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

趙煦精明瞭起來,文官們就辛苦了。

說實話,這些文官已經過了太多的好日子了,可以說宋朝的公務員是歷朝歷代最輕鬆,最自在的,最享受的。上班點個卯,下班花天酒地都沒人管你。工作丟給胥吏去做,自己高興了就摳腳丫寫奏疏罵人,不高興了也摳腳丫寫奏疏罵人,反正不用擔心因爲言行而丟了性命,最多不就是流放嘛!但現在不行了,趙煦把任務分配到個人,不問過程,就問結果。而且,考覈的時候還要說出個子醜寅午來。

這不是要了這些文官的親命了嘛,他們懂什麼具體操作啊?還別說,這種尸位素餐的官,在宋朝居然是佔了大多數的。

換句話說,就是根本啥都不懂。

戶部的官,不懂算賬;工部的官,連工具都分不清;兵部的官,一點軍事常識都沒有;戶部的官,連戶籍怎麼管理都不知道;倒是禮部和吏部這兩個嘴禿嚕就說串的衙門,這些文官最得心應手了。別懷疑,宋朝的文官就是這樣的,最想去的衙門就是禮部和吏部,要不就是次一等的戶部。

吏部的油水多,禮部可以混名聲,而戶部撈錢需要專業技能……

現在?統統都沒有了,趙煦盯得太緊太緊。

這不,宋朝的文官都叫苦連天起來。

可憐那些都四五十歲的文官,還要低頭去向胥吏請教,這場面多可樂啊!

這些文官還不能有怨言,只能把氣撒向了始作俑者——張正書。

要不是張正書戳穿了這個泡沫,他們文官不知道過得多麼舒適愜意。拿着全大宋最高的工資,上班就是喝茶、看閒書,下班了回家胡天胡地。哪裡像現在這樣,工作不僅要全程盯着,還要自己瞭解整個工作流程,甚至技能還要比胥吏好,這不是使喚死人麼!

趙煦卻很滿意,因爲大宋的行政效率陡然加快了很多。這不,張正書偷懶,趙煦都不追究了。

“朕問你,你是不是集資過二十萬貫了?”

趙煦一臉揶揄地看着張正書,就想看看他的反應。

“喲,官家你的消息可真靈通……”張正書連忙奉承了一句。

趙煦虎着臉:“朕能不靈通麼,你弄得滿城風雨的,現在百姓出個門,都要擠一擠了!”

這是實話,因爲全城都在半封閉修路,所以道路變窄的汴梁城頓時變得擁擠不堪了。還有佔道經營的小攤小販,都不得不到郊外去擺攤了。這樣的情況,民怨頗多,趙煦還能不知道嗎?

“這只是暫時的,暫時的……”張正書連忙解釋道,“最多也就兩個月的時間嘛,忍一忍就過去了。”

“你到底想做甚麼?!”

趙煦沒好氣地說道,“有你這麼亂來的麼!”

“這不是亂來啊……”

不得已,張正書才說道:“我這是提高大宋的行政效率,讓政令下達到全國,甚至深入鄉村……”

“嗯?!”

趙煦被這麼一個蛋糕唬住了,

怔怔地說道:“你是說,皇權下鄉?!”

這可是很難做到的事,即便在後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陽奉陰違那也是常事。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村支書胡作非爲了。皇權下鄉,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太難太難。恐怕也只有秦國,沒錯,就是戰國時的秦國,才能真正意義上做到了。爲啥?因爲秦國道路暢通不說,國土面積也不大,人口也不少,才能做到的。但是到了秦朝,反倒是有所倒退了。畢竟秦滅六國後,哪怕是強行書同文,車同軌,還是有諸多差異。要不然秦朝也不會因爲“暴政”而亡了,沒辦法,其餘六國的人,根本接受不了秦朝對國家工程的變態需求啊!

瞧瞧秦直道、秦馳道,那就是相當於後世的高速公路和鐵路,這樣的大工程,還是在秦朝時就建成了,其他六國的百姓怎麼能忍受得了這種剝削呢?於是,秦朝亡了,亡於“暴政”。

而因爲過度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漢朝變得強幹弱枝,對地方的掌控根本可以說是零,唯有靠里長來治理鄉村。

至於縣官啥的,都只能在縣裡治政,政令要下達到鄉村,除非是有利於地主鄉紳的,不然根本不可能。

趙煦太渴望皇權下鄉了,表現在臉上,讓張正書都有點吃驚害怕。

“官家,你且別激動,別激動。我們先來探討一下,先秦時的秦國,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張正書把自己的觀點一說,趙煦就默然了。

“你的意思是,重啓馳道?”

