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嶺南景象

馬車在城內寬闊的水泥路上駛過,李世民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兩年多時間就建設起來的城池,因爲,沿路他看到的全部是排列整齊,裝修也十分精緻的房屋,根本沒有一點南方蠻夷之地的感覺。

街道兩邊的人行道上,甚至有連善陽和都不具備的水泥制花壇,時值盛夏,花壇上面的花朵開的分外鮮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棵的果樹上,也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子,以荔枝,龍眼,黃皮等果樹居多,連樹的大小,也都很一致。

沒的說,嶺南這邊滿山遍野都是這樣的果樹,他們就是直接接移植差不多大小的成株到城裡來栽的,這樣也能方便城內的居民,想要食用的時候採摘。

廣州這個地方,在後世,叫羊城,也叫花都,之所以有羊城的稱呼,是源自於周朝的一個神話傳說,而花都的稱呼,則是因爲,這裡的野山花確實多,幾乎全國大部分品種的花物,在這裡都能種的起來,長的很好,所以,孫享福才把花露水這個產業,留在了廣州。

李世民喜甜食,愛豔麗色彩,進了城之後,整個心情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起來,在車駕上,他戴着一副此前孫享福送給他的遮陽墨鏡,用稻草管子吸着椰子汁,很快,就到馮盎爲他建造的行宮大門前,侍衛先進了宮牆內檢查佈防,他則是先從外面觀看了整個行宮的模樣。

白牆紅瓦,並非庭院式建築,主體更像是一座城堡式的大樓,與孫府有幾分相似,雖然只有三層,但每層的挑高達到了五六米的樣子,倒是不比長安的望江樓矮。

最讓他驚喜的是,這棟樓所有的窗戶上,裝的都是半透明的琉璃,而且,三層樓上的窗戶,是幾乎全透明的玻璃。

他雖然知道這東西其實不值多少錢,但它的市價高啊!此前,可沒有誰把它弄在房屋上面做窗戶,連孫享福家裡都是如此,那是怕被別人罵奢侈。

然而,奢侈的東西,誰不想去享受呢,只是面子上,還是要客套一下的。

“馮卿你這也建的太奢華了些,朕住進這樣奢華的房屋裡,心有不安吶!”

“呵呵,陛下放心,建造這房子所用的琉璃,可不是渭南琉璃廠製造出來的高價貨,這是臣屬下的海員在南海一處島嶼上發現了一座大水晶礦石,在那邊拉回來燒製的,那邊這些東西還多的很,不算稀罕物,用一些在陛下的行宮上,是大家的想法。

而且,在嶺南,做這些琉璃窗戶,十分的有必要,因爲咱們嶺南的蚊蟲多,許多還是帶毒的,有了這些琉璃窗戶,即可以很好的採光,也能防止蚊蟲進入行宮之內,這才能保障陛在咱們這邊能夠休息的好。”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又笑道,“朕原本以爲嶺南是一片蠻荒之地,現在看來,卻是大錯特錯了,想不到這裡的人口如此之多,物產如此之豐盛,還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

馮盎聞言,笑着接話道,“其實陛下沒錯,幾年以前,這裡確實是一塊毒蟲橫行,疾病肆掠的蠻荒之地,具體是什麼模樣,您一會兒上了頂樓,拿望遠鏡,看了看北城門外的舊城區就知道了,不過,自從貞觀元年正明來了這裡一趟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他治好了阻礙我嶺南人口繁衍的大肚症,使得嶺南之地的勞動力大大的增加,又引進了新的占城稻種,教會大家耕種,使我嶺南百姓,再無糧米之憂,還留下了抗疫防病,製糖,製鹽,製藥,造船,釀酒,製造果肉罐頭,果乾,花露水等等各個方面的技術,使我嶺南的物產豐富,經濟快速的發展了起來。

有了這些商品,各地的商人,就更加願意往咱們這邊跑了,他們帶來了很多咱們需要的東西,也將咱們產出的東西,高價銷售了出去,您可能不知道吧!咱們嶺南的一船蔗糖,可以在倭國換一船銀子回來,如果是桂糖,則能換兩船銀子,甚至半船金子。

而因爲咱們這裡富裕了起來,四年左右的時間裡,周邊沿海衆多小國,小部落的人口,都逐步往咱們這邊遷移了,加上巴木在交趾沿海開闢的日南郡,咱們嶺南的人口,可不是大唐建國之初的三十幾萬了,現在至少已經有七十萬以上,再過幾年,突破百萬也不成問題。”

聽了馮盎這番話,李世民苦笑道,“朕當初以爲,一個縣候的爵位,足以酬謝正明來嶺南引進稻種之功,如今看來,卻是封賞的太薄了,如果沒有當初他的嶺南之行,就沒有如今的嶺南,甚至,沒有如今的大唐,你們這裡產出的糧食,貨物,可是爲咱們大唐渡過了幾次大危機啊!朕此次返回長安之後,定讓禮部爲你等敘功。”

“呵呵,陛下仁厚,我等盡知矣,不過,正明與臣的官爵,都已經是當朝頂尖,財富也是用之不盡,就是賞的再厚,與我等也是無用,所求者,不過是這天下,能繼續如此的太平安逸下去,只要陛下能以民爲重,繼續當前的治國思想,便是對天下臣民百姓,最大的回報了。”

“馮卿高義,朕甚慰之,朕甚慰之啊!”

李世民握住馮盎的手,十分感激的讚道。

“呵呵,既然如此,陛下可別推遲了臣的一番美意,進去看看吧!”

