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通道

第359章 通道

沈兵這波騷操作直接讓冒頓單于呆愣在原地好半天也沒反應過來。

甚至直到五原城上立起了秦軍旗幟,冒頓單于還不解的問:

“爲何會如此?那些奴隸,爲何會突然轉向反攻進城內?”

“他們一向貪生怕死,爲何能擊敗我軍勇士?”

也難怪冒頓單于會如是問。

一來是他聽不懂中原語言,所以秦軍大聲喊了什麼他也不明其意,只一臉懵的看着奴隸突然大批量轉向。

二來他不懂人性,只簡單的認爲懦夫就是懦夫,勇士就是勇士,兩者是有清晰的界線甚至是不可逾越的。

他哪裡知道,只要給一個支點就能翹起地球,只要給一個機會懦夫也能秒變勇士。

沒有人能回答冒頓單于,因爲其它人也是莫名其妙的不明白這場仗原本匈奴佔盡了優勢怎麼突然就一面倒變成被秦軍佔領五原了。

後來冒頓才從會幾句中原話的牧民那知道情況,明白是秦軍高喊着讓奴隸明白殺進五原才能活命,於是纔會有這結果。

冒頓聽了這就不由嘆了口氣:

“這不是戰之敗啊,而是那沈兵會用人心!”

“面對會用人心的對手,怎麼才能將其擊敗呢?”

事實上不只是冒頓單于一臉懵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連在另一側指揮的魏呴也是稀裡糊塗的。

魏呴得到的情況一直是西面戰情緊急,需要增援。

這情報是正確的,而且還是沈兵發出的信號。

但左、右兩翼部隊遭到匈奴騎軍成倍的騎軍阻擋,很難突破障礙馳援。

這其實是秦軍兵力少造成的。

秦軍每面只有五千人,且這五千人佔着一點就不能輕易移動,原因是他們要保證能封鎖城門。

一旦移動城門解鎖,那麼城內的匈奴就會殺出將秦軍包圍。

於是各面秦軍都不敢輕易分兵增援,魏呴倒是緊急從楊端和那調來了一支三千步卒加兩千騎軍,準備以其爲援軍增援西側。

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原因是楊端和的河內兵沒有與匈奴作戰的經驗也沒有裝備“霹靂戰車”,雖有三弓牀弩但裝備數量不多。

正在魏呴着急時,突然有探子來報:

“校尉,大將軍已攻陷五原。”

魏呴正焦燥的在案前來回走動,想着實在不行自己帶着親衛殺將過去將大將軍救出來,猛然聽到“大將軍已攻陷五原”這話不由驚得霎時就收住腳步,問:

“什麼?你說什麼?”

“大將軍已攻陷五原?”

探子回道:

“正是,城頭已升起我軍大旗!”

魏呴還是不信,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出帳外往五原方向一看,果然就見城頭已升起了“沈”字大旗。

愣了好一陣,魏呴才下令道:

“打旗號,詢問情況!”

其實魏呴下令打旗號根本不是什麼“詢問情況”,而是秦軍的旗號通訊就只有秦軍知道,甚至各軍還有約定的暗號以未識別。

所以這“打旗號”是爲了確定五原城頭的是否是秦軍。

直到城頭秦軍很流暢的以旗號迴應,魏呴這纔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同時暗暗稱奇:

“大將軍真乃神人也。”

“不久前還險向環生,此時卻已攻下五原……卻讓我好一番掛心!”

接着各面城門大開。

當然開城門不像匈奴一般同時開兩層,而是隻開一層,一批批的將城外秦軍接進城內。

冒頓看了五原開城門的方式才知道守城匈奴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如果五原沒有兩層城門同時開,只怕即便以沈兵之能也無法在這情況下反攻進城,就算唆使了奴隸也不例外。

但戰場就是這樣,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沒有後悔藥可吃,冒頓也只能望城興嘆。

稽粥小心的問了聲:

“單于,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冒頓單于重重的嘆了口氣,就像老了十歲一般,下令道:

“我們輸了,命令屠舍儘快撤出河西!”

