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知我者

“嘻嘻……”

李師師見張正書這麼一本正經地吹噓交趾有多好,實在是忍不住,偷笑了起來。

原本還沒什麼的,張正書覺得自己這個戰略意圖是爲大宋量身定做的。可是被李師師這麼一笑,一下就破功了。說實話,美女的“嘲笑”,對男人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張正書就一下子變得自我懷疑了起來:“我說得不對麼?”

李師師慢慢地收斂了笑意,然後才說道:“小官人果然是與常人不同,尋常人哪裡知道交趾是甚麼地方?更別說它是否富庶了……”

這是實話,如今汴梁城的百姓就好似後世魔都人一樣,除了本地人以外,看誰都是鄉巴佬。這種優越感,甚至整個宋朝都一樣。除了宋朝之外,哪裡都是夷蠻之地。這也是獨尊儒術的不良後果之一了,任何一個學術沒有了競爭對手,那它必定是失去活力的,趨向穩定的。從短期來看,獨尊儒術似乎有好處,但是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來說,任何學術被奉上神壇,那它就必定開始走下坡路。儒術自己都明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卻偏偏喜歡排擠對手,讓自己一家獨大。後果之一,就最能體現就是在宋朝了。

可以說,宋朝皇帝爲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爲了維護地主豪強的利益,崇文抑武,極力打壓武人和尚武精神,甚至出現了在前線爲國廝殺的英雄,不及在家讀書的紈絝子萬分之一的謬論。這種情況下,儒家是根本沒有對手,理所當然的就開始不思進取了,程朱理學不就是在這土壤裡誕生的麼?

這種文化上的心理優勢,在宋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雖然歷朝歷代的中國人都是這樣的,看任何外族都是夷蠻,因爲文化優勢太大啊!可宋朝偏生忘了一點,文化也是要用刀劍來說話的,看看漢朝,看看唐朝,甚至東漢末年,都能吊打外族。而宋朝呢,基本是被吊打的——沒辦法,軍制決定了宋朝軍隊的孱弱,再好的士卒,再優秀的將領,被文官瞎胡亂一指揮,被監軍一通指手畫腳,得了,完敗。

可以說,現在宋朝是個矛盾所在。

出海航行過的宋人,當然知道海外天下有多大,但沒出過海的宋人卻無法理解。眼光侷限於一隅,只放在土地上,爲了兼併土地,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要不然,宋朝不會這麼積貧積弱。

是不是很矛盾,爲什麼看似繁榮的宋朝,積貧積弱這麼厲害?其實一點都不矛盾,從宋朝多如牛毛的起義就能看出來了。宋朝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起義史。中國農民,唯有在活不下去的時候,纔會揭竿而起的。這都是因爲宋朝看似稅賦極低,但是苛捐雜稅特別多,沒辦法啊,朝廷都沒錢用了,國庫都能跑老鼠了,支出還那麼大,怎麼辦?只能剝削農民了啊,農民活不下去了,自然就只能造反了。不過,宋朝的手段還是很高超的,首先知道但凡起義,沒有讀書人是成不了氣候的,所以宋朝優待讀書人,甚至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刑不上士大夫。其二,把廂軍當成是勞動力,代替百姓徭役。其三呢就是小作坊特別多,工商業的發展大大減少了土地依賴。其四,就是在災荒時,不斷把青壯招入禁軍,免得他們鬧事。

宋朝的黑暗,張正書來到宋朝之後,感受頗深。

如果是按照歷史來說,這其實是無解的。但是,張正書出現了,他有信心憑着系統,把宋朝帶出這個泥沼。首先呢,宋朝需要調整方向,不要再糾纏於燕雲十六州和河套了,因爲本身的積弱,打這兩個地方,等於賠錢啊!賠錢的戰爭,是絕對能拖垮國力的。

“我只是覺得有必要讓朝廷知道,世界之大罷了。”

張正書淡淡地說道,“何必執着於河套?我敢保證,河套所能產出的糧食,交趾都能做到,甚至比河套還要多。若是我大宋再不要臉一些,把真臘、占城、大理都滅國了,那國力就更加強大了。”

聽了這話,李師師突然覺得,這樣的張正書像三國時的周瑜一樣,似乎不把戰爭當一回事。這樣的人,實在有些可怖。

“小官人,你……”李師師差點以爲張正書真的得了癔症,被那章衙內打得傻了,刀兵之事,豈能這麼草率?

“若是朝廷知道,大理國、真臘和占城,都有大量銅礦、金礦和銀礦的時候,你覺得朝廷會出兵嗎?”

張正書可不相信什麼溫情脈脈的“以理服人”,只不過限於消息不流通,所以這時候的宋人,真的以爲那些外國,就是窮山惡水,什麼都沒的。什麼都沒的地方,值得去打嗎?肯定不會去打啊,那豈不是虧本了?

