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格物致知

“對啊小官人,這耕作可不是好玩的。若是實在無聊得緊,何不去尋些同硯、同窗,一起郊外雅集,共論詩賦?”同硯和同窗,其實是一個意思的,都是同學。

管家張通提出的這個建議,張根富覺得非常好:“甚是,甚是,軒奴,你自養傷以來,縣學那處,教諭已然說了,讓你且將傷勢養好,纔去進學不遲。爲父已經向縣學捐了數十石糧食,吾兒且寬心吧!”

張正書也是無語:“便是我欲召集同窗,但並非縣學沐休之日,如何有同窗?”同時,心中還補充了一句,“再說了,這倒黴蛋人緣那麼差,在縣學裡鬧得雞飛狗跳的,怎麼會有朋友?就算是有,也不過是豬朋狗友。這些天就看出來了,這倒黴蛋與當朝宰相章惇的孫子打了一架,就算差點掛了,也沒有人前來探望一下。也不知道那倒黴蛋是怎麼混的,混得這般慘。有吃有喝有玩的時候,豬朋狗友一大堆。臨到出事了,人影都不見一個!”

“話雖如此,但……”

張根富還沒說完,張正書連忙用他半生不熟的古文來掉書袋了:“先賢有曰:格物致知,是以倉頡造字,遂人鑽火,有巢築屋,嫘祖始蠶,神農嘗百草,文王演八卦,周公作易。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禮記·大學》八目乃‘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小子愚鈍,不明古之聖賢之意。大抵窮盡物之變化,方能幾近大道。

昔日教授有云,噫,小子意誠,可有所爲也!

是以小子欲以農事爲始,格物致知,進抵大道!”

這一段話,半古不古的,聽得肚裡沒啥墨水的張根富一愣一愣,只能把目光轉向管家張通。管家張通確實是個人才,不僅會得《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綴術》、《張丘建算經》、《五曹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經》等《算經十書》,能記賬,還略通經史。如若不然,張根富也不會如此看重他。

這管家張通聽了張正書這一段話,想起了《禮記》裡面的內容,好像也確實是這麼回事。

但是,這《禮記》對“格物致知”這段話的解釋並沒有多少,只能任由別人來解讀。就好像儒家,在先秦時就分爲公羊派,穀梁派,楚詩派,還有什麼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樂正氏之儒等等等,甚至每一朝每一代,對於儒家的解釋都層出不窮。只要有需要,這些儒士就能從經典裡找到對應的解釋。

而這,也就是爲什麼中國人表現那麼矛盾的根源了。比如說,有句話叫做“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可有時候又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比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又有一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俗話說“忠臣不事二主”,可事到臨頭了,又改口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辰擇主而事”;常說“日久見人心”,可還有一句“人心隔肚皮”……

但凡是有需要,這些經典,還不是一個小姑娘,任由別人怎麼打扮?所以,即便是再厲害的大儒,都不敢說張正書說錯了,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爲謀。”

當然,壓倒張根富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張秦氏。張根富拿不定主意,只好帶着張正書來找生母張秦氏了。畢竟張秦氏出身還算不錯,良家女子,又自幼學了些詩書。錯非家道中落,也不過委身於張根富做妾的。

說到底,張根富還是不想讓張正書去做這等“丟人”之事,可這事一捅到張秦氏那裡,登時性質就變了:“官人,莫非你是想軒奴又惹事?”

這句話一下把張根富給問住了,是啊,難道張正書去擺弄莊稼,還能比不上去青樓爭風吃醋,鬥雞走狗,無所事事,整天惹是生非?這麼一想,張根富就覺得張正書去耕作要十分順眼了,起碼不會有生命危險啊!那些衙內王公,大概也不會到田間地頭去跟泥腿子過不去吧?

“官人,再說了,軒奴此去,又並非正在去耕作,尚有佃戶啊!妾身記得,李家村那邊,尚有幾畝田地未曾有佃戶耕種,何不散佈消息,若有農戶願搭手協助軒奴,地裡產出,他將得一半?”張秦氏雖是女子,但這數目算得很清楚。

當下的佃戶,交了佃租,交了稅賦後,一畝田裡產出,尚不足四成。如果能收一半糧食,恐怕很多農戶都趨之若鶩了。不用交佃租,稅賦全是張家的,他們拿了大頭好處,這好事在那裡找?