馮盎笑呵呵的做了個請的手勢,李世民與李靖,尉遲恭,張亮,段志炫,劉弘基等人,便一同朝行宮的大廳裡走去,門前有侍女幫其挽開了隔絕蚊蟲的紗簾,入內之後,李世民頓覺涼風陣陣,燥熱盡去。

“咦,這屋頂懸掛是爲何物?爲何能自動旋轉,扇出風來?”

“呵呵,陛下沒有注意到行宮頂樓那些不斷旋轉的風車麼?咱們沿海之地,海風大,有那風車帶動齒輪裝置,便能使這室內懸掛的吊扇,不停的轉動通風,這行宮每一層建的如此之高,也是爲了方便通風,解除燥熱,樓上的幾層客廳,臥室,都有這樣的設施,這風扇旋轉的速度,還可以通過調整齒輪而變幻,夜晚涼快的時候,用小風即可,午後大熱的時候,用大風。”

“端的是精妙,倒是與水輪船上的風車,有異曲同工之妙。”

“呵呵,這裝置,可是臣屬下的工匠模仿白雲湖的孫府別院建造的,那些專司建築設計的孫府工匠,平時都是住在哪裡搞研究。”

李世民點了點頭笑道,“正明屬下的這些工匠,專司各種奇淫技巧的專研,平時成果不少,朕還真想知道,今後他們能把房子玩出什麼花來,這客廳不小,可以供數百人飲宴相聚,不如,馮卿將家中子侄,以及本地官員,族老相邀而來,朕在這裡設宴,與他們同樂。”

“陛下,如果召集大家飲宴的話,還有個地方,比這大廳更好,請隨臣來。”

很快,馮盎帶着李世民等人,穿過了大廳,走出了後門,穿過一條走廊後,便看到了一大片波光粼粼的地方。

WWW◆TTKдN◆¢ ○

這是一個足有五六畝地大小的人工游泳池,泳池周邊的地面,全部是用彩色的鵝卵石鑲嵌在水泥裡鋪平形成的,泳池的底部,有瓷磚鋪就,三面鑲嵌瓷磚,一面,鋪着細細的緩坡沙子,沙子後面,是高大的椰樹林,椰樹林中間,擺放着很多座椅,這畫面,讓李世民一下子就想到了望江樓夏天才會開放的曲江池戲水沙灘。

想不到這行宮的後花園裡,竟然建有這麼大一處戲水池,而在池子旁邊的椰樹林,吃些瓜果冷食,吹吹自然風,別提有多舒服了。若是感覺燥熱了,還可以到池子裡去戲水解暑,如果再有一些美女陪伴,那個畫面,想想都美的很吶!

“陛下,咱們嶺南夏日燥熱,這樣露天戲水,在沙灘樹林裡食用烤制海鮮,纔是最舒坦的飲宴方式”

聞言,憋了老半天沒說話的尉遲恭終於忍不住打斷了馮盎的話道,“烤東西吃好啊!這幾天在船上,盡吃些蒸煮的了,馮公還請多上些大魚大肉來,聽說你們嶺南的野豬肉不錯,還有那種大蟒蛇,大斑魚”

李世民笑着指了指尉遲恭道,“呵呵,你這老貨,怕不是這幾天在船上吃乾糧吃膩歪了吧!倒是有臉勞煩馮卿幫你張羅山珍海味了。”

馮盎笑着接話道,“無妨,無妨,我嶺南之地,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里遊的,樹上長的,各種吃食應有盡有,以前的捕撈工具不精良,烹調技術不夠,不敢亂吃,現在,卻是早已被望江樓派過來的廚師團隊,摸索出了很多種吃法,到時候,一定會讓諸位吃盡興的。”

入鄉,就要隨俗,經過馮盎的一番介紹,善於在酒場拉近別人與自己的關係的李世民,頓時就大爲意動,同意了他的提議,於是,一場沙灘戲水燒烤晚宴,就在馮盎的張羅下,準備了起來。

在李世民在嶺南吃喝玩樂,與嶺南當地百姓官員拉近關係的時候,孫享福終於完成了藥田種植的階段性任務,開始啓程回長安,看老婆孩子。

反正北地各郡城的建設發展,都有各自的刺史負責,牛進達也已經來到了善陽赴任,把整編軍隊,戰後的撫卹兵源補充的事情交給他之後,孫享福就會沒有具體事情幹了,正好他也要回長安,幫安北軍此次參與了西突厥之戰,和東征之戰的戰士們請功,定封賞,順道,也要參加李世民在下半年要舉行的超級大朝會。

這場朝會的政治意義可不小,至少,會定下大唐未來五年的一個發展規劃,孫享福這麼重要,且高級別的官員,自然是不能缺席的。

倒是李承乾,他現在玩體驗職業,玩的是不亦樂乎,進步也不小,關鍵是遊離在五姓七家之間,他還能得到不少經濟利益,所以,他一點也不想回長安,李世民也沒有明旨讓他現在回長安,那就只好讓他在善陽多耍幾個月了,大朝會的時候,他肯定是必須要到場的。

第210章 回朔州第467章 鏖戰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604章 擺鐘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533章 巡視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743章 到船廠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368章 定計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721章 開工第175章 唐奉義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419章 回長安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381章 各種忙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721章 開工第126章 用計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25章 嚇尿了第六章 小河集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165章 忽悠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六章 小河集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721章 開工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124章 試藥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97章 獻策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18章 殺倭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77章 王旭
第210章 回朔州第467章 鏖戰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604章 擺鐘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533章 巡視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743章 到船廠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368章 定計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721章 開工第175章 唐奉義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419章 回長安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381章 各種忙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721章 開工第126章 用計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725章 嚇尿了第六章 小河集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165章 忽悠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六章 小河集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721章 開工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124章 試藥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97章 獻策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118章 殺倭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77章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