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城門校尉

楊叢義與湯鷽兩人剛好就看到了這場詩文比拼的好戲,等衆人離開,楊叢義問道:“你覺得他們誰贏了?”

湯鷽道:“他們是兩種人,一個心裡裝的是金戈鐵馬,一個心裡想的是鶯歌燕舞,自然是牽馬的贏。”

楊叢義笑道:“哦,湯兄也能看出來,不容易啊。”

湯鷽白眼一翻:“我可不是自鳴得意的太學生。”

楊叢義哈哈大笑,拍拍湯鷽的肩旁,兩人繼續遊湖。

錢塘門,位於臨安城西,是臨安最爲重要的五門之一。

作爲城西重要門戶,錢塘門防守極爲嚴密,每日申時開啓,酉時關閉,晚開早關,過了這個時辰,要出城西去,就得走一段,從涌金門出去。

錢塘門與餘杭門一樣,內外各有五十名精銳軍士把守,對進出行人物資進行仔細檢查。

進出此門者,不論是達官顯貴,還是統軍將帥,所有人等一律不得乘車坐轎、騎馬馳騁,均須步行,盤查無誤之後方可進出。

長此以往,平民百姓寧願繞遠路,也不願意走錢塘門,那些因私出城的官員、貴戚也是一樣,出城遊湖的就更不必說。常常一天下來,見不到一個行人進出,把守錢塘門的軍士竟成了十八門裡最清淨的。

城門校尉石興,祖上乃大宋開國功勳之臣石守信,他是石家第八代子孫,在他祖父那一代便已家道中落,到他這一代,更是無權無勢亦無財,人丁單薄,門前冷落。

幸得祖上庇佑,恩蔭入軍,得以在殿前司任職,年紀輕輕便升爲校尉,委以重任,把守城西重門。

這原本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可他卻並不這麼想。他的志向是像祖上石守信一樣領兵打仗,征戰四方,建功立業,恢復祖上的榮光,而不是天天站在城門前,與軍士大眼對小眼,無所事事,荒廢光陰。

石興從城內走到城外,見五十名軍士在城門兩側排開,站的整整齊齊,他暗自點頭,對這一個多月來的*結果很滿意。

“有什麼情況?”石興站定後開口問道。

“沒有,正常。”近前一名軍士高聲回答。

石興面無表情,“好,繼續。”說完轉身走回城門內。

城門內外景象大不相同,城外百步之內無人煙走獸,連蔽日樹木也沒有,一片空曠。

城內目之所及人聲鼎沸、比肩接踵,若不是離城門二十步之地架起了路障,恐怕要擁擠到城門口來。

但即使再擁擠,也無人觸碰路障,甚至與路障保持了一步以上的距離。寧遇秀才,莫遇兵,古已有之的道理,自然是人人都懂。

不知這種無聊的守門歲月還要持續到何時。剛剛擔任城門校尉不到兩個月的石興,早已沒有了先前的興奮。宋金和議之後無仗可打,要想建功立業更是不可能,現在就是想從錢塘門離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辭了軍職。

辭掉軍職,他想都不敢想,若是讓母親知道,定然會大發雷霆,不讓他在祖宗靈位前罰跪認錯,絕不會罷休。

軍職不能辭,守着城門一日復一日,到何時才能罷休?如今戰火已熄,再無沙場立功的機會,恐怕得困守在這城牆裡一輩子,任由年華蹉跎。恢復祖上的榮光,便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大人!”

突然聽到軍士呼叫,石興如夢初醒,回頭見那軍士神情慌張,急問道:“怎麼了?”

“有人硬闖!”

“全體戒備!”對城門內守軍發出命令後,石興快步出城。

好大的膽子,錢塘門也敢硬闖。聽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他有些緊張,但就在他出城的途中,突然念頭一閃,興奮起來,有人硬闖,這便是他的機會。

城門外,軍士長槍交加,將一隊人馬攔下。

“怎麼回事?”石興來到前線,在四杆交疊的長槍後站立。

“大人,他們不下車不下馬,也不肯表明身份。”有軍士立即回答。

車駕上一男二女,男子衣着華貴,女子輕佻嫵媚,不是那位游完西湖的風流俊郎又是誰。

只看一眼,石興便知他們是何種身份。

“所有人進出錢塘門,一律步行,接受檢查,不得騎馬乘車!”石興高聲對車上的人說明錢塘門的規矩。

車誰知車上男子微微一笑:“現在還不到下車的時候,該下車的時候,我自然會下車。”說完便旁若無人的與身旁女子調笑起來。

見對方如此不把他們放在眼裡,石興心中不悅,肅聲道:“想要從這兒進城,就趕緊下車接受檢查。若不想進城,趕緊離開!”

“你一個把門的,也敢對本人如此大呼小叫,膽子不小。不過本人今天心情好,不跟你一般計較。趕緊讓開,若是耽誤了大事,你一個腦袋可不夠賠。”

聽了這話,石興更是惱怒,強壓心中怒氣,正聲問道:“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經過錢塘門都得下車,你有什麼功名在身,敢不下車接受檢查?”

“無功名在身又如何?快快讓開,別逼我動手!”車上男子收了臉上的笑容,明顯對這些軍士失去了耐心。

石興看到那男子眼中一閃而過的殺氣,心中一驚,脫口而出道:“全體戒備!”

許久沒看到有人進出,軍士們本想看看熱鬧,突然聽到命令,頓時心裡一緊,幾十人急忙圍了上來,慌亂無比,毫無陣型可言。

車上男子把軍士的表現看在眼中,輕蔑的說道:“找死。”

車駕後的馬隊死死盯着軍士的動向,見軍士圍上來,立即有四騎從車後閃出,擋在車前。

面對這種情形,石興心裡緊張,同時又興奮,一聲大喝:“拿下!”

