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回京述職

接下來的事,其實很簡單了。

大宋的將領,雖然攻堅不怎麼樣,但是撿便宜他們是很在行的。都不用張正書出手,在大雪來臨之前,就把幽雲十六州全都掌控在手中了。此時的遼國,也沒精力再管幽雲十六州了,因爲女真人已經把遼國腹地攪得天翻地覆,差點沒攻到上京臨潢府!

這還了得?

契丹人怕是不知道什麼叫“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但是耶律延禧就毅然決然這麼做了。把軍隊調回來,狠狠地揍了一頓女真人。雙方都損失慘重之下,遼國元氣大傷。

這時候的大宋,也安穩了下來,同意了和遼國談判。

至此,幽雲十六州戰役,算是成功了。

很快,張正書應該就能回京述職,最後再被圈在開封府,哪裡都不能去。這也是張正書在用事實說話,如果他想造反的話,估計整個大宋都不是張正書的對手。瞧瞧,如果沒有張正書自陷囫圇,引誘遼國把精力都放在張正書的身上,其他州城能這麼順利就奪取嗎?

要知道,即便是正史上朱元璋收復幽雲十六州,也用了將將一年時間。而張正書用了多長時間?不到半年。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張正書比朱元璋厲害,只是戰略得當罷了。事實上,從國力來說,這幾年發展之後,大宋的國力已經遠超遼國了,能取得這樣的戰果,是理所當然的事。接下來,就要看談判桌上怎麼談了。

怎麼談,張正書是不想理會的。

按照大宋的尿性,既然奪取了幽雲十六州,那麼賞點錢給遼國,那是常有的傻事。張正書更在意的是,他什麼時候能回到汴梁城。

不是他不眷戀自由,而是他想家中的妻兒,想家裡的父母了。

然而,這一等,就是兩年多。

隨着宋遼不斷在談判桌上的拉扯,互不退讓,戰爭又起。只不過,這一次是以打促談,邊打邊談,最後遼國還是屈服了。來來去去兩年多的時間裡,張正書都不記得自己輾轉過幾地,擊敗了多少遼國名將了。

身邊的老兄弟,也越打越少,有時候他也想知道,花這麼大的代價,拿下幽雲十六州,真的有用嗎?

好在,遼軍的抵抗意志並不強,因爲遼國算是外強中乾了,東北有女真之患,內部也矛盾重重。最後,迫於壓力,遼國同意將幽雲十六州還給宋朝,但要交付三百萬兩白銀。宋朝也知道,遼國失去了這三百萬兩白銀,說不定真的給女真滅了。到時候,一個新興的國家,必然又會成爲宋朝的心腹大患。所以,宋朝得到幽雲十六州之後,再沒有鼠目寸光,而是真正審視起自身戰略來。

出於種種考慮,大宋不僅給了銀子,還同意和遼國再開榷場,互相貿易來往。

“這一次,我總該能回家了吧?”

也許是出來太久,張正書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

全軍上下,其實都是歸家心切。只是邊事一日未定,回家那都是妄想。

張正書也不明白趙煦的心思,明明擔心他擔心得要死,結果還放心他掌控着這麼多軍隊。說實在的,如果張正書現在真的想造反,說不定還真的能造反成功了。沒辦法,這全軍上下,不止是張正書的本部,還有幽雲十六州的各部,都是異常崇拜張正書的。

張正書現在,已經成了大宋軍神的代名詞了。因爲他,大宋才能以步勝騎,以騎制騎,與遼國的對戰中,第一次全面壓制遼國。雖然,不曾真正滅了遼國,畢竟這不是很划算的事情,即便是打了三年仗,大宋國庫都能跑老鼠了,要是再打幾年的話,說不定百姓就要揭竿而起了。

再說了,滅了遼國也沒好處,宋朝上下都對草原上不能種糧食的土地不感興趣。

這纔是宋遼和談的基礎,而不是遼國真正放棄了幽雲十六州。遼國也是沒辦法,耶律延禧很清楚,再打下去,遼國都要沒了。所以,只能及時止損,“訛”一些錢銀,給國內一個交待就是。

政治的藝術就是妥協,打不過還硬是要打,那是傻子。

於是,宋遼之間出現了短暫的和平。

可以預見,日後宋遼已成世仇,這段仇恨是不容易消除的。其實,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天生就是對頭,即便沒有幽雲十六州這樣一茬,也一樣遲早會爆發衝突的。這是歷史的必然性。畢竟,草原的糧食產出實在太不穩定了,要是來一個寒潮,把牛羊都凍死了,草原人的糧食不夠了,你說他們會不會南侵?!

