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

豐州城的百姓最近在準備過冬物資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不僅僅城外的軍營不時出現軍隊調動,一波波軍隊回來也出去,就連豐州下屬的六個縣,豐安、九原、天德城、臨河、永豐和西受降城的縣令都開始朝豐州刺史府集合。

漸漸的,有人就發現刺史府發佈的公告開始有了變化,之前一直使用的豐州巡察使的字眼消失了,“天策都督府”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眼前,而且豐州城懸掛的靈武軍的旗號悄然變成了一面明黃色團龍圖案的旗幟,旁邊的副旗也變成了“天策”兩個字。

豐州變天了。就在百姓惴惴不安以爲豐州出現什麼變故,李玄清是不是被架空或者豐州發生政變的的時候,以五大家族爲首的豐州商界在刺史府連夜召開會議之後對外宣傳,贊同豐州巡察使府升級爲天策都督府,並公開宣稱服從都督府天策大將李玄清的一切決定。本地豪門慕容家族甚至讓自己的三公子退出商界,進入都督府任職來表示慕容家和新生的天策都督府保持同步。

不過在百姓發現雖然豐州變幻大王旗,但是自己的日子並沒有什麼變化,衙門該頒佈的政策照舊頒佈之後,就漸漸息了心思。也不再擔心李玄清是不是被人架空了。而李玄清帶着巧兮不時出現在豐州各處的消息也證實了百姓的猜想。

事實上,這一切外界看不清楚全貌的背後,豐州的最高權力正在重新分配,天策都督府民政部正式開始辦公,下設民政廳、農業廳、工商廳、財政廳、律法院、交通廳、巡捕廳、教育廳等機構,開始按照各自的職能行使各自的權利。由於很多機構都是第一次出現,所以李玄清和岑天時不得召集豐州一州六縣的負責人集體學習。豐州工商業迅猛發展的現實面前,這次學習還是比較滿意的,原本以爲出現的阻力也沒有出現。

“主公,這種分散的機構設置真的可以嗎?”岑天時在打發走六位縣令之後苦笑着問李玄清,老實說這種辦法雖然造就了辦事效率的提升,但是不可避免帶來了機構的增多和人員的臃腫,其實不利於權力的集中,對於封建社會來說,沒有工業社會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作爲基礎,分散權力不利於集中社會力量辦大事,還容易在關鍵問題上掣肘。而且最主要的是從古至今基本上沒有這麼劃分權利的,岑天時感到有點不妥。

李玄清擺擺手,笑道:“這種權力劃分能夠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基本上涵蓋了民政的所有方面。老百姓在辦事的時候就會按照公告去找相應的部門。其次也會帶來的好處就是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的提升。現在的很多部門都需要專門的人才,不再是以前那種只要讀好書就能做官了。”說完看着岑天時道:“先生作爲民政長處理民政事務需要有前瞻性,培養各類人才,帶動整個社會階層的轉變,任重道遠。相比軍政改革,民政纔是最重要的環節。”

岑天時對於李玄清這種敢於創新的做法也很贊同。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務實的人,加上大唐的風氣遠比之後各王朝開放,所以雖然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本着豐州就這麼大地方,玩崩了大不了重來的態度也沒多說什麼,抓緊時間去部署了。

看着他離開,李玄清也是鬆了口氣,老實說這種後世的政府機構劃分能不能實施李玄清也是摸着石頭過河,沒有十足的信心。但是和岑天時的想法不一樣,李玄清的想法是隻要推行成功,那麼中國的社會一定會走上另外一條岔道,只要社會穩定發展百年,以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在解放了科技人才的束縛之後,迸發出來的力量真的可以實現後世所說的那種,提前西方几百年進入工業時代了。

只是,自己這樣做的話真的把歷史掰彎到另外一條岔道了。難道這是穿越衆的宿命?還是後世的怨念帶來的效果?爲什麼穿越衆一定要改變歷史,而且都是讓歷史走上另外一個走向的。李玄清一時間也分不清自己這麼做到底是爲什麼了。這股冥冥之中的宿命在推動自己嗎?

“大哥哥,你在發什麼呆啊?”就在李玄清一臉迷茫,胡思亂想之際,巧兮見到他一個人坐在那裡臉色不斷變幻,神情忽悲忽喜,不由得問道。

“巧兮,還記得以前嗎?”半晌李玄清見到身邊的巧兮,帶着一臉的茫然問道。

巧兮有點奇怪,今天自己的這位大哥哥好奇怪啊,往日裡的剛毅果斷這一刻蕩然無存,淡淡的話語聲中透露着無窮無盡的迷茫和落寂,彷彿藏着什麼不能言明的心事一般。

“以前巧兮和爹爹都在豐州啊。”巧兮不知道李玄清問的是什麼,吶吶的答道:“大哥哥是有什麼話要和巧兮說嗎?”

李玄清也不知道怎麼說,沉默半晌,才帶着一絲沙啞道:“我是說那天你說在夢裡見過我。那是什麼夢?”

