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

“算了,如今說這個已經來不及了,不過我對薛洋的瞭解,他雖然喜歡弄險,但是從來不會無的放矢,我想他是在擔心西部的敵人吧?畢竟於闐內亂一旦被對手知道,薩法兒王朝和薩曼帝國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所以薛洋的打算應該是讓李陽穩住于闐內部的局勢,自己率第三兵團主力輕裝急進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徹底打掉對方的干涉力量,從而贏得從容解決于闐的時間。”從沙洲緊急趕過來的王厚純倒是沒有和萬毅一樣氣急敗壞,不過對於薛洋的大膽還是感到有點心悸。

“算了,就算是我們不同意現在也沒辦法阻止了,還是想辦法怎麼善後吧。現在已經是二月份初,我想盡快讓西征軍前鋒部隊進入高昌回鶻境內,造成伊州這邊局勢緊張從而提前調動回鶻人集中在伊州前線,徹底放空沙洲東部,藉以調動曹仁貴早日從播仙鎮出發。”萬毅苦笑着搖了搖頭道:“如今大部分佈置都已經到位,提前行動也不算什麼了,了不起戰士辛苦一些。”

“這來來回回算起來也沒提前多少,十來天時間不算什麼了。”王厚純站起身來笑道:“既然如此我馬上趕回沙洲坐鎮,調動指揮飛鷹旅大部從速在石城附近撤出然後將消息放出去,同時這兩天放開對於曹仁貴的情報管制,將師兄出兵沙洲的消息傳遞給他,我想他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

“肅州那邊有一支秘密部隊,如果沙洲支撐不住而我西征軍主力又沒有及時趕回來,就想辦法調他們過來吧。”王厚純走到門口傳來了萬毅的聲音,不過萬毅還沒說完王厚純邊往外走邊道:“師兄要對自己制定的計劃有信心,也要對飛鷹旅由信心,兵王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不能夠用普通軍隊來衡量。我會堅持到師兄率軍返回的。”

王厚純走了,也意味着天策軍西征集團軍對於曹仁貴的部隊進入最後的部署,不過此時于闐那邊李陽在參加完悟心召開的戰前會議之後就再也沒去管這些于闐人的內亂,反倒是根據萬毅這邊傳來的最新指示開始制定于闐都城的攻佔計劃,于闐的軍隊其實倒也不是很差,至少比起之前的吐蕃僱傭軍高出不少,但是對於天策軍來說這樣的戰力還不算什麼,尤其是悟心臨時拉出來的這羣烏合之衆,大部分軍隊成員都不是正規軍,導致出現了無數的軍紀問題。

“彪子,我要的于闐都城的城防材料和他們的駐軍分佈圖你要過來沒有?”李陽回來之後就在帥帳之中制訂計劃,第十五營雖然只有一萬人,但是卻配備了二十門迫擊炮,而且還是最新式的八零迫擊炮,威力足夠掩護爆破手抵近城門附近,然後炸開城門。

八零迫擊炮其實是李玄清和巧兮無聊的時候跟秦耀說了後世這款抗戰神器然後照着記憶仿製出來的。雖然沒有製造出完整的彈簧和彈性承壓器,但是如今的實驗室對於軟鋼的研究也有了部分緊張,製造出來的軟鋼效果雖然沒有前世的好,但是就其效果來說還能夠接受,只不過和後世一樣,炮彈的擊發引信差點讓李玄清崩潰,好在李玄清對於迫擊炮的炮彈還有點影響,加上之前飛鷹旅用的實驗品也給了秦耀足夠的經驗,所以纔會有這最新式的八零迫擊炮出現。

“都在這了,秦空在城內有佈置,入城之後你們只要按照他們安排的人手指點就能夠快速分辨出城內各部守軍,方便你們抵近王城活捉李啓明。”彪子將自己從秦空那邊蒐羅來的資料和城防分佈圖放在桌上,搖搖頭道:“不過咱們這樣繞過悟心大和尚他們單幹是不是有點不地道?雖然我不知道副首相那邊對於于闐採取的是什麼辦法接管,但是咱們這樣一做豈不是等於表明放棄了對方?”

