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

事實上,李世民不止調動了南方的糧食,北方善陽,定襄,泰安,上齊,甚至安西大都護府軍屯產出的糧食,他也調動了不少。

六十文一石的價格,簡直是太美了,他轉手賣給波斯,就能賺兩倍多,因爲波斯和歷史上的這個時期一樣,跟阿拉伯帝國幹起來了,起因還與大唐借貸支援波斯人有關係,艾布伯克爾可不僅僅是個商人,作爲歷史上的首位哈里發,他的政治戰略眼光,都是不錯的,他害怕波斯人在近鄰的支持下,起死回生,然之後報復阿拉伯帝國,奪回失地。

所以,別看他在定襄的時候跟伊嗣俟十分客套,可回去之後,立即建議本國召集人手,發動了對波斯的大規模進攻,也幸好伊嗣俟在大唐這邊獲得了一千萬石糧食的支援,使其國內至少在軍心士氣上面有所提升,抗下了阿拉伯帝國三十萬聯軍的幾輪進攻,也因此,波斯人對於大唐更加恭順了。

現在,大唐可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一旦失去大唐的援助,他們基本會和歷史上一樣,落到被阿拉伯帝國滅國的下場。

二月初的時候,伊嗣俟親自到了碎葉城,與禮部外事衙門的官員商談了今年糧食軍械的採購協議,於是,兩百文一石,自負運費的價格,就被敲定了下來,至於軍械,大唐可以給他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制式刀劍,卻只接受用青壯勞工支付費用的方式,要知道,波斯的冶煉水平,也就與武德年間大唐的水平相當,幫他們製作類似質量的刀劍兵器,對於現在工藝提升了好幾個大層次的大唐來說,不要太簡單,幾乎只需要用焦煤爐子裡的鐵水倒入模子裡,冷卻之後,用重型機牀一壓,磨開鋒刃,就能交差。

可即便如此,李世民的要價也不低,二十萬柄刀槍兵刃,三萬副皮甲,一萬副輕裝鐵甲,李世民直接要了三十萬青壯,而且,勞作時間爲期三年。

這三十萬青壯進入安西大都護府境內,開墾三年,大唐至少又能得到千萬畝良田,屆時每年的產出的價值,那都是數百萬貫起,而且,到時候,他們願不願意回去,還兩說。

反正伊嗣俟回到國內之後,把這個消息一公佈,國內願意到大唐做工的百姓便蜂擁到了他所在的王城,因爲,去到大唐那邊,他們不僅可以免受戰亂之苦,還能吃飽飯,如果在這期間把漢語學好了,他們還能直接申請移民大唐,住好房子,種好地,生活不要太美好。

波斯薩珊王朝好歹是傳承了幾百年的王朝,爛船還有三斤釘呢!他們國內現在至少有一千五萬人口,抽三十萬青壯,根本算不上什麼,於是,等到安西大都護府的冰雪融化的時候,這些年齡在十六到二十歲之間的波斯青壯,便到了碎葉城,接受孫二力的屯田安排,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而這邊的情況,在六月的時候,全部都彙總到李世民這邊之後,李世民才終於感覺到,孫享福之前所說的,用非戰的方式的,實現擴張的好處。

即不用死人,還把本土的建設搞好了,關鍵是,那些被你拯救的百姓,對你完全沒有仇視,敵視的心理,像波斯過來的這些勞工,以及印度地區被收攏的百姓,他們對於在危機時刻,給他們一口飯吃的唐帝國,全部都是抱着感激的心態,只要朝廷不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升起什麼叛亂之心。

玄奘七月的時候到了伐那比王國,現在,這裡應該說是大唐新設的耽摩道,其地域包括印度半島一小部分,和整個孟加拉灣沿岸縱深五百餘里,長度三千多裡之地。

他上岸之後,就變的非常的忙碌,在這邊幾年的求學辨經,可是給他累積到了不小的名聲,許多百姓都信仰他,願意聽他講經傳教,而且,他是個語言天才,幾乎懂得印度地區所有國家的語言,所以,有他的加入之後,劉鴻基的整個民心工作就好做了。

於是,一種由玄奘綜合了中土,以及西域衆多流派之長的新佛學,開始在這一地區傳播,它的主體,依舊是佛家哲學,但是加入了孫享福跟他講到的以人爲本,遵循自然循環之道的細想,減除了幾乎所有孫享福提出來認爲是陋習的東西,以及玄奘自己認爲是陋習的東西,這種更加人性化的宗教思想,瞬間就衝擊當地百姓原有的各種信仰。

還別說,效果非常好,傳播的速度非常之快,正在不斷幫這些本土百姓從狂熱的宗教迷信過渡到理智的信仰宗教。

八月,稻穗已黃,孫享福在縣城宅子裡,將準備好的課本放下,往城內的碼頭上走去,嶺南去印度那邊送糧食的船隊回來了,還帶回來了數以萬計的青壯勞工,以九垸縣出糧的數量,將直接獲得了一萬青壯的配額,他們將會爲九垸縣貢獻三年的勞動力,不過九垸縣要提供他們的吃住。

按照大唐工人的平均月薪,一個人一年至少也得要個二十貫左右,一萬人,一年就是二十萬貫,三年,就是六十萬貫,按照這麼算的話,九垸縣比直接拿錢,至少划算三倍,因爲價值六十萬貫的糧食,九垸縣只出不到三分之一份額。

“按照你的要求,都是挑選的十二三歲到十六七歲的年輕男女,但他們一個個像餓死鬼投胎一樣,進了食堂之後,就猛吃東西,而且,一點衛生也不講,直接用手抓。”見到孫享福過來,孫大力就率先向他抱怨道。

