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韓狗兒

正是因爲這樣規定,登聞鼓成了擺設。想想看,什麼案件都要地方審理過才行,這豈不是給了官官相護的溫牀嗎!

畢竟官場上官官相護的景象太多了,民告官的路途太坎坷。登聞鼓敲響了,也未必能如願。甚至,還會受到報復。

至此,登聞鼓就成了官告官的捷徑。登聞鼓要是敲得好,即敲掉政治對手的權位。比如,有些戀棧的官員,便曾指使管下的“良民”到登聞鼓院打鼓,爲官員的連任造勢。

張正書也想到了這條計策,但他並非誣告,而是想要讓苦主出面。可惜的是,居然沒有人敢敲響登聞鼓。畢竟皇帝的精力有限,民告官問題能夠得到處理的微乎其微,只能轉交下面官員去辦。但官官相護之下,久拖不決,已經成常態了。登聞鼓制度,名存實亡。

但政治嘛,不在於它以往多沒用,只要有利於自己的時候,將它放上臺面,別人就不能忽視它了。

登聞鼓就是這樣,只要皇帝重視了,那麼它就有用了。

可問題是現在沒有苦主肯出面啊!這就讓張正書傷腦筋了,這是他對付蔡京最有力的招數了。

“真的是一個都沒?”

張正書皺眉,這也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原本張正書想着宋朝的官員那麼黑,百姓肯定是“苦其久矣”了,可爲什麼一個苦主都不願意當面指責呢?

“有一個……但他的年歲……”

王慶有點猶豫,然後才說道:“蔡京迫害了一家人,強奪了田地。後來,那家子因爲疾病,只剩下一個十三歲的小娃子……”

張正書眼睛一亮:“這不就是苦主嗎!”

“可他才十三歲,懂些甚麼?”王慶苦笑着說道,“萬一壞事了……”

張正書卻說道:“事到如今,還怕這個?沒事,你把他找來,我教他說!保管蔡京的罪名,一輩子都洗脫不去!”

“萬一日後蔡京報復呢?”王慶也皺起了眉頭,他太清楚那些貪官的尿性了。

張正書卻不以爲意:“今後他將入我的技校裡,誰能報復得了?”

王慶被說服了,確實到了這個時候,能有苦主出來指證都算好了。或許,這是他們唯一翻盤的機會。物證一大堆,可苦主沒有,那他們這麼做有何意義?

“對了,最好再寫一紙狀詞,讓苦主們都畫押。他們可以不出面,但畫押了,也是一樣的。”張正書繼續支招,王慶聽了連連點頭。

“怕是他們都不肯畫押啊!”王慶無奈地說道,“再說了,這些苦主也不都在汴京城……”

張正書嘆了口氣,說道:“儘量去做吧,錯過了這一次機會,怕是我們就永遠失去先手了。”

王慶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他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當即出去佈置了。

張正書看着王慶離去之後,也起身結賬離去了。

不得不說,彭元量真的是繼承了趙煦的優良傳統,從來不會主動結賬的。

王慶的動作很快,不用一個時辰,一個衣着上滿滿都是補丁,但洗得發白的半大小夥被皇城司送進了“京華報社”。張正書看着這個苦大仇深的娃兒,心中也是感慨。在大宋有太多被壓迫得家破人亡的孤兒了,他創辦的技校裡,孤兒的人數已經上升到了近百人。這還是經濟最爲發達的開封府,其他地方更加不敢想象。

“你叫什麼名字?”

張正書柔聲地問道,看着這個半大小夥,心中滿滿都不是滋味。

“我叫韓狗兒。”

這個韓狗兒雖然年紀輕輕,但防範之心很強。聲音裡,滿滿都是戒備的意思。

張正書倒是意想不到,雖然他知道尋常人家爲了小孩能健康成長,取個賤名是很常見的。但一般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快要束髮了,就要託秀才取個過得去的名字了。王慶說這個韓狗兒已經十三歲了,都快要束髮了,連個大名都沒,這真的挺意外的。不過,張正書也明白了,這個韓狗兒肯定是孤兒無疑了。

“你不用怕,我是給你爹孃沉冤昭雪的。”張正書把他的來意說了一遍,一邊說,張正書一邊主意着韓狗兒的表情。

到底是沒有城府的小孩子,韓狗兒的臉上果然現出了憤恨的光芒:“你說得是真的?”