“那是你們玄影衛和副首相要考慮的事情,反正我已經和秦空那邊打過招呼了。”李陽無所謂的搖了搖頭,將彪子帶過來的資料拿過來自顧自的研究道:“怎麼樣,是不是發現西北和我們帝國本土有着很大的不同啊?”

彪子沒想到李陽會這麼問,所以走過來邊幫忙邊道:“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是于闐這地方特別奇怪啊,雖然這老百姓長得和我們華夏百姓差不多,大部分百姓也都會說幾句唐言,但是很奇怪的是這裡的佛教怎麼這麼興盛?這些僧侶靠着百姓供養那些百姓能夠承受得了嗎?難怪之前我聽說皇上準備限制內地大小宗教的傳教了。”

“我說你一個正經的統兵大將怎麼關心起這些民生事務了?難不成想推移轉入政務那一塊?”彪子笑道:“我要是你就好好想想見到那個于闐國主該怎麼說話好不好?說實在的我對於這個尉遲氏挺好奇的,傳承千年了,大概從西漢武帝時代就在這裡建國,然後中間雖然間斷了幾次,但是卻始終屹立在西北不倒,于闐國勢起起伏伏但是始終都是西域大國。而這個李啓明上位之後也算是一位好國主,只不過眼光不太好,非要跟着曹仁貴和歸義軍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我覺得這件事還是交給你比較好,我只負責去抓人。”李陽拍了拍手讓駐守門口的親衛去傳令通知第十五營的三個都指揮使過來開會,笑道:“你要不要聽聽我們的作戰計劃?”

“算了吧?我的任務就是協助你們穿越藏區進入于闐,如今你們已經到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彪子搖了搖頭道:“打仗這種事情我還是不參與了,我去幫幫秦空吧,他那邊最近都忙死了,還要協調飛鷹旅去封鎖邊境,估計都忙得腳不沾地了。”說完之後起身直接離開。而彪子一離開沒多久李陽的三個都指揮使也都來了,親衛隊長帶着迫擊炮大隊的隊長也趕了過來。

“說一下我們的任務,我已經決定後天一早開始正式攻打于闐城,所以你們還有一天的時間整裝休息,後天一早你們三個都要按照地圖標識的半月形佈置陣地,如果於闐軍出城迎戰那麼就要就勢給我打進去,如果他們依託城牆駐守那就有老吳你們負責壓制對方的活力,掩護爆破手抵近城牆爆破,然後祁山你們爲先導攻入城中,然後直奔王城,你們兩個負責掃蕩城內。”李陽放下手中的硬筆繼續道:“如果我軍在入城之前悟心的部隊參戰那麼就把他們當成是友軍對待,如果我們入城之後他們參戰那麼對不起于闐城內除了俘虜剩下的他們什麼都別想碰,否則的話一律殺無赦,明白嗎?”

李陽的話讓大家一愣,但是隨即明白什麼意思了,紛紛點頭。第三兵團從金城出發跋涉萬里抵達于闐,不可能是義務幫助悟心他們的,都指揮使已經是天策軍的中層將領了,對於基本的國策都很瞭解,戰術素養經過軍事學院這些年不間斷的抽調學習也都過關,自然看得明白于闐在西北的戰略位置,所以對於這樣的戰略要點如果還能夠容忍別人染指的話那天策軍豈不是也太軟弱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悟心的部隊目前還能夠算得上是友軍,但是如果李啓明一旦被拿下敵友的關係只怕瞬間會轉化。所以李陽的話已經挑明瞭,如果對方和自己一起行動那就意味着至少悟心本人已經靠攏大唐靠攏天策軍,那麼當作友軍也沒有關係,如果城坡之後纔想到佔便宜那就對不起了,天策軍還從來沒有懼怕過任何對手。