如今,雖然張家兼併了那麼多土地,可真正耕作的人手卻不多。這年頭,自耕農還是不少的。能耕種自己的田地,爲什麼要去當佃戶?當然,這兩年還算好,農民破產愈加增多,佃戶自然也就多了。

“好主意!”

張根富覺得十分划算,用幾畝地就把張正書給哄住了,等到這陣風聲過去,再回縣學上課不遲。

但在一旁的張正書聽了,卻淡淡地說道:“小子不才,幾畝地如何能夠?敢問,何謂‘格物致知’?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誠,意誠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理,國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參天地者也。

若只得幾畝地,那小子何必勞煩二位?自己買下便是了。”

張根富一聽,有點腦子轉不過彎來,只知道張正書是想要多點田地。

“吾兒要多少田地,方能足夠?”

張秦氏的孃家也是農戶,對於耕作還是十分熟稔的。雖然做了十幾年的貴婦,卻也不曾忘了田間勞作之辛苦。見得自己兒子突然“懂事”了,更是欣慰不已。

“少說也十頃!”張正書還覺得十頃田地少了,他到現在都不知道種田術怎麼升級呢,自然是田地越多越好。

第六百七十四章:做學問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四百五十五章:就是消遣你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四百九十章:定下基調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三百零五章:條件第五百七十八章:一路吃下去第三百二十八章:外號第四百五十九章:毫無懸念第一百四十四章:合作共贏第四百七十三章:壯士一去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四百三十三章:宣傳造勢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第一百九十四章:勾兌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八百二十四章:這一夜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一百九十三章:不信你試試?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一百六十九章:白灼生菜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七百八十一章:恢弘大氣第八章:有仇必報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九百二十一章:御街改造好了第六百八十三章:奉旨辦事第九百九十一章:科研風氣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四百零四章:推崇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四百二十九章:違背經濟規律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八十九章:胸襟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一百一十九章:輕柔第兩百三十四章:划得來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六百三十二章:太墮落了第一百九十一章:退學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將軍令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七百一十五章:一年比一年強第九十七章:瑾菡其姝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一百八十三章:不拿白不拿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九百八十七章:援兵到了!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三百四十章:仙醁果酒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一百八十二章: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七百四十四章:趙煦病倒第三百五十七章:載舟覆舟第六十九章:不得志的秀才們第三百五十三章:管理第三百七十四章:阻力重重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百七十二章:千鈞一髮第兩百一十四章:未料勝,先料敗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六百三十章:初到杭州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
第六百七十四章:做學問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四百五十五章:就是消遣你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四百九十章:定下基調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三百零五章:條件第五百七十八章:一路吃下去第三百二十八章:外號第四百五十九章:毫無懸念第一百四十四章:合作共贏第四百七十三章:壯士一去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四百三十三章:宣傳造勢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第一百九十四章:勾兌第七百七十九章:根基的腐爛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八百二十四章:這一夜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一百九十三章:不信你試試?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一百六十九章:白灼生菜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七百八十一章:恢弘大氣第八章:有仇必報第一百零三章:生活有奔頭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溝陣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九百二十一章:御街改造好了第六百八十三章:奉旨辦事第九百九十一章:科研風氣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四百零四章:推崇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四百二十九章:違背經濟規律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五百七十六章:流落汴京第八十九章:胸襟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一百一十九章:輕柔第兩百三十四章:划得來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六百三十二章:太墮落了第一百九十一章:退學風波第三百二十七章:將軍令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七百一十五章:一年比一年強第九十七章:瑾菡其姝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一百八十三章:不拿白不拿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九百八十七章:援兵到了!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三百四十章:仙醁果酒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一百八十二章: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七百四十四章:趙煦病倒第三百五十七章:載舟覆舟第六十九章:不得志的秀才們第三百五十三章:管理第三百七十四章:阻力重重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百七十二章:千鈞一髮第兩百一十四章:未料勝,先料敗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兩百三十八章:西軍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六百三十章:初到杭州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