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秀才造反

●施世驃久歷官場,聽聞胤禎這番話之後,也不由一陣迷糊`節團既是從屬,卻又負責全面,十四爺還刻意點出,軍事只是一部分,這不是自相矛盾嗎?細細琢磨一陣,他已是品出了胤禎的意思,十四爺的意思是,既要聽從指揮調遣,又要有獨立性。

海軍遠征歐洲是難得的練兵機會,在服從大局的情況下,要主動尋找機會練兵,大清海軍日後的主要對手唯有歐洲幾個海上強國,不僅要打出大清海軍的威風,也要打出海軍的自信來,這些百戰老兵將是海軍的低層或者是中層的軍官。而更主要的是,不能容忍四阿哥刻意消耗海軍的實力。

想到這裡,施世驃不由暗自苦笑,這遠征軍的主帥,還真不是那麼好當的,沉吟了半晌,他才道:“十四爺,海軍的後勤補給,特別是彈藥補給如何解決?”

這倒是問到點子上了,胤禎點了點頭,正欲開口,外面卻響起了達春的聲音,“稟主子,雍親王前來拜訪”

老四來了?他倒能放的下架子,胤禎微微一笑,站起身來,道:“後勤補給是關鍵,須得詳談,到了噶羅巴召集一衆將領再詳淡不遲。咱們先去迎迎遠征歐洲的使節團團長。”

使節團團長?施世驃聽的也是一笑,這稱呼還真是新鮮,兩人一前一後迎了出去,出了院子不遠,便見四阿哥胤一身常服,腳步匆忙的走了過來。

見這情形,胤禎不由微覺詫異,老四一向沉穩,何以腳步如此匆忙,瞧他神情,仍是冷峻如常,不由稍稍放下心來,加快腳步迎上去道:“剛下船還準備晚上去拜訪四哥,不意四哥竟先過來了。”說着便拉手見禮。

胤在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道:“十四弟差務繁忙,四哥哪裡敢讓您移步。”

見是空兒,施世驃忙上前就地紮下一個千兒道:“下官施世驃給雍王爺請安。”

胤看了施世驃一眼雖說正式的旨意還未下來,但施世驃出任徵歐海軍主帥已經是鐵板釘釘,這傢伙到上海幾天了也不見上門拜訪,卻是有些不合禮數,心中雖然略有不快,但考慮到以後共事的時間長,而且處處指靠這傢伙配合他不由微笑道:“是施軍門,無須多禮,遠征歐洲還得處處仗仰施軍門。”

“雍王爺這話,下官可不敢當。”施世驃起身含笑道:“名不正則言不順,未接到聖旨,下官不敢登門拜訪,還望雍王爺海函。”

“施軍門這話就見外了。”胤微笑道:“咱們日後可是同舟共濟,何須如此客氣。”

“進屋奉茶吧。”胤禎說着伸手揖讓道。

“就不進去坐了。”胤卻是未動收斂了笑容道:“實不相瞞,今日前來,實是有事要勞煩十四弟。”

真是有事?胤禎神色亦是一肅道:“在上海,十四也算是地主,四哥有事儘管吩咐。”

“事情倒是不大,使節團成員這幾日聽聞,遠洋航行極易得病,而且病死於船上者甚衆,因此而心生怯意者不少。”胤頗爲擔憂的說道:“昨日開始,就有人遞辭呈,寧願辭官,也不願在海上枉送了性命今日已是越演越烈。”

胤禎一聽,也有些着急,若是都辭官不去,這使節團豈不成了空架子?他不由追問道:“四哥是如何處理的?”

“遠征歐洲,事關重大,豈能讓他們輕易入願?”胤淡淡的道:“我已着人將使節團下塌的園子戒嚴了不允許進出,不過,也不能讓他們產生牴觸情緒,所以前來請十四弟前去勸說一、二。黑龍小說 。十四弟不僅熟悉海上情行,而且在朝野也是威望素著,若能出面,定能安穩人心。”

“哼,貪生怕死之徒,即便是想做富家翁,那也由不得他們。”胤禎臉色一沉,森然說道:“事不宜遲,現在就過去看看。”

顧園。

顧園地處上海西北角,是上海旺族顧家祖傳下來的園子,幾經翻修,已成上海縣規模最爲宏大的園子之一,隨軍遠征歐洲的使節團便下塌於此。

因考慮到遠洋航行時間長,在歐洲逗留的時間更是無法確定,所以使節團成員清一色都是二十出頭至三十隻上下的年輕人,這也是胤禎極力倡導的結果,畢竟年輕人身體好,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也更具有愛國激情。

年輕人沒幾個能坐得住,更何況是到了早就聲名遠播的上海,下塌之後,一衆年輕人便呼朋喚友四處遊玩閒逛,上海雖然繁華,但治安很好,想到要在海上航行半年之久,胤對他們亦未嚴加管束,不想放縱了兩天,便惹出了事端。

這些使節團的年輕人個個都未經歷過遠洋航行,自然是要到港口的酒樓茶肆找水手、船員多方打聽遠洋航行的情況,有的甚至跟西洋來的傳教士探問,結果打探來的消息將他們嚇了一大跳。

不少水手、船員以及西洋傳教士都說遠洋航行風險很大,極容易引發怪病,先腹瀉、嘔吐,有氣無力,關節疼痛,肌肉變軟,而後牙肉出血,牙齒鬆動,牙肉腐爛,連咀嚼也變得極端痛苦,直到無法進行,最後口流血水,出氣困難而死去,並說每年都有大量的跑遠洋航行的船員水手死於此病。

有道是衆口爍金,這些個水手船員口徑出奇一致的描述,自然就引起了使節團成員的高度注意,這些個使節團的成員大都是從各部院挑選出來的,不僅年輕,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士子出身,又俱是低等級的官吏,哪有不怕死的,消息一傳開,立時就人心惶惶。

有四個膽大的立刻就上書請辭,寧願不要功名,也不願意死在海外,誰也沒料到雍親王不僅不理睬,反而一大早就派譴親兵將顧園戒嚴了,準進不準出!

