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

張正書摸出一片金葉子,輕輕拋給這個攤主,說道:“回去告訴王慶,想盯梢記得輪換人過來,每次都是你,有心人誰不知曉你就是暗探了?”

這個攤主臉色倒也不錯,無端端多了一筆橫財,笑意總是難以藏住。“小官人,你又不是細作,爲何要那麼嚴苛?”

“是你們做得很不專業,這路上都沒多少顧客,你還來這裡賣香飲子,行跡太可疑了!換個貨郎過來吧,還能說得過去……”張正書丟下了這句話,然後就走回了報社裡。表面看上去,張正書好像波瀾不驚一樣,但誰能知曉他內心此刻是激動不已。

“看來,要給趙煦寫封信了,這封信他還不理,那隻能說他是爛泥扶不上牆!”

張正書也是服了趙煦,他提了那麼多建議,希望能一舉滅了西夏,可趙煦倒好,不該激進的時候激進,現在到了要激進,賭上國運的一戰的時候他卻慫了。張正書真的懷疑,宋人是不是脊樑骨被打散了,所以連血性都沒了?

大宋的習慣性慫了,估計是太宗一脈的特性。想當年大宋幾乎是橫掃了六合,就差燕雲沒拿下了。結果被契丹人打敗了兩次,趙光義就慫了。後來宋真宗也是這樣,契丹人南侵,要不是寇準拉着他親征,宋真宗都能把都城南遷了!哪怕是宋真宗御駕親征贏了契丹,但還是簽下了“澶淵之盟”。雖然是有內情的,因爲這時候宋朝恰好處在一個小冰河時期,黃河是能封凍的,上面可以跑馬。一旦契丹人揮軍南下,進攻汴梁,那就是無險可守。

可就算是怕這種事發生,但“澶淵之盟”簽得真的沒啥道理,就因爲這個服軟的“屈辱條約”,直接讓大宋斷了脊樑,骨頭都軟了好幾分,妥協派得勢就是因爲這樣。

當然,這只是宋朝高層軟了骨頭而已,漢人可沒有軟。

只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宋朝高層軟了,那麼宋朝對外的戰爭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即便是苦哈哈的西夏,宋朝都拿它沒辦法。要不是有個憤青皇帝趙煦,說不定現在宋朝還要跟西夏“握手言和”,稱兄道弟……

不是張正書惡意揣測,而是宋朝文官的節操你真的無法期待太多。

寇準厲害吧?然而,還是給妥協派給淹沒了,最後還是簽下了“澶淵之盟”。

如果說宋太宗改變唐末以來重武輕文的風氣,那麼“澶淵之盟”則徹底閹割了宋朝的血性,從此富庶的大宋就成了周圍國家予取予求的錢袋子,誰都能來攫取一點好處。最能體現這個的,就是“慶曆增幣”了,遼國也叫“重熙增幣”。宋仁宗慶曆年間,因不承認西夏李元昊稱帝,北宋與西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發生了三次大規模邊戰,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這時候,遼國就動了心思,想要宰宋朝一刀。

遼興宗耶律宗真做樣子想打宋朝,結果宋朝君臣都被嚇壞了,只能增幣以求平安。結果,正中遼國下懷。

所以,直到趙煦做皇帝,宋遼兩國之間的“澶淵之盟”可不是什麼歲幣三十萬貫了,而是六十萬貫,也就是銀子二十萬兩,還有二十萬匹絹布。

本來宋朝就財政赤字了,又加上這麼沉重的負擔,要不是熙寧變法給朝廷增加了一點點稅收,宋朝還真的就揭不開鍋了。

很奇怪是不是?宋朝是歷朝歷代稅收最多的,但是財政問題也是最重的。這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可細究起來,還真的就是宋朝自己作死。

“唉!”

張正書嘆了口氣,然後下筆給趙煦寫信,希望他不要有什麼婦人之仁,要“宜將剩勇追窮寇”,不要給西夏任何機會。他太清楚宋朝的尿性了,以爲達到了戰略目的就開始固守,殊不知防禦從來不是什麼固若金湯的,總會給人攻破的。而在正史上也印證了這個說法,一旦宋遼間發生戰事,西軍北調,那麼西夏必然會捲土重來。

最關鍵的是,張正書給出了一個徹底瓦解西夏的辦法——那就是把當地的党項人遷入中原,把中原漢人遷入西北。

以漢人超強的相融性,同化党項人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但是,張正書估計趙煦不會採納,因爲那些文官是不會把党項人當人看的,而這也正是漢人文化倒退的象徵,丟掉了自己文化的最大優勢。試想一下,如果漢文化沒有同化這一招,歷史上那些少數民族都哪裡去了呢?比如匈奴、東胡、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回鶻、羌、氐、吐蕃……或多或少都被漢人融合了,真正成了大一統。可惜,宋朝文人卻把自己最大的武功給廢了,導致党項人成了心腹之患。

試想一下,如果宋朝能對契丹人、党項人,甚至羌人、吐番人好一點,西北地區還會這麼亂嗎?