孫享福莞爾一笑,沒有多說什麼,這個民族的人,即便是千年以後,也習慣用手吃飯,來了大唐,可得好好讓他們改改。

所謂的食堂,其實是縣城裡給建築工人提供食物的地方,現在,九垸縣城的十幾棟廳室房高層建築已經開始建設了,這些房屋,未來將用來安置那些去外地做技術支援的百姓家屬,當然,一些新上了戶頭,卻不種地的百姓家庭,也可以申請直接分配這樣的房屋,反正所有建房的錢,全部都是九垸商會出的,所有九垸縣沒有房屋的居民,都擁有申請居住的權利。

孫享福看過那些明顯有些吃撐了的印度勞工的狀態之後,果斷讓孫大力下令停止了食物供給。

“先把他們安排到搭架好的工棚里居住,學習幾天漢語,和生活常識,過幾天秋收開始,就讓他們參與勞動,強度與本地百姓日常勞作相當就行,儘量不要安排重活。”

“只與本地百姓相當,那豈不是便宜他們了?”要知道,隨着九垸縣的經濟越強,本地百姓的勞動強度已經是一降再降,每天的勞作時間,都不到六個小時了,這些勞工可是朝廷用來支付購糧款的,不讓他們幹多點活,孫大力感覺有點虧。

“輕鬆一點,可以給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學習適應我們當地的生活,他們都才十幾歲,最大的不過十六七歲,可塑性很強,只有咱們接納他們,他們纔會變成自己人,去信給其它幾縣,建議他們也這麼做吧!”

“那聽你的吧!以後這些人,是分配到各家,還是集體勞作?”

“分配到各家,人數估計是不夠,而且,溝通有障礙,容易出問題,先進行集中管理,到了一定程度,再看情況吧!左右不過是一萬人,在城裡,跟着工程隊,就能解決吃住的問題,分到各鎮勞作的時候,每鎮不過是千把人,好安排。”

“得嘞,那我就先安排他們住下。”

“清潔,防疫都注意着一些,每個人都要洗大澡,清理,修剪頭髮,那些臭烘烘的衣服,全部處理掉。”

“知道了······”

孫大力一邊走着,就一邊吆喝着司刑官召集屬下,安排這些人去洗澡,換衣服,在已知會接受勞工的情況下,九垸縣在各個方面,都早有準備,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被洗的乾乾淨淨,套上舒適整潔的衣服。

孫享福則是到了建築工地查看,這些建築,和渭南那些高層民居差不多,有比較成熟的建築工藝,和成套的建築材料,最多還有一年,就能全部完工,幾千套房子,就足夠只有三萬多戶的九垸縣用來安置百姓了,之後再有需求,再建就是了。

他主要看的,是工程隊在臨街修建出來的一整排新式民居,都是樓房,用等同於原有的四屋一房的宅基地建起來的,仍然保留了後院廚房,牲畜棚,廁所柴房之類的輔助建築,主客廳,正房位置,大約一百多平的地方則建成樓房,有兩層的,有三層的,一層多數是四個房間加一個客廳,百姓可以根據自家人口,或者財力,選擇蓋兩層,或者三層,一般,蓋兩層,八個房間,就足夠用了,如果孩子確實很多,考慮到他們以後會時常回來住的話,可以蓋三層。

按照樣板房的裝修,這樓房的造價可不低,外牆會貼瓷磚,內部所有的地板,牆壁到一定的高度,也都貼瓷磚,大門,房門都會有夾板包框,窗戶,則是推拉扇的,有房蚊蟲的紗窗,有糊紙窗,有木板窗,可以根據天氣情況,自己靈活裝卸,至於更高級的琉璃窗,現在肯定還不能向全民推廣的。

由於南方易潮,牆壁上沒有貼瓷磚的位置,除了會刷石灰之外,還會貼一些可以更換的防潮紙板,屋內一應的牀榻,桌椅,茶几,都是堪比後世的常用傢俱的設計,可以說,十分的人性化。

“按照樣板房原樣的建造一棟兩層樓房,造價是多少?”孫享福上上下下看過了一遍之後,向負責的工頭道。

“現在各個建材廠在本地都開設了分廠,材料技術越發成熟之後,造價已經十分便宜,整套帶傢俱的話,成本價格,大概是三百貫,這其中,有近一半,是工人們的工錢。”

“三層樓呢?”

“建三層樓其實更划算,工錢沒有多多少,配上傢俱,也只需要加多八十貫。”

“樣板房建好之後,有沒有百姓來問價?”

“有啊!很多,不過,他們在等縣衙和九垸商會商定房補政策。”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道,“只要他們有住上這樣的房子的意願就行。”

第533章 巡視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620章 九垸夜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125章 審訊第265章 會夷男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67章 宴會第372 人才缺乏第271章 新作物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714章 航海人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79章 互坑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三十章 面聖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533章 巡視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711章 誣告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88章 密室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六章 小河集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367章 起塘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14章 談妥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60章 審問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567章 宴會第467章 鏖戰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721章 開工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469章 自救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583章 回程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21章 又上朝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246章 治國難第562章 利益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
第533章 巡視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620章 九垸夜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125章 審訊第265章 會夷男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567章 宴會第372 人才缺乏第271章 新作物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714章 航海人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79章 互坑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三十章 面聖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533章 巡視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711章 誣告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88章 密室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六章 小河集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367章 起塘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14章 談妥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560章 審問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567章 宴會第467章 鏖戰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721章 開工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469章 自救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583章 回程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21章 又上朝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246章 治國難第562章 利益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