趙煦也不知道馳道是什麼,這個偉大的發明,早就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了。秦朝的黑科技,只留下含糊不清的一句“車同軌”。車爲啥要同軌呢?沒人知道,也沒人深究。唯獨張正書這個穿越客,才明白車同軌到底是多麼超前的發明!只有經過考古,才明白秦朝的馳道到底是做什麼的。

馳道,說白了就是秦朝時的有軌馬車。而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車同軌”,而不是那些宋朝歷史磚家所說的馬車大小一致。

就好像後世的火車軌道一樣,只不過馳道是用木頭鋪就的。而且這馳道設計得很科學,剛剛好是馬揚蹄的距離,落地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留下來。所以,隔得不遠,就是一個站點,給馬匹休息的,免得把馬給跑廢了。

馳道有多快呢?

張正書算過,如果是換馬不換車,一天跑個八百里那是妥妥的。也就是說,秦朝出兵的速度,兩天就能從咸陽到邊境了。這也就罷了,更重要的是,連糧草也能快速運達。這就是非常恐怖的速度了,是趙煦根本想不到的事。

“兩天到北境?!”

趙煦瞠目結舌,這是宋朝根本不敢想的速度啊!

要知道,大宋出兵是什麼速度?一天走個四十里頂天了,這還是急行軍。也就是說,想要到千里之外,起碼得二十天開外,多則一個月。

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四百五十七章:死要錢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五百六十八章:坐實了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五百七十五章:遇險第八百零六章:左戶司辦案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兩百三十二章:林百間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七百四十八章:奔走相告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三十四章:家財萬貫第三百四十五章:求穩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一百七十一章:請假第七百一十六章:海上進攻第三百一十八章:訛詐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四百五十七章:死要錢第八百四十一章:大言不慚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一百五十八章:不隱瞞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兩百零七章:有賞解題第一百四十二章:焌糟第六百七十八章:折柳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三百八十五章: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一百三十章:人性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九十八章:我需要你第一百九十九章:干卿何事第四百二十三章:收購土地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四百二十七章:外包業務(上)第八十五章:佳人來訪第四百六十一章:不能理解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八章:有夢想的鹹魚第四百三十九章:顛覆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七百八十一章:恢弘大氣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兩百七十章:引導第九十章:知我者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七百五十五章:受刺激了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五百六十一章:元宵日第六百七十六章:中國人的土地情結第八百五十三章:擋箭牌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六百四十章:錙銖必較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七百零八章:表忠心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十六章:全家上陣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兩百一十六章:雜買務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五百一十一章:量身打造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八百二十四章:這一夜第一百三十一章:聲名遠揚第八百七十四章:尷尬的時間點
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四百五十七章:死要錢第八百三十八章:不知己也不知彼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五百六十八章:坐實了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九百六十三章:不同尋常的攻城第五百七十五章:遇險第八百零六章:左戶司辦案第四百八十二章:你也有今日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兩百三十二章:林百間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一百六十七章:儒家的黑材料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七百四十八章:奔走相告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三十四章:家財萬貫第三百四十五章:求穩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一百七十一章:請假第七百一十六章:海上進攻第三百一十八章:訛詐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四百五十七章:死要錢第八百四十一章:大言不慚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一百五十八章:不隱瞞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兩百零七章:有賞解題第一百四十二章:焌糟第六百七十八章:折柳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三百八十五章: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一百三十章:人性第九十二章:香閨中第九十八章:我需要你第一百九十九章:干卿何事第四百二十三章:收購土地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四百零七章:討教第四百二十七章:外包業務(上)第八十五章:佳人來訪第四百六十一章:不能理解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八章:有夢想的鹹魚第四百三十九章:顛覆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七百八十一章:恢弘大氣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兩百七十章:引導第九十章:知我者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七百五十五章:受刺激了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十八章:面冷心熱第五百六十一章:元宵日第六百七十六章:中國人的土地情結第八百五十三章:擋箭牌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六百四十章:錙銖必較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七百零八章:表忠心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十六章:全家上陣第八百六十七章:常朝第兩百一十六章:雜買務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五百一十一章:量身打造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八百二十四章:這一夜第一百三十一章:聲名遠揚第八百七十四章:尷尬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