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配給制

第146章 配給制

想了想,沈兵就說道:

“非常時期當用非常辦法!”

“屬下以爲我等該實施配給制!”

楊端和不由奇道:

“何爲配給制?”

配給制其實很多國家都用過,不過大多是近現代。

比如二戰期間物資緊缺時的德國及被德國封鎖時的英國都用過。

沈兵解釋道:

“簡而言之,就是將所有糧食收爲國有統一調配。”

“這樣就能儘可能讓最多的人活下去。”

這是很明顯的。

百姓手裡的存糧數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其次受災數量也不同。

若是存糧不多又都被淹了只怕幾天時間糧食就發芽保存不住了。

接着就等着餓死?或是眼看着糧食長成麥苗再爛掉?

而另一邊卻有人存着大量的糧食不願意拿出來救濟。

這樣下去是什麼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糧食還有卻不斷有人被餓死,甚至由此還會出現許多紛爭,比如偷糧、搶糧之類的。

實行配給制可以儘可能避免這情況發生。

因爲每個人手裡都沒糧,都等着分配。

更重要的還是……

“若實行了配給制,那麼我們就可以先分配被淹的糧食。”

“或是將其做些處理,比如試着烘乾。”

“沒有被淹的糧食則放在後期使用,這樣可增加時長。”

楊端和點頭道:

“有理,的確該實施配給制!”

說着楊端和一擡頭,對站在身旁的李巖下令道:

“把命令傳下去,所有百姓無論身份家世,必須交出所有糧食不得私藏。”

“之後自會有人給他們配糧勿需擔心!”

李巖拱手應聲,就下去安排了。

這一點要做到並不難,因爲現在刀握在秦軍手裡,魏國百姓正擔心秦軍是否會大開殺戒,此時令他們繳出糧食哪裡還敢反抗當然也無從反抗。

不過這在前期還是相當危險的。

因爲此舉必定會引起百姓恐慌。

有句話叫民以食爲天,百姓存糧就是用來過冬的,現在把他們的糧食搜走差不多也就是要他們的命。

雖秦軍承諾以後會給他們配給,但誰知道秦軍說的是真是假?

如果是騙他們的呢?

所以一個不小心就會逼得百姓造反。

如果百姓再攻陷大牢將那二十萬魏軍放出來就更要壞事。

不過只要過一段時間事情就會好轉。

因爲他們發現秦軍兌現承諾給他們分糧……於是就慢慢放下戒心。

李巖纔下去不久,就見魏呴匆匆上來。

他趕到楊端和麪前拱手道:

“將軍,聽聞將軍要收糧,屬下以爲萬萬不可。”

“百姓若是手中無糧便可能作亂,在此關鍵時刻……”

聽魏呴這麼說楊端和反而更放心了。

楊端和不傻,他知道如果魏呴是假降,哪裡還會管你秦軍是不是激起民憤。

甚至秦軍惹了民憤那就正好,到時魏呴振臂一呼百姓便聽其號令了。

可現在魏呴一知道此事就前來提醒楊端和,就足以證明他已經站在秦軍角度去思考問題了。

楊端和笑了笑,朝沈兵揚頭道:

“這卻是嗇夫的意思。”

魏呴這時纔看到沈兵坐在一旁,不由一臉疑惑,似乎是不相信沈兵會出這餿主意。

沈兵解釋了一番後魏呴才恍然大悟。

“嗇夫此言有理,的確該實施配給制。”

沈兵安慰魏呴道:

“魏將軍放心。”

“此時我軍實則與大梁軍民在同一條船上了。”

“百姓生我軍活,百姓亂我軍亡。”

“我等又如何能如此不識趣自尋死路?”

沈兵這話是個暗示:

秦軍有一天若是走到最後守不住大梁或是大梁起內亂的話,那麼第一時間就會帶着百姓和俘虜一起死。

實際上也的確是這樣。

首先是關押俘虜的大牢,那是讓魏軍自行構築設的營地……

偌大的大梁城也沒有什麼大牢足夠關押二十萬人。

所以魏兵其實是被關押在一處山坳裡,兩頭用木柵欄封着,不遠處便是內河,還有一道挖好的人工河直通山坳。

當然這人工河同樣是魏兵挖的。

只要一有不妥,秦軍隨時可以放水淹了魏軍俘虜。

另一邊的家眷,則是聚在一羣木房區,秦軍只要放一把火就能將其化爲灰燼……

這不是說楊端和殘忍,而是有時必須得這麼做才能保命。

有句話叫“要敢戰才能止戰”。

意思是你若不敢打的話,誰都會來欺負你,於是麻煩反而越來越多。

此時秦軍的情形也是如此。

他們手裡必須抓住魏軍俘虜的把柄有足夠的威攝力,纔有可能得到和平而不是殺戮。

沈兵這麼一說魏呴就放心了。

人的心理有時就是這麼奇怪,危險時你越是說好話他就越是感到害怕。

反而帶點火藥味還會使其安心。

魏呴拱手回答:

“嗇夫此法甚好,是屬下多心了。”

“不過,將軍……屬下有個不情之請。”

“此事可否交予屬下去做?”

