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

“這還用說麼,大宋必勝!”

趙鼎信心滿滿地說道,要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宋朝經常打勝仗哩。殊不知,宋朝的對外戰爭永遠都是小仗打勝,大仗就敗得一塌糊塗。但由於朝廷的遮掩,尋常百姓只是知道大宋打勝仗了?大宋又打勝仗了!!前方傳來捷報,大宋又雙叒叕打勝仗了!!!

要是戰敗了,輕飄飄一句話,前方戰事不利,嗯,可以翻篇了。

然而,這隻能糊弄一些單純的百姓罷了,比如趙鼎。像市井小民,升斗市民,哪一個不知道宋朝的真正實力?要不然,你無法解釋,爲什麼宋夏大戰之前,汴梁城的糧食猛然上漲了一個檔位。你可能也無法理解,爲什麼酒樓茶肆裡,市民們都在竊竊私語。或者你更不能理解的是,勾欄瓦舍裡,上演的雜劇都是有關戰爭、英雄的話題……

無他,就是宋朝百姓知道宋軍是戰五渣,對他們是一點信心都沒,所以才追憶漢人最強大的時期,想要找一下虐待北方夷蠻的快感。

這個心理嘛,張正書是能理解的。

畢竟類似“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我祖上也曾富過”的言論,可以給自己增添一點虛榮嘛。用精神勝利法單方面宣佈勝利,可不僅僅是阿Q的專利。究其根底,就是宋朝百姓在異族面前直不起腰來,只能用這種精神勝利法麻醉一下自己,滿足一下幻想。說白了,宋人就是自卑了。

因爲武力打不過對方,又好面子,所以只能硬撐着說朝廷多厲害。

實際上是怎麼個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能用錢買平安就買平安吧,不要興刀兵就最好了。可惜,這種精神的麻木,讓宋人陷入更深的迷誤和虛妄之中。這種事,放在漢唐時是根本不可能的。哪怕是五胡亂華之時,漢人也是極有血性。爲何到了宋朝,漢人就好像一下子垮了一樣?

皆因宋朝“崇文抑武”國策的推行,已經逐漸讓社會產生了一種風氣——人人皆以讀書爲榮,以當兵習武爲恥。“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就是這時候傳開的,可見百姓對宋朝武力的極度不自信。男子一旦當了兵,上了戰場,十有九八就是成了炮灰。這樣的朝代,有人想當兵纔怪咯。

看看秦朝,軍功爵制度下,誰不想當兵?

也就是趙鼎這種書生,纔會信朝廷的話,認爲宋朝真的很“強大”。

可但凡是有點閱歷,走南闖北的人,對宋朝的武力都表示堪憂。甚至一旦開啓戰端,多少走私商賈都提前得知,唯恐避之不及……

張正書看着兀自沉淪在“宋朝無敵”狀態中的趙鼎,他輕輕地嘆了一聲,感慨無知者真幸福。

“怎麼,小官人,你覺得我說得不對?”

趙鼎很疑惑,他自認也算是知兵,知道西夏冬天出兵,那肯定是取禍之道。有了天時之利,再加上城池的地利,只要西軍給力一點,大宋絕對是勝利的。

“大宋贏是會贏,但笑到最後的,不一定是大宋。”

張正書搖了搖頭,目光有點呆滯。他是一個穿越者,也知道這場戰事的結果。大宋肯定是大勝的,只不過因爲遼國的威逼,大宋的大勝也打了折扣。而這一次威逼,也算是給遼國掘下了墳墓。如果不是遼國給了李乾順親政的機會,在外戚梁氏的把持下,金國和大宋共同進攻遼國的時候,西夏想必也會出兵相助遼國的。脣亡齒寒的教訓,再加上宗主國,梁氏肯定會出兵。可惜遼國沒有這麼長遠的目光,他們只知道不能給宋朝滅了西夏。

確實,宋朝和西夏打生打死,對遼國來說是最好的。因爲遼國可以從中斡旋,攫取最大的利益。如果西夏被滅了,那麼大宋就可以從容調動軍隊,屯兵北方,對遼國虎視眈眈了。從這個角度看,遼國橫插一手,讓大宋的大勝變得毫無意義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張正書也是毫無辦法,遼國都準備開始秀肌肉了,宋朝北方禁軍又孱弱得連城都守不住。再加上開封北方,一到冬日就無險可守。一旦遼國鐵騎長驅南下,踩着封凍的黃河進入中原,那麼開封就等於卸掉了所有的防備,好像一塊肉在砧板上任人宰割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宋軍不敢再進行刺激遼國的軍事行動也是應有之事。沒有人敢冒着國都被異族破掉的危險,去滅掉另外一個國家。這就等於一國打兩國了,在兵家上是大忌來的。

“那是遼國?”

