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太墮落了

到這個地步,司馬光還能忍就是傻子了,當下拍桌子跟蘇軾大吵了一頓。

然後,然後蘇軾就又雙叒叕被貶了。算了算他這一次在汴梁城的時間,從元祐六年回朝到元祐六年八月被貶,呆得還不夠半年。

可見,蘇軾真的是腦子有坑,或者說是太過天真。自己沒啥能力,還死裡往黨爭這個坑裡跳。

張正書給了蘇軾一個評價,那就是不懟人會死星人、不作死就會死星人。

這個漢子顯然不知道蘇軾的“彪悍戰績”,不然他就不會對蘇軾這麼維護了。

見張正書笑而不語,這漢子還以爲張正書認錯了,掙脫了史陌和劉忠的鉗制,色厲內荏地說道:“你這小子且記住,萬不可再說蘇相公的壞話!”說罷,連忙撿起扁擔就走了。

曾瑾菡見他這樣,氣得直跺腳:“郎君,那人……那人……”

“歷史自有公論,跟他說他也聽不進去。每一個都有不同的一面,別人看不到全部,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面目。我欣賞蘇軾的文章和詩詞,但不代表我同意他的政見。”張正書笑道,“所以蘇軾怎麼樣是他的事,我又幫不了他,給他提意見都算不錯了。”

曾瑾菡這才釋然了:“不過蘇東坡在杭州,確實做了不少利民的好事。”

“所以我說他最好不要接觸黨爭,他那頭腦不適合。”張正書笑道,“要是老老實實在地方做事多好,說不定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說話間,他們就來到了蘇堤之上,張正書指着蘇堤說道:“要是蘇軾能一直像在杭州這樣做事,老百姓就更記得他了。”這話等於沒說,要是蘇軾轉了性子,他就不是蘇軾了。文人嘛,都是浪漫的,都是很想當然耳的,換句話說,他們就是一廂情願,就是看不清時勢,也不懂人心向背,所以他們真的很傻很天真。

歐陽修在政治上的幼稚,和蘇軾如出一轍,怪不得是師生關係。

反正這些文人要是到了地方上,或許還能搞出個治理一方的政績來,這和孔子的治理方式也沒差多少,都是靠“仁政”,然後讓百姓各司其職,斷斷案子,就足以讓百姓稱爲“青天大老爺”了。

要知道孔子五十歲那年,做了魯定公的中都宰,相當於後世的市長。因爲做得好,又升官魯國的建設部部長——大司空。接着,孔夫子由大司空轉任爲大司寇,併兼任代理相國。期間嘛,孔子的政績如下:維護了魯國的尊嚴,震懾了齊國;墮了費邑和郈邑,恢復了國君的威勢;誅殺少正卯;穩定魯國物價。孔夫子做市長的時候是不錯的,但是他做丞相呢,就根本不稱職了。那時候的魯國,早已禮崩樂壞,三桓、陽虎等你方唱罷我上臺,孔子想要削掉三桓等權臣的權柄,那就等於激發了矛盾。

所以,孔子等於自絕了前途,不得不黯然離開魯國。

看不清局勢,單憑一股熱血想要實現政治抱負,孔子只能在春秋列國裡轉來轉去,卻沒有一個國君肯用他的政治主張。

而像蘇軾、司馬光、歐陽修等文官,其實和孔子是一毛一樣的,或許他們能治理一座城市,但絕對不適合治理一個國家。一旦被這些文官上位了,對國家來說就是一個災難。歷史不止一次證明了,像宋明清三朝,都是被這些自以爲是的文人毀掉的。

“這道蘇堤這般堅固,杭州百姓都很感激蘇東坡哩!”曾瑾菡低聲說道,把張正書從漫無邊際的思索中拉了回來。

“所以做官吶,就要做實事,老是打嘴仗有什麼用?”

張正書笑道,“就拿這蘇堤來說,蘇軾疏浚了西湖,讓杭州有活水澆灌農田,百姓得了實利自然念着他的好。”

“郎君看得這般通透,爲何不出仕哩?”

曾瑾菡一蹦一跳的,跳到了前面,突然回過頭來調侃他說道。

張正書摸了摸鼻子,說道:“我知道我自己的斤兩,哪裡是做官的料?且不說我能不能考中進士,就算是能做官,怕是我兩天就看不慣那些貪官污吏,然後得罪了一大幫人,最後連善終都混不到……”

曾瑾菡笑嘻嘻地拉起他的大手,說道:“是啦是啦,我都不喜歡當官的,就喜歡你這個小商賈!”

張正書自然知道她是在安慰自己,只是苦了跟着上來的曾五叔曾懋,還有蘇熙蘇子明和史陌、劉忠。史陌、曾懋還好,起碼他們是成家立業過的,但是劉忠和蘇熙還是光棍一條,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但不知爲何心中都騰起了一種渴望。

別說他們了,就是周遭的行人瞧見了曾瑾菡大膽的舉止,也掩嘴偷笑。

曾瑾菡也不傻,立時會意到了自己的跳脫,連忙躲進張正書的背後,差點沒敢擡起頭來了。要知道這可不是汴梁城,杭州城裡的小娘子也沒有北地那般“驚世駭俗”,人家還是很矜持的。

張正書也跟着偷笑,不過他是滿心歡喜的偷笑。要知道,曾瑾菡剛剛的動作,那可是後世小女生纔有的,張正書恍惚間都以爲是回到了後世,在西湖邊上舉辦的漢服活動呢。“沒事沒事,不就是被人看見了嘛,你我夫妻,秀恩愛又怕什麼被人看見?”

