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一年比一年強

趙煦皺眉說道:“棉花甚麼的,能有這麼厲害?”

“我之前不是跟你說了嗎,這棉花,也就是白疊子了,它最厲害的地方是能保暖,只要穿得厚,再冰天雪地的都不怕。契丹人雖然牧羊,可你不知道的是,在幽雲十六州那邊,其實他們已經開始農耕了,可以說跟大宋也沒啥區別的。”

“這又如何?”趙煦不明所以地問道。

張正書嘆了口氣說道:“有時候我覺得你這皇帝做得真輕鬆,這樣的功課都不做。說實話,打仗,其實打的是經濟實力。即便是契丹人那樣的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度,一時半會能聚集大量兵力,可只要打上半年,國內的經濟就會垮了。別的不說,就拿羊毛來說,契丹人過冬全靠這個了。可他們的羊毛,不懂硝制,只會簡單處理,所以不能久放。所以,只要拖他們幾個冬天,他們連過冬的衣裳都找不到了。再說了,即便契丹人打仗不用帶多少糧草,可拉出了這麼多人來打仗,他們還有人放牧種地嗎?”

趙煦一愣:“你是說,契丹人不敢一直來攻?”

“從上古時代起,北方遊牧部落就是這麼個模式,只會在秋冬之間南下掠奪。這是因爲這會他們的羊肥馬壯,能支撐他們用兵。但是過了幾個月,他們的糧食耗盡,馬匹掉膘,這些遊牧部落就不得不撤兵了。從某種程度上講,遊牧國家的經濟,比農耕國家的經濟脆弱太多了。這也是爲什麼漢朝西擊匈奴能成功,唐朝能把突厥攆走的緣故。他們即便一時強盛,也無法持久。這是因爲草原上的生活條件惡劣,出產不多。一旦打仗打得久了,他們的生產就受到影響,進而沒有糧食、衣裳……這樣的情況下,拼的就是民族的韌性和底蘊了。”

這麼個新鮮的角度,讓趙煦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所以,只要守住幾個月,契丹人不退也得退了。怎麼守,也是個學問。首先,必須堅持一種制度,那就是堅壁清野,秋收過後,必須把百姓和糧食都運進城中去。同時,利用水泥的特性,幾年之內,在華北平原這裡……額,也就是在河北東路這裡,高築牆,廣積糧,練精兵。這練精兵就不用說了啊,利用蜂窩煤作坊,剔除老弱病殘……”

張正書洋洋灑灑說了一堆,其實就想說明一個道理,沒有天險的情況下,防守就只能被動了。

可被動防守也有被動防守的主動,堅壁清野、梯次防守、多城聯動、訓練鄉兵……趙煦聽了都覺得是良策,直到張正書說到了戰略反攻:“這是相持階段,也就是說遼國不想打,我們大宋也不想和他們打。但事情不會一成不變的,現在夏國垂垂欲墜,甚至還有投降的念頭了,夏國若是倒向大宋,必然會加重遼國的危機感,那麼戰爭可能就要到來了。”

趙煦冷冷地說道:“如此甚好,朕也想和耶律洪基碰一碰!”

張正書不理他,繼續說道:“宋遼都是底蘊很厚的大國,不可能被一棒子打死的。但我大宋的弊端,在都城沒有天險。所以,必須要像我剛剛說的那樣,仿照河北東路多築城,拱衛京都。我說,你該不會有遷都的念頭吧?”

趙煦搖了搖頭,苦笑道:“遷都?不可能遷都了,以後想都不用想……”

張正書也明白,他這一脈是宋太宗一脈,趙光義當年說的“江山在德不在險”,直接堵死了遷都的路,他的子孫該不會說自己老祖宗是錯的吧?

“反正啊,不管夏國向誰投降,勢必會影響兩國天平。”張正書分析道,“我估摸着夏國不太可能會向大宋投降,哪怕你開出的條件再豐厚。不過嘛,這事也說不定。除非不是小樑太后當政了,畢竟她差點被遼國殺掉,早就忌憚遼國了。我跟你說啊,能滅夏國就直接滅,不要留後患,許諾豐厚點都沒事,甚至可以保證梁氏的富貴榮華。但是,一定要解除党項人的武裝力量,把党項人遷往中原,再把中原漢人遷往夏國……”

這是老成謀國之言,趙煦也聽進去了:“你小子還算有點見識……”

張正書笑道:“只要大宋堅持對夏國施壓,夏國是頂不住的。我說過了,夏國和遼國一樣,經濟脆弱。現在,夏國國內估摸已經到了崩潰邊緣了,我們再軟硬兼施,絕對能把夏國打下來。夏國現在已經損失了十數萬青壯,已經元氣大傷了。”

“不對,這和治水有甚麼關係?”趙煦纔回過神來,差點又被張正書帶偏了。

“唉,幸好你沒啥御駕親征的念頭,不然又會是第二個隋煬帝了。”張正書嘆了口氣說道,“明擺着的事啊,宋遼絕對會因夏國而大打出手。河北東路因爲黃河改道,最難熬的冬日就要來了。不過,也沒關係。到了那時候,我的海船也造好了。只要你肯下決心,我們絕對能在幽雲十六州搞一搞事情的。沿河而上,有數百里的開闊地,隨便在一處散下兵線,遼國也要忌憚吧?也不用多,幾千兵馬,拉着數十架投石車,給莫州、瀛州、涿州等沿河的州府,來一個石彈攻擊,只打城牆就行了,保管耶律洪基會忌憚你了!”

