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

錢的價值,主要在於流通,善陽有免費存錢的櫃坊作爲現金的中轉站,用紙質的存票解決了流通的問題,孫享福說的走現金,其實是存票交易。

那麼,把善陽的這一套搬到長安可行麼?

只要朝廷堅持現金本位,當然是可行的,然而,長安的流通交易量比善陽大很多倍,因爲這裡常住人口高達一百多萬,而且,勳貴,官員等高消費羣體較多,市面上的現金,卻是未必比善陽多多少,因爲善陽櫃坊有招商引資大會吸引過去的兩千多萬貫現金,到現在位置,現金還在持續流入善陽。

在古代,錢的數量大致是比較恆定的,善陽的現金多了,長安,或者其它地區的現金自然就少了,最近,長安的交易市場,以絹布,生絲,甚至以物易物的情況都出現了,銅錢變的較爲稀缺,這是一種不利於市場的現象。

孫享福即便是沒讀過什麼史書,也知道,幾百年後的北宋年間,每年光全國的稅收,就達到了一億幾千萬貫,那麼,民間的現金流通總量達到了多少?肯定是稅收的很多倍,至少達到上百億級別,因爲稅收只佔市場流通總量的一小部分,即便是北宋,由於科技和人力原因,也沒有正真做到稅收全覆蓋,偷稅漏稅現象普遍存在,這還只是官府實際收取到的數據。

可現在,善陽才吸走了大唐兩千多萬貫現金而已,就讓全國到處都出現了錢荒,這就很不正常了。

北宋的經濟確實比唐初強,可也沒有強到上千倍的差距,這幾百年間,漢人就突然冶煉出了這麼多銅錢?

肯定不是的,大唐的銅錢是有的,保守估計,銅錢數量也有數十億貫之多,這樣,朝廷每年稅收兩三百萬貫現金,纔是合理的,只是這些錢掌握了小部分人手裡,這些人認爲,市面上的現金越是匱乏,在交易的過程中,他們就能更加的牟取利益。

玩算術,小老百姓,誰又能玩的過世家呢!他們拿自家產的生絲去市場上換東西,首先就會被商人折價算,然後,由於找零,等量計算等,會被商人毛掉一部分,別看只是一點點的折價和毛零,交易多了,量就大了,這些商人的背後,大多都有世家背景,得利的就是他們。

長安的幾大櫃坊裡到底存有多少現金,別人不清楚,王圭肯定是能估算出個大概的,然而,他此刻,卻不敢開口爲自家爭取,因爲,在坐的,就他王氏一家有櫃坊生意,如果這項生意阻礙到了國家發展,那麼,就算他掙扎努力,也是枉然,李世民不會允許,要知道,目前,在朝廷的權力爭鬥中,他王家可是跟皇帝一頭的,沒有皇帝的支持,他王家很難頂的住其它幾家聯合的壓力,失去賴以生存的權力。

“你等等再說,王得用,你速去傳馬周過來。”

李世民見孫享福要解釋善陽免費櫃坊的事情,便伸手製止了他,轉頭向在一旁伺候的王得用喊了一句。

爲什麼李世民要喊馬周,其實很簡單,馬周此前一直在對善陽施政的各方面做研究,也曾經提到過孫享福所設立的免費櫃坊,認爲其作用非常之大,長安應該跟進,但當時李世民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他知道這些櫃坊的背景,怕自己弄這一出,會讓混戰中的世家系官員停止爭鬥,再度聯合起來搞事情,因爲朝廷開免費櫃坊會觸動他們所有人的利益。

馬周現在是中書舍人,就在皇城值班,自然是很快就來到了御書房,一番見禮之後,李世民讓人給他加了個位置,倒是讓他覺得有點受寵若驚。

“賓王,正明要談免費櫃坊的事,你且聽聽,有些什麼建議,也好及時提出,補足。”

“是,陛下。”

馬周應下之後,便轉頭,看向席上的孫享福。

“是這樣的,善陽的免費櫃坊,由於沒有任何保管費用,能夠幫助百姓避免銅錢存放生鏽,成色受損,和量大難以攜帶等問題,是以,一開設之後,就受到了全民的喜愛,百姓們甚至將其稱爲善陽城的福利,是以,很快就聚攏了大量的現金,讓更輕便,不會貶值的存票,在善陽市面上流通起來。”

孫享福說的這點大家都知道,紛紛點頭,等待他的下文。

“然而,如何負擔櫃坊日常維持的經費,利用它解決錢荒的問題呢?其實很簡單,借貸。”

“善陽城櫃坊有兩千多萬貫現金的存款,商賈要用錢的時候,直接出示自己的存票,百姓收了存票,也不會去櫃坊提錢,因爲現金放在家裡會生鏽,他自己要用的時候,攜帶也不方便,是以,導致這兩千多萬貫現金,一直存放在善陽櫃坊的金庫。

然而,不盈利的行業,始終是難以維持長久的,善陽金庫裡的錢,是會生鏽的,給衆多營業廳的工作人員發工錢,開銷也不少,臣不能讓朝廷蒙受這樣的損失,所以,想到了將這些一直放在金庫無用的錢,借貸出去,賺取少量的利息,來維持因爲生鏽,或者工錢消耗,產生的損耗。”

說到這裡,馬周就表示有問題了,接話道,“此法,似乎不妥,你將錢借貸出去了,萬一那些存錢的人來提錢怎麼辦?”

