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

“哦,這字怎麼寫來着?”

就算曾瑾菡說得再明白,張正書也是沒印象的。要知道,這個“碇”字在後世,本來就不是常見字。

張正書肯定是要“不恥下問”的,不然怎麼寫契約呢?指望那漢子自己寫自己的名字?恐怕是癡人說夢了,他自己都說了是大字不識一個。寫名字?不存在的,能認得自己的名字都好了,但依照張正書看來,這周碇真是個文盲,還是百分百的那種。

“左邊一個‘石’字加右邊一個‘定’字便是了……”曾瑾菡有點無奈地說道,她都有點糊塗了,怎麼這個未來夫君連這個字都識不得?怕是學了蒙學,看過《廣韻》的孩童都認得吧!看來,張小官人的知識,都要還給蒙學先生了。

“原來是這樣寫的……”

不知道自己露出馬腳的張正書,恍然大悟地說道。“看來,你這個名字大有寓意啊!”確實,之所以取名叫“碇”,也就是說周碇的父母希望他能停船上岸,不再做一個船家了。風餐露宿,沒有一片瓦遮頭的船家生活,其中的艱辛根本不爲人知。唯有親自體驗過了船家生活,才知道什麼叫貧苦,什麼叫居無定所,四海爲家,什麼叫飽一頓飢一頓……

“小官人,小的……”周碇有點眼圈泛紅,如今上岸的希望就在眼前,也輪不到他不激動了。

張正書笑道:“什麼都別說了,你先回去告訴父母、小妹這個好消息吧!順便再找十幾個船家過來,明日我在‘京華報社’等你過來籤契約!”

這漢子千恩萬謝地走了,嗯,留下了一尾魚。

“郎君,這魚……”

曾瑾菡不曾下過廚房,看着這條已經不能動彈的魚,還是有點害怕。

“今晚的晚餐有着落了!”張正書笑道,“你是想清蒸,還是香煎,抑或者是紅燒呢?”

曾瑾菡狡黠地眨着一雙美眸,低聲說道:“若是我都想要,那怎麼辦?”這是在給張正書出難題啊!好在張正書廚藝已經頂級,並不怕她出難題。

“行,那就給你來個一魚多吃!”

張正書是識貨之人,看到這魚就知道是上好的草魚了,掂量了一下,足足有四斤重。這麼大的魚,足夠拿來一魚多吃了。所謂的“一魚多吃”,其實就是用一條魚做成好幾個道菜。但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做法,像在後世的廣東順德,一魚多吃就不同於其他地方。魚頭、魚皮、魚腸、魚青、魚腐、魚羹、魚片……都能入菜,讓很多外地人都大跌眼鏡。更關鍵的是,這一魚多吃還非常美味!

而在其他地方,一魚多吃常見的是炸魚塊、酸菜魚、水煮魚、糖醋魚、魚頭湯……基本大同小異。其實,這也算是家常菜了,張正書做起來毫不費力。

“一魚多吃?”

曾瑾菡有點不太明白,但看着張正書智珠在握的樣子,立即撅起嘴,說道:“想來也不會太好吃……”

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張正書就笑笑,沒有說話。

……

汴梁城中,皇宮大內裡。

趙煦在垂拱殿,召集重臣,商議政策。

“陛下,暗探來報,夏國已經聚集重兵,於平夏城外,天都山以北安營,距離沒煙峽堡寨僅五十里。”說話之人,乃是樞密使曾布。曾布這人,也是官宦世家出身,在宋神宗時就是新法的堅定支持者。但是在後來,曾布與王安石等人的觀念起了衝突,被貶謫饒、潭、廣、桂、秦、陳、蔡等地。可以說,曾布半生奔波,都在爲回到中樞努力。

後來趙煦親政了,曾布才得以回到中樞。但是章惇並不喜歡這個投機取巧的曾布,所以曾布在趙煦一朝並不算重臣。原本這一次“內部會議”是沒他份的,只不過事關戰爭,樞密院搖身一變成了“豬腳”之一,曾布才能出現在垂拱殿之中。

章惇皺眉道:“有多少人馬?”

“據暗探、逃俘所言,可信夏國已聚起百餘萬人馬!”

曾布一臉嚴肅地說道,雖然他是政治投機者,也就是官場上典型的牆頭草,但他也是有自己的堅持的。雖然,被章惇“發配”來樞密院,曾布很不爽。可文人掌兵,卻是文人的惡趣味,也是證明自己“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絕好途徑,曾布是不會沒有作爲的。

這時候,中書侍郎李清臣皺眉道:“曾樞密使所言可有誤?夏國人口不過七十多萬戶罷了,百萬兵馬,如何可能?”

確實,李清臣有異議是正常的,沒理由西夏只有三百萬人口,卻把三分之一的青壯都擺在戰場上吧?

