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

“主公,飛雪,你們怎麼來了?”李玄清的到來讓剛剛接手整編起義軍的王厚純驚喜不定,連忙安排他們進入城池休整。

“你都來了,我怎麼就不能來了?”李玄清尚未說話,一邊的李飛雪嘻嘻笑道:“厚純,你這次撈到多少好東西了?我可是聽說了,王師範把自己最後的老底全部都送上門了,趕緊的上繳,有我在別想着私吞啊,這些可都是國寶,對,國寶。”

瞧着這傢伙一副財迷的樣子,李玄清搖搖頭,虛踢一腳笑罵道:“別耍寶了,趕緊去安置部隊,這一路縱馬奔馳,將士們早就累了。”打發走李飛雪之後,李玄清朝着王厚純問道:“安休休和高思繼呢?還有那個送寶的王師範在哪?”

“主公,他們在城守府,高思繼在磨合騎兵部隊,安休休臨時當起了民政官。王師範躲在城內,估計在後悔吧。”王厚純一笑道:“主公咱們現在就去城守府吧,高將軍他們已經通知過了,估計現在就在等着了。”

李玄清聞言帶着戌衛隊跟着王厚純快速來到城中的府邸,這原本是滄州守將王思德的將軍府,被安休休接管之後就改成了城守府。

李玄清等人抵達城守府的時候安休休已經在迎接了,身邊還跟着一名將領。安休休在代州李玄清已經見過了,所以見到李玄清到來直接上前行禮。倒是旁邊的這名將領盯着李玄清愣愣出神。

“那個,主公,咱們要不要進去說。”王厚純見到安休休一臉尷尬的站在那裡,想拉着高思繼過來行禮,但是後者明顯不是他能說了算的,所以打破這種沉默,道。

王厚純的話算是給安休休救了場,後者連忙朝王厚純投射了一眼感激的目光,引着衆人前往府內。百信帶着戌衛隊跟隨王厚純的親衛前去休息。

“主公,我給你介紹一下吧,這位便是高思繼高將軍。”幾人抵達大廳之後,王厚純站起身來指着安休休身邊這位身着黑甲,年紀在三十歲上下,身形飄逸,體格高大的將領笑道:“高將軍可是個槍法行家,我之前還自不量力,結果沒走過三十招。”

李玄清擺擺手道:“高將軍一直盯着本將,是否有話要說?”

高思繼盯着李玄清看了半天,搖了搖頭,清冷的聲音慢慢傳出來道:“只有一事未明,希望將軍能夠解惑。”

“我猜是想問大哥的家眷吧?”李玄清點點頭道:“他們現在在豐州城,打完這一仗你們可以去看看他們。說起來我那位大侄子現在也該入學讀書了。上次從豐州路過,軍情緊急,也沒時間過去看看。”李玄清本來只是解釋一下,但是一說起來忍不住自己也有點感慨道:“兩位將軍都是我大哥的心腹,多餘的話我也不想多說,既然能夠來到滄州城,除了打贏這一仗,我希望你們能夠代替我大哥好好考慮一下沙陀人的前途命運。此戰之後天策府必定要收復北方疆土,沙陀人的生死存亡與其說操縱在我李玄清手中,還不如說是在你們二位手中。”

李玄清的話也讓這兩位心頭莫名的一暖,安休休正要說話卻被身邊的高思繼搶了先,“將軍此話何意?”

“我希望你們能夠擔負起領導沙陀人的作用。大唐這個天下混亂了百年,也是時候終結了。天策府這邊正在着力打造中華民族大家庭,打破部族界限,促進民族大融合。”李玄清淡淡的解釋了一句後世的大民族概念道:“你們沙陀人也要做好思想準備。”

“好了,這也不是什麼急事,即使到時候你們不願意,也有其他辦法。”李玄清知道這個東西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太過於超前,歷朝歷代民族融合都是不自覺的結果,所以也沒再說什麼。

“將軍真的認爲我等能夠守得住滄州?即便能夠守住滄州,又能守得幾時?”高思繼開口問道。他這一開口身邊的安休休臉色變了變,想說什麼卻沒開口。

李玄清聞言看了一眼這個傢伙,記得歷史上不是說高思繼爲人剛烈,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嘛?怎麼眼前的這個人倒是關心起戰局了。不過也沒過多糾纏這些問題,只是問道:“安將軍手上有多少騎兵?”

