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縱容蒙古

南洋富庶,康熙是清楚的,卻未料到竟然富庶到如此地步,暹羅、緬甸、廣南、安南、真臘等國面積加起來數倍於江南,若是完全開發,僅是南洋所產,便足以保證大清之所需。

如此富庶之地,必須掌控在大清之手,不容他人染指,以前是不清楚情況,亦無力造船南下,如今已經全面佔領南洋諸島,扼守滿刺加海峽,南洋諸國可謂是囊中之物,正是天授不取,反受其害。

不過,如今海軍兵力有限,短期難以大規模南征,老十四乃是野心勃勃之輩,早有吞併南洋諸國之心,不知他是何想法?康熙默默的踱了幾圈,方坐回炕上,略一沉吟,便說道:“對於南洋諸國,你有何打算?”

胤禎沉吟着道:“南洋富庶之地,必須完全的納入大清的版圖,而不是藩屬國,目前限於兵力,無力南征,只能徐徐圖之。

近百年間,南洋諸國相互之間亦是攻伐不休,緬甸、安南兩國皆是野心勃勃,這些年皆是征戰不斷,大清攻佔整個南洋諸島,必然極大的增加各國的危機感,各國皆想擴大實力以抗衡我大清。

兒臣竊以爲,要想南洋諸國歸心,須得交好地處中間之地的暹羅,而後暗中資助緬甸、安南攻擊侵吞暹羅,在暹羅大片淪陷,處於亡國滅種的危急時刻,大清再出兵,一舉橫掃諸國,如此,既是出師有名,亦可深得人心,利於日後長治久安。

眼下這幾年應譴派人手大力從南洋各國購進稻米,既爲儲備,亦可削弱他們的戰爭實力,同時刺探各國情報,勘察地形,爲南征做好準備。”

康熙微微頜首道:“這策略不錯,可謂一舉數得,南洋既是糧倉,又緊鄰廣西,與南洋諸島遙相呼應,戰略地位亦十分突出,必須納入版圖。南洋之地不利於騎兵行動,加之氣候炎熱,不利於北人,朕下令駐紮雲貴、兩廣、福建的綠營進行擴招,三年,三年便可南征。”

沒想到康熙竟然比他還急,三年就要南征,胤禎心裡暗笑,卻是神情肅然的道:“兒臣尊旨。”

李德全此時在門外低聲稟報道:“稟皇上,榮憲、恪靖公主及兩位額駙已經抵達京城。”

康熙聞言,臉上不由帶出一絲微笑,榮憲公主是他最爲喜愛的女兒,恪靖公主在喀爾喀蒙古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深受他賞識,微微頜首,他便吩咐道:“讓她們前來覲見。”

待李德全退出,康熙才含笑道:“你三姐就在漠南蒙古巴林部,往來便利,你四姐卻是遠在喀爾喀蒙古,此番前來,可不全是爲朕祝壽,應是風聞海外分封或者是澳洲移民之事,前來試探風聲的,此次大壽,不少蒙古王公前來,多是衝着澳洲移民而來,這幾日,怕是有的你忙了。”

聽聞前來試探風聲的蒙古王公多,胤禎不由大喜,忙欠身道:“萬壽慶典之後,兒臣便帶他們前去天津看看澳洲移民情形,蒙古各部若能踊躍參與,兵丁和牛羊馬匹,可就無須擔心了。”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沉吟半晌,才道:“海外分封,定然要大量用到騎兵,澳洲遷移之後,美洲的移民,也要有大量的蒙古人參與,遷移澳洲之蒙古各部,禁喇嘛黃教,允許與各部各族通婚,但不經允許,不得私自返回大清本土。”

聽得這話,胤禎心裡不由暗喜,大清削弱蒙古,對蒙古所謂的減丁政策,就是提倡喇嘛黃教,朝廷規定蒙古族家中有二個兒子的要一個去做喇嘛;有三個則要兩個去做喇嘛,也就是說,只准一個兒子自立門戶。

喇嘛黃教在蒙古族中廣受歡迎,特別是在蒙古王公中大受推崇,朝廷此舉純粹是順勢而爲,既迎合了蒙古貴族,又實行了減丁,因爲喇嘛黃教是提倡苦修,敬重戒律,不娶妻,禁飲酒,戒殺生的。

禁止蒙漢、蒙維、蒙回、蒙哈通婚,禁止蒙古族各部之間通婚,也是減丁的重要手段,對此,朝廷有嚴格規定,諸如,臺吉擅與喀爾喀、衛拉特結婚來往者,革去爵位,不準承襲;王以下閒散的蒙古子民,違禁與喀爾喀、衛拉特結親照定例治罪。

當然,所謂的減丁政策,還有大量抽丁徵兵或者是重金贖買蒙古奴隸,實行教權分治權,讓蒙古王公和活佛相互制約,課以重稅等等手段,但最主要的卻是推廣喇嘛黃教,禁止各部各族通婚這兩條。

康熙的這番話,無疑是要徹底放開對海外蒙古各部的限制,鼓勵海外蒙古各部大肆繁衍,如此一來,短短數十年光景,海外蒙古族就將達到一個恐怖的規模,有蒙古騎兵參與美洲的分封,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席捲整個美洲,美洲豈還有歐洲人的份?