這一下,是徹底引發了衆人的恐慌,顧園裡登時就lll做一團,紛紛聚集在一起商議,如何才能免去遠征歐洲的這份苦差,有吵鬧着要集體請辭,有裝病的,甚至還有兩個膽大的建議自殘以避禍。

不過,也總有清醒的,翰林院庶吉士李顯光就是其中一個,見着一大羣人上竄下跳,義憤填膺的模樣,他不由暗暗好笑,他也不願意多事,只將平日裡談得來的幾個好友拉到下塌的小院,神情肅然的告誡道:“此事不能摻合,咱們喝酒聊天,談談各地趣聞。”

五經博士唐士然卻甚是好奇,訝然問道:“李兄難道不怕出海染上怪病?”

“怕,怎得不怕?不過如此胡鬮更可怕!”李顯光笑道:“遠征歐洲,戰艦上百,兵力數萬,豈容兒戲?請辭?無異於拿自家小命開玩笑。”

“有如此嚴重?”

李顯光沉聲道:“天下太平不過數十年,已是武備鬆弛,你們又都是文人,未經軍伍,不知軍規之森嚴,這也難怪,不過,十四爺整治京城治安,你們總聽說過吧?輕飄飄一句話,十幾顆腦袋就掛了起來,管你是漢人是滿人還是蒙古人。

咱們現在身在何處?海軍啊!各位,我們是遠征歐洲之海軍隨軍使節團,不是在京城的各部院,在這裡,別說是我們這些個微末官吏,二、三品大員,都可以不經請旨就‘喀嚓“的。”邊說,他還邊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

屋中幾人不由自主的縮了縮脖子,一人不服氣的道:“法不責衆,十四爺難道還能將所有人都殺了不成?”

“就咱們這點子人,也能叫‘衆,?”李顯光不屑的道:“十四爺在上海整治江海關,你聽說沒有?原有官吏一色的裁換掉,另招寒門子弟。江南人文璀璨之地,最不缺的便是人才,殺掉百十個,立地就能招攬士子補充,海軍中,白身提拔三品參將的都不乏其人,提拔幾個七、八品的小官算什麼?你們還真是不瞭解海軍。”

幾個人聽的都是面面相覷,半晌,唐士然才道:“李兄,這出海是死,不出海也是死,難道沒其他的法子?”

“誰說出海就一定會死?”李顯光侃侃而道:“既然是衆口一詞,那怪病定然是有的,不過卻不可能有那麼誇張,十四爺是什麼人?海軍能有今天這規模,費了多少銀錢和精力,他豈會置二萬海軍於死地?真不明白,你們是怎麼想的?”

人在慌亂驚恐的時候,沒幾人能靜下心來思考,使節團大多數人此時聚集在一起,可謂是羣情洶洶,無知的怪病,幾經渲染,已到了聞之色變的地步,不過,對於警戒森嚴的園門,他們卻是沒膽子衝擊,畢竟都是讀書人,商量了半晌也沒能拿出一個可行性的法子出來,一衆人乾脆開始絕食抗議。

胤禎、胤、施世驃三人率着一隊親衛趕到顧園時,已是午後,聞報園內衆人絕食抗議,三人不僅都是一笑,胤禎輕嘆道:“果然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第84章 回京第60章 下馬威第307章 朝陽門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714章 大局第652章 相親的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98章 白費勁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675章 下馬威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81章 上屋抽梯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623章 晉封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4章 初露崢嶸後記6第49章 白送?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54章 苦肉計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386章 意外之喜後記八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67章 不解第322章 強勢第651章 選秀女第630章 無意第570章 天道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76章 康熙偏心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317章 破城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611章 棘手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497章 徵日(六)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17章 破城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51章 招撫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710章 揉搓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174章 回京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51章 海關制度第316章 兵油子第609章 割地第397章 誘導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578章 蠲免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589章 動手第324章 攻心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678章 敲打第516章 小議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85章 進諫有危險
第84章 回京第60章 下馬威第307章 朝陽門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714章 大局第652章 相親的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98章 白費勁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675章 下馬威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81章 上屋抽梯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623章 晉封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4章 初露崢嶸後記6第49章 白送?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54章 苦肉計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386章 意外之喜後記八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67章 不解第322章 強勢第651章 選秀女第630章 無意第570章 天道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76章 康熙偏心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317章 破城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611章 棘手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497章 徵日(六)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17章 破城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51章 招撫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710章 揉搓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174章 回京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51章 海關制度第316章 兵油子第609章 割地第397章 誘導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578章 蠲免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589章 動手第324章 攻心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678章 敲打第516章 小議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85章 進諫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