沿河沿海攻擊,利用水師優勢打遼國,這是張正書早就和趙煦說過的了,趙煦卻還是覺得不靠譜:“這怕是打不過吧?”

“爲什麼非得正面硬剛啊?”張正書就不明白了,“打仗就不能靈活一點嗎?打完就跑啊!我剛剛說過了,遼國的經濟很脆弱,他們不能打持久戰,而且他們也經不起消耗啊!沿用攻打夏國的方略,用水師騷擾遼國的經濟來源地——幽雲十六州,擄掠他們的百姓,焚燒他們的糧食,叫遼國痛不欲生,這就達到戰略目的了啊!遼國再厲害,能和我們比對耗?別忘了,大宋將會一年比一年強,你還有兩季稻,有江南在手的!”

趙煦心動了,幽雲十六州是歷代宋朝皇帝的心中一根刺,做夢都想拿回來!

第三百九十八章:腐儒誤國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四百五十章:隨口胡扯第八百五十九章:返場第三百五十一章:曲線救國第四百八十三章:敲打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八百五十三章:擋箭牌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兩百三十九章:有道理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八百九十一章:賞賜就免了第六百七十三章:只能誘之以利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八百六十四章:有什麼買什麼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四百五十章:隨口胡扯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八百七十一章:財政預算第三百一十八章:訛詐第兩百三十四章:划得來第三百六十七章:勞碌命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四百六十九章:火藥武器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六百零八章:沙盤模擬第六百四十六章:有事相求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五百一十五章:狗血第九十章:知我者第九百三十一章:煙花和火藥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四百五十五章:就是消遣你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六百二十七章:制定標準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五百五十三章:字畫抵債第三百四十一章:下猛料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三十三章:婚約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兩百四十五章:欲加之罪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十七章:若桃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三百七十四章:阻力重重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九百二十章:官營養馬場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五百五十九章:細思極恐第七百零八章:表忠心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九百零一章:大戰再起第四百六十九章:火藥武器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九百零一章:大戰再起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一百九十二章:嘴炮誤國第兩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六百二十一章:聽牆根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二章:AI系統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十四章:都是衣裳惹的禍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五百六十八章:坐實了第七百五十四章:吃醋的感覺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
第三百九十八章:腐儒誤國第兩百七十五章:用錢砸第四百五十章:隨口胡扯第八百五十九章:返場第三百五十一章:曲線救國第四百八十三章:敲打第兩百五十九章:死衚衕第八百五十三章:擋箭牌第七百五十八章:連環陰招第三十章:敗家子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第九百八十四章:早有預料第兩百三十九章:有道理第八百二十七章:有真有假第八百九十一章:賞賜就免了第六百七十三章:只能誘之以利第九百六十二章:潛藏行軍第八百六十四章:有什麼買什麼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第四百五十章:隨口胡扯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煙花第兩百五十章:自找麻煩第兩百四十一章:兩難第八百七十一章:財政預算第三百一十八章:訛詐第兩百三十四章:划得來第三百六十七章:勞碌命第八百五十四章:這都啥事!第四百六十九章:火藥武器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好青年第五百四十四章:軍機要密第六百零八章:沙盤模擬第六百四十六章:有事相求第七百零三章:不計成本第一百六十三章:擔憂第六百章:從重處置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第八十二章:窮秀才第三百二十一章:見世面第三百八十二章:吹噓第四百七十七章:財政審計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月不見第五百一十五章:狗血第九十章:知我者第九百三十一章:煙花和火藥第兩百四十九章:遼國虛實第四百五十五章:就是消遣你第四百一十一章:獲勝概率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第六百二十七章:制定標準第九百八十八章: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第五百五十三章:字畫抵債第三百四十一章:下猛料第七十六章:格格不入第三十三章:婚約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兩百四十五章:欲加之罪第三十三章:婚約第八百九十四章:一不小心說了心裡話第一百六十一章:銷量驚人第十七章:若桃第三百二十五章:贖身第九百三十八章:不情不願第四十章:震驚的圖紙第六百二十章:拜堂第七百九十四章:醜話說在前頭第兩百九十八章:又升級了第兩百九十五章:大作坊模式第六百二十二章:一輩子就一次的事第三百七十四章:阻力重重第六百二十三章:新婚燕爾第兩百七十一章:船隊第九百二十章:官營養馬場第七百六十七章:主動權第九百七十五章:宋朝版“喀秋莎”第五百五十九章:細思極恐第七百零八章:表忠心第九百二十二章:修路第六百三十八章:另起爐竈第九百零一章:大戰再起第四百六十九章:火藥武器第一百六十章:彈劾第九百零一章:大戰再起第七百五十九章:蔡京出招第六百五十五章:走海路第一百九十二章:嘴炮誤國第兩百一十八章:弄巧成拙第兩百四十八章:憤青惜憤青第六百二十一章:聽牆根第三百四十三章:眼波如水第二章:AI系統第八百七十七章:慫恿第七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十四章:都是衣裳惹的禍第四百七十章:驚天動地第五百六十八章:坐實了第七百五十四章:吃醋的感覺第一百八十四章:交換第七百七十一章:君前失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