別人不知道,可張正書知道啊!前一世到昆明旅遊的時候,他就聽說了東川銅礦的大名,而且關鍵是有一半以上的銅礦,是可以露天開採的。在技術不發達的宋朝,能露天開採的銅礦,就是最大的殺器!張正書可想而知,如果朝廷知道了這事,估計就會放棄河套,轉而進攻西南了。

李師師則好似不敢置信地看着張正書:“小官人,你是如何知道這事的?”

張正書淡淡地說道:“大理國銅礦,在東漢時就開採了。”

李師師算是服了,像張正書這種“不務正業”,不讀詩書的人,居然對這種事這麼熟稔,簡直就好像一個陰謀家一樣,到處慫恿着朝廷進攻別國。這種人,她覺得很可怕。

“小官人,奴家算是服了……”

李師師還以爲張正書是英雄一樣的人物,卻不料他的心大到這種地步,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只是如今天色已晚,奴家就不打擾小官人撰寫文章了。”

見她委婉地表達了告辭,張正書也不會強留她在這。笑了笑,說道:“李行首,今日之事不過是我一家之言,切勿再傳外耳。”他也怕啊,那傳說中的“皇城司”,會不會突然請他到詔獄裡喝茶。

李師師點了點頭,再次帶起了面紗,然後再施了個萬福,便走出了前堂。

張正書看着她婀娜多姿的背影,心中想着:“看似仰慕英雄的李師師,也不過是葉公好龍罷了。”

想到這裡,張正書突然大聲地說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第兩百二十八章:親自下廚第兩百二十章:差僱匠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八百一十七章:足夠了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九百零八章:逆襲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六百四十八章:大肆招人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一百一十八章:玉佩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一百九十四章:勾兌第七百八十七章:官家着惱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八百四十七章:兩難第九百五十一章:飄了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百八十八章:接盤俠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一百九十章:皇商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五百五十七章:超級吸金獸第一百五十三章:縱慾過度第兩百二十章:差僱匠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六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九十六章:着妝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接盤俠第七百四十二章:瘋子第六百四十一章:說多了都是淚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三百九十章:提前佈局第一百五十七章:有些意外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六百四十九章:把蛋糕做大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三十八章:茅草棚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兩百八十七章:證據不足第三百零三章:起底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六百五十二章:愚公移山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一百三十四章:就診第九百六十八章:放鬆警惕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四百五十八章:親自下場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九十八章:我需要你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六十五章:分工合作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四百一十章:美妙的誤會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一百二十章:民貴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二十七章:如此秀才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七百六十二章:一棍子敲死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
第兩百二十八章:親自下廚第兩百二十章:差僱匠第八百一十章:徵辟?第八百一十七章:足夠了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第兩百一十二章:揣摩第九百六十四章:破城第九百零八章:逆襲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六百四十八章:大肆招人第六百八十八章:拿出實證第三百五十四章: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三百九十六章:能做官和會做官第一百一十八章:玉佩第六百九十六章:工業母機第四百四十二章:工業母機第七百五十章:不表態的趙煦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一百九十四章:勾兌第七百八十七章:官家着惱第兩百零六章:歪打正着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八百四十七章:兩難第九百五十一章:飄了第七百八十四章:宋朝也有信託機構第三百八十八章:接盤俠第九章:小官人被打傻了!第一百九十章:皇商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七百二十五章:救災開始第五百五十七章:超級吸金獸第一百五十三章:縱慾過度第兩百二十章:差僱匠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六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九十六章:着妝第一百二十一章:兩手準備第三百八十八章:接盤俠第七百四十二章:瘋子第六百四十一章:說多了都是淚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三百九十章:提前佈局第一百五十七章:有些意外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五百零九章:沒人會和錢過不去第九百三十九章:撐不住了第五百六十三章:錯過機會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六百四十九章:把蛋糕做大第一百七十三章:及笄禮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六百七十七章:即將離別第三十八章:茅草棚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七百一十三章:稍安勿躁第九百三十四章:馳道實驗第五百五十五章:受寵若驚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第八百九十六章:區別待遇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兩百八十七章:證據不足第三百零三章:起底第九百三十六章:規劃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九百七十三章:這是一條毒蛇!第六百五十二章:愚公移山第七百一十二章:竟敢欺君第四百四十三章:知識就是武器第一百三十四章:就診第九百六十八章:放鬆警惕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十三章:張羅親事第四百五十八章:親自下場第三百三十五章:“好”官人第七百二十一章:脆弱的農業經濟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九十八章:我需要你第九百九十二章:和諧與不和諧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六十五章:分工合作第八百九十九章:真的贏了嗎?第一百五十六章:皇城司第五百三十八章:打擊人第四百一十章:美妙的誤會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一百二十章:民貴第六百二十六章:一花一世界第八百零七章:明擺着的事第二十七章:如此秀才第八百四十章:鶯鶯燕燕第六百三十一章:很傻很天真的蘇軾第五百八十章:各方勢力涌動第七百六十二章:一棍子敲死第六百五十六章:天下之大,哪裡去不得?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