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大雪引起的河患

“難道那張家小子手中,也有堪比皇城司、安撫司的密探不成?”

彭元量的猜測已經很接近事實了,可惜他自己否定了自己:“不可能,這密探哪裡是這般輕易就建起來的?如果他有這樣的密探,皇城司爲何一點風聲走尋不到?嗯……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利用新聞探子從宮中知須了天下大事,然後推敲出來的。這樣一來就能說得通了,這張家小子的推敲爲何往往能切中要害……”

就在這時候,彭元量發現了趙煦的神情開始變得凝重了起來,久久都沒看完那封密信。

等趙煦放下密信的時候,那不帶絲毫感情的聲音就響起來了:“彭元量,去年冬以來,各地降雪都很大麼?”

“回稟陛下,去年冬以來,各地普降大雪,但並無嚴重災情。”彭元量不敢怠慢,連忙答道。

“那就是說,開春之後冰雪融水也會增多了?”

趙煦明白了,這兩件事是有聯繫的。但爲什麼在張正書之前,就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了?

“冰雪融水?”彭元量一愣,思索了一下後,才謹慎地回答說道:“陛下,降雪增多,則融水必然增多……”

“那也就是說,黃河沿岸的冰雪融水,全都彙集到黃河之中了?”

趙煦繼續步步緊逼地問道,讓彭元量這個對水利工程、地理構造一知半解的宦官搜腸刮肚,都找不到證據來反駁。事實上,事情也是這樣的。在小冰河時期,黃河決口是常事。從上古時期的大禹治水說起,那時候也是冰河時期;而在正史上的明朝末年,僅僅是萬曆年間,在短短二十三年的時間裡黃河就決口了十八次之多。更別說宋朝了,僅僅是在北宋,黃河及其支流共出現泛溢一百五十四次,平均每二到四年就有一次大的決口。僅黃河干流大範圍氾濫和改道就有近八十次,災害範圍波及黃淮、河北等,這樣的環境深刻影響了北宋的軍事、經濟和政治走向。

軍事上,因爲黃河決口帶來的流民,北宋朝廷不得不招募流民中的青壯,來杜絕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因爲冗兵,北宋的財政被拖累;因爲財政問題,北宋的貪官迭出,愚蠢的政治傾向,讓北宋常年處於鄰國的刀鋒威脅之下。可以說,北宋之所以滅國,黃河在其中出的力不少。

這就是小冰河時期的威力,強大到能讓一個王朝衰弱,也能讓一個王朝崛起。

“回稟陛下,從各地雪情來看,確有可能……”彭元量戰戰兢兢地回答道。

“如果黃河水位暴漲,再加上夏日暴雨來襲,黃河是不是還要決口?!”趙煦怒了,他清楚的記得,自他登基以來,黃河就決口了六次之多,而宋朝投入的治河金錢,也多達數百萬貫。可絲毫不見成效,反而每每因爲暴雨,黃河就決口了。甚至詭異的是,明明夏秋都沒多少雨水,黃河也一樣還是決口。如今看來,趙煦是找對了方向,罪魁禍首居然是冬天的降雪!

“陛下,小的不敢妄自揣測天威……”彭元量嚇得立時趴倒在地,如果趙煦要追究責任,皇城司是逃不過的。爲什麼就沒人想到,冬天降雪多了,也會引起黃河決口呢?這是不是皇城司監察不力的體現,是不是皇城司無能的體現?

好吧,趙煦也知道,皇城司不能私自出汴梁城,這事也怪不得彭元量。

“起身說話!”趙煦不怒自威地說道,“你看看張家小子的密信,有多少可信度?”

彭元量不敢違逆趙煦的話,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接過那密信,細細看了起來。

要說這彭元量確實是個人才,在宦官中也算是忠心耿耿的那一類了。其實在宋朝的宦官中,也是有不少對國家貢獻非常大的。彭元量雖然不精通兵略,但對於搞情報別有一手。因爲做情報工作,彭元量也無師自通了很多學問。比如鍊鋼,比如製造神臂弩,比如夜觀星象,比如種田縲絲……反正在儒家看來,都是“歪門邪道”,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歪才了。

要說到治水嘛,彭元量也是很有心得的。北宋一朝,向來不遺餘力地去治水,只要國庫稍有盈餘,治水就要展開的。殊爲可惜的是,終北宋一朝雖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並未取得實際意義上的成功。而彭元量嘛,作爲一個情報頭子,他爲了找出治水官員是不是有中飽私囊的嫌疑,也曾經鑽研過一段時間怎麼治水。雖然算不得治水大行家,可也不能說他一竅不通。

要說都北宋治水,討論最爲激烈的,就數趙煦登基之後了。從正史上看,趙煦登基後討論治黃河河患,是宋仁宗以來涉及人數最多,範圍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一次。

因爲皇帝年幼不能親政,所以高太后、司馬光等人就開始主持治水。從元祐元年開始,也就是趙煦即位後,黃河河患頻發,朝廷更是連年派遣官員巡視黃河,但是對於如何治理黃河卻是各有各的看法,互相爭論了許多年卻一直沒有定論。其中太師文彥博、右司諫王覿、知樞密院事安燾、王巖叟、呂大防、都水王令圖、王孝先、吳安持、李偉等人都力主東流說,而中書舍人蘇轍、範純仁、王存、曾肇、範百祿、胡宗愈等主張維持北流,反對回河東流。最後的結果嘛,是高太后拍板,同意了水官李偉的意見“因引導河勢,豈止爲二股同行而已,亦將遂爲回奪大河之計”,讓黃河恢復東流。