山姆大叔是哪年獨立的?距今應該還有六十餘年,那鐵定是不會再出現這個世界了,胤禎暗暗竊喜了一陣,卻又大爲疑惑,康熙爲何要鼓勵海外蒙古族大肆繁衍?難道不怕危及美洲封國的安全?略微沉吟,他才試探着道:“皇阿瑪,隨着種痘疫苗法的推廣,天花將得到極大控制,存活率將得到極大提升,海外蒙古各部一旦壯大,極難遏制,兒臣擔憂危及海外封國。”

康熙微微笑了笑,老十四這是試探自己的態度,略一沉吟,他便道:“美洲廣袤之地,更有歐洲各國插足,各封國都需要一個強大的屏藩,蒙古人就是最好的屏藩,大清西北之地,不正是如此?再有,天下雖大,卻不能盡入大清版圖,讓蒙古人強盛起來與歐洲人爭,也算是給蒙古人一個機會,不過,在澳洲的規模,必須要嚴加控制,澳洲,不容任何人染指。”

天下雖大,卻不能盡入大清版圖,胤禎聽的一怔,自己憑藉着大清的人口優勢和幾百年的遠見,能夠走多遠?

‘澹泊居’這幾日可謂是門庭若市,康熙六十聖壽,外省入京覲見的督、撫、提、鎮大員不在少數,不少年老致仕官員亦被康熙賞賜原有品級,招來京城爲他祝壽。

外省入京的地方大員既然是進了京,那六部及各寺、監、院的主官、大員是必須拜訪的,各種孝敬自然也是免不了的,時間緊,不可能一個一個拜訪,只能是一席一席的輪着番的宴請各部院,當然,同年、同門、同師、同官、同差、同鄉的關係也是免不了要藉此機會敘敘舊。

致仕的大員進京,則是京城的門生故舊負責宴請,藉以謝師恩敘舊誼,如此大規模的宴請,堪稱百年不遇,整個京城的高檔酒樓家家都是爆滿,‘澹泊居’就更甭提了,從早到晚都是爆滿。

不過象‘澹泊居’這樣的大店,隨時都備留有三、四個獨院,以防突發情況,那些個外省督、撫、提、鎮大員在地方那是大員,到了京城,都的低眉折腰,能在‘澹泊居’大廳訂到席位,已經是倍有面子的事情了。

胤禎做爲請客的主人,自然是要早到的,他不喜場面上的應酬,便徑自從後門而入,進入獨院,卻見胤祥、胤祿兩人早已在座,正喝着茶閒聊,他不由笑道:“你倆人倒是悠閒。”

胤祥忙起身相迎,口中卻是委屈的道:“十四弟可是冤枉我們了,我和十六弟今兒可是在御街逛了一天,剛剛落座兒,您就來了。”

胤禎徑自落座道:“那今兒您得陪兩位姐夫多喝幾杯。”

喝酒可是老十三強項,胤祥當下便笑道:“這沒問題,不過,明日要扶輦隨行,可不能過量了。”

“就您那酒量,還擔心過量?”胤禎隨意的笑道,接着又道:“三姐夫札薩克多羅郡王烏爾袞,我知道一些,可四姐夫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我就瞭解不多了,喀爾喀蒙古的情況,你知道多少?”

“十四弟這是考較我吧?閒着無事,我就賣弄一下。”胤祥微笑道:“蒙古分爲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個部分,漠南蒙古就是內蒙古,最早臣服我大清的,包括十六個部,我們熟悉的科爾沁、察哈爾、巴林、土默特都是。

漠西蒙古就是額魯特蒙古,也就是以準噶爾部爲首的四部,另外的漠北蒙古,就是喀爾喀蒙古,由土謝圖汗部、扎薩克圖汗部、車臣汗部和賽因諾顏部組成。四姐夫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便是屬於土謝圖汗部。”

胤禎接着便問道:“喀爾喀蒙古的哪個部與沙俄接壤?”

“喀爾喀蒙古四部皆與沙俄接壤,與沙俄開通貿易的恰克圖便在土謝圖汗部。”胤祥隨口便道。

見老十三張口便來,胤禎不由微覺奇怪,含笑道:“十三哥看來對喀爾喀蒙古很熟悉?”

胤祥微笑道:“我年幼時隨同皇阿瑪巡視過喀爾喀蒙古。”說着,他又道:“沙俄與我大清貿易,雖然不是很頻繁,但每次來的都是龐大的商貿團,其中,馬匹和牛都不少,康熙四十二年時,他們在張家口的貿易,馬匹和牛的數量都是上千,若是蒙古不配合,可以考慮跟沙俄貿易。”

弟111章旁觀者清第694章 規劃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644章 暢春園第24撩撥康熙第271章 海軍部第317章 破城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84章 回京第632章 攪局第99章 立威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357章 回上海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60章 下馬威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717 章 女工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448章 倭子國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89章 出征第51章 海關制度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659章 新黨第695 章 反應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539章 誤猜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129章 刺殺(上)第606章 接見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556章 心結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508章 出手第64章 失算了第190章 老十三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54章 帝王心術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651章 選秀女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51章 招撫第645章 內務府第506章 捷報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82章 九門提督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17都是聰明人第6章 都是精英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72章 君心難測第696章 顧慮第567章 不解第612章 爭執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178章 摘桃子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180章 朝會(一)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7章 分府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283章 下馬威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55章 國家名器第562章 開局第486章 沙俄貿易
弟111章旁觀者清第694章 規劃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644章 暢春園第24撩撥康熙第271章 海軍部第317章 破城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84章 回京第632章 攪局第99章 立威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357章 回上海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60章 下馬威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717 章 女工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448章 倭子國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89章 出征第51章 海關制度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659章 新黨第695 章 反應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539章 誤猜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129章 刺殺(上)第606章 接見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556章 心結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508章 出手第64章 失算了第190章 老十三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54章 帝王心術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651章 選秀女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151章 招撫第645章 內務府第506章 捷報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82章 九門提督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17都是聰明人第6章 都是精英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72章 君心難測第696章 顧慮第567章 不解第612章 爭執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458章 點撥年羹堯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178章 摘桃子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180章 朝會(一)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7章 分府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283章 下馬威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55章 國家名器第562章 開局第486章 沙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