“真的,只要你按照我說的去做,絕對能成!”張正書說道,“可能不能讓那貪官繩之於法,但貶官千里是能行的!”事實上,張正書也一直在爲這個目標努力。

利用韓狗兒去敲登聞鼓,其實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更大的作用是引起輿論的轟動。想想看,一個好端端的家庭,被貪官逼得家破人亡,這絕對能引起百姓的同情心和公憤的。想想看,這樣的事情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平民頭上,他們能不怕,能不恐慌,能不憤恨嗎?

任何一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是懼怕民意沸騰的,蔡京再厲害,怕也抵擋不住如浪潮般的憤怒民意,最後只能暫且退避了。

這就是張正書的計劃,雖然實施起來不容易,但怎麼都好,起碼有個反擊的手段,不至於只能捱打不能還手。

張正書相信,百姓的力量是偉大的。

貪官的權勢再大,也不可能對抗全天下的百姓!

有了民意做依託,趙煦也有藉口貶謫蔡京了,蔡京還沒有話說。誰叫你讓天下人都起來反對你了呢,不拿你做替罪羊,拿誰?

接下來的事,就非常艱苦了。

要教導一個半大小屁孩懟蔡京,拿出證據,這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在加上時間緊迫,只有半天時間,即便不吃不眠,都未必能行。

從交談裡,張正書得知韓狗兒流落汴梁城,已經成了一名小乞丐。不僅被狗追,被人趕,其他乞丐也要欺負他。這麼一個悲慘命運,張正書都覺得很壓抑。這都是蔡京造的孽,也許蔡京也知道他讓百姓破產太多了,纔在日後主導了居養院和安濟院吧?

但是,這也不能抵消他犯下的罪孽!

張正書更加堅定了要幹掉蔡京的決心,即便不能肅清全部貪官也好,最起碼讓那些個貪官不要太過分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八百八十三章:還在虧錢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兩百七十二章:邀請入股第六章:人爭一口氣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四百二十五章:又敗家了第一百三十七章:授人以漁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六百九十三章:化工基礎有了!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六百四十二章:家法伺候第九百五十七章:人質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六百七十九章:廣州城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九百二十四章:或許還有救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五百三十七章:一絲不苟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三百五十三章:管理第五百一十七章:人才難得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九百六十五章:圍點打援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兩百一十六章:雜買務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九百五十一章:飄了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二十一章:格物致知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八百三十六章:討價還價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六百五十三章:飛蛟船第四百五十七章:死要錢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五百六十四章:風情萬種第七百九十八章:不速之客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兩百五十七章:品牌效應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八百九十七章:宴後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一百八十二章: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七百五十二章:差點就信了第三十四章:家財萬貫第四百八十章:畸形稅收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四百一十五章:搶手第七百二十八章:爭權奪利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兩百一十章:挑明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一百零一章:提早投資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六百九十八章:技術活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九百五十章: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五百三十五章:傻眼了第四百章:盡人事,聽天命第兩百九十章:案件重演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七百一十八章:自討苦吃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八百二十二章:我意已決第九百九十九章:君與臣?
第七百三十一章:進入七月第八百八十三章:還在虧錢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兩百七十二章:邀請入股第六章:人爭一口氣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四百二十五章:又敗家了第一百三十七章:授人以漁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六百六十三章:運氣太“好”第六百九十三章:化工基礎有了!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六百四十二章:家法伺候第九百五十七章:人質第七百二十七章:奇蹟發生第兩百一十五章:臉皮薄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六百七十九章:廣州城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九百二十四章:或許還有救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五百三十七章:一絲不苟第一百一十七章:情書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四十九章:大相國寺廟會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三百五十三章:管理第五百一十七章:人才難得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九百六十五章:圍點打援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兩百一十六章:雜買務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九百五十一章:飄了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二十一章:格物致知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八百三十六章:討價還價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六百五十三章:飛蛟船第四百五十七章:死要錢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五百六十四章:風情萬種第七百九十八章:不速之客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兩百五十七章:品牌效應第一百八十八章: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八百九十七章:宴後第九十五章:論茶第一百八十二章: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七百五十二章:差點就信了第三十四章:家財萬貫第四百八十章:畸形稅收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六百二十八章:毒計第四百一十五章:搶手第七百二十八章:爭權奪利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兩百一十章:挑明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一百零一章:提早投資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六百九十八章:技術活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九百五十章: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五百三十五章:傻眼了第四百章:盡人事,聽天命第兩百九十章:案件重演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七百一十八章:自討苦吃第一百一十四章:錯覺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第八百二十二章:我意已決第九百九十九章:君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