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

孫享福預料的一點也沒有錯,才大年初三,長孫無忌和韋叔諧等好幾個改制了家族的負責人就來到了九垸縣,先是禮貌性的給孫享福拜了個年,然後就旁敲側擊的跟同在孫享福家吃飯的孫大力說借調人手的事情了,即便是他們世家子的組織能力再強,在農業方面,也無法與孫享福花了兩年時間調教出來的這些九垸縣的百姓們做比較。

“大力哥,你就給諸位講講九垸縣的現狀吧!”

孫享福早先就跟孫大力對於九垸縣未來的問題,有很多溝通,不然他也不敢讓嘴笨的孫大力自由發揮,在他說出這個提議之後,衆人也都豎起了耳朵等待孫大力開口。

“其實呢!諸位的來意,我們一早就有預料,結合我們九垸縣自身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一早就開始徵集民意了,目前有一些方案,或許能做到幫助大家的同時,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

這第一點要說明的就是,九垸縣的百姓,都不願意向外遷移,所以,即便他們最終願意答應幫助諸位去外地推動新式的耕種或民風改進等事務,他們的戶籍也仍然在九垸縣,也就說,他們只是外出工作。

這樣呢,我們可以在縣城修建一些高層廳室房,將他們的家小遷進縣城裡集中居住,將他們原先的宅基地房屋,耕種的田地,分配給新獨立出來的戶頭的百姓······”

沒有人願意放棄這種擁有免費醫療保障,免費養老,免費教育的地方的戶籍,所以,經過合計之後,孫享福和孫大力最終採用了這個辦法,不過,這些本地勞動力向外輸出之後,就沒有爲九垸縣創造價值,還要繼續消耗九垸縣的產出,一些利益方面的問題,孫大力必須跟這些想要九垸縣的人手幫忙的家族企業代表談妥,該出錢的,他們還得拿出來補足。

這件事情說白了,就是要在大家都同意接受的情況下,共同謀發展,只要有心去做,細細的談,問題不難解決,等孫大力的一番話說完之後,各家一些新的問題又冒了出來,那就是改制完成的他們,基本都如韋家一樣,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擴張,而原本各家就因爲爭相開發項目,欠了錢莊的貸款,而這些註定回本比較慢的民生產業,他們是拿不出那麼多現錢來做的,是以,他們想問問孫享福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稍微考慮了一下之後,孫享福才道,“其實,辦法也有,就是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用。”

“什麼辦法,你且給我們說說看。”以長孫無忌對孫享福的瞭解,只要能出自他口的,能算的上‘辦法’的辦法,都絕對差不了,於是順着他的話就接道。

“其實,只要你們對外增發你們各家的股份,就能幫你們籌集到足夠你們發展的資金,不過,這種面對社會大集資,必須要朝廷的批准,監管,而且,你們也必須要保證這些新加入進來的股東的利益與你們族內持有股份的族人的利益是一樣的,我稱這種行爲,爲上市。”

“上市?”

“對,一旦你們這些股份制公司上了市,就會與它的市場價值掛鉤,比如,長孫氏清算之後,家族的產業和存款實際價值是三千萬貫,作三千萬股,分給了所有的族人,那麼,它的實際價值,是每股一貫錢,但如果,你們要對外增發的話,同樣以一貫錢發賣給別人,讓別人憑白來分長孫氏各個產業的盈利,那就有些不划算了,是你們長孫氏的人開創了這些產業,你們是有功勞的,所以,應該享受更多的利益。”

長孫無忌是知道海外探索公司集資的事情的,對於孫享福說的‘增發股份’的意思,他也是懂的。

是以,聽孫享福這麼說,他是連連點頭,其餘各家的管事負責之人,也紛紛點頭,自己的產業,讓別人分去很多錢,他們是一萬個不願意。

他們會有這樣的心理,孫享福早有所料,接着又道,“所以,你們應該溢價增發。”

“溢價增發?”衆人有些不解的問道。

“就是,以高於淨資產的價格,對外增發,比如,你們長孫氏原本的股價,是一貫錢一股,你們計算出你們新開發的項目,需要投資的資金總量是六千萬貫,卻只需要增發三千萬股,以每股兩貫錢的價格,向市場增發。

因爲,你們都知道,現在你們手頭上的產業,都是盈利的,而新的產業開發出來之後,也會盈利賺錢。

而你們的族人,只是拿了價值三千萬資產的股份,卻和那些花了六千萬貫加入進來的新股東,分得同樣的利益,這就等同於保護了你們族人的利益,而且,你們別以爲自己吃了虧,有了這六千萬貫資金的加入,你們的產業可以迅速的擴張一兩倍,總體的盈利,自然也會增加很多,那麼,你們實際分得的收益,也會增加很多,這就是一種原始股東,和新股東雙贏的局面。

而這樣大幅度的向市場增發,股東的人數非常之多,持股人因爲某些原因,肯定會時不時的進場離場,並不會等到你們每年股東大會分紅的時候,所以,朝廷方面,可能需要開設一個股份憑證的交易市場,在規定的交易時間內,對每一筆股份交易轉讓做變更登記,甚至,要徵收那些通過轉讓股份獲得利益的人的稅收。”