“屬下定與百姓說明情況並將糧食盡數收來。”

沈兵將目光轉向楊端和,這可不是他能做的決定。

楊端和一想,由魏呴去做倒也合適。

魏呴在大梁的名聲本就不錯,此時若再由他去跟百姓說明情況……當然會少了許多麻煩,兩全齊美何樂而不爲?

於是就點頭同意:

“我自是信得過魏將軍,此事便由你去辦!”

魏呴趕忙拜道:

“謝將軍。”

然後又小聲對沈兵說了聲:

“謝過嗇夫。”

沈兵趕忙回禮。

等魏呴離開後,楊端和便問了聲:

“你看這魏呴如何?”

沈兵回答:

“據聞便是他帶兵前往偷襲廣武山?”

楊端和點了點頭:

“的確如此。”

“他身上的箭傷便是那晚留下的。”

沈兵讚道:

“有勇有謀,難得的一名武將。”

“只可惜那魏王假有眼無珠,如此將才在身邊卻不知重用,輸得也不冤枉。”

楊端和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又問:

“此人可用嗎?”

沈兵頗有些意外,可不可用楊端和這個將軍居然要問自己?

不過沈兵還是回答:

“屬下以爲可用,但不是此時。”

楊端和只是回了句:

“如此甚好。”

(本章完)

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170章 收購第266章 喜訊第45章 恩威並施第324章 補貼第229章 閃電戰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85章 水車第62章 舉薦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7章 除非……第193章 密信第479章 挑明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281章 稅率第317章 工人第475章 龍城第536章 龜茲王第154章 謠言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418章 援兵第525章第325章 騎軍第153章 水德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8章 公士第547章 暴亂第33章 王柏第216章 截殺第60章 賄賂第466章 出兵第521章 投石機第473章 分裂第195章 力量第48章 定滑輪第429章 榜樣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80章 薄禮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92章 獨輪車第488章 爲難第37章 借刀殺人第290章 門客第276章 傳單第247章 浮橋第186章 仙人第460章 聯軍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1章 福禍相倚第535章 先機第304章 狼羣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332章 騷擾第80章 薄禮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519章 火器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17章 攻大於守第189章 上將軍第416章 方略第374章 服務業第46章 不世功勳第330章 重點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7章 除非……第506章 霍木桑第179章 牽城第68章 督陣第240章 滲透戰第343章 資本第421章 巫術第286章 難題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49章 改革第493章 補給第112章 浮橋第202章 棄城第262章 水排第499章 出兵第399章 三危山第79章 挖坑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9章 許昌第14章 水路第315章 定價第472章 交鋒第419章 試射第238章 狼煙第125章 心理第261章 勞力第47章 變數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6章 變局第35章 馬頭山第166章 錢第307章 索箭第309章 炫耀
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170章 收購第266章 喜訊第45章 恩威並施第324章 補貼第229章 閃電戰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85章 水車第62章 舉薦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7章 除非……第193章 密信第479章 挑明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281章 稅率第317章 工人第475章 龍城第536章 龜茲王第154章 謠言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418章 援兵第525章第325章 騎軍第153章 水德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8章 公士第547章 暴亂第33章 王柏第216章 截殺第60章 賄賂第466章 出兵第521章 投石機第473章 分裂第195章 力量第48章 定滑輪第429章 榜樣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80章 薄禮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92章 獨輪車第488章 爲難第37章 借刀殺人第290章 門客第276章 傳單第247章 浮橋第186章 仙人第460章 聯軍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1章 福禍相倚第535章 先機第304章 狼羣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332章 騷擾第80章 薄禮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519章 火器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17章 攻大於守第189章 上將軍第416章 方略第374章 服務業第46章 不世功勳第330章 重點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7章 除非……第506章 霍木桑第179章 牽城第68章 督陣第240章 滲透戰第343章 資本第421章 巫術第286章 難題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49章 改革第493章 補給第112章 浮橋第202章 棄城第262章 水排第499章 出兵第399章 三危山第79章 挖坑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9章 許昌第14章 水路第315章 定價第472章 交鋒第419章 試射第238章 狼煙第125章 心理第261章 勞力第47章 變數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6章 變局第35章 馬頭山第166章 錢第307章 索箭第309章 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