“不知道,從記事的時候巧兮就開始做一個奇怪的夢。夢裡面好像是一個奇奇怪怪的地方,那裡有會自己跑的車子,還有會飛的鐵鳥,還有一個一直照顧我的大哥哥。只不過我一直看不清你的臉。有一天大哥哥對我說要去另外一個世界,讓我記住他。”巧兮坐在李玄清旁邊,彷彿也被李玄清勾起了回憶。

“然後呢?”李玄清一愣,隨即想起了什麼,急忙問道。

“沒有然後了。每次到這裡我都會被驚醒。知道爹爹去世之後我在豐州大街上碰到大哥哥。”或許是想到了去世的父親,巧兮也帶着一絲傷感。

“如果哪天我去了另外一個世界,你可要記住我。”腦海中這句話忽然間炸開,一瞬間擊毀李玄清的記憶,那好似斑駁的光影一般消失在腦海深處。李玄清看着眼前這張熟悉而又模糊的面龐,忽然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大哥哥,你怎麼啦?有什麼事情嗎?”巧兮見李玄清呆呆的看着自己,搖了搖李玄清的衣袖,輕輕道。

“沒什麼。巧兮,你現在還做這樣的夢嗎?”李玄清被她搖醒過來,揉揉了她軟軟的頭髮,苦笑道。

巧兮搖了搖頭,也不理會被李玄清弄得亂亂的頭髮,笑道:“見到大哥哥了,怎麼會還做夢呢?我覺得有可能是前世我就在大哥哥身邊呢,指引我這一世找到你。”

巧兮的話本來很平常,但是在此刻思維陷入死衚衕的李玄清來說卻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炸響,讓李玄清猛然間回過神來。

也許巧兮前世就是自己前世的那個她吧。同名同人卻不同世,穿越千年找到自己。既然都已經找到了那自己還糾結什麼呢。前世的遺憾這一世自己好好守護就好,哪來那麼多傷感呢。

是啊,既然自己來到這個世上,那就該守護好需要守護的人,需要守護的責任,需要守護的民族。歷史既然在自己來到這個世上的那一刻開始傾斜,那麼自己爲什麼不按照自己的設想去改變呢,至少自己帶來了後世的知識和眼界。管他什麼宿命還是怨念呢。自己就是自己,不管前世還是今生,自己只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情,該做的事情。

想清楚這個問題李玄清也是一下子放鬆了下來,連帶着之前糾結的關於體制改革的問題也迎刃而解。條件已經夠了,自己的穿越眼界如果還走前人的老路額話,那豈不是對不起自己?

“走,巧兮,咱們去軍營,去看看天翔他們準備的怎麼樣了。”李玄清哈哈一笑,也不理會巧兮疑惑的眼神,拉起她騎上玉獅子直奔城北大營。

這段時間是天策軍的整編時期,除了指揮機構的重新設置,士兵也在開始整編,調整部署和兵力。徐天翔忙的腳不沾地,李玄清因爲要主持民政改革,所以軍政上只能指點,然後具體操作還是由他自己去負責。

“主公,你來了?”李玄清來的時候徐天翔剛好要出門,見到李玄清進入大帳,連忙過來問候,對於巧兮跟着進入軍營也是見怪不怪。最近軍改增加的醫護兵已經開始規劃女兵問題了,只是還沒開始實施而已。

“整編情況怎麼樣了?”李玄清見到他要出門,也就示意他邊走邊說。

“目前天策軍正軍足有五萬人,整編爲五個都,目前第一都在東邊天德城,第二都和第三都在西邊永豐到屠申澤一代駐紮,第四都駐守豐州大本營,第五騎兵都駐守北方西受降城,新兵營暫時沒有新收兵員。後勤部獨立之後裁減了部分兵員,爲一萬七千人,一萬人爲機動部隊,隨主力部隊駐紮,四千人爲屯墾兵團,在西受降城有一個軍用農場,兩千人爲其他部隊,包括醫護兵、兵仗局駐守人員。特戰部兩千餘人,具體部署小四負責,總參謀部只是節制。講武堂目前沒有頭緒,缺乏人員配備,教員幾乎沒有。”說到這裡徐天翔也是微微苦笑,一臉的無奈。

李玄清點點頭,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要不是年前準備對党項人動手李玄清也沒打算這麼着急。

“你們總參謀部的人員配置和框架結構有沒有搭建好?”李玄清忽然想起自己進來的時候大帳裡只有徐天翔一個人,頓時問道。

“按照主公的指示,總參謀部三大部門現在基本上都有人在負責了,作戰處暫時由我親自負責,但是我建議調厚純或者天成回來負責,他們兩個都是心思縝密,比較適合這個職位;新兵處調張成回來負責,政訓處讓那個黑臉怪物王永年負責。”徐天翔點點頭道:“人員已經基本配備好了。軍階等級制度我也在制定了,到時候會和民政長協商,軍政等級到時候會按照統一標準去核定。”說到這裡,徐天翔笑道:“看到主公能夠到軍營,民政長那邊的工作應該開展的比較順利嘛。”

“少來,相比軍中可以快刀斬亂麻他那邊才需要時間去慢慢磨合。”李玄清笑了笑,甩了甩腦袋笑道:“不過他還有時間去磨合,反正就算是打仗,民政那邊也可以慢慢推進。你這邊的軍政必須抓緊,必須保證改制之後軍隊戰鬥力不能降低。”

“這一點主公放心,改制之後指揮機構更加健全,各級指揮機構補充了不少有讀書人之後,理解戰略意圖的能力加強了,平時指揮上也不會出現問題。只要等到講武堂開設起來培訓出合格的人才之後,這一套指揮機構必然比以前所有的方式都要合理。”徐天翔倒是信心滿滿。

李玄清點點頭,看了看西邊的天沉吟半晌道:“你讓騎兵都調集精銳部隊南下進入永豐,歸天成指揮,讓他秘密做好相應準備。後勤部這段時間要提前預備物資。玄影衛那邊已經在彙總情報了,十月初下達具體命令。”

“準備了一年的時間,我們已經可以走出第一步了。”望着身邊看着自己出神的巧兮,李玄清喃喃自語,“既然要掰彎歷史,那就從現在開始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