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又見站籠

茶葉的銷量小?胤禎不由一楞,記得茶葉是主要的出口商品,難道西洋現在還沒流行喝茶?這可是個絕好的機會。他瞅了洪萬山一眼,這人倒是有膽識,也有眼光,茶葉不用幾年就將成爲熱銷商品,倒是可以給他個機會,沉吟了片刻,胤禎才說道:“聽你說話口音,是廣州本地人?”

聽得這一問,洪萬山心頭一跳,恂王爺竟然問起他的私事來了,這可好兆頭,他忙沉住氣,沉穩的回道:“下官是順德人,家族都在順德,家小在廣州。”

是本地人就好,這時代的人地域觀念特別強,而且排外思想嚴重,廣州本地人,在廣州可要佔不少優勢。胤禎放下心來,話題一轉,“十三行可曾成立公行?”

見胤禎轉換了話題,洪萬山不由大感失望,卻不敢有絲毫懈怠,這位十四皇子這兩年來的所作所爲已經是堪稱商界的傳奇,自然是有其過人之處,其心計、手段又豈是常人所能及?想到這裡,他謹慎的回道:“回王爺,十二年前,十三行曾組建公行,但維持時間不到一年,就被解散,以後再沒組建公行。”

“哦,這是爲何?”胤禎頗感興趣的問道。

洪萬山沉吟着道:“十三行成立公行的目的,便是爲了掌控商品價格,以便在對外貿易上謀取更大的利益,外商自然不依,他們重金收買個別的行商,還有……官員,另外,成立公行也造成十三行與廣大散商之間的互相傾軋,外商在進出口貨價和交易量上利用矛盾,致使公行虧損,兩相夾擊下,公行很快就解散了。”

一羣目光短淺,只知道窩裡斗的東西!胤禎暗罵了一聲。

這時,就聽的達春在外稟報,“稟王爺,十三行已有部分行商在外候見。”

胤禎不由一楞,自語道,“這麼快?”

洪萬山忙解釋道:“王爺,十三行總部就在左近。”

胤禎點了下頭,揚聲道:“把欽差旗牌立在門口,讓他們都跪在廣德園門口候着。”

洪萬山聽的脖子一縮,十三行這次怕是要倒大黴了。

小院內,

去港口查探的線報很快就進了鄧老大的內房稟報,“港口已經不見福建水師的戰船,不過聽一些船老大說,福建水師有一支船隊停駐在澳門,已經三天了。”

“繼續關注澳門那支福建水師的動靜。”鄧老大沉聲說道,心裡卻是一沉,看樣子,點子極有可能是乘戰船回上海,那就只能在廣州動手了。他心裡很是煩悶,這是他最不願意的,在廣州城動手,一擊不中,官兵瞬間就能趕到,折損人手是其次,一旦打草驚蛇,可就再難有機會下手了。

默想了一陣,鄧老大才走了出來,掃了一眼仍然守在屋裡的幾個兄弟,他沉聲吩咐道:“盧子,你去把廣德園附近的地形、道路畫張草圖出來,咱們好好合計一下。”

“三多,想辦法把弓箭偷運進來。”

“小五,把我們的人手都分散安置在我們附近的地方。”

一見鄧老大準備動手了,一衆人都興奮的連聲答應下來,轉身各去忙乎。

廣德園門口,一溜跪了二十一個粵海關的行商,不到一個時辰,消息就傳遍了廣州官場,對於胤禎拿十三行撒氣,一衆官員都只能報以苦笑,胤禎身爲海關總署的總監督,整治粵海關內部,那是天經地義,誰也不敢站出來說閒話。

朱延志聞報後也匆匆趕了過來,胤禎見他便道:“你去門外點一下,看看還有沒有人沒到?”

朱延志躬身回道:“稟王爺,下官已經點過了,粵海關一共二十四家行商,外面二十一,這裡有一個,還差二個。”

“不錯,看不出,粵海關還有兩個膽大的嘛。”胤禎冷笑道:“查查是誰?”

很快,就有人報了上來,缺的是袁潞跟汪昆鵬二人,二人皆是推委有病,正臥牀修養,不敢前來參見王爺,以免不吉。

胤禎瞅了一眼臉色發白的洪萬山,“這二人是什麼背景?”

