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書也是莫名其妙的,李家村突然接到朝廷的旨意,變成了李縣。連帶着土地,都把鄰村的無主荒地,一併劃拉給了張正書。還規定了,上面只准用來辦作坊。
摸不着頭腦的張正書,不明白爲什麼趙煦突然給他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心中思來想去的,總覺得很不安。
“郎君,官家是不是又要重用你了?”曾瑾菡猜測道,她覺得趙煦肯定是有所求的。
張正書眼前一亮:“不錯,將欲奪之,必固予之,官家是怕我不答應,先把賞賜給我了,就不怕我不答應了。”
曾瑾菡也覺得是這麼個理由:“那郎君你要不要答應呢?”
“輪得到我不答應嗎?”
張正書苦笑道,“等着吧,很快就有新差事了,希望不是一些太難的差事……”
事實證明張正書的猜測很準確,都沒到第二天,張正書就被趙煦召見了。
在垂拱殿之中,張正書看到了闊別了兩個多月,卻還是落下了病根的趙煦。
“咳咳……張卿,朕想見你很久了,只是近來國事繁忙,一直不得閒。”趙煦先是好言好語地安撫了一番,張正書已經察覺到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了。
“額……陛下身體可還安康?”
張正書見趙煦的臉色還是挺差的,沒辦法,工作量還是太大了點。
“多虧了你啊,不然……朕……”
趙煦苦笑了一聲,自嘲地說道:“便是現在,也還沒好利索……咳咳咳咳……”
待得趙煦一陣咳嗽過後,張正書才說道:“官家你可以適當多運動,保持好心情,別太操勞,身體自然好了……”
像朋友一樣聊了一會,趙煦才慢慢地步入正題:“張卿啊,西北戰事,你可知曉?”
“略知一二。”
說不知道,那是瞎話。張正書好歹手底下也是有着一個報社的,可謂是天底下知道資訊最多的人了,要是不知道西北宋夏大戰之事,確實說不過去。
“我大宋運糧至西北,需要長途跋涉,其中損耗頗多。再加上夏國屢屢襲擊糧道,我大宋已不堪重負。張卿先前說過水泥堡壘,可保糧道無失,朕想向你討要那水泥配方……”
趙煦盯着張正書的臉,似乎想看出什麼來。
張正書一愣,然後笑道:“官家想要就拿去唄,只是此配方乃是國之利器,決不能落入敵手。若落入敵手,怕是我大宋立時會處於極爲不利的境地。”
趙煦也是一愣:“你不要點什麼賞賜?”
“我研究水泥,初衷就是爲國效力罷了。”張正書實話實說,“如果官家你肯相信我的話,用水泥建造一條通往西北的水泥路,保證物超所值。”
趙煦卻苦笑道:“國庫都沒錢了,如何修路?!”
“可以發行國債啊,實在不行,找銀行借錢嘛……”張正書一臉壞笑地說道。
趙煦卻立馬警惕起來了:“你是想自己賺錢罷!”
“別這麼說嘛,我這是爲大宋着想啊……官家你想想看,如果有這麼一條水泥路,運輸糧食能減少多少損耗?哪怕是軍隊開拔前線,都快了很多罷?而且,這也不是一鎚子買賣的,這條路可以修起水泥柵欄,想要走快點,必須交‘道路維修費’。一車收十文二十文的,要是抓到逃費的,罰個一貫兩貫錢,少說二十年就回本了……”
張正書拿出了後世高速公路的概念,把趙煦唬得一愣一愣的。
“果真能行?”
趙煦也心動了,然而水泥路到底如何,他不太清楚,還是謹慎了起來。
“肯定能行。不信的話,我把御街弄成水泥路,讓官家你親自試一試便知。”
張正書覺得御街的青石板太坑窪了點,沒辦法,大宋立國百餘年,再加上後周那幾十年,文武百官上朝都經過御街,馬蹄踩踏、車輪碾壓什麼的,青石板街早就坑坑窪窪了。再加上宋朝不禁百姓在御街擺賣,御街上的青石板已經斑駁不堪了。
趙煦對張正書的提議很心動,但他還是很警醒的:“錢銀誰出?”
張正書覺得趙煦學壞了,當初的趙煦不是這樣的。
“算我送的,行了吧?”張正書搖了搖頭,真的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當初財大氣粗的趙煦,因爲一場歷時兩年的戰事,已經窮成這樣了。而且張正書也不是白做好人的,他可是準備生產單車的。
要推廣單車,自然要有比較平坦的路面才行。不然路面坑坑窪窪的,單車就毫無體驗感了。畢竟要在宋朝製造出單車,技術上可能不是什麼難事,畢竟有了精加工的車牀,可基礎設施,卻是一大挑戰。當然了,單車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也就相當於後世最原始的那種粗笨重的單車吧。即便是這種單車,也是難以仿造的。
張正書很難想象,如果有仿造的話,他們是如何解決單車車架、車圈、前叉、曲柄、輪盤、泥板、三套軸等主要零件?
而能生產單車,是一個國家初步工業化的標誌之一,也是張正書追求的目標,是一定要推廣開去的。
擁有了杜仲膠、新冶煉技術的張正書,沒理由不嘗試一番。只是這道路情況,實在不堪入目,所以張正書想藉着機會,給大宋來一次基礎設施大改造。
不過現在確實不算是好時候,因爲大宋的國庫,確實沒啥餘錢了。
這不,聽說張正書願意自掏腰包,趙煦立馬堆笑道:“朕就知曉,張卿是爲國爲民的好臣子!”
“哪裡哪裡……”
一番商業互吹之後,趙煦才問道:“這水泥路甚麼時候能造好?”
“御街長兩裡,寬三丈,我尋思着,半封閉施工,怎麼都要一個月吧?”張正書估摸着,這樣的一條水泥路,耗資也不算大,最多也就三千貫錢罷了。最貴的還是人工,材料可以說是不值錢。
“那張卿就放手去做罷!”趙煦很想看看,所謂的水泥到底有多神奇。
張正書點了點頭,然後問道:“官家找我來,不會只說這個事情吧?”
“那自然不是了……”趙煦打了個哈哈,說道:“朕想給你換個官做做,工部侍郎如何?”
張正書一聽,差點沒跳起來:“官家欲推我進火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