“五萬餘人。”安休休老老實實答道。

“此次我帶來了親衛營三萬五千人。加上安將軍手上的五萬人,共計八萬多人。在中原腹地,八萬多人的騎兵軍團如果還打不贏宣武軍的話,那我只能說騎兵也就沒有多大作用了。”李玄清繼續道:“以步兵守城,整頓戰力,以騎兵周旋,持續一兩個月還是能夠辦到的。天策軍已經從西北兩個方面進軍幽並。”

“滄州就是天策軍豎立在東方的一個支點,吸引的敵人越多就意味着天策軍其他方向越輕鬆。”王厚純接過李玄清的話茬道:“兩位將軍請放心,我天策軍並沒有借宣武軍消耗你們兵力的意思。關於整編也等打完這一仗之後再說。”

“我聽說朱珍已經率軍來到滄州境內了,明日起騎兵出城打擊對方側翼,掩護起義軍和物資進入滄州,厚純,滄州所有防務,包括起義軍整編訓練全部由你負責,給你半個月時間給我整編出七個營正規部隊,其餘人手編爲後勤部。小四已經安排相關人手過來了,這幾天應該就能抵達滄州,”李玄清制止了幾人關於這個問題的疑問,直接開始命令道。

“安將軍,沙陀騎兵你和高將軍任意一人統領,剩餘一人暫時留在滄州,協助厚純完成其他事宜。高將軍說得對,咱們孤處危城,民政部暫時也沒辦法派人過來接手政務,所以暫時滄州的政務民生你們倆代管一下吧。”李玄清吩咐完王厚純之後轉向高思繼和安休休。

安休休和高思繼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接令而去。

“主公,你真的對他們倆放心嗎?我怎麼看這個高思繼怎麼覺得他有問題啊?”王厚純在二人走後問道。

李玄清搖了搖頭道:“不是有問題,而是因爲他沒有選擇,所以纔會沒有積極性,覺得我們在拿這些人的身家性命冒險。”

“你去準備準備吧,這段時間你的任務是最重的,小四已經將後勤部和玄影衛的中堅力量調了部分過來了,你好好安排吧。”李玄清摸了摸額頭,讓王厚純去忙,自己稍微休息了一下,轉身去了親衛營的營地。

“主公,玄影衛剛剛送來的情報。”李玄清到李飛雪的帥帳的時候玄影衛的暗衛也送來了最新的情報。

“朱珍的前鋒大將是王彥章兄弟?”李玄清一愣,隨即笑道:“看樣子朱全忠對自己的這個弟弟還是很關照的嘛,這先鋒大將選的可是沒誰了,天下第二啊。飛雪,他們既然已經到了城下,咱們去挑戰一下如何?” шωш• ⓣⓣⓚⓐⓝ• ¢○

“哈哈,主公這想法可以,我馬上召集部隊,出城迎戰。”李飛雪哈哈一笑,準備召集部隊但是被李玄清一把攔住,“去打架需要那麼多人手嗎?你帶上你的親衛隊和百信他們,然後派人通知厚純,讓他將新兵派到城樓守城就可以了。親衛營休整。”

李飛雪的親衛隊加上百信他們才區區不到兩千人,就這麼堂而皇之的開出城去。

“主公,這宣武軍安營紮寨的方式不錯啊,這營寨佈置的的確是行家。”李飛雪和李玄清出城五里就看見對面連綿起伏的宣武軍軍營,只見各營區安排的錯落有致,各種防備也是井井有條,頓時開口稱讚道。

這一行人尚未上前挑戰,身後幾十騎匆匆追上來了,卻是高思繼一行人。

“高將軍也打算出來查探對方敵情了?”李飛雪見到高思繼出來,頓時笑道:“巧了,我和主公打算找那個王彥章打一架,看看這個天下第二到底有多大本事。”

“好了,飛雪,上前叫陣吧,打了這麼長時間仗了,還真沒玩過陣前單挑這種戰法呢。親衛隊列陣。”李玄清打發李飛雪上前叫陣,回頭對着高思繼有點好奇的問道:“高將軍跟隨我大哥與宣武軍長期對戰,不知道有沒有和這個王彥章交過手?”

