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

孫享福本以爲監考的日子會很無聊的,誰曾想他很快就迎來了與考生鬥智鬥勇的日子,爲了能夠拿到高分,各種作弊的手法都被考生們想了出來,尤其是進士科的考生。x23us.com更新最快

因爲,通過最初的兩場之後,他們發現,每天的題目都是一個套路,其中第一大題填空題,第二大題默寫,基本都是出自四書五經,可不是誰都像虞世南有博聞強記的超能力,隨手就能默寫出七卷《烈女傳》,大多數人,是背不全四書五經的,更加別說默寫,所以,在這種有標準答案的題目上,大家都不想丟分,於是,第二天開始,便有一百多個被抓了現行的考生,被取消了參考資格,而且,搜撿也越發嚴格了起來,連衣服都要脫下來,看裡子。

那麼,就無可避免的,讓搜撿人員與考生髮生了很多衝突,李世民得報之後,直接來了一道聖旨,凡企圖夾帶進考場的考生,直接取消當年參考資格,凡在考場行剽竊抄襲之舉的考生,永遠取消參考資格,然之後,整個世界清靜了很多。

玩夾帶抄襲,很可能今生都與做官無緣,一下子就讓所有的考生害怕了,他們此前可沒有想過,這輩子不能做官還能幹什麼。

三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本以爲考完了之後,孫享福能在家裡陪小孩玩幾天的,可到了閱卷環節,衆多閱卷官又吵了起來,尤其是進士科的閱卷官,原因無它,各個閱卷官對於四書五經的理解,都不一樣,打分差異較大,你指責我不對,我指責你不對。

拿一個簡單的‘君子遠庖廚’來說,有人的認爲,這是說,君子應該少做粗賤鄙夷的事,多做讀書明理這樣高雅的事。

有的人則是認爲,君子遠庖廚,是因爲君子要保持仁心,不要看到殺生。

更有無學者認爲,君子遠庖廚,就是告訴我們,讀書人就不能做廚子,而且,不光是考生這麼解讀答題的很多,考官認同這個答案,並且給高分的,也大有人在。

這就讓人尷尬了,並且尷尬的不止這一處,幾乎所有經義作文,都有各種問題,這就證明這個時期儒家內部,對於先賢所留下來的知識,認知並不統一,這種情況,讓孔穎達非常之慌張,直接破滅了他想要改變儒家性質,迎合新時期統治者的心思,因爲,你內部的思想都還沒有統一呢!怎麼去迎合皇帝的心思。

“正明以爲,此事何解?”

蕭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自己感覺不好解決的事情,就會習慣性的問孫享福,反正從孫享福這裡,他總是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搞的孫享福像一個問題專家似的。

基本不用怎麼想,孫享福便道,“既然早已設定了規矩,便按規矩來,閱卷的官員,對於非標準答案的題目,都有打分權,去掉一個最低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剩餘的分數,算平均分。”

“不可,理解完全錯誤的也給分,這不公平。”

今天孫享福算是又見着一個和尉遲恭一樣耳朵靈的老頭了,孔穎達突然之間從背後插話,讓他嚇了一跳。

“這種時候,按照事先設定的制度來,就是公平的,對錯,反而不重要,要是把每個考生對經義的理解,都用一個標準的答案來限定,那請問孔祭酒,標準的答案在哪裡?”

從以四書五經爲主的儒家思想形成以來,在傳承的過程中,就不斷的有人在給他作出新的解釋,漢朝的董仲舒,甚至將其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可以說,將最初的儒學,改的面目全非。

你自己的學派,這麼沒有立場,後人自然是學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解讀了,經過五胡亂華的文學斷層之後之後,即便孔穎達是孔子後人,也未必能將當下這些雜七雜八的思想統一定論。

聽了孫享福的話,孔穎達啞然。

他其實一早就察覺到了這樣的問題,但苦於沒有辦法解決。

歷史上,也是因爲貞觀朝的科舉爆發出了這樣的問題,李世民才下旨,讓孔穎達將《五經正義》重新編撰,註解出來,爲的,就是根治唐初儒學內部宗派林立,各承師說,互詰不休,一派混亂的局面。

不過,這本鴻篇鉅製,是貞觀十六年才初步成書,又經過一些增減,最終的版本,在孔穎達死後的高宗時期才正式頒行,而且,它是這個民族教育史上的一個大悲劇。

因爲他被官方定義爲統一教材之後,變成了經院式教條,讓儒家,從兼容衆家的思想庫,變成了禁錮思想的枷鎖,嚴重影響了後世整個文學教育的發展,宋,明,甚至清,都是受禁錮思想毒害較深的朝代。

這肯定不是李世民和孔穎達的本意,不過,現在即便是他們再把這個《五經正義》弄出來,也是很難禁錮禁錮這個民族的思想的了。

因爲孫享福這個穿越者出現了,儒家思想,將不再會成爲教育主流,甚至只能淪爲配菜,從今科參考的人數比例就可以看出,其它各科,參考的學子,高達五千多人,進士科,只有三千人左右,勉強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數而已。

而下一屆的參考人數,估計連三分之一都沒有,因爲,百姓們會參考取中科目的難易程度,去決定自己該讀什麼書,學什麼技能。

現在,朝廷在工科,商科,明算,明法,甚至醫科方面,缺員量都巨大,取士的幅度也將最大,那麼,大家下一屆,報考這些科目的人就會最多,因爲參加科考的人,目的都是想做官,學什麼,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有好走的晉升道路不去走,爲什麼要走一個更艱難的道路呢?