趙鼎也回過味來了,他突然感慨一聲,說道:“遼國欺我大宋久矣!”

張正書一愣,突然想到,趙佶和北宋六賊制定的“聯金滅遼”計劃,未嘗不是對遼國的一次報復。爲何?因爲“遼國欺我大宋久矣”啊!被人欺負久了,奮起反抗一次,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

只不過,宋朝不該把自己最弱的一面暴露給金人,還傻傻地以爲滅遼了之後宋金還是盟國。盟國又怎麼會攻打盟國呢?

正因爲這種“天真”的幼稚想法,不負責任的外交手段,以及孱弱的北方禁軍,北宋看似巧合,實則必然的滅亡就不出意料了。

“有時候,仇恨可能會讓人矇蔽了雙眼,比如你。”

張正書淡淡地說道,“遼國固然可恨,夏國也可恨,因爲他們燒殺搶掠了我大宋百姓,似乎十惡不赦。然而,我大宋這種事也沒少做,遼國、夏國一樣恨我們宋人入骨。如果單憑仇恨就制定國策,那離敗亡就不遠了。”他沒法說得太露骨,卻希望趙鼎多點理智。

可惜,趙鼎根本不以爲然:“我說的欺辱,並非兩國交戰,而是遼國對我大宋的飛揚跋扈……”

張正書一愣,然後微微搖了搖頭。他不明白文人的思路,欺負大宋不可以,卻可以欺負大宋的百姓。這算什麼邏輯?怪不得宋人不能齊心,一個還沒做官的書生都是這種想法,宋朝高層就更不會把百姓當人看了。

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九百一十一章:算我送的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高樓設想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三百零七章:窮文富武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四百零八章:成王敗寇第五百三十七章:一絲不苟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兩百零七章:有賞解題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五百五十一章:陷害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九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五百四十一章:時尚達人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兩百四十章:密信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四百七十五章:被怒懟了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六百八十九章:山主人丁水主財啊!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兩百二十五章:經驗飛漲第七百四十八章:奔走相告第四百七十一章:一家哭何如一國哭!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九百二十八章:嚴正交涉第八百八十五章:光宗耀祖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六百八十七章:困龍之地第六百一十八章:十里紅妝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四百零三章:可抵十萬兵馬第六十四章:曾家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五百七十三章:爲富不仁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四百八十八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五百一十五章:狗血第七百四十章: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八百四十五章:誤會大發了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五章:虹橋之上第三百零八章:武人地位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六百五十章:工業力量初顯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六百六十八章:農業和工業第九百七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一百零八章:把柄(上架五更,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一章:元宵日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四百八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五百四十一章:時尚達人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九百一十五章:考選胥吏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兩百八十一章:細節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一百五十章:不卑不亢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八百零三章:請來的“託”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
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五百零四章:都是後腦勺第六百九十一章:水庫的作用第九百一十一章:算我送的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高樓設想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三百零七章:窮文富武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四百零八章:成王敗寇第五百三十七章:一絲不苟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兩百零七章:有賞解題第八百五十七章:心緒不穩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五百五十一章:陷害第五百九十五章:帝王心術第九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五百四十一章:時尚達人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兩百四十章:密信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兩百九十六章:謀劃第四百七十五章:被怒懟了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三百零二章:彭內官第六百八十九章:山主人丁水主財啊!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兩百二十五章:經驗飛漲第七百四十八章:奔走相告第四百七十一章:一家哭何如一國哭!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九百二十八章:嚴正交涉第八百八十五章:光宗耀祖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六百八十七章:困龍之地第六百一十八章:十里紅妝第六百八十六章:沒見識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四百零三章:可抵十萬兵馬第六十四章:曾家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五百七十三章:爲富不仁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七百六十九章:神仙打架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標之法第四百八十八章:有夢想的鹹魚第五百八十一章:鋌而走險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五百一十五章:狗血第七百四十章: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一百二十六章:攜美同遊第八百四十五章:誤會大發了第兩百三十六章:都瘋了第兩百二十二章:銀行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五章:虹橋之上第三百零八章:武人地位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第六百五十章:工業力量初顯第五百八十六章:治理河患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六百六十八章:農業和工業第九百七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一百零八章:把柄(上架五更,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一章:元宵日第六百七十五章:造儒家的反第四百八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六百六十一章:明州城外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五百四十一章:時尚達人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九百一十五章:考選胥吏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兩百八十一章:細節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一百零二章:大善人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一百五十章:不卑不亢第八百三十一章:養馬場第八百零三章:請來的“託”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