屠舍是冒頓的萬夫長,他負責西套及河西走廊的指揮。

讓他撤出河西也就是將全面放棄河西之意。

冒頓沒有其它選擇。

五原一失就意味着後套不保。

而後套山口又是南面西套及河西走廊通往北面草原的主要通道……後套以北以西是連綿彎曲的陽山(今內蒙古狼山),東面是陰山,兩山之間錯開一個山口連接草原。

若秦軍在五原穩住陣腳再封住此山口,河西走廊另一頭的西域又有月氏,那麼屠舍一部就會被封死了。

沈兵倒是沒有這麼做。

因爲有句話叫“困獸猶鬥”。

如果真把山口封死讓河西的匈奴軍無法返回,就只會招來匈奴的拼死一搏。

那時秦軍要面對的就是發了狠的匈奴了,他們暴發出的能量只怕會比奴隸攻佔五原時的情況還要恐怖。

更重要的還是這並非沈兵的戰略目標。

沈兵希望的是打通河西走廊連通西域,此時既然匈奴已主動撤出,他又何樂而不爲?

沈兵要做的,只是等匈奴人撤得差不多的時候,帶一波人去接收西套再沿着河西走廊增設城寨保護商道即可。

所以佔領五原後的第一件事……確切的說是第二件事。

第一件事當然是向嬴政報告戰果。

第二件事就是找來了雲畋。

雲畋趕到五原一見到沈兵就拱手稱賀:

“恭賀大將軍,又下一城!”

“五原一下,河套便再無匈奴立足之地。”

沈兵只是笑了笑,說道:

“還記得之前與雲畋兄說過的與西戎的買賣嗎?”

“此時可以着手準備了。”

雲畋吃驚的望着沈兵:

“大將軍之意……是說我等與西戎的商道已通?”

雲畋其實對西域也沒有多少概念,此時的他只以爲收復的是河套,沒想到拿下五原後就會一直連到西域,所以纔會如此吃驚。

沈兵點了點頭:

“雖還未完全通暢,卻也不遠矣!”

“待北地能產絲綢,商道只怕也可通行了。”

雲畋愣了好一會兒,然後纔像驚醒一般的喘了幾口氣道:

“大將軍,如此一來,北地便富可敵國了!”

(本章完)

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40章 滲透戰第441章 問題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531章 推測第325章 騎軍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35章 馬頭山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07章 出逃第20章 精銳之師第525章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373章 農業第395章 羊羣第185章 牽城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412章 試炮第297章 牀弩第214章 較勁第150章 使節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91章 點兵第266章 喜訊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1章 火攻第386章 屬國第508章 霍木桑第23章 劓刑第541章 姑師第492章 遠征軍第102章 絆馬索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71章 落幕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94章 副將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35章 沙袋第77章 脂膏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145章 楚軍第274章 失衡第452章 英明第310章 遷民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112章 浮橋第420章 城牆第286章 難題第425章 交河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367章 偷襲第167章 良商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298章 戰法第389章 沙州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3章 知己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67章 術數第356章 奴隸第487章 賜婚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536章 龜茲王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508章 霍木桑第232章 補給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91章 代田法第360章 西域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03章 陳城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97章 丘就卻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508章 霍木桑第61章 火彈第416章 方略第80章 薄禮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86章 仙人第94章 荊軻刺秦第34章 勸降第229章 閃電戰第103章 逆鱗第425章 交河第141章 陷阱第326章 命令第210章 拉攏第103章 逆鱗
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40章 滲透戰第441章 問題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531章 推測第325章 騎軍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35章 馬頭山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07章 出逃第20章 精銳之師第525章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373章 農業第395章 羊羣第185章 牽城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412章 試炮第297章 牀弩第214章 較勁第150章 使節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91章 點兵第266章 喜訊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1章 火攻第386章 屬國第508章 霍木桑第23章 劓刑第541章 姑師第492章 遠征軍第102章 絆馬索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71章 落幕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94章 副將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35章 沙袋第77章 脂膏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145章 楚軍第274章 失衡第452章 英明第310章 遷民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112章 浮橋第420章 城牆第286章 難題第425章 交河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367章 偷襲第167章 良商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298章 戰法第389章 沙州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3章 知己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67章 術數第356章 奴隸第487章 賜婚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536章 龜茲王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508章 霍木桑第232章 補給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91章 代田法第360章 西域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03章 陳城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97章 丘就卻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508章 霍木桑第61章 火彈第416章 方略第80章 薄禮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86章 仙人第94章 荊軻刺秦第34章 勸降第229章 閃電戰第103章 逆鱗第425章 交河第141章 陷阱第326章 命令第210章 拉攏第103章 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