洪萬山不安的挪動了下,才低頭回道:“汪昆鵬有個女兒是兩廣總督趙弘燦趙大人的小妾,袁潞是原廣東巡撫,現任閩浙總督範時崇範大人的姻親。”

“哼,還真是背景深厚,竟然一下牽扯到兩大總督。”胤禎冷哼了一聲,而後淡淡的吩咐道:“達春,拿爺的王命旗牌,帶人將海關行商袁潞跟汪昆鵬二人抓來。”

“奴才尊命。”達春躬身一揖,領命而去。

朱延志知道這主子,語氣越淡,發作的越厲害,忙跪了下來,“王爺,都是下官無能,管束不力,懇請王爺責罰。不過袁潞跟汪昆鵬二人,年老多病,還望王爺給二人稍存體面。”

胤禎卻是不予理會,反而說道:“去取兩個站籠來。”

站籠?朱延志與洪萬山一聽,臉色立時就白了。

朱延志再次跪請道,“王爺三思,現在正是關鍵時刻,何苦爲小事得罪人。”

“去吧。”胤禎面無表情的說道。

朱延志出門不久,洪萬山也從後門溜了出去,繞道奔到大門口跪下。

不多時,袁潞跟汪昆鵬二人便被帶到廣德園門外,一衆早已跪的膝蓋發麻的行商正在低聲嘀咕,一見這兩位行商中的大佬都被抓了過來,一個個立時就意識到十四皇子恂王爺這次是動真的了,哪裡還敢嘀咕,一個個都開始爲自家擔憂起來。

袁潞跟汪昆鵬二人確實都是在家,聽聞下人傳報說十四皇子恂王爺在着人拿貼子請十三行的行商,都意識到胤禎是要拿十三行立威,二人都一般的心思,仗着後臺強硬,指望躲過這個風頭,再登門告罪,省得吃苦頭,沒料想胤禎竟然拿出王命旗牌到家中抓人,登時就嚇了半死。

胤禎聞報後便走了出來,袁潞跟汪昆鵬二人一見他出來,忙不迭的跪下磕頭求饒。胤禎冷冷的看了二人一眼,纔開口問道:“朱關憲,目無上憲,藐視欽差,該處以何刑?”

朱延志知道胤禎是鐵了心要拿二人立威,當下也不多話,只是木然的說道:“杖刑。”

一聽杖刑,衆人臉色都是一變,這二人都一把年紀,經的起几杖?

胤禎卻是面無表情的說道:“念在二人年老體衰的份上,改站籠吧,不許墊磚。”

不許墊磚!一衆行商剛剛纔鬆口氣,一聽到最後這句,登時就暈到了三個,另有兩人小便失禁。站籠不許墊磚,一個壯漢也挺不過一個時辰,更何況袁潞、汪昆鵬二人,這是殺人不見血!

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66章 關係網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572章 紫竹林第706章 割辮子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556章 心結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717 章 女工第53章 遭彈劾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1章 火器人才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53章 遭彈劾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79章 食色性也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92章 德妃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595章 嚴懲第242章 出征第630章 無意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93章 探望十三第53章 遭彈劾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28章 困境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65章 戴梓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73章 滿城第26 提點老八第363章 打秋風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588章 試探第572章 紫竹林第522章 遊說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200章 機會第62章 狠師爺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58章 嗜戰之主後記三第174章 回京第623章 晉封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422章 家務事第191章 大喜第97章 站籠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90章 兄弟同心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55章 陛辭第699章 自做孽後記6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563章 放縱第564章 發作第716章 管理第702章 密謀第621章 反應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713章 倭奴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133章 祈雨第650章 醞釀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495章 徵日(四)第49章 白送?第507章 報喜第495章 徵日(四)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
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66章 關係網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572章 紫竹林第706章 割辮子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556章 心結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717 章 女工第53章 遭彈劾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1章 火器人才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53章 遭彈劾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79章 食色性也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92章 德妃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595章 嚴懲第242章 出征第630章 無意第389章 旗民生計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93章 探望十三第53章 遭彈劾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395章 事態升級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28章 困境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65章 戴梓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73章 滿城第26 提點老八第363章 打秋風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588章 試探第572章 紫竹林第522章 遊說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200章 機會第62章 狠師爺第434章 再遇鄭盡心第258章 嗜戰之主後記三第174章 回京第623章 晉封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422章 家務事第191章 大喜第97章 站籠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90章 兄弟同心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55章 陛辭第699章 自做孽後記6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563章 放縱第564章 發作第716章 管理第702章 密謀第621章 反應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713章 倭奴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133章 祈雨第650章 醞釀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495章 徵日(四)第49章 白送?第507章 報喜第495章 徵日(四)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