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齊國亡

第344章 齊國亡

如果說真有什麼是不需要沈兵操心的,那就是治安了。

這方面全部按秦律來,犯什麼錯治什麼罪,該罰的罰該上刑的上刑。

這些甚至可以說連沈兵都無法捍動……那可是秦律,不按秦律實施的另一個意思就是要造反了。

沈兵想要自立沒錯,但卻沒想造反此時也不是時候。

所做的這些,沈兵都不是一拍腦袋拿的主意,而是按現代華夏發展經濟的模式來的。

“想致富先修路”這是發展交通,另外還有水、電等基礎設施,只有這些基礎設施完善了纔有開設工廠、招商引資的條件。

“教育從娃娃抓起”是發展教育。

只有教育跟上了,才能爲工廠提供大量的合格的勞動力。

如果教育跟不上工業化進程,那大量的人口不僅無法成爲勞動力反而還會成爲一張張吃飯的嘴會成爲社會的負擔。

與華夏人口差不多的阿三就是這情況。

“嚴打”是抓治安。

只有治安好了外資纔會放心的在這裡設廠並把資金轉移過來,否則幹個幾十年一次搶劫就付之一炬,誰還敢投資?

同時治安及生存環境的改善還有利於吸引人才。

在這基礎上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並將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發展工業……不過區區數十年,全球規模最大的工業國就出現了。

有這麼好的成功經驗,沈兵當然知道利用。

於是發展北地經濟時幾乎就是照搬。

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華夏是在一窮二白、技術落後的基礎上,只能用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技術。

北地雖說是一窮二白,但有沈兵在就絕不能說是“技術落後”。

甚至不僅不是“技術落後”,北地的技術應該是比其它地區先進好幾級。

再加上北地又有中原的支持且地方也小,於是速度可能要比華夏快得多。

發展情況果然像沈兵想的那樣。

初時速度還比較慢,沈兵認爲這主要是因爲許多百姓還有疑慮……百姓大多祖祖輩輩都守着一畝三分地,從沒有經過商,而現在要把晉爵換來的房舍和土地抵押出去經商,總覺得不塌實。

但數十萬人裡總有幾個大膽的,於是就有幾人這麼做了。

整個程序都是在蒼等工匠的指導下完成的,然後才一個多月就織出布來售賣並盈利……

其它人一計算利潤,乖乖不得了,只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就能收回成本。

於是後來者紛紛跟進,最後都到了人滿爲患的地步。

但沈兵也知道不能有太多人加入同一行,於是後面的審覈資格就越來越嚴、抵押貸款也越來越難……這其實就是一種調控。

不過當然還有其它的經營渠道。

舂米作坊和磨坊很快就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然後拉麪店、水餃店接踵而至……

這個其實也是工業發展的一個特點。

一座城市或地區若處於農業狀態的話,這種飲食店數量很少。

原因是家家戶戶都自給自足且生活緊張要精打細算,不會有人願意到飲食店消費也消費不起。

所以古時酒家都是針對過路旅客,也就是住宿和吃飯一體的。

客人一進來,小二都會習慣性的說上一句:

“客官,您是住店呢,還是打尖哪?”

而像九原、雲中兩郡這塞外城池,基本不會有旅客經過,於是對酒家幾乎沒有需求。

但若是工業發展起來就不一樣了。

原因是在這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工人。

工人大量時間都在作坊裡工作,許多人沒時間做飯,於是就需要這種不帶住宿只管飲食的小店。

另外還需要各種生活用品……

這些東西如果作爲農民的話,農閒時有大量時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但工人就沒有這麼多空閒時間同時也不划算。

因爲所有人都會算一筆帳:用製作竹筐或水桶的時間去工作,那或許能賺更多的錢。

所以爲什麼要自己做而不直接買呢?

於是接着各種生活用品店又一家家的開了起來。

總之,工廠作坊大批量出現就會有一系列的需求。

沈兵在這時又恰到好處的整出了錢莊,於是就帶動了一系列的商品經濟。

一時北地以物易物或是商品買賣十分盛行,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

會有這結果都讓直接經手的雲畋始料不及。

雲畋不時感嘆,這一輩子的經商都不如這幾個月的經商成果,甚至還對家人說:

“這才能稱‘經商’,我等之前不過是‘買賣’!”