張正書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是小冰河時期,還不算是最高峰。

如果到了最高峰,天寒地凍的,契丹人爲了生存,肯定還是會硬着頭皮過來打宋朝的。

沒辦法,四鄰里面就大宋有餘糧,最富庶,不打你,難道去打同樣苦哈哈的女真人嗎?

那怎樣,才能消除這個怪圈呢?

張正書覺得,應該向遼國傳授種植牧草的技術,再加大對羊皮的收購,甚至可以用糧食去換羊皮、牛皮之類的畜牧產品,反正就讓遼國對大宋有一個依賴性。只要形成了依賴,遼國想要踢開大宋,都很難了。

這樣做是有風險的,比如遼國的技術先進了,製造出強大的甲冑了,那又怎麼辦?

張正書也想過這個問題,遼國再次強大了,或者對手換成了金國,那大宋又該怎麼辦?想來想去,張正書覺得這結果也不錯。有道是“忘戰必危,好戰必亡”,如果大宋能一勞永逸,進而忽視國防武備的話,那並非是好事。

於是,張正書就派“黑客”,暗中去傳授了契丹人種植牧草的技術,讓他們收割牧草,以備冬用。甚至,還傳授了用茅草蓋馬廄羊圈牛棚的經驗,讓冬日寒潮來臨時,不至於牲畜被凍死。

總之,張正書是把契丹人再次變成遊牧民族的,不給點補償,怕是邊境永無寧日。

待得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大宋朝廷也重新往幽雲十六州送來了漢人移民,趙煦才下旨讓張正書回京述職。

於是,出征整整三年零一個月,張正書才總算回到了汴梁城。

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五百三十一章:華夷之辯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五十四章:鬥茶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第七十四章:神技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六百零五章:給錢!第八百二十四章:這一夜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三百九十一章:有人眼紅了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揮第六百五十一章:用進廢退第八百七十六章:歡迎來到地獄第五十九章:酒閣子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五百七十三章:爲富不仁第兩百七十七章:密謀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五百七十二章:算計三國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九百五十三章:氣勢壓倒第三百九十章:提前佈局第兩百零三章:意外之喜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三百六十九章:出來混,始終是要栽的第七百九十三章:銀行行長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九百零四章:內探消息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二十二章:麥田第七百四十五章:無冕之王第四百三十三章:宣傳造勢第一百七十六章:禮畢第九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九百零三章:科技就是實力!第九百七十七章:獅子搏兔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兩百八十七章:證據不足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賺錢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七百三十五章:授人以漁第八百九十一章:賞賜就免了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三百五十章:你給得了嗎?第六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死對頭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一百六十五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九百五十六章:智慧對決第九百章:不能讓你過得太輕鬆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五百五十六章:誰打擊誰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
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五百三十一章:華夷之辯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五十四章:鬥茶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兩百四十四章:遼國來使第四十三章:三用磨坊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四百八十四章:無恥駙馬第五百九十七章:奇了第九百零二章:微服來訪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第七十四章:神技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六百零五章:給錢!第八百二十四章:這一夜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三百九十一章:有人眼紅了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四百六十五章:走私猖獗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揮第六百五十一章:用進廢退第八百七十六章:歡迎來到地獄第五十九章:酒閣子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八百二十三章:唯有自強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簡單的胖子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五百零七章: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七章:狠狠地奚落第三百一十三章:汴河碼頭第五百七十三章:爲富不仁第兩百七十七章:密謀第四百五十三章:確認過眼神第五百七十二章:算計三國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五百一十二章:事不關己第九百五十三章:氣勢壓倒第三百九十章:提前佈局第兩百零三章:意外之喜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三百六十九章:出來混,始終是要栽的第七百九十三章:銀行行長第八百零八章:這是個冤大頭第四百九十一章:後手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九百零四章:內探消息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二十二章:麥田第七百四十五章:無冕之王第四百三十三章:宣傳造勢第一百七十六章:禮畢第九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三百七十九章:泡茶第九百零三章:科技就是實力!第九百七十七章:獅子搏兔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兩百八十七章:證據不足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賺錢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七百三十五章:授人以漁第八百九十一章:賞賜就免了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八百八十七章:不會妥協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五百二十四章:身份的象徵第八百零九章:無賴招數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七百七十七章:新聞署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七百零九章:準會來的第三百五十章:你給得了嗎?第六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五百零六章: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死對頭第八十八章:忠良之後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一百六十五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九百五十六章:智慧對決第九百章:不能讓你過得太輕鬆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五百五十六章:誰打擊誰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七百七十章:好戲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