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去長安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漁場建設和投放魚苗之前,孫享福已經和楊順水多次的去長安考察過魚貨市場,目前長安的生鮮市場裡售賣的主要是白鱗,草魚和鯽魚三大類,鯉魚由於犯忌諱,一般都是在坊間的小地攤出售,官府衙役不會嚴管,但沒有比較固定的市價。

白鱗售價十文一斤,比糜子的價格高不了多少,鯽魚則是能賣到十五文以上,和草魚相當,至於黃鱔和泥鰍,之前一直在三十到四十文之間波動,但隨着益氣補中,水中人蔘等傳言到長安,以程咬金和尉遲恭等勳貴爲首的人羣開始大量食用黃鱔泥鰍之後,價格居然飆升到了七十文一斤,而且是賣方市場,只要你有貨,馬上就有勳貴家的管家僕役給你全部買走,長安魚貴,說的就黃鱔和泥鰍。

“可咱們這麼大的漁場,要養多少魚呢?”石大郎看着寬闊的水面繼續問道。

“以面積算吧!咱們水庫的水目前有六七尺深,一畝大概能養一千多斤,整個水庫不到兩千畝,頂峰能養到兩百萬斤左右,不過那樣的話我們需要供給的魚草飼料就要非常的多,以目前的狀況我們還無法負荷,所以,按照一半算,一百萬斤,大概要投放三四十萬尾魚苗吧!”

孫享福給石大郎科普道。水域面積孫享福是按照平方算的,所以是後世的畝數,他清楚的記得後世的數據,一畝魚池大約能養一千五百斤,到兩千斤,以後世的水平,這個漁場可以養三百萬斤以上的魚,但那是有非常精細的飼料和高效增氧機的情況下,目前雖然有山溪這個天然增氧機給漁場補充氧氣,但孫享福不敢冒險,三十萬尾,養成後大約一百萬斤左右,在他看來就已經很夠了,至少這些魚,光靠村民們不可能吃的完。

“那要怎樣豐富魚的飼料呢?”石大郎打破砂鍋問到底道。

“這就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首先,我們要在左邊的柴山建設一個養雞場,雞糞是很好的魚飼料,然後我們在右邊的柴山建立一個養豬場,豬糞也是很好的魚飼料,之後就是我們的田地裡的農作物或者桔梗混合,以及我們即將在柴山上種植的魚草,等這一系列的東西全部搞定了,我們漁場的投放量還能增大一點。”

“雞場,豬場,是不是王叔,馬叔他們正在蓋的那些房子?”石大郎指了指柴山兩側道。

“沒錯,明天我送楊老漢回家,正好去長安進些雞苗和豬崽,以後,村裡的人除了田裡的農活,每個人都有固定的職司,就跟你一樣,每天都要負責看守漁場,定時餵魚。”

孫享福就是這樣在羣衆中做工作,給每一個人講解自己該幹什麼,該怎麼幹的過程中,渡過自己兩個月的穿越時光的。

時間進入八月,天氣轉涼,秦瓊幾天前就返回長安了,山莊只剩幾個僕役照看,所以,孫享福也有段時間沒去送魚了,目下幸福村的賬上已經沒有多少餘錢了,因爲除了往秦府送魚時每天能得兩貫錢以外,幸福村並沒有任何收入,但一百五十多號人,一日三餐管飽,以及不停的打造孫享福設計的東西,消耗是巨大的,其中孫享福又花十幾貫添置了兩艘體積更大些的漁船,用來拉魚籠子,所以,現在他是時候去長安挖掘第一桶金,用來進一步的改善村民的生活了。

孫享福手裡的牌並不是王炸,只是幸福村的竹林裡,那一個半月囤積起來的幾萬斤黃鱔泥鰍,而此時,長安魚貴啊!

金水門,一個長安城直通運河的水門,百石以下的船隻可以從此門直接進入長安城,城內有一段較寬的河面,直通皇城根下,但不是官船的話,入水門須繳納十文錢的城門稅,另外,船隻還不能靠近皇城根水域。

孫享福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長安了,所以,停船上鎖之後,輕車熟路的和孫大力兩人挑着擔子往靖安坊的翼國公府而來,領了兩貫錢薪水的楊順水則是要去東市採購一些生活物質後回家,他身上有孫享福交待的新任務,那就是製造孫享福構想的船隻。

秦府側門,秦小六一見是孫享福二人到來,喜不自勝,他二人現在對於秦府的僕役來說,等同於美食,絕對能夠解饞。

“小六哥,勞煩通傳德叔一聲,我等送了一些魚貨來感謝國公爺之前的照顧。”