“此法甚妙,爲何正明會擔心我們不用呢?”韋叔諧聽孫享福講完,眼睛一亮道。

他們韋家,現在可是最願意接受孫享福說的這些新鮮東西的家族,事實上,正是因爲韋叔諧從去嶺南開始,就信了孫享福的邪,才使得韋家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便從關中的一個二流家族,進階到了準一流家族的地步。

不用孫享福說,在這類商事上,領悟力比較高的長孫無忌就接話道,“應該是股份增發之後,會影響家主絕對話語權的原因。”

“長孫總管說的是,一旦股份增發,原先持股的股東手上的股份就會被稀釋,比如你們韋家的家主,原先持股一千萬股,剛好佔總股本的五成,所以,他是韋氏集團的董事長,有絕對的話語權,可是,一旦你們韋氏增發了兩千萬股,那麼,你們韋氏家主所持有的一千萬股,就只佔總股本的兩成五了,如果有其它人,在市場上收購了兩成五以上的股份,就能動搖他的地位,按照公司法,最大股東隨時都有召開股東大會的權力,甚至能夠提請重選董事長。

如果,有人在市場上收購超過了五成以上的韋氏股份,那麼,你們韋氏就直接易主了。”

“易主?就是,我韋氏集團,由外人說了算?”韋叔諧聽到這裡,剛纔聽到增發,自家的產業可以翻倍的擴張,收益大幅增長的那種興奮勁,頓時就沒有了,開始左右爲難的思考其這個事情起來。

而長孫無忌卻是先想出了一個辦法道,“按照正明說的,我們也有一直保持家主話語權的方法,那就是家主在增發的股份中,購入一部分股份,一直保持自己手中持有五成以上的股份。”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是的,不過這樣的話,你們的家主,就要準備很多的錢。

其實,只要增發的幅度不大,基本就不會存在易主,或者第一大股東的位置被動搖的情況,因爲,咱們大唐市面上,很難有人擁有那麼多的現金,而一個人越是收的股份多,那麼,他收購股份的價格也會被他擡的越高,往後面,收股份的難度,會呈階梯式的上漲,如果有人願意花很多倍的價格買你們手中的產業,那麼,你們賣給他,再重新建立產業,豈不是更好?”

聞言,原本害怕家族產業易主的衆人,紛紛又動了心思,有人直接向長孫無忌提出了,奏請朝廷設立這種審批增發,向市場集資,和監管股權交易的衙署建議,意思就是,朝廷如果同意監管的話,他們是願意這樣向市場增發股票集資,擴大產業的,這些家族本身就處於二三流規模,非常想要擴張做大,資金又不足,所以,他們更加渴望朝廷開放這樣的股份增發,股份交易的渠道。

“如此的話,咱們大家就商議商議,寫一封聯名的奏報交給陛下,反正朝廷此前推動世家改革,成立股份制家族企業的時候,就已經在商部設立了一個監管部門,而開放成立這樣的一個新部門,還能增加朝廷的財稅,對於朝廷來說,有利無害,陛下應該不會否決。”

“如此的話,你們各家只怕要回去清算一下增發規模了,我建議,你們不要集中在一起增發,市場上的錢如果太緊張,你們的股份就會賣不出價錢,而且,在增發之前,我建議你們先在報紙上公開你們的產業過往的盈利數據,以及未來將要開闢的產業項目的盈利預期,還有,像長孫氏集團和韋氏集團這樣的有多項產業的企業,可以將其中的某個產業單獨分出來,清算之後,增發股份,這樣的話,即便是有人想在市場上對你們的產業動手,也不會動搖你們長孫氏集團和韋氏集團的根本。”

衆人聞言,又是眼前一亮,不從集團層面增發,他們可操控的空間就更大一些了,子公司就算易主,也不影響整體,現在看來,這個股份增發,還真是有搞頭,不僅能解決他們的問題,說不定,能還幫他們聚攏不少錢財。

孫享福就這麼在九垸縣的家裡,用一頓飯的時間,打響了貞觀八年的第一槍,有了資本市場的推動,大唐各個行業的發展將會更加快速,他當然不知道,當李世民看到長孫無忌送過來的奏章之後,有多欣喜,大唐現金最多的是誰?

絕對是他李世民。

因爲,自從孫享福的產業交公了之後,在整個大唐,最賺錢的產業中,持有的股份最多的,就是他皇家,分紅最多的,自然也是他皇家,他現在可是有着好幾千貫資金不知道往那投呢!正好可以暗中購入各家的股份,讓錢生錢的同時,說不定,還能左右他們的話語權,讓這些世家產業,更加不能脫離自己的掌控。

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729章 說服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197章 獻策第365章 戰報來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112章 到洛陽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457章 大買賣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456章 戰局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509章 大招工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269章 私聊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573章 開賽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559章 擒王浩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323章 又出招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573章 開賽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246章 治國難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112章 到洛陽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269章 私聊第182章 見李績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111章 起航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
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729章 說服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197章 獻策第365章 戰報來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112章 到洛陽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457章 大買賣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456章 戰局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509章 大招工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269章 私聊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573章 開賽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559章 擒王浩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323章 又出招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573章 開賽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246章 治國難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112章 到洛陽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269章 私聊第182章 見李績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111章 起航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