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張正書不來縣學,最落寞的不是趙鼎,因爲他是有目標的人,學習是他既定的事,不會因爲張正書的離去而沒心思學習了。反倒是一直和張正書過不去的死對頭朱逸文,卻對張正書一直“念念不忘”——被反套路了一把,朱逸文還想着報仇呢!
可惜,他應該是沒有機會了。
所以,朱逸文把主意打到了趙鼎的頭上來。
“你這漢子(宋朝時對男人的蔑稱),可是那張傻子的遠親?”
朱逸文帶着一幫狗腿子,來到趙鼎的桌前,一副大馬金刀的模樣問道。要是趙鼎看過後世天、朝的電視劇,那他應該就知道這朱逸文和電視上演的惡少橫行鄉里之時是一絲不差的。
“不是。”
ωωω▪тт kΛn▪℃O
趙鼎淡淡地說道,他一點都不想理這個朱逸文,這種富二代不學無術,專門惹事生非,跟他完全不是一路人。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趙鼎根本就無視他。然而,朱逸文卻怒了,他這麼做,無非是想獲得一些關注度罷了。可惜,該配合演出的趙鼎卻視而不見,根本不上路。
“啪!!!”
朱逸文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怒道:“你這漢子,怕是不知天高地厚,你可知道我是誰,敢如此對我說話?你就不怕我的拳頭?”
“吾只聞古聖先賢,如韶樂耳。”
趙鼎這句話一出,朱逸文一愣,然後哈哈大笑道:“我尚以爲這張傻子找了個誰,原來是個書呆子。也罷,也罷,今日且放過你。日後見着我,可需得尊稱一句‘朱官人’,你可做得到?”
“吾嘗聞‘君子上達’,而你,嘿嘿……”
趙鼎到底是跟了張正書不短的時日,也學到了一點張正書損人的伎倆。當然,張正書罵人的時候,往往是敞開了罵,沒有遮掩的,好像也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趙鼎可不一樣,他自幼飽讀詩書,典故張嘴即來。這個“君子上達”的意思是,君子會奮發向上,而且通達仁義。看似在誇獎朱逸文,然而“君子上達”後面還有一句“小人下達”,是說小人只會追求名利。看似在誇獎朱逸文,實則在罵他。可惜朱逸文是個草包,根本聽不出裡面的意思,反而滿滿自得地離開了。
然而,周遭懂得《論語》的縣學學子,哪一個不是掩嘴偷笑起來?
這個小插曲,張正書自然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他也會爲趙鼎鼓掌。首先,趙鼎不是張正書,所以他不敢跟朱逸文有正面衝突。趙鼎太需要進入縣學這個機會了,且不說縣學食宿全包,甚至書籍筆墨紙張,也會提供的。背後的金主,自然是“大桶張家”,還有朱家這樣的大地主。甚至乎,還有老師教導。誠然,這些老師的水平甚至連樊母都有所不如,但起碼趙鼎天資聰穎,估摸只用一年時間,就能升入州學。那時候,應該就能遇到名師了。
州學和縣學,差別太大了。州學的教授,可不似縣學那樣良莠不齊的,起碼在汴州,州學還是很有名的。很多縣學的學子被推薦去汴州州學,都未必會招收。所以,州學是趙鼎的目標。接着,自然就是科舉了。
要是跟朱逸文這草包起了衝突,被趕出了縣學,那纔是最大的損失!而且,趙鼎也沒有在言語上吃了虧。畢竟讀過書的人,和沒讀過書的人吵架,沒讀過書的肯定會落於下風。因爲讀書人罵人,根本不吐髒字啊!雖然,這有點阿Q似的精神勝利法,但也是形勢所迫,沒有辦法。
“小官人常說,‘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但現在顯然不是以直報怨之時。”趙鼎嘆了口氣,繼續埋頭詩書。
如今的張正書,也忽而忙碌了起來。
李家村那邊的紡織工廠建好了,三用磨坊也建了起來,恰好趕在了麥子成熟之前。磨坊,張正書打算免費給村民使用。畢竟每次使用磨坊,張正書都會緩慢得到一些經驗值。雖然不多,但積累起來也是很可觀的。
紡織工廠裡,張正書找來了不少婦人,這些婦人在家,也是一個好勞動力,但聽到張正書這做工有工錢拿,便一個個都來了。
張正書要做什麼呢?這還沒有棉花呢!
沒錯,張正書打算生產一批布娃娃,趕在過年的時候賣出去,又是能小賺一筆。這個行當,純粹是張正書覺得不能閒置這紡織工廠而已,順便讓那些婦人,熟悉工廠裡的制度。
張正書最爲着緊的,還是蒸餾器的事。
好在那郭騫道士也沒耍花招,不僅把蒸餾器弄了出來,甚至還帶來了不少道士。據說,都是他認識的,有一定“本事”的同行。有了這些人,張正書突然覺得,是時候成立一間學校了。因爲自從決定要開辦工廠,張正書就感覺到了工人的匱乏。
不是說這時代的工匠匱乏,而是沒有合作的意識,更不懂什麼叫流水線。
也是,自從秦代以後,就沒聽說過中國還有流水線、標準化作業這事,這也是張正書的一大心病。沒有流水線,標準化作業,那工廠還算什麼工廠?!可見,培養一批工人,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但是,培養一個工人,絕非易事。
像後世,中國也是經歷了幾代人的時間,才培養出頂級技工的。一個頂級技工,其實價值不比一個科學家低。不信瞧瞧那些頂級的焊工,車工,他們的學識可以說比大學裡的教授都不差了,甚至在實踐方面碾壓那些教授。誰要是瞧不起工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可惜,張正書是絕對沒辦法培養出這樣的工人的,因爲根本沒有條件啊。他本身也就是文科生,理科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好在有系統幫忙,不過也只能找到一些基礎知識而已。
“也夠了吧,成立一個技校先,其他的慢慢再來弄……”張正書嘆了口氣,在毫無工業基礎的宋朝,也只能先這樣了。把基礎打好,科技總是會進步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