再說到正史上,如果明朝不是這麼妄自尊大,還有後來的清朝嗎?

漢人在宋朝之後,因爲文化上的盲目自信,已經出現了妄自尊大的念頭。也確實是,在宋朝人的認知裡,就沒有一個另外的文明可以達到漢文化的高度,自大地把其他文化視作“夷蠻”也是正常的。

可張正書知道,漢文化最大的優勢不是排外,而是同化。可惜趙煦也好,那些朝中諸公也罷,沒有一個人能想得到這個。甚至對他們來說,要他們平等對待什麼党項人、羌人、吐番人,那就是在自貶身份!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趙煦能聽得進去了……”

張正書的這封信,很快就被皇城司送到了趙煦手上,可惜趙煦根本沒時間看。

因爲前段時間,也就是七月末的時候,汴梁城地震了。房屋雖然倒塌得不嚴重,可是宋朝這時候財政危機太過嚴重,所以趙煦已經愁白了頭。幸好是在汴州地震,地處京師,百姓生活富足,倒也不虞有誰會造反。

即便是這樣,趙煦日理萬機都沒辦法處理好政事,更別說看張正書的上書了。甚至前段時間張正書給他的密信,都不知道給丟到哪裡去了。要是張正書知道是這樣,他估計要鬱悶得吐血。

第五章:養娘第一百七十八章:驚豔第一百零五章:實力派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一百一十三章:烤羊肉第六百四十四章:忙前忙後第九百五十四章:現在不行第八百八十章:一介懶人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兩百六十八章:渠道爲王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四百八十五章:犯了禁忌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六百六十九章:這不可能!第一百章:如墜夢裡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第三百三十七章:開始操練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一百八十七章:再見道士第六百四十二章:家法伺候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八百五十六章:消金窟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四百七十一章:一家哭何如一國哭!第一百九十七章:吃醋第三百六十章:請你入坑第兩百零三章:意外之喜第五百七十九章:騷亂第八章:有仇必報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五百三十章:暴利的房地產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七百五十七章:先出招第兩百八十九章:不幹人事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六百四十七章:隔牆真有耳第五百九十一章:再坑一次第五百六十二章:九出十三歸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六百七十三章:只能誘之以利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五十八章:無法探測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五百四十三章:復仇第一百四十章:閒漢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六百八十七章:困龍之地第兩百四十三章:始作俑者第三百一十章:花面獸第一百四十五章:別無選擇第三百一十章:花面獸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一千章:大結局第五十五章:刺激經濟第九百九十八章:對峙第九百六十七章:大戰起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一百七十八章:驚豔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兩百三十七章:順天門內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三百八十四章:出爾反爾第六百七十章:兩季稻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四百五十九章:毫無懸念第五百九十一章:再坑一次第五百八十五章:大奸似忠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瘋狂的玻璃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
第五章:養娘第一百七十八章:驚豔第一百零五章:實力派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一百一十三章:烤羊肉第六百四十四章:忙前忙後第九百五十四章:現在不行第八百八十章:一介懶人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兩百六十八章:渠道爲王第兩百九十一章:好人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四百八十五章:犯了禁忌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六百六十九章:這不可能!第一百章:如墜夢裡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四百一十七章:駑馬第三百三十七章:開始操練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三百六十三章:竹帽第一百八十七章:再見道士第六百四十二章:家法伺候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第八百五十六章:消金窟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四百七十一章:一家哭何如一國哭!第一百九十七章:吃醋第三百六十章:請你入坑第兩百零三章:意外之喜第五百七十九章:騷亂第八章:有仇必報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八百八十四章:都是同行的襯托第五百三十章:暴利的房地產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七百五十七章:先出招第兩百八十九章:不幹人事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六百四十七章:隔牆真有耳第五百九十一章:再坑一次第五百六十二章:九出十三歸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三百二十三章:利益驅動第六百七十三章:只能誘之以利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五十八章:無法探測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五百四十三章:復仇第一百四十章:閒漢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六百八十七章:困龍之地第兩百四十三章:始作俑者第三百一十章:花面獸第一百四十五章:別無選擇第三百一十章:花面獸第三百一十二章:知我者第三百九十三章:管理的藝術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四百八十六章:智商壓制第一千章:大結局第五十五章:刺激經濟第九百九十八章:對峙第九百六十七章:大戰起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一百七十八章:驚豔第九百二十三章:交通基礎建設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兩百三十七章:順天門內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燒錢了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三百八十四章:出爾反爾第六百七十章:兩季稻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第兩百六十三章:大宗貨物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四百五十九章:毫無懸念第五百九十一章:再坑一次第五百八十五章:大奸似忠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瘋狂的玻璃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舅哥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