“都是你,還說?”曾瑾菡故意裝出兇巴巴的樣子,然而卻沒嚇到張正書。

在一陣善意的笑聲中,曾瑾菡狠狠地掐了一把張正書,張正書則誇張地叫了起來,更是讓曾瑾菡羞煞了臉。不知不覺間,小夫妻倆打打鬧鬧的,很快就到了西湖不遠處的一處靜謐的宅院前,這裡也寫着“曾家”二字。想來,這就是曾家祖宅了。

張正書也是感慨,這江南水鄉旁,一處園林式的別墅,嘖嘖嘖,妥妥的是大富豪,大地主啊!這樣的園林式別墅,在後世沒有上億快錢都拿不下來。要是趕上房地產上漲的時候,說不定都要幾個億。

“太奢侈了!太墮落了!”張正書感慨了一句,“不過我喜歡……”

第九百一十五章:考選胥吏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九百九十八章:對峙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一百四十七章:名聲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七百零二章:招數多的是!第三百一十九章:嘴炮神功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三百九十四章:格格不入第九十章:知我者第一百六十四章:死對頭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五百四十二章:雁門關外第九百九十五章:走到了這一步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兩百六十七章:坑你沒商量第三百八十章:艱難的決定第九十八章:我需要你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二十章:田舍郎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八百四十四章:心懷天下第四百零九章:文武並行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七百八十章:皇帝的報復第三百九十一章:有人眼紅了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兩百七十章:引導第六百四十章:錙銖必較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四百三十四章:白馬非馬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九百四十八章:李縣模式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六百零四章:同情趙煦第五十章:書鋪第八百四十九章:過招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一千章:大結局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六百九十五章:你繼續吹第兩百零三章:意外之喜第三百六十五章:望遠鏡第九百八十二章:戰略大迂迴第三百三十三章:造型太過嚇人第四百八十三章:敲打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二十六章:重賞之下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四百一十五章:搶手第九百五十二章:事情暴露第一百一十章:各懷機心(上架五更,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八百一十一章:吃了沒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四百八十一章:水銀之禍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十二章:享受第五十一章:曾小官人第八百二十九章:看不順眼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六百一十六章:積攢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七百一十八章:自討苦吃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八百二十八章:攪局者
第九百一十五章:考選胥吏第六百五十九章:遇着海盜了第六百六十五章:談判第九百九十八章:對峙第五百九十六章:糊塗了第一百四十七章:名聲第八百五十五章:被贖身了第兩百六十章:耿直的章惇第七百零二章:招數多的是!第三百一十九章:嘴炮神功第五百六十章:閒言閒語第三百九十四章:格格不入第九十章:知我者第一百六十四章:死對頭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第七百二十章:糧價風雲第三百零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五百四十二章:雁門關外第九百九十五章:走到了這一步第一百四十六章:弱國無外交第兩百六十七章:坑你沒商量第三百八十章:艱難的決定第九十八章:我需要你第一百一十六章:只有富帥,沒有高第二十章:田舍郎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第八百八十一章:獻殷勤第七百九十二章:下絆子第八百四十四章:心懷天下第四百零九章:文武並行第七百三十章:護身符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七十三章:患得患失第七百八十章:皇帝的報復第三百九十一章:有人眼紅了第三百八十七章:禁軍弊病第兩百七十章:引導第六百四十章:錙銖必較第四百零五章:胡扯亂謅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四百三十四章:白馬非馬第三十二章:太奢侈了第九百四十八章:李縣模式第九十三章:打探消息第六百零四章:同情趙煦第五十章:書鋪第八百四十九章:過招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一千章:大結局第八百二十六章:惱恨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巔峰第四十一章:密不透風第五百三十三章:山寨能力太強了第六百九十五章:你繼續吹第兩百零三章:意外之喜第三百六十五章:望遠鏡第九百八十二章:戰略大迂迴第三百三十三章:造型太過嚇人第四百八十三章:敲打第三百一十五章:航速太慢第二十五章:羣情激憤第二十六章:重賞之下第九百六十九章:奇襲涿州第四百一十五章:搶手第九百五十二章:事情暴露第一百一十章:各懷機心(上架五更,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七章:做人要低調第三百五十五章:地少人多的中原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第八百一十一章:吃了沒第七百六十一章:對付皇權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四百八十一章:水銀之禍第五百八十二章:設局見面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八百四十六章:傾心第六百零六章:旁敲側擊第六十八章:忘了一事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四百四十一章:炫耀第七百七十四章:一腔孤勇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十二章:享受第五十一章:曾小官人第八百二十九章:看不順眼第八十章:準備刊印第五百七十章:事出突然第九百四十七章:貴客上門第七十章:讀書人的節操第六百一十六章:積攢第七十八章:北宋的腦殘粉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七百一十八章:自討苦吃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第九百四十三章:遼國大亂將至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八百二十八章:攪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