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待得公雞司晨的啼叫響起之時,張正書便覺得有人在拿着什麼東西在他臉上擦拭。他緩緩地睜開了眼睛,卻見一個婢女模樣的丫鬟,在拿着毛巾給他洗臉。
“小官人,你好轉了?”
這丫頭大喜過望,大聲喊道:“小官人醒轉了,小官人醒轉了!”
張正書有點受不了她的尖聲叫喚,揉了揉耳朵,喃喃地說道:“昨晚就醒了,用得着這般激動麼?”
掀開薄薄一層的衾被,張正書伸了個懶腰,感覺身體是前所未有的舒暢。
“這‘低級療傷藥’都這麼厲害嗎?”
張正書想起這個身體,以前起這麼早,肯定是一個早上都睡眼惺忪的,哪裡有現在的神采奕奕,精神煥發?
“這個系統,好像也不錯嘛,起碼在治療方面堪稱神藥!”
張正書正琢磨着,那個丫鬟驚訝地捂着嘴,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說道:“小官人,你能動了?”
“怎麼不行了?這個我來就行了,你歇會吧!”
張正書一把搶過毛巾,按照自己的節奏擦了起來。
“等等,小官人,奴家去拿麪湯和漱口水過來!”
這丫鬟一扭頭就小跑出了房門,張正書拿着一條毛巾,不知所措。好在不多時,這丫鬟又端着一盆熱氣騰騰的水,和一個陶瓷做的杯子進來了。“官人,奴家伺候你洗面罷!”
張正書哪裡能習慣這樣被人伺候?連忙說道:“我自己來,自己來……”
不由分說,張正書已經把毛巾浸入了那熱水之中。
“等等,小官人,這麪湯有些燙……”
這丫鬟還沒說完,張正書已經把手浸入了熱氣騰騰的麪湯之中。
“嘶……還真燙啊!”
張正書被燙的齜牙咧嘴,他自小不曾勞作,雙手嬌貴得好似女人手一樣,便是連這點熱度都承受不住。但是,這樣也讓他看到了水中的倒影,看到了自己這一世的模樣。“哇,好一個小白臉!”張正書有些意外了,雖然大致知道這個身體長什麼樣,但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還是有點震驚。到底怎麼個小白臉法呢?嗯,這麼說吧,就好像後世的漫畫家,用古風畫畫出的美男子一樣。除了瘦弱了些,但白白淨淨的臉蛋,確實不是蓋的。
“小官人,還是讓奴家來吧!”
這丫鬟說道,臉上有點不忍。
“養娘啊,我來就行了……”張正書淡淡地說道,其實這水不算很燙,只是他這個身體身嬌肉貴的,沒碰過這麼燙的水,自然反應大了些。
“養娘伺候小官人,是天經地義的,怎麼……”
這丫鬟有點急了,想來搶,但被張正書一瞪眼,她又不敢動了。
其實,張正書是真的不習慣讓人伺候。當然了,這丫鬟的名字也不叫“養娘”,而“養娘”也不是繼娘、乾孃的意思,更不是那便宜老爹的其他妾侍,只是家裡的女僕、女婢而已。也幸虧張正書得到了這副身軀原本的記憶,不然的話,要是把“養娘”當成是家裡養着的一個娘,那就丟人丟大發了。
這些“養娘”,說得不好聽的,都是他便宜老爹放高利貸,那些還不起的破產農戶,把女兒賣入張家爲奴爲婢抵債的。原先這些女僕就長得瘦弱,進了張家,雖然有飯可吃,但也不算能吃飽。一天干得活也多,這使得張家的婢女,年紀輕輕的,雙手就像個徐娘半老的手了。要知道,這年頭洗衣、打掃衛生、鋪牀疊被……這些瑣碎的事,都是這些“養娘”做的。
讓張正書最難以面對的是,在記憶裡就連他洗個澡,都有婢女在旁伺候着。更沒人性的是,如果主人有需要,她們還得暖牀。但很顯然,張正書都不怎麼感興趣。因爲這些婢女生得不算好看,再加上身子瘦弱,糟蹋她們簡直是犯罪啊!
可這些“養娘”可不這麼想,萬一給小官人暖牀後有了身孕,那她就是“飛上枝頭做錦雞”了。哪怕做不成妾侍,也能做一個貼身侍女,在張家的地位立馬拔高了很多。張正書是知道這事的,就連那個倒黴蛋都不向身邊的婢女下手過,他更加就不會這麼沒人性了。兔子不吃窩邊草啊!
“這萬惡的舊社會,萬惡的地主階級啊!”
張正書還是很感慨地在心中嘆了一句,雖然很想體驗一下腐朽的“地主階級”的腐朽生活,但這事就算了,太腐朽了。
至於這“養娘”說的麪湯,可不是張正書的早餐,其實就是那盆洗臉水。宋人叫洗臉水叫麪湯,洗腳水叫腳湯。如果張正書沒有那個倒黴蛋的記憶,肯定會認爲這麪湯真的是拿來喝的,那就鬧笑話了——要知道,汴梁城中的小吃攤上,酒樓裡都有面湯賣,而且是燒熱的!
而且這麪湯,宋人還做出了花樣來,好像什麼“張戴花洗面藥”“無皁角洗面藥”“御前洗面藥”“皇后洗面藥”“冬瓜洗面藥”等,既美容養顏又提振精神。嘖嘖嘖,這種商業思維,已經和後世很接近了。
再說漱口,只見這養娘先用瓷杯舀了漱口水,遞上了“刷牙子”給張正書。這“刷牙子”就是宋朝的牙刷,和後世也沒什麼區別了。這“刷牙子”是用竹木做柄,一頭植上馬尾,蘸上青鹽和藥材製成的牙粉,喝口清水,左右刷刷,便完成了漱口。只是這感覺十分不好,隨便這麼一刷,牙齦就會出血。刷一個牙能弄到滿口血,讓張正書都想改良這“刷牙子了”。
如果是大戶人家,則不會使用青鹽和藥材製成的牙粉,而是用一種叫“牙香”的牙膏,價錢不菲。這“牙香”是用香料和藥材製成的膏狀,很像後世的牙膏了。
這時候的平民用不起昂貴的牙香,但是用青鹽和藥材製成的牙粉他們卻是消費得起。可這牙粉是乾粉狀的,沾到牙刷上容易掉。於是乎,這時候又有人發明了另一種廉價的簡單牙膏:新鮮折下的柳樹枝,剁碎扔到鍋裡,添水使勁熬。熬到最後,沒水了只剩下一鍋黏稠的膠狀物,用薑汁混合一下,廉價而簡單的牙膏就做成了。別小看這種牙膏,雖然只是在前幾年才問世,可汴梁城大街小巷裡已經風靡一時了,甚至有取代牙粉的跡象。很多人通過熬製牙膏,發家致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