孫享福卻是笑着答道,“當然不是全部借貸出去,只是借貸給少量的優質項目而已,而且,你可不要擔心有人來提錢,因爲,我前腳把這些錢借貸出去,那些賺了借貸人的錢的人,又會馬上把錢存進來,因爲他們把銅錢放在家裡也會生鏽,使用起來,也會不方便,誰都不願意承受這樣的損失,承受這樣的不方便。”

聞言,馬周和李世民等人都愣住了,確實,如同孫享福所說的這樣的話,似乎,可行。

見大家都進入了沉思,孫享福又笑道,“目前看來,善陽櫃坊的一切運作,都很正常,不僅不會因爲要養活數百員工,承擔銅錢生鏽,成色受損而虧損,還能小有盈利,因爲善陽櫃坊至今已經借貸出去了兩百多萬貫現金,借貸人是安北大都護府長史長孫沖和善陽房地產開發商周純等人。”

聽到自己兒子的名字,長史無忌心裡一咯噔,目光疑惑的盯着孫享福,他長孫家可不缺錢,長孫衝爲人也算穩重,怎麼會借下如此鉅債?

“呵呵,長孫衝借錢,可不是自己花銷,他是想將自己主管的定襄城推倒重建,在未來一兩年內,建設成爲一座堪比善陽的城池,等城池建設完畢之後,他就可以通過各方面的收入來還債了。”

借錢建城,還一借就是百萬貫,這要是擱以前,是沒人敢想的,但眼下,就實實在在的發生了,大家一點也不覺得它不恰當。

聞言,長孫無忌的面色才放鬆下來,要是真被長孫衝建設起一座像善陽這樣的大城,那麼一百多萬貫的債務,還真不算什麼,他此前看過孫享福奏報上來的,善陽城今年的財報,光是商業稅收上,就達到了數十萬貫,是大唐全國稅收的六分之一,比之長安城,也差不了多少,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才建起來一年多的新城,未來,它很有可能超越長安。

不過,孫享福所說的,都是正常的情況下,如果,出現有組織的惡意擠兌呢!善陽櫃坊裡少了兩百多萬貫現金,到時候來提錢的人提不到錢,豈不是會打亂?

馬周提出了這個問題,孫享福卻是同樣一笑道,“這也不是什麼問題,我們善陽櫃坊可不只提供免費存錢,還提供有嘗定期存款,這就跟朝廷此前發行的國債一樣,百姓如果將自己存到櫃坊裡面的錢,轉成定期存款,就能獲得一點點利息,定期存款可以半年起,一年,兩年,或者三年五年,存的越久,利息越高,其實,從櫃坊營業的半年以來,一年以上定期存款的數額,已經達到了兩百多萬貫,所以,即便是有人惡意擠兌提現,櫃坊也不會受到影響,因爲定期存款,已經比借貸出去的錢還要多了,櫃坊有足夠的錢,讓那些免費存錢的人提取。”

好吧!即便是古人的腦洞再大,也很難想象到後世普通人無人不曉的銀行金融體系,有了孫享福的這些解釋,善陽櫃坊的經營幾乎無懈可擊,難怪善陽百姓對於櫃坊的依賴度日益加大,市面上,只要稍微大點的交易,都是走存票付款了。

李世民此刻卻是提出問題道,“那朝廷,如何利用免費櫃坊,來解決長安的錢荒問題,給所有官員發放現金俸祿呢!”

孫享福答道,“櫃坊在整個過程中,起到的是一個樞紐作用,朝廷想要對金錢做好控制,就要集權,當然,這個過程得分幾步走。

首先是開設起官辦櫃坊,我覺得,將其稱之爲銀行,或者錢莊,更合適一些。

同時,還要禁止一切私營收費的櫃坊營業,快速的將免費存錢的服務,惠及全民,向全民吸納定期存款。

然後,將定期存款的部分,借貸給朝廷,用來發放官員的工資,直接走存票,當然,還要嚴管現金本位,不能由朝廷的櫃坊胡亂發行不記名存票,擾亂金融市場······”

第三十章 面聖第336章 再起程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150章 滿船寶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124章 試藥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八章 加夜餐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711章 誣告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544章 偷跑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10章 回朔州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564章 入城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579章 二進宮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47章 進展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93章 去雲南第146章 制海鹽第十一章 買船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79章 王麟隕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211章 戰略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46章 制海鹽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八章 加夜餐第124章 試藥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193章 殺心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421章 又上朝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570章 走場第122章 治病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367章 起塘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84章 九垸縣第130章 計策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71章 新作物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十二章 告狀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249章 拍賣開始
第三十章 面聖第336章 再起程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150章 滿船寶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124章 試藥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八章 加夜餐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711章 誣告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544章 偷跑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10章 回朔州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564章 入城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579章 二進宮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47章 進展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93章 去雲南第146章 制海鹽第十一章 買船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79章 王麟隕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211章 戰略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46章 制海鹽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八章 加夜餐第124章 試藥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193章 殺心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421章 又上朝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570章 走場第122章 治病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367章 起塘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84章 九垸縣第130章 計策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71章 新作物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十二章 告狀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249章 拍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