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各有各的算盤

宋朝想要滅掉西夏,而契丹人又哪裡是什麼好東西?現在遼國不想打仗,而在山地也打不過西夏,所以遼國改變了策略,想要壓榨西夏。尊遼國爲宗主國,就是西夏防一手,在被宋朝打得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請遼國出手拉偏架,讓西夏有個喘息之機。

可以說,宋朝、遼國、西夏三國之間都各有各的算盤,各有各的心機,就看誰的戰略更高明一點了。

“不知道我在遼國佈下的暗線,會不會出手……”李乾順心中也打着算盤,他早就開始謀劃了,花大價錢買通了耶律洪基身旁的大臣,就是爲了在關鍵時候唆使耶律洪基出手,扶他上位親政。只不過這一手暗棋只能在關鍵時候動,李乾順也沒多少把握。畢竟用金錢收買的人,可不可靠都兩說。

不過,遼國不會坐視西夏被宋朝滅國的,這樣不符合遼國的利益,所以遼國人肯定會出手拉偏架的。

看着樑太后和她的心腹大臣,你一口我一句的,就是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把進攻回鶻人的士卒調回來,保下興慶府再說。其他地方丟了,還能在談判桌上逼迫宋人讓步。但如果興慶府丟了,那西夏就等同滅國了。在這時候,還沒有一個朝代丟了京都後還不算滅國的。

國都是一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丟了國都,就等於丟了國家命脈,就算還能苟延殘喘一時,滅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李乾順也想不到,宋人居然會這麼不依不饒,本來他計算得很好,即便西夏敗了,退回興慶府也能等到宋人自行撤退。但宋人如今好像打了雞血一樣,橫山失守剛剛傳來沒多久,天都山也失守了。興慶府門戶大開,只要宋人願意,圍困興慶府也是可能的。

“宋軍的糧草,是哪裡來的呢?又是誰,給趙煦出的主意,看出了我夏國的虛實?”

李乾順百思不得其解,他也算過宋軍的後勤,是絕對撐不起這樣一場大戰役的。

畢竟西夏人是驟然發難的,按理說宋軍根本不可能在平夏城囤積太多糧草,半年一個月的糧草頂天了。這還是沒打仗時候的糧草消耗,打仗之後,糧草消耗是平時的雙倍,甚至三倍!人吃馬嚼的,體力消耗又那麼大,能不多嗎?再加上西夏境內多是山路,消耗就更大了。就算宋軍有半年的糧草,在戰爭期間也最多能消耗兩個多月而已。自宋夏平夏城之戰到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兩個月了,宋軍還不撤退,就不怕絕糧嗎?

然而,李乾順卻忘了有一個團體,是極富效率的——商人!只要有利益,商人能從千里之外,把沉重的糧食運到西北,再把青鹽、白鹽運回中原來賣。李乾順既然知道宋朝商賈能走私糧食給西夏,那爲何想不到宋朝的商賈一樣能爲了鹽利運送糧食給宋軍呢?

不過,即便不知道內情,李乾順也隱隱覺得自己好像玩脫了。如果西夏國不將國,那李乾順就算親政了,他也只能退到沙漠上去吃沙子了。

那時候,有多少党項人還當他是皇帝都兩說。這樣的皇帝,做得還有什麼意思?

“不行,遼國必須要介入進來!”

李乾順打定了主意,決定派出心腹前往遼國,找到他埋下的暗棋,提起發動。親政什麼的都放一旁,真正要緊的還是趕緊讓契丹人幫他們解圍。面對增援越來越多的宋軍,西夏人說不怕是假的。要是宋軍不斷增兵過來,配合宋軍強大的攻城戰力,興慶府守不守得住還真的是兩說啊!

宋人雖然一直被認爲是守城厲害,其實真正厲害的,還宋人的攻城。

要不是宋太宗瞎指揮,恐怕幽雲十六州現在早就易主了。

漢人善於攻城守城,這是肯定的。畢竟那些攻城器具,全都是漢人想出來的妙法,什麼雲梯、樓車、撞木、巢車、搭車、鉤撞車、火車、鵝鶻車等等,漢人攻城,大多是各種攻城器械並用,各顯其能。面對源源不絕的攻勢,一般的城池是堅守不了多久的。

漢人不僅攻城厲害,守城更加厲害。到了宋朝就更不用說了,什麼撞車、叉竿、飛鉤、夜叉擂、地聽、礌石、滾木等等,還有陷阱式的守城器械,像什麼陷馬、鐵蒺藜等等,都是漢人在長期的攻守博弈中得到的經驗。只要一座城中有活水,有糧食,圍困得再久,也是攻城一方損失更大。

換句話說,西夏人攻城不如宋人,守城不如宋人,如今宋人士氣高漲,野戰又打不過。更關鍵的是,宋軍一改之前的孤軍深入,每到一處都派出大量斥候探馬觀察周圍有無伏兵。這叫擅長打野戰的党項人好像老鼠拉龜,無從下手。確實,在步步爲營的前提下,其實宋軍的戰鬥力還是可觀的。

推土機一樣前進,配合強大的鐵槍步卒,只要對面的騎兵不懂騎射,那就奈何不了宋軍。再者,宋軍也不怕你們的騎射,神臂弩一出手,射程比你遠,還能連人帶馬一起射,你能怎麼樣?宋軍唯一怕的,就是中了敵人的埋伏,敵人千騎萬馬過來,把宋軍的陣型衝散了,那宋軍就鐵定敗了。

這也是爲什麼宋軍孤軍深入的時候,都是必敗的。沒辦法,陣型未穩就被敵人的鐵騎衝散了,這仗還怎麼打?