四名軍士聽到命令,立馬槍尖向外逼上前去,組成槍陣,擋住車前四騎。

誰知他們剛一近身,只聽“啪啪”幾聲響,手腕傳來一陣劇痛,手裡的槍再握不住,掉落在地,握着手腕便往後退去。

其他軍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見他們丟了手裡的槍後退,大家又是一陣慌亂。

石興將那瞬間的情形看得清楚,他看到那四人手中握着的馬鞭,如靈蛇一般擊中了四名下屬的手腕,那一擊準確無誤,下屬根本避無可避。

從那一擊中,他知道自己先前判斷錯誤,這些人肯定不是在大戶人家看家護院的家丁,倒像是訓練有素的軍士。車上男子年紀輕輕,便有軍士護衛,身份必然不同一般,不是皇親便是貴戚。但是從錢塘門進出的人,沒有高低貴賤,皇親又如何?

“大膽!你們想造反嗎!”石興厲聲呵斥。

“進城。”車上男子彷彿沒有聽到一般,根本不予理會,反而命令進城。

車前四騎聽到男子的話後,雙腿輕輕一夾馬腹,便向守城軍士逼來。

丟掉兵器的四名軍士緊握手腕,當先向後退去。其他軍士神色驚慌,這種情形他們從未遇到過,不知該進還是退,處於兩難之中,糾結不已。

石興見有人後退,厲聲道:“臨陣後退者,軍法處置!”

軍士們知道軍法的厲害,石興此話一出,隊伍方纔穩住,所有人一致向前,挺槍對峙。

然而對方絲毫沒有懼色,並沒有停下的意思,驅馬前行,瞬間到了三步之內。

“統統拿下!”石興大喝一聲。

軍令如山,軍士們心裡即使再害怕,也無暇顧及了,前排挺槍便向對方刺出,要把對方逼停。

然而事與願違,只見對方手一揚,又是“啪啪”幾聲響,他們手裡的槍便落了地,手腕揪心的疼痛,疼得快要縮成一團。

眼見八人折損,直到此時石興方纔緊張起來,對方人數衆多,實力強勁,若要硬闖,他們根本守不住。城門失守這可是大罪。

心念到此,回頭一聲大喝:“關城門!”

城內軍士一直留意城外動向,聽到命令,立馬關門。

偌大的城門,一旦關閉,再想開啓,便沒有那麼簡單。

車上男子臉色一變,若在午時之前進不了城,可就誤事了。隨即命令道:“衝進去。”

聽到命令,那四騎立馬揮舞起馬鞭,見人就抽。

軍士們哪裡是他們的對手,簡直毫無還手之力,轉眼的功夫,長槍便落了一地,五十名軍士折損大半。

石興身爲城門校尉,若對方闖了進去,便是城門失守。錢塘門,京城門戶失守那還了得。他來不及多想,閃身上前,一把抓住對方抽過來的馬鞭,將一人拉落馬下。

見同伴落馬,另外三人瞬間揮鞭擊來。

石興識得馬鞭厲害,見三鞭同時擊到,不敢再接,一個閃身,退到三步之外,從軍士手中奪過一杆長槍,順勢刺向當中一人。

那人手中無兵刃,無法格擋,只得急收繮繩,停步,不然非得一頭撞在長槍上不可。

一槍將對方逼停,石興便不再有其他動作,與對方對峙起來。他心中驚駭不已,若對方手中不是馬鞭,而是兵刃,剛纔三人同時出手,他那一槍根本就擋不住。

眼前這些人到底是什麼人,爲什麼要闖城門?他已經沒心思去想,如何才能把他們攔住,纔是當前最緊要的事。

第510章 一家人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42章 成功營救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39章 虎頭巖第446章 江口村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275章 賺錢千萬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33章 人心本善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364章 命案推測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686章 急功近利第45章 合圍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740章 宋夏無備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92章 紅沙谷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282章 宣威軍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95章 慘敗而歸第52章 自尋死路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45章 合圍第265章 一堆爛賬第96章 傳訊自救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440章 臨行安排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467章 早有算計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631章 臨戰將令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720章 大局已變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271章 礦石作畫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22章 知縣老爺的賞識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19章 都是餬口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424章 暗中調查第527章 總管府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303章 籌劃行動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27章 傳言第9章 不速之客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432章 召集令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429章 這是機會
第510章 一家人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42章 成功營救第150章 募工開營第441章 共赴義烏第39章 虎頭巖第446章 江口村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275章 賺錢千萬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33章 人心本善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364章 命案推測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554章 芸娘陪同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686章 急功近利第45章 合圍第528章 天竺回易第135章 湯鷽之疑第740章 宋夏無備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130章 太學辯議(三)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92章 紅沙谷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282章 宣威軍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116章 秦檜出場第95章 慘敗而歸第52章 自尋死路第458章 全軍集訓第783章 分兵突圍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45章 合圍第265章 一堆爛賬第96章 傳訊自救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440章 臨行安排第610章 託付鎮江第772章 糧草轉移第336章 占城消息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419章 軍演章程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747章 議和待機第755章 駁斥腐臣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467章 早有算計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631章 臨戰將令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731章 佔據城池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720章 大局已變第438章 再拉一人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271章 礦石作畫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520章 軍權下放第22章 知縣老爺的賞識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19章 都是餬口第742章 內庫餘錢第353章 龍泉軍營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424章 暗中調查第527章 總管府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437章 大醉歸來第303章 籌劃行動第614章 行營議事第27章 傳言第9章 不速之客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432章 召集令第258章 使團進城第789章 合圍燕京第594章 巡視建康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345章 精明的掌櫃第380章 兩次點名第429章 這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