數年後卻是發展成了癆病,十三哥可大意不得,讓太醫給你仔細檢查一下,並針對此症早做防範。”

見胤楨說的嚴重,胤祥心裡也是一緊,“承蒙十四弟關心,十三先行謝過。”說着,話題一轉,“十四弟的海軍怎麼樣了?”

胤楨知道各系人馬在上海都安插有耳目,上海的事也沒什麼好瞞的,便笑道:“戰船還沒見一艘,兵倒是收了四千,眼下正在訓練。”

“真是羨慕十四你啊。”胤祥輕嘆了一聲,自從一廢太子後,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今年六月,康熙更是在胤祉、胤祥、胤佑三人的請安折上硃批:“胤祥並非勤學忠孝之人,爾等若不行約束,必將生事,不可不防。”這讓他更是心若死灰,而今又得了這麼一個怪病,心中更是悽苦。

見胤祥這個樣子,胤楨也頗爲感慨,溫言寬慰道:“十三哥可是能生裂虎豹的,就你這身板,這點小病豈能奈何的了你,我那海軍初具規模至少還得四、五年,到時候,我向皇阿瑪請旨,讓十三哥協助我,咱們去海上散心。”

兩人陣營不同,感情卻是不薄,在一衆兄弟中,要說行軍打仗,除了被圈禁的老大外,也就他們兩人了,胤祥聞言,明知可能性很小,卻仍是頗感震奮,當下爽朗的笑道:“好,自十四弟建立海軍,我就想去海上散心了,到時候可要記得拉上十三哥。”

“十三哥放心,只管安心養病。”胤楨邊說邊笑着遞過一張銀票,“十四在宮中聽到消息就急急趕來了,十三哥沒有爵位在身,這是十四的一點心意。”

胤祥雖是不缺錢,卻也不忍拂了他的一番心意,示意身邊的人接過,才笑道,“上次你送的‘四大恆’股份,十三哥還沒謝你,這次就一併當面謝了,好久沒這麼開心了,你是忙人,難得來一回,陪我喝一杯再走。”

毓慶宮後院,太子胤礽也在喝酒,不過他是一人獨酌,自然不是喝悶酒,他喝的是花酒,而且是喝酒賞舞,觀賞的還是豔舞。

隨着康熙的寵信,他太子的威信再一次豎立起來,大量的文官武將開始聚集在他身邊,派出去一年多的兩個心腹席特庫和尼爾塔也回到了京城。

席特庫和尼爾塔二人輾轉西北蒙古各部一年有餘,成功的策動說服了五個部落襲爵無望,卻又野心勃勃的王公之子,能在短短數天內召集起七千精騎,這可是一支奇兵,在關鍵時刻可以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京城內,他有步兵統令託合齊、刑部尚書齊世武,兵部滿尚書耿額,都統都圖、鄂善、雅圖、副都統悟禮、楊岱等一衆心腹,京城外銳健營、驍騎營、護軍營、前鋒營以及豐臺大營,他都用銀子暗中收買了大量的中下級武官,若不康熙的聲望實在是太高,老八他們勢力太強,他早就按捺不住了,眼下他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一個恰當的機會和藉口。

冬天黑的早,胤楨從十三府裡出來時,天已麻黑,喝了些酒,胤楨不願坐轎,就這麼一路散着往回走,才走出隆福寺大街,迎面就撞上了海善和隆科多,海善一見是胤楨,忙不迭的湊上前來道賀,“十四弟,今兒可真是巧,恭喜晉升郡王。”

隆科多則忙上前給胤楨請安見禮,胤楨一見這兩人又混一起了,不由好笑,笑問道:“這晚了,二位這是去哪裡?”

“這不年尾了嘛,莊親王點了出堂會戲,我倆這是趕去湊熱鬧。”海善說着,心裡卻惦記着把柄的事,又熱情的邀請到,“回去你也是閒着,一同去湊湊熱鬧,莊親王要知道我沒把你邀去,非得揍我一頓不可。”

第47章 順勢而爲第695 章 反應第1章 胤禎第455章 宴請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13章 合流第2章 恩威並施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71章 試探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36章 督撫之爭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715章 捷報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532章 托兒第581章 返京第66章 關係網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559章 年號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714章 大局後記二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653章 尋開心?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58章 海關改革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623章 晉封後記九後記七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251章 亂了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202章 李衛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464章 應對第86章 衣冠禽獸第447章 京師繁華第242章 出征第604章 晾幾天第49章 白送?第1章 胤禎第676章 詭辯第590章 徹查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27章 小朝會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620章 下血本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28章 恂貝勒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611章 棘手第652章 相親的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674章 泄露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6章 出謀劃策第271章 海軍部第694章 規劃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169章 會審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532章 托兒第191章 大喜第580章 官缺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2章 恩威並施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654章 苦肉計第589章 動手第710章 揉搓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51章 招撫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96章 平衡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539章 誤猜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711章 商鞅立木
第47章 順勢而爲第695 章 反應第1章 胤禎第455章 宴請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13章 合流第2章 恩威並施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71章 試探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36章 督撫之爭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715章 捷報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532章 托兒第581章 返京第66章 關係網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559章 年號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714章 大局後記二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653章 尋開心?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58章 海關改革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623章 晉封後記九後記七第73章 一折驚心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251章 亂了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202章 李衛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464章 應對第86章 衣冠禽獸第447章 京師繁華第242章 出征第604章 晾幾天第49章 白送?第1章 胤禎第676章 詭辯第590章 徹查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27章 小朝會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620章 下血本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28章 恂貝勒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611章 棘手第652章 相親的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674章 泄露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6章 出謀劃策第271章 海軍部第694章 規劃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169章 會審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532章 托兒第191章 大喜第580章 官缺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2章 恩威並施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654章 苦肉計第589章 動手第710章 揉搓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51章 招撫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96章 平衡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539章 誤猜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711章 商鞅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