從元佑五年二月高太后下詔開修減水河開始,到紹聖元年回河工程完成,北流河口盡被堵塞,黃河回覆東流。但是僅僅過了五年後,也就是現在的元符二年,黃河就有再次決口的險情。這叫趙煦情何以堪?雖然,治理黃河是高太后下得詔書,趙煦那時候還是提線木偶,根本不能發表意見,再加上趙煦想盡量推翻高太后的政治成果,治河一事原本也不能算是趙煦的過錯。

但和宋神宗一樣,趙煦非常想中興大宋,黃河又是中興大宋的重中之重,自然是重視的,而且是非常重視!

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十二章:享受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七百四十四章:趙煦病倒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四百三十六章:被仰慕了?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受益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八百四十二章:酒壯慫人膽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八百一十八章:忽悠第五百三十四章:技術壁壘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八百八十三章:還在虧錢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七百八十六章:又扯上風水了第四百五十九章:毫無懸念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兩百八十九章:不幹人事第六百一十七章:親迎之日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兩百九十章:案件重演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四百九十八章:願打願挨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三百零一章:闖入皇城司第六百九十三章:化工基礎有了!第四百三十九章:顛覆第八百八十八章:大年初二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七百二十二章:自誇自贊第五百五十章:冬天攻城乃大忌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三百二十九章:唱新曲第三百六十一章:耳提面命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一百六十八章:收割蔬菜第四百四十五章:王爺?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兩百三十七章:順天門內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九百六十七章:大戰起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三百九十一章:有人眼紅了第一百七十七章:芰荷第兩百二十一章:停職留薪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四百五十二章:寬進嚴出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六百八十九章:山主人丁水主財啊!第一百七十一章:請假第六百三十二章:太墮落了第四十七章:繼續敗家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四百七十九章:官家的關注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五百零二章:明爭暗鬥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七百四十九章:到底是誰?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六百三十五章:這個媳婦娶得真貴!第三百九十四章:格格不入第一百零四章:全景預演第八百七十四章:尷尬的時間點第四百二十六章:理念不同第九百三十三章:水碓第九百五十八章:高陽關路經略使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八百四十一章:大言不慚第六百二十七章:制定標準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
第七百三十七章:匪夷所思第六十六章:三位一體的灌溉系統第十二章:享受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兩百二十六章:無法克說第四百一十八章:競賽性蹴鞠第七百四十四章:趙煦病倒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四百三十六章:被仰慕了?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受益第兩百七十四章:多事之秋第八百四十二章:酒壯慫人膽第三百二十六章:好過去搶!第四百六十三章:精神勝利法第九百一十九章:如此戰馬第八百一十八章:忽悠第五百三十四章:技術壁壘第七百一十七章:唯你是問!第八百八十三章:還在虧錢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第八百六十九章:怒懟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句詩第七百八十六章:又扯上風水了第四百五十九章:毫無懸念第七百二十四章:黃河決口了!第四百零六章:裝窮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兩百八十九章:不幹人事第六百一十七章:親迎之日第七百七十三章:傳閱第兩百九十章:案件重演第四百四十六章:找罵的第四百九十八章:願打願挨第七百零六章:外柔內剛第四百三十八章:小明第七百三十八章:過河抽板第三百零一章:闖入皇城司第六百九十三章:化工基礎有了!第四百三十九章:顛覆第八百八十八章:大年初二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七百二十二章:自誇自贊第五百五十章:冬天攻城乃大忌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三百二十九章:唱新曲第三百六十一章:耳提面命第三百五十二章:細水長流第五十七章:人山人海的廟會第一百六十八章:收割蔬菜第四百四十五章:王爺?第兩百九十二章:招募武人第兩百三十七章:順天門內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三百七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九百六十七章:大戰起第八百二十一章:能共贏第三百九十一章:有人眼紅了第一百七十七章:芰荷第兩百二十一章:停職留薪第七百章:范蠡也比不上我!第四百九十四章:男兒膝下有黃金第八百八十二章:會錯意第四百五十二章:寬進嚴出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兩百七十六章:自廢武功第六百八十九章:山主人丁水主財啊!第一百七十一章:請假第六百三十二章:太墮落了第四十七章:繼續敗家第五百四十八章:轉了性子第四百七十九章:官家的關注第九百六十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一章:大桶張家的小官人第三百四十四章:天下之大第五百零二章:明爭暗鬥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敵第七百四十九章:到底是誰?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第六百三十五章:這個媳婦娶得真貴!第三百九十四章:格格不入第一百零四章:全景預演第八百七十四章:尷尬的時間點第四百二十六章:理念不同第九百三十三章:水碓第九百五十八章:高陽關路經略使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八百四十一章:大言不慚第六百二十七章:制定標準第二十九章:宋朝夢第五百四十九章:避風頭第一百四十一章:榷酒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三百六十二章: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第八十七章:執念太深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