“打過三次,不過自我感覺應該是略遜一籌。此人臂力過人,而且槍法精妙,將軍不可輕視。”高思繼被問的有點突兀,只好老老實實回答道。

李玄清聞言嘆息一聲,自從李存孝死後,他的這兩員心腹大將也就失去了主心骨,變得頹廢消極起來,如果李存孝還在,高思繼絕對不會這麼回答,就算不是對手,也會意志昂揚,不可一世。

不過此時卻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李飛雪已經將對方驚動了,話說這傢伙走到哪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神色,讓他去叫陣,這傢伙直接招呼手下上前就給了對方轅門守衛吃了頓箭雨,幾十名守衛被射翻在地,這一下子動靜直接就鬧大了。

“主公,我這叫陣的方式別出一格吧,一句話都沒說,直接讓他們自己先亂了起來。”見到成果之後李飛雪撤軍回到李玄清身邊笑道。

“好了,人出來了,不過好像不是王彥章他們吧?”李玄清制止了這傢伙的胡鬧,擡頭看着宣武軍大營內開出的一彪人馬道。

“末將也不認識,應該是個不入流的將領吧。不過剛剛前鋒帥旗動了,王彥章應該也知道了這件事。”高思繼也不認識對面來的人。

“飛雪,安排人上去砍了他,今天咱們就是來鬧事的。把人頭給我收好,到時候掛到滄州城牆上。”李玄清笑道。話音未落身邊李飛雪的親衛隊衝出來一個人道:“主公,就讓小將前去拿下這傢伙的人頭。”

“主公,他是我親衛隊的隊正,郭崇韜,我在代州的時候碰到的。”李飛雪見到李玄清的眼神解釋道:“他武藝還不錯的。”

“你是郭崇韜?”李玄清好奇的看了一眼眼前的這名將領,笑道:“如果你能砍了來將,我就讓你去做衛正。”

“請主公放心,小將必不辱使命。”郭崇韜朝着李玄清行了個軍禮,轉身策馬衝了上去。

“主公,這個提拔是不是有點太快了?”李飛雪有點不解。

李玄清擺擺手道:“打完這一仗讓他進軍事學院學習三個月,我會交代好的,出來之後給他個衛正,放心吧,你就算給他個都指揮使,這傢伙都不會扛不住的。”

李玄清的話讓周圍的人摸不着頭腦,不清楚爲什麼李玄清只是聽了對方叫什麼名字就直接許諾升值,不過李玄清也沒解釋什麼,倒是很好奇這個在歷史上留名的傢伙怎麼會被李飛雪遇到。

不過此時的郭崇韜卻帶着一股興奮衝到宣武軍的這名將領身邊,竟然是二話不說直接挺槍就刺。

不過說實話這戰場單挑天策軍基本上就沒有人熟悉,李玄清從後世帶來的理念基本上都是上了戰場之後直接開打,直接把古人的這套戰法摒棄了,今天要不是想看看王彥章,估計也不會有這一出。

郭崇韜的這一招倒是將對方嚇了一大跳,急忙架住迎面而來的長槍,正要說話,沒想到對方几乎沒有任何負擔再來了一招,長槍稍稍轉彎之後,橫掃而出,陽光下碩大的槍頭帶起強橫的風聲直接打在對方的兵器上,竟然是直接讓對方大飛,然後長槍一伸,給對方來了個透心涼。

“這小子,下手怪狠的啊。”李飛雪看着對方裹挾對方的屍首縱馬回來笑道:“主公你賠了,這傢伙兩招換了個衛正。”

“啓稟主公,幸不辱命。”郭崇韜朝着李玄清行了個軍禮笑道。

“回長安之後去軍事學院學習三個月,然後找飛雪。”李玄清微微笑道:“歸隊吧。”

“將軍,王彥章來了,後面那位身着青甲的就是他的弟弟王彥童。”高思繼低聲道。

李玄清聞言一笑道:“飛雪,我看要不你去和王彥章談談算了,讓他直接投降,免得我到時候一槍撂倒這倆兄弟。”

“主公,我可沒有小四那本事,能把活人說死。”李飛雪聞言苦着臉道:“要不主公你上去吧,反正我估計我是打不過他們。”

李玄清接過百信遞過來的斷魂槍,笑道:“你呀,回頭讓你也去軍事學院算了,我去找這兩兄弟聊聊吧。”玉獅子昂首嘶鳴一聲,猶如一道長虹一般飛躍而起,朝着對方衝了過去。

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
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