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城牆

第420章 城牆

在一陣陣火炮的轟鳴聲中,炮彈一發發的打在樓蘭城牆上,城牆的土塊就像麪粉般的一層層往下掉。

額斯維及一衆匈奴兵士看得目瞪口呆。

其實匈奴兵士此刻已經被嚇傻了。

他們雖然受的教育不多但戰場上勝負生死還是懂的。

眼前這情況,明擺着就是秦軍火炮能打到匈奴,而匈奴卻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毫無對策。

尤其許多匈奴兵士還在想:

那些火炮既然能將堅固的城牆都一塊塊敲下來,若是打在人身上又會是什麼光景?

這麼一想匈奴兵士就亂了起來,有些人都已經抱着頭跑下城頭騎馬要逃走了……

這對匈奴來說很正常,甚至還可以說是匈奴的習慣,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

因此匈奴其實更能打順風仗。

也就是當戰局有利時,匈奴就會像狼羣一樣從四面八方圍上來搶一點利益,生怕來遲了值錢的東西都被別人搶光了。

若戰局不利,就“呼啦”一聲四散逃走。

當然,自從冒頓單于繼位之後這種情況會好許多。

從這一點來看,匈奴騎兵與蒙古騎兵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蒙古騎兵同樣也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散”。

這裡用“散”而不是“逃”,是因爲蒙古騎兵已經將這“逃”發展成爲一種戰術,是有指揮、有秩序的“逃”。

蒙古軍隊鄙視沒有勇氣的懦夫,且軍令十分嚴格,是打是撤都在指揮官的號令之下,於是用“逃”就不合適,更應該是“散”。

匈奴騎軍就還沒到那程度,其指揮更多的還是靠自覺、靠心有靈犀、靠動物本能的敏感。

這種指揮模式的缺點就是對兵士的節制及約束不是很強。

比如現在,被秦軍火炮一轟,其本能的反應就是騎馬逃走。

兵士不知道狀況,額斯維卻清楚。

他站在城頭高喊:

“樓蘭已四面被圍,我等只有堅守一途。”

“衆將士聽令,後退半步者殺無赦!”

被額斯維這麼一喊,兵士的騷亂才逐漸平靜下來……他們知道萬夫長說的沒錯,四個城門都被秦軍封鎖,他們已無處可逃。

千夫長匆匆趕上城頭,一路躲着炮彈砸在城牆上掀起的碎土跑到額斯維面前,叫道:

“萬夫長,這般下去只怕樓蘭城就要被秦軍攻破了。”

“聯繫城外騎軍突圍吧,遲了只怕我等都要命喪於此!”

千夫長這話有幾分道理。

因爲匈奴在城外佈置了四千騎兵。

雖然這些騎兵分左右兩翼,但只要額斯維以狼煙發號將其拉至近處再以牛角號傳令,就可以指揮他們集中兵力配合城內強攻一處策應城內兵士突圍。

但額斯維看了看城外秦軍的陣形,就搖頭說道:

“秦軍早料到我軍要突圍了!”

“此時城外已到處是拒馬槍和陷馬坑,便是裡應外合……我軍又如何能順利突圍?”

城外的情況的確如額斯維所說,已到處是秦軍爲騎兵設下的障礙。

正如之前所述,騎兵相對於步兵而言,其優勢就在於戰場未定且騎兵因其速度的優勢而具有戰場及是否開戰的選擇權,於是天時、地利就總在騎兵一方。

然而,當匈奴騎兵用於守城就不一樣了。

守城就意味着戰場已定,於是步兵的優勢反而更明顯。

因爲步兵有許多方法可以讓騎兵騎不動馬……

陷馬坑成本最低但耗費時間較長。

拒馬槍成本最高但耗費時間極短。

絆馬索成本及耗時在兩者之間。

三者聯合佈設,只需一個時辰,小小的樓蘭城外就到處都是針對騎兵的陷阱。

再加上樓蘭城的城門偏小一次只能同時出兩騎……

於是就別說城內的匈奴突圍了,便是城外的四千騎也很難發揮作用。

千夫長望了還在發出陣陣轟響的火炮方向一眼,擔憂的說道:

“可是萬夫長,如此下去……”

額斯維想了想,就回答道:

“無妨。”

“秦軍以鐵砲炸塌城牆後,必要派人來攻城。”

“我等只需守住缺口便可!”