哪怕党項人平時爲民,戰時爲兵,全民皆兵之下,可也不能把所有青壯都拉到戰場上啊!別說什麼,只要把西夏人打滅十餘萬,西夏就大傷元氣了。百多萬人馬,根本不可能。

其實,這也是從中國學來的伎倆,故意誇大軍隊,以壯聲勢的。說白了,就是在吹牛,在恫嚇對手。

舉個栗子,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曹軍酒號稱有八十萬大軍,可當時整個中國就只有千萬人左右。曹操只佔據了北方,半個中國而已。哪怕北方人口衆多,可歷經了黃巾起義、諸侯爭霸的影響,早已十室九空,人口十不存三四了。怎麼算,曹操也湊不出這所謂的八十萬大軍,況且還要有不少於作戰人數的後勤人員。地還要不要種了?日子還要不要過了?所以,曹操所謂的“八十萬大軍”,至多不過二十萬人罷了。

不過,牛還是要吹的,不吹怎麼能在心理上佔據優勢?不吹牛怎麼鼓舞士氣?

說實話,古代的戰爭基本沒啥技術含量,要是兩軍對壘,真正能正面接觸的,就那麼一小撮人罷了。說是三軍,其實最能打的還是先鋒軍。其餘人馬,不過是“以壯聲勢”罷了。之所以“兵不在多而在精”,其實是在說精銳的士卒,而不是說那些炮灰。炮灰只能打順風仗,而不能打逆風仗。

可神奇的是,士氣是會傳染的。萬一整個軍隊都怕了對面,哪怕先鋒軍再能打,一旦後方不穩,也是能被豬隊友說拖累,最後兵敗如山倒。

士氣的重要性,在冷兵器戰爭時不言而喻。吹噓己方軍隊人數比對面多,就能形成一定的心理優勢。再輔以一點點心理暗示,士氣就會猛增了。

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八百六十章:觀望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一百三十一章:聲名遠揚第兩百三十二章:林百間第九百二十一章:御街改造好了第四百七十三章:壯士一去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六十章:邀請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七百八十五章:新產品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八百七十九章:不想幹了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四百七十九章:官家的關注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五百七十七章:收小弟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四百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四百三十六章:被仰慕了?第九百八十章:惱羞成怒第三百六十四章:手可摘星辰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七百零一章:山寨精神第七百五十二章:差點就信了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三百九十八章:腐儒誤國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四百零九章:文武並行第六百一十一章:貪官太多第三章:種田術第五百九十九章:尾大不掉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六十三章:各知底細第八百四十二章:酒壯慫人膽第兩百八十九章:不幹人事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八百六十二章:實情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五百八十九章:禮法束縛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九百五十九章:拒旨不接第八百五十一章:什麼世道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七百零五章:蜜汁審美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九百五十三章:氣勢壓倒第五百四十三章:復仇第三百二十九章:唱新曲第四章:任務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九百五十五章:紙幣發行第一百五十八章:不隱瞞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兩百零五章:這有何難?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二十四章:棉花與蔬菜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十章:溜了溜了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兩百六十九章:錢多燒得慌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一百六十五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五百四十章:引領潮流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第兩百五十五章:如夢似幻第兩百三十九章:有道理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
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一百二十二章:風險第兩百八十八章:誰獲利?第八百六十章:觀望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一百三十一章:聲名遠揚第兩百三十二章:林百間第九百二十一章:御街改造好了第四百七十三章:壯士一去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六十章:邀請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七百八十五章:新產品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第八百七十九章:不想幹了第九百四十一章:希冀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兩百一十九章:鑄幣工匠第四百七十九章:官家的關注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兩百六十四章:漕糧之危第五百七十七章:收小弟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五百五十八章:待遇不一樣第六百七十一章:播撒種子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四百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四百三十六章:被仰慕了?第九百八十章:惱羞成怒第三百六十四章:手可摘星辰第五百九十章:無視禮法第七百零一章:山寨精神第七百五十二章:差點就信了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八百三十章:挑動各方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三百九十八章:腐儒誤國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三百四十七章:女人都一樣的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四百零九章:文武並行第六百一十一章:貪官太多第三章:種田術第五百九十九章:尾大不掉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兩百五十一章:真兇疑雲第三十九章:營造匠第六十三章:各知底細第八百四十二章:酒壯慫人膽第兩百八十九章:不幹人事第三百七十章:給自己挖坑第七百五十六章:無妄之災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八百六十二章:實情第四十二章:小報新聞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第五百八十九章:禮法束縛第五百五十二章:申王府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九百五十九章:拒旨不接第八百五十一章:什麼世道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七百零五章:蜜汁審美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九百五十三章:氣勢壓倒第五百四十三章:復仇第三百二十九章:唱新曲第四章:任務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議程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九百五十五章:紙幣發行第一百五十八章:不隱瞞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兩百零五章:這有何難?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二十四章:棉花與蔬菜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十章:溜了溜了第九百八十六章:準備棄城第兩百六十九章:錢多燒得慌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一百六十五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九十八章:鴉雀無聲第五百四十章:引領潮流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第兩百五十五章:如夢似幻第兩百三十九章:有道理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