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

其實,能天天穿着高跟鞋的女子,也是出類拔萃的。不僅家中有餘錢,還得不纏腳,身體健康。

張正書設計的高跟鞋,到底不是後世的材質,又輕便,又好看,還挺舒服。這木質的高跟鞋,即便在裡面墊了不少柔軟的布料,可還是很磨腳的,穿上去並不舒服。更何況,還挺重。對,挺重,就好像穿着兩塊磚頭一樣,力氣小一點的,估摸都邁不動腳。爲了防滑,鞋底還釘入了鐵釘,這就進一步加重了重量。這個重量下來,一般女子還真吃不消。即便有女子爲了美不顧一切,可穿上這高跟鞋走一天,不是美而是累,而是出糗了。

所以,即便是曾瑾菡,也要掛着張正書,才能邁得動腿——太累了啊!

不能時時穿的高跟鞋,自然不會傷腳了。

更別提,高跟鞋還有個好處,那就是防止纏腳。

說實話,宋朝這會已經有女子好纏腳了,喜歡那什麼“三寸金蓮”。雖然不是明清時期那種勒斷腳骨的纏腳,只是拿着厚布,裹在腳上,只爲了瘦腳掌的兩邊罷了。即便如此,也是在自殘。自殘的後果是什麼呢?自然是腳部

使不上力量了,柔柔弱弱的樣子,很受宋朝士大夫們的歡迎嘛!

可問題來了,你柔柔弱弱的,就穿不了高跟鞋,光那個重量,你就受不住。更別說,高跟鞋是要用腳尖受力的,纏腳的女子,腳尖哪有力氣啊,走一步非得摔趴在地上不可。這就沒有任何美感可言了,只剩下尷尬。

連雙鞋子都穿不了,還指望你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啊?

這不,高跟鞋一問世,不少纏了腳的小娘子就後悔了。當初就不應該貪圖腳美,不該過度去取悅男人。這不,眼瞅着高跟鞋流行了,估摸以後都會是女子必備的鞋子,自己卻穿不上,多遺憾啊!而且男人也一下子轉變了看法——還是小娘子穿高跟鞋好看,顯得腿長啊!

纏腳,這麼一個可能貽害數百年的陋習,就這麼被一雙高跟鞋給禍禍了。

張正書這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始料未及。

事實證明,要流行的東西,即便是提前了幾百年問世,它一樣是迷人的,一樣是可以流行開去的。而藉助流行的力量破除陋習,似乎也是水到渠成了。

這不,中國人迷信的陋習,還在根深蒂固着。黃河要決口,被一羣愚夫愚婦說是河神發怒了,或者說是龍王要發怒了,還有人說是巨龜要翻身……如此種種傳言,不一而足。張正書雖然納悶,明明《京華報》已經科普了,這都是因爲冬季降雪太大,導致冰雪融水太多,黃河的徑流量比往年要多。再加上罕見的雨季,才導致黃河水位不斷上漲。

可是,百姓能信麼?

只能說是將信將疑,卻沒有那些謠言有市場。

反正一句話,朝中有奸臣!

民間謠言發酵到這等地步,朝廷也不能忽視了。起碼,皇城司已經在調查,到底是誰散佈謠言的。

張正書卻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裡面有陰謀。不知道是衝着他來的,還是衝着章惇去的。朝廷中有奸臣,奸臣是誰?自然是能影響皇帝,影響官家趙煦的重臣了。在很多人看來,唯有章惇有麼個分量!所以,很可能這是政敵的污衊,打擊張正書不過是摟草打兔子,順手爲之罷了。

然而世事就是這麼奇妙,張正書是特麼的躺着也中槍了啊!

這是張正書穿越到宋朝之後,最兇險的一關,也不知道能不能闖得過去。

天地良心,張正書和章家,幾乎是撕破臉皮了。現在呢,倒好,躺在同一個戰壕裡挨炮火了,這跟誰說理去?

曾瑾菡雖然政治觸覺不算靈敏,也不知道張正書的危機感何來。可見到張正書這幾日來都悶悶不樂,甚至還時不時發呆,曾瑾菡也知道張正書現在肩負的壓力。所以,纔有今日出街逛一逛。

只是在街上聽到那些個汴梁城百姓散佈的謠言,甚至還編成了童謠。這原本沒什麼,張正書一早就知道了。可當雨停後,他們小夫妻倆路過一個小巷子時,聽到了那首童謠,曾瑾菡就發火了:“這黃河發大水,是自然規律,又關鬼神甚麼事了!”