這一天,在沈兵與雲畋商量着將錢莊走出北地擴大到中原的時候……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將錢莊散佈到更多的城市才能真正讓買賣更方便。

這時仞就拿着一張情報匆匆進府激動的報道:

“將軍,齊王降了。”

“齊國降了!”

周圍的侍衛久經訓練此時已處變不驚,但他們雖是沒有動作但眼裡卻射出激動和興奮的眼神。

原來,在秦、齊兩軍僵持的時候,嬴政派出使者告訴齊王建,說是隻要齊王建投降就會給他五百里的封地。

齊王建原本還在猶豫。

但齊王建的舅舅同時也是齊國的相國後勝就在一旁勸說道:

“大王,那昌平君降秦後得以制百越爲安。”

“有此先例,臣以爲我等可降。”

頓了下,又補充道:

“若是不降,我軍又豈能勝過秦軍?國破家亡是遲早之事。”

“至時大王可就……”

接下來的話後勝就不多說了。

齊王建想想覺得有理,於是就不顧其它人反對開城投降了。

齊王建又哪裡會想到,這後勝其實是很早就被嬴政重金收買的內奸,之前說齊國不參與其它國家的爭鬥也是後勝,直到最後一刻齊王建還是相信他。

齊王建也不想想,他又哪裡是昌平君能比的?

昌平君至少表面上是從未背叛過嬴政,而且百越還因地形及治理問題的確需要昌平君及項家。

而齊王建卻是廢人一個,嬴政留他作甚?

至於那五百里封地,就更是鏡花水月。

(本章完)

第5章 底牌第99章 使節第473章 分裂第159章 希望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60章 聯軍第338章 人才第46章 不世功勳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103章 逆鱗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41章 援軍第83章 農家第377章 誤會第87章 翻車第356章 奴隸第109章 修橋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366章 礦第307章 索箭第280章 變法第309章 炫耀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24章 水攻第134章 困難第153章 水德第211章 百越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184章 包圍第300章 牀弩兵第312章 探礦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83章 使者第100章 由頭第81章 高田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72章 交鋒第312章 探礦第409章 火炮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90章 門客第296章 弩第449章 改革第375章 野人第494章 藍氏第164章 設計第53章 軍心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317章 工人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92章 獨輪車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29章 變數第338章 人才第543章 楊婷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38章 巴豆第122章 浮力第95章 宣傳攻勢第543章 楊婷第314章 織布機第491章 大宛第77章 脂膏第373章 農業第550章 大結局第418章 援兵第291章 二選一第295章 高爐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251章 陷阱第506章 霍木桑第384章 烏氏倮第105章 真相第143章 降兵第155章 水軍第202章 棄城第124章 水攻第50章 虛張聲勢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88章 月氏王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40章 希望第464章 練兵第137章 圍城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33章 王柏第4章 工丞第288章 請降第326章 命令第201章 鴛鴦陣第152章 破冰第125章 心理第392章 獨輪車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97章 丘就卻
第5章 底牌第99章 使節第473章 分裂第159章 希望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60章 聯軍第338章 人才第46章 不世功勳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103章 逆鱗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41章 援軍第83章 農家第377章 誤會第87章 翻車第356章 奴隸第109章 修橋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366章 礦第307章 索箭第280章 變法第309章 炫耀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24章 水攻第134章 困難第153章 水德第211章 百越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184章 包圍第300章 牀弩兵第312章 探礦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83章 使者第100章 由頭第81章 高田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72章 交鋒第312章 探礦第409章 火炮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90章 門客第296章 弩第449章 改革第375章 野人第494章 藍氏第164章 設計第53章 軍心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317章 工人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92章 獨輪車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29章 變數第338章 人才第543章 楊婷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38章 巴豆第122章 浮力第95章 宣傳攻勢第543章 楊婷第314章 織布機第491章 大宛第77章 脂膏第373章 農業第550章 大結局第418章 援兵第291章 二選一第295章 高爐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251章 陷阱第506章 霍木桑第384章 烏氏倮第105章 真相第143章 降兵第155章 水軍第202章 棄城第124章 水攻第50章 虛張聲勢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88章 月氏王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40章 希望第464章 練兵第137章 圍城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33章 王柏第4章 工丞第288章 請降第326章 命令第201章 鴛鴦陣第152章 破冰第125章 心理第392章 獨輪車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97章 丘就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