兩擔魚,不到二百斤,雖然放到現在的長安市面上賣,能值十多貫了,但孫享福並沒有打算收錢,他知道在這個封建社會想要安穩的活下去需要人罩,沒人罩着,哪怕你想做個魚販,也不是那麼安全,所以,先來秦府探探路,如果秦瓊也做生意,他不介意白分秦瓊幾成利。

“你來了還整什麼通傳那一套,直接進吧,去廚房,孟大娘一準在那,你是不知道,這纔回來幾天,孟大娘已經是長安城裡的一號人物了呢!”秦小六一邊引着孫享福幾人往院子裡走,一邊道。

“怎麼說?”孫享福並不意外,卻裝着意外道。

“還不是你那幾道菜整的,你還不知道吧,自從盧國公和鄂國公回長安吹噓咱們府上的飯菜有多好吃之後,這些天好多勳貴都來咱家蹭飯,連秦王都來過三次了,還派了自家的廚子來咱們府裡學藝,現在啊,連長安城的各大酒樓也學咱們府上,賣起了爆炒鱔絲,紅燒泥鰍,回鍋肉等菜,價格貴的要死,但食客絡繹不絕。”

勳貴後面連着世家,世家則是掌控着長安所有的老牌經營場所,酒樓,青樓,這些千百年前就一直流傳下來的產業,他們的東家,只有世家,大概就是七宗五姓,秦府的新菜式被那些勳貴學去了,自然是會被拿來交給背後的世家謀利,倒是秦瓊近段時間小孟嘗的名頭更響了,因爲一個廚娘,賺了許多人的人情。

“哎喲,孫哥兒來了,不,孫師傅來了。”

隔廚房老遠,孫享福就聽到了孟大娘的叫喚聲,想不到沒過幾天,這個三十好幾的大娘頭上都戴起了金簪子。

“當不得師傅的稱謂,你還是喊我孫哥兒,或者孫大郎自在些。”孫享福笑着答了句話,就和孫大力一起將肩上的擔子卸了下來,孟大娘忙往桶裡瞅。

“呀,這麼大的黃鱔,每條都不下半斤吧!”

“嗯,一水的七八兩的大黃鱔,正好給公爺粉蒸了吃。那泥鰍也都是一兩出頭的肥泥鰍,頓湯好喝。”

“這種質量的魚貨現在長安城可買不到,我估計這黃鱔賣一百多文一斤也有人搶着要的。”

隨着大量的製作和投放魚籠子,它的構成就不再是什麼秘密,如今不僅是新豐縣,就算幾百裡外的涇州等河流比較多的州縣,都有一些人仿製魚籠子,大肆捕撈,販賣到長安,隨着長安城勳貴圈子最近颳起的一陣吃魚風,這些仿製魚籠子的百姓也得了不少好處,只是現在天氣轉冷,鱔魚泥鰍食慾不振,開始進洞,長安市面上魚貨驟減,基本上是一天一個價。

“談錢就俗了,這些魚貨是送給公爺補身子的。還有,我聽說你現在可是長安城炙手可熱的人物啊!”孫享福調侃道。

“那裡,還不是沾了你的光,連夫人都說這次秦府賺了一堆人情呢!不過大娘可不傻,你當初教給我的菜式,我就傳出去三樣最難掌控的爆炒膳絲,紅燒泥鰍和回鍋肉,其它的打死也不傳,都當作壓箱的本領存着的呢!現在連陛下想吃那羊中雞,雞中蛋了,都要來咱們秦府。”

“呃,這個,你隨意吧!我說長安城怎麼光魚貨的價格漲的那麼厲害呢!”

古人就是這麼缺乏創新,在孫享福的計劃裡,可是有大規模的養豬和養雞的產業的,所以他期望的是所有的菜式都傳開,不過現在雞場和豬場還沒有形成規模,倒也不急。

不過孟大娘顯然低估那些世家大族家裡廚子的手藝了,三道菜目前至少有十幾個酒樓的廚子做出來可以和她做的相媲美了,也就比孫享福做的稍微差一些,那還是因爲那些廚子不知道什麼纔是最好吃,不知道添加更好的配料的原因。

正與孟大娘在廚房閒聊着,就見秦府大總管秦福和德叔匆匆向這邊跑來。

“孫哥兒來了,正好老爺找你有事,快跟我去前廳見老爺。”

“找我有事?不是我找他有事嗎?”孫享福心裡暗道,卻也跟着秦福和秦德的腳步往前廳而去。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737章 五年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33章 巡視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69章 私聊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149章 歸來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60章 審問第400章 再對質第621章 公告欄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770章 大結局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620章 九垸夜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760章 治理難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246章 治國難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543章 採紅菱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182章 見李績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
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737章 五年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33章 巡視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269章 私聊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149章 歸來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60章 審問第400章 再對質第621章 公告欄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770章 大結局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620章 九垸夜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760章 治理難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246章 治國難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543章 採紅菱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182章 見李績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