見曾瑾菡發怒,那幾個小孩子被嚇住了,甚至年紀最小的那個,還“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張正書皺眉道:“都是些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這算是最低級的輿論戰了,你這麼聰明咋就看不出來呢?這些小孩子,都是被利用罷了。他們未必就懂得這裡面是啥意思,不過是聽着順口,纔跟着說的。”

“道理我都懂,可……可那些人是衝着你來的啊!”曾瑾菡急了。

張正書搖了搖頭,說道:“說衝着我來的,未免太看得起我了。”

“不是衝着你來的,爲何……”曾瑾菡不愧是聰明人,說到這突然就明白了。“這是朝廷中的鬥爭,郎君你……”

“不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罷了。”張正書苦笑道,“這真的不關這些孩童的事。”

說罷,張正書俯下身子去,對那幾個小孩子說道:“這位姊姊呢,其實是想知道這首童謠是誰教你唱的?如果你們能告訴我,我給你們一人十文錢買飴糖吃,好不好?”

聽了這話,這些個小孩子都怯怯地退後了幾步。但在張正書的柔聲詢問下,他們中最膽大的那個小男孩說道:“我們也不知道是誰教的,周圍都這麼唱,我們就跟着唱了,前段時間我們還唱過……”

張正書知道了,這是有預謀的,也難以揪出那人來。

但是,有了這個線索就不錯了。

張正書笑眯眯地掏出荷包,數出了數十文錢遞給了那個小男孩,又撫摸了一下他的腦袋,說道:“你很聰明,要是想讀書,想學技術,來京華報社找我。”

那個小男孩握着幾十枚銅錢,感覺有點沉甸甸的,一時間也被嚇住了,不知道說什麼好。

其實,張正書也看出來了,這個小男孩已經七八歲了,在宋朝也算是不小了。甚至,因爲朝代的緣故,這樣的年齡比後世的孩子還要早慧得多。可在後世孩子都上學的時代,他們的童年除了玩耍就是幫家裡做工。讀書識字,只有少數幸運兒纔有這麼個機會!

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六百四十一章:說多了都是淚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五百一十一章:量身打造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五百三十四章:技術壁壘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四百八十五章:犯了禁忌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三百零五章:條件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五百零一章:遼國秘聞第七百二十二章:自誇自贊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六百五十八章:水上討生活不容易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四百零八章:成王敗寇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一百三十五章:小柴胡湯方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三百一十八章:訛詐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五百四十七章:飲鴆止渴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三百零七章:窮文富武第八百四十七章:兩難第八百零六章:左戶司辦案第一百二十八章:與衙內交鋒第七百四十一章:分期付款第九百一十七章:佔便宜可以,吃虧不行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九百六十一章:出征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一千章:大結局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兩百三十九章:有道理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九百零一章:大戰再起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兩百一十章:挑明第八百五十六章:消金窟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六章:人爭一口氣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六十一章:天縱奇才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兩百三十一章:驚爲天人第三百五十六章:大作坊模式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四百零三章:可抵十萬兵馬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八百五十一章:什麼世道第九百六十五章:圍點打援第四百一十章:美妙的誤會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九百五十一章:飄了第九百二十六章:太費錢第兩百一十四章:未料勝,先料敗第四百七十四章:男人壓力大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五百四十七章:飲鴆止渴第四百二十五章:又敗家了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武器禁令第四百零一章:時間太緊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七百六十八章:韓狗兒第四百九十五章:索求太過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兩百七十八章:懷璧其罪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
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六百四十一章:說多了都是淚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五百一十一章:量身打造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五百三十四章:技術壁壘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四百八十五章:犯了禁忌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三百零五章:條件第九百零九章:步步爲營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五百零一章:遼國秘聞第七百二十二章:自誇自贊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六百五十八章:水上討生活不容易第六百九十七章:夯實基礎第五百二十八章:捆綁銷售第四百零八章:成王敗寇第一百一十一章:已臻化境(上架五更,第四更)第八百七十五章:事必親躬第一百三十五章:小柴胡湯方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三百一十八章:訛詐第兩百五十二章:技術推廣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五百四十七章:飲鴆止渴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第三百零七章:窮文富武第八百四十七章:兩難第八百零六章:左戶司辦案第一百二十八章:與衙內交鋒第七百四十一章:分期付款第九百一十七章:佔便宜可以,吃虧不行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九百六十一章:出征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一千章:大結局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兩百三十九章:有道理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九百零一章:大戰再起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兩百一十章:挑明第八百五十六章:消金窟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六章:人爭一口氣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兩百章:凡事怕對比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六十一章:天縱奇才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兩百三十一章:驚爲天人第三百五十六章:大作坊模式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四百零三章:可抵十萬兵馬第八百八十九章:利益之爭第八百五十一章:什麼世道第九百六十五章:圍點打援第四百一十章:美妙的誤會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九百五十一章:飄了第九百二十六章:太費錢第兩百一十四章:未料勝,先料敗第四百七十四章:男人壓力大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五百四十七章:飲鴆止渴第四百二十五章:又敗家了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武器禁令第四百零一章:時間太緊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七百六十八章:韓狗兒第四百九十五章:索求太過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兩百七十八章:懷璧其罪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