額斯維說着馬上就指揮部下佈陣。

額斯維認爲秦軍這麼攻城有個弱點:其集中火砲攻一處城牆,就意味着城牆崩塌後必定會從缺口進攻。

因此匈奴就事先知道秦軍的進攻方位於是可以提前佈置。

由此也可知這額斯維還是學到一些攻防的要領。

他首先是將數千兵力分爲三個部份集中在缺口的三面,前方刀盾手後方弓箭手。

接着再將投石機佈設在後方。

一旦秦軍從缺口攻入,匈奴便以弓箭、投石機予以打擊。

因爲地域不夠開闊,額斯維甚至還緊急拆毀了一片帳篷和木屋。

千夫長有些擔心的說道:

“萬夫長,可秦軍那鐵砲……”

額斯維知道千夫長這話的意思。

就算匈奴這麼佈置,但如果那鐵球一顆顆砸了過來,銅牆鐵壁也會被它砸爛。

額斯維寬慰道:

“無妨。”

“秦軍遠道而來所帶的鐵球必定不多,摧毀城牆料想便所剩無幾。”

“更何況……”

“那鐵球攻城或許是利器,作戰卻未必比得上投石機。”

這話說得對。

火炮的優點是威力大射程遠,但鐵球就碗口大的個,擊中人的概率要比體積更大的石塊小得多。

且人體十分脆弱,被鐵球砸中是死,被石塊砸中也是死,於是鐵球在與人作戰時其作用反而沒有優勢。

不過這只是額斯維的誤解。

事實上鐵球在對付步兵方陣也有優勢:

石塊從天而降能砸到幾個是幾個,但鐵球着地之後卻會打成水漂不斷往前竄,於是有可能砸倒更多步卒造成更大傷亡。

火炮真正的不足在於……其要操作的人太多,一門火炮需要五十人。

如果用這同樣的人數就可以操作五臺投石機。

所以真正要對比的,是一門火炮與五臺投石機,且發射速度還更慢,打出一枚炮彈的時間投石機已經打出十個石彈了……這麼一比火炮就落了下風。

額斯維這算是誤打誤撞想錯了卻做對了。

然而,即便是做對了也毫無意義。

(本章完)

第71章 落幕第392章 獨輪車第54章 休整第53章 軍心第508章 霍木桑第16章 變局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96章 宵禁第188章 軍魂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103章 逆鱗第393章 肅州第101章 荊軻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03章 月氏王第159章 希望第424章 將在外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83章 水戰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13章 紡織第235章 伏擊第197章 活路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09章 修橋第191章 點兵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291章 二選一第503章 選擇第86章 樣式第501章 炮戰第384章 烏氏倮第196章 昌平君第394章 智慧第166章 錢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380章 火神第17章 攻大於守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249章 神武軍第488章 爲難第246章 圍城第211章 百越第392章 獨輪車第70章 番木鱉第261章 勞力第257章 奇人第388章 月氏王第397章 丘就卻第389章 沙州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63章 王翦第89章 以農治國第9章 矛盾第517章 文明第404章 教育權第522章 奴隸第24章 矛盾第530章 茲陽第331章 補給第431章 利益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57章 奇人第235章 伏擊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13章 軍糧第54章 休整第502章 騎戰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24章 矛盾第266章 喜訊第501章 炮戰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27章 矛盾第262章 水排第409章 火炮第475章 龍城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43章 楊婷第453章 拒親第27章 以逸待勞第370章 收購第186章 仙人第492章 遠征軍第53章 軍心第229章 閃電戰第71章 落幕第356章 奴隸第388章 月氏王第495章 嫁衣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32章 騷擾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546章 水源第495章 嫁衣第420章 城牆
第71章 落幕第392章 獨輪車第54章 休整第53章 軍心第508章 霍木桑第16章 變局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96章 宵禁第188章 軍魂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103章 逆鱗第393章 肅州第101章 荊軻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03章 月氏王第159章 希望第424章 將在外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83章 水戰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13章 紡織第235章 伏擊第197章 活路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09章 修橋第191章 點兵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291章 二選一第503章 選擇第86章 樣式第501章 炮戰第384章 烏氏倮第196章 昌平君第394章 智慧第166章 錢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380章 火神第17章 攻大於守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249章 神武軍第488章 爲難第246章 圍城第211章 百越第392章 獨輪車第70章 番木鱉第261章 勞力第257章 奇人第388章 月氏王第397章 丘就卻第389章 沙州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63章 王翦第89章 以農治國第9章 矛盾第517章 文明第404章 教育權第522章 奴隸第24章 矛盾第530章 茲陽第331章 補給第431章 利益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57章 奇人第235章 伏擊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13章 軍糧第54章 休整第502章 騎戰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24章 矛盾第266章 喜訊第501章 炮戰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27章 矛盾第262章 水排第409章 火炮第475章 龍城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43章 楊婷第453章 拒親第27章 以逸待勞第370章 收購第186章 仙人第492章 遠征軍第53章 軍心第229章 閃電戰第71章 落幕第356章 奴隸第388章 月氏王第495章 嫁衣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32章 騷擾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546章 水源第495章 嫁衣第420章 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