但現在宋軍學乖了,絕不輕易冒進,而是一步步推進到興慶府前面。眼瞅着宋軍就要越過山嶺,來到興慶府前面了,党項人不急纔是怪事。這些天,党項人一直試圖阻攔宋朝大軍,利用戰馬的優勢,開始襲擾。但可惜的是,宋軍也學乖了,自然有騎兵去對付這些遊騎,中軍還是巍然不動。

辦法用盡的党項人,倒是很想和宋軍來一次硬碰硬,可惜現在興慶府中的守軍也就回來的幾萬人,還有數萬人馬在緊急調回的路上。面對陣型整齊,糧草充足,糧道保護周全的宋軍,党項人是一點辦法都沒了。城中的兵力,守住興慶府都不容易了,士氣還低落,哪裡還敢出城正面剛?

怪不得現在李乾順都顧不上搞陰謀詭計了,一心想着要保住興慶府。

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七百一十九章:京師恐慌第一百零四章:全景預演第五百七十二章:算計三國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七百二十八章:爭權奪利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九十章:知我者第兩百八十一章:細節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三百九十四章:格格不入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九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六百六十章:忽悠海盜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七百六十六章:窩裡鬥第六百八十一章:白糖貿易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兩百一十一章:令牌的考驗第八百七十九章:不想幹了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六百三十五章:這個媳婦娶得真貴!第五百二十七章:送錢上門第一百九十一章:退學風波第六百六十二章:明州城中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五百零三章:人山人海第四百九十二章:指一條明路第九百二十四章:或許還有救第七百八十六章:又扯上風水了第九百零六章:沒一個善茬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三百七十二章:差距太大了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六十一章:天縱奇才第四百三十七章:狂人第兩百七十七章:密謀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四百六十九章:火藥武器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九百一十三章:可憐兮兮第六百四十八章:大肆招人第六百一十六章:積攢第五百零八章:秀肌肉第兩百三十五章:彼之英雄,我之敵寇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一百三十二章:城隍廟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兩百一十七章:中醫有外科手術!第三百零六章:達成共識第七百四十一章:分期付款第四百六十七章:情報網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五百四十二章:雁門關外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一百八十六章:合作愉快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妙人一個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五百零一章:遼國秘聞第三百四十六章: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八百七十六章:歡迎來到地獄第一百九十九章:干卿何事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三百零六章:達成共識第九百一十五章:考選胥吏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四百四十五章:王爺?第二十八章:真面孔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三百四十九章:世界這麼大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兩百九十七章:檐前滴水難倒流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
第七百九十一章:各國形勢第九百二十五章:早晚能回本!第七百一十九章:京師恐慌第一百零四章:全景預演第五百七十二章:算計三國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七百二十八章:爭權奪利第一百四十九章:被挾持了第九十章:知我者第兩百八十一章:細節第七百七十二章:千里餓殍圖第三百九十四章:格格不入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第九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六百六十章:忽悠海盜第三百五十八章:極品仙醁第七百六十六章:窩裡鬥第六百八十一章:白糖貿易第四百六十章:不顧形象第兩百一十一章:令牌的考驗第八百七十九章:不想幹了第九百三十七章:消息最靈通的第六百三十五章:這個媳婦娶得真貴!第五百二十七章:送錢上門第一百九十一章:退學風波第六百六十二章:明州城中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五百零三章:人山人海第四百九十二章:指一條明路第九百二十四章:或許還有救第七百八十六章:又扯上風水了第九百零六章:沒一個善茬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三百七十二章:差距太大了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六十一章:天縱奇才第四百三十七章:狂人第兩百七十七章:密謀第四百七十六章:躲無可躲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四百六十九章:火藥武器第六百三十六章:朝陽行業第九百一十三章:可憐兮兮第六百四十八章:大肆招人第六百一十六章:積攢第五百零八章:秀肌肉第兩百三十五章:彼之英雄,我之敵寇第一百三十八章:輿論戰第五百三十二章:做一番事業第兩百九十三章:安保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第六百六十七章:慈母多敗兒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一百三十二章:城隍廟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兩百一十七章:中醫有外科手術!第三百零六章:達成共識第七百四十一章:分期付款第四百六十七章:情報網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第五百四十二章:雁門關外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八百一十五章:意想不到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一百八十六章:合作愉快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八十一章:風靡汴梁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妙人一個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九百三十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五百零一章:遼國秘聞第三百四十六章: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八百七十六章:歡迎來到地獄第一百九十九章:干卿何事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三百零六章:達成共識第九百一十五章:考選胥吏第四百四十四章:有夢想的鹹魚第四百四十五章:王爺?第二十八章:真面孔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線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三百四十九章:世界這麼大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鐵趁熱第兩百九十七章:檐前滴水難倒流第三十五章:快速升級的辦法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六百零一章:風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