“老夫要上奏陛下,編著四書五經的註解正義,規範儒學子弟的學說,這些錯誤答案,還請暫且停止評分。”孔穎達想了良久之後,想到了一個或許行的通的辦法道。

孫享福卻是笑着搖了搖頭道,“孔祭酒,您的正義,要多長時間才能編著好?難道讓所有的學子,等您十年八年?”

“這”

孔穎達頑固的氣勢,隨着孫享福這一句話,爲之一泄,那玩意可不是一天兩天能編好的,即便是有皇帝的支持,也要召集一大幫大儒來,通過無數的辯證,才能逐字逐句的將其定義下來,孫享福說十年八年,那還算是快的,可考生們那裡有這麼多年光陰來等待一個結果。

“行了,就先按正明說的辦吧!此事稍後老夫與孔祭酒一同向陛下上奏,相信陛下定然能有個睿智的決斷,只是這算平均分的事情,只怕”

“很簡單,咱們先將明算科的考卷,對照標準答案批改出來,然後,讓他們以新科舉子的身份,來參與算分,人多了,算起來就簡單了。”

“倒是個好辦法,就依正明之法行事吧!明算科的考生不多,有標準答案,咱們一天就能將考卷閱完,明日就張榜,讓取中的舉子,後日到國子監計算各種非標準答案考卷的平均分。”

對於數學人才,朝廷是奇缺的,尤其是在稅務改革之後,戶部,財部,還有像善陽,渭南,這樣逐漸開始工業化的城市,當孫享福得知報考明算科的人數只有不到五百人的時候,他甚至想將其全部取中,只要能寫會算,其實就已經能夠去很多部門任職了,

當然,爲了防止下一屆科舉大家都扎堆到明算科去,一些專業知識,還是要考一考的,也不能真的全部取中,比如有一些渾水摸魚的無學之輩跑來碰運氣的,就要剔除掉。

黃昏以前,幾百個明算科學子的考分就全部被統計了出來,按照分數排位,孫享福建議將頭名李耀定爲狀元,第二名的文季定爲榜眼,第三名的錢通定爲探花。

並且賜三人錦緞紅袍,高頭大馬,讓他們享受打馬進入皇城,吃一次皇帝御賜,宰相親臨的高規格宴席。

意思就是給予他們無上的榮耀,用以刺激後學,使其讀書進學的時候更加有動力。

這個建議,馬上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他甚至要求親臨酒宴現場,與大唐各個方面的頂尖人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孫享福覺得也無不可,反正你有時間,又是在酒場上拉攏人心的高手,你去肯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於是,當這個被取名“瓊林宴”的宴席被定下來之後,長安城當晚的銅鑼聲,響徹了各處坊市街道,李耀,文季,錢通三人的名號在長安城內一夜盡知,這倒是讓所有考生都沒有想到的,以往並不是主科目的明算科,朝廷現在竟然也如此重視了。

而當次日衆多學子來到務本坊擁擠着看榜的時候,蕭特意將他們三人請了上來,當衆賜給他們錦緞紅袍,高頭大馬,雙翅文士帽,還有一個成親的時候,新郎官纔會紮在胸前的大紅花,並且當衆宣佈,他們三人在各科榜單公佈完之後,便能和其餘各科的狀元,榜眼,探花,一起打馬進皇城,享受御賜酒宴,到時候左右僕射會親自招待他們,甚至皇帝也有可能親臨酒宴現場與他們見面,倒是叫他們三個人險些幸福的暈了過去。

而當看到那些圍觀的百姓,尤其是學子們眼神中那種羨慕嫉妒的火焰的時候,蕭很舒服,因爲他知道,下一屆要是再考,不光是考生的人數,考生的水平也一定會有一個大大的提高,孫享福只用幾件衣服,幾匹馬,幾桌酒席,就大大的刺激了所有學子的學習熱情,這對整個國家的文化教育發展,是有重大意義的。

第197章 獻策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666章 書畫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567章 宴會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139章 見韋李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43章 到船廠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177章 王旭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09章 大招工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六章 小河集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721章 開工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387章 開考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79章 互坑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54章 軍議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703章 送葡萄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67章 受邀第193章 殺心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620章 九垸夜第197章 獻策第733章 到吐蕃第398章 論法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三十章 面聖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33章 南來的客
第197章 獻策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666章 書畫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567章 宴會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139章 見韋李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743章 到船廠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177章 王旭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09章 大招工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六章 小河集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721章 開工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387章 開考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79章 互坑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454章 軍議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703章 送葡萄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67章 受邀第193章 殺心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620章 九垸夜第197章 獻策第733章 到吐蕃第398章 論法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三十章 面聖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33章 南來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