“請將軍放心,我等明白,必然不會讓帝國利益受損。”幾人站起身來紛紛接令。

“好了,明白之後就各自去準備吧。這是陣地圖你們拿回去自行磨合研究吧,後天一早我要看到你們自己去排兵佈陣,千萬不要妄想我插手啊。”李陽將手中的圖紙和城內的佈防圖扔給三個都指揮使。李陽帶兵基本上想的是怎麼挖掘部下自己的潛力和能動性,所以對於這種程度的戰爭佈陣什麼的能夠交給部下的都會交給部下讓他們自行完成。

李陽這邊準備妥當就等着後天去開打的時候一直蹲在於闐邊境的蘇小虎也收到了秦空送來的情報,通報了天策軍已經從南邊入境于闐,而且已經制訂計劃準備攻打于闐城,給蘇小虎的任務就是在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不得放過任何曹仁貴的探子出入于闐,將這個消息封鎖住,並且要想辦法配合玄影衛散步虛假的信息給曹仁貴讓其做出錯誤的判斷。

“好了,兄弟們有活幹了。”蘇小虎瀏覽完信息之後站起身來嚎了一嗓子之後笑道:“兄弟們吃完這頓烤肉乾活了,這次有大買賣。”說完之後從身邊一名手下那裡毫不客氣的搶來一塊烤的滋滋冒油的牛肉啃了起來,也不理會那名手下幽怨的眼神。

第二天也就是天啓四年二月初六,蘇小虎率隊開始截殺想要越過邊境進入于闐境內的歸義軍探子,並且將這段時間收服的山賊和強盜全部放了出去,給他們的任務就是封鎖住于闐和安西東部長達數百里邊境的所有出入口,對於過往的商隊百姓全部扣留,不得放過任何一個人。實際上此時能夠有膽量出入邊境的商隊基本上都屬於那種走私的,所以對於本來就活躍在這些地方的山賊來說倒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原本被蘇小虎打壓的擡不起頭來的山賊頓時覺得自己的春天又來了,所以幾乎是撒丫子一般開始沿着這幾百裡的山區晝夜巡邏,不放過絲毫人手國境。

蘇小虎封鎖東部邊境的同時一直在疏勒河鴨兒城北部邊境的飛鷹旅第二大隊也同時執行了命令,這樣一來等於徹底切斷了于闐的內外聯繫,于闐由此變成了一個悶葫蘆,內外斷絕聯繫。

而此時沙洲趙四也開始散步消息,將萬毅率軍從鎖陽城北上的消息透露給了曹仁貴的探子,這樣一來沙洲地區等於被徹底放空,而還沒等曹仁貴反應過來,一直肆虐在播仙鎮以東的飛鷹旅大部也開始往北撤退,而且和史建瑭的部隊再石城附近打了一仗被史建瑭一路攆着朝伊州方向而去。爲了讓曹仁貴相信他們的確退到了伊州,趙四特意讓萬毅派了一支部隊前來接應並且在對方的探子的視線之中和萬毅的大隊主力匯合。這樣一來等於給曹仁貴一個明確的信息,播仙鎮以東除了史建瑭的沙陀人之外連回鶻人都沒有了,飛鷹旅之前已經替他完全清理完了,整個這片區域甚至找不到一直成建制的部隊存在。

這樣接踵而至的消息和史建瑭的三萬騎兵的抵達,曹仁貴手上一下子集中了十萬人的龐大部隊,這對於對付萬毅的西征軍主力來說可能力有不逮,但是在萬毅在伊州被回鶻人拖住之後卻可以輕鬆拿下沙洲,收復歸義軍的地盤,順帶着還能夠拿下播仙鎮以東的整片區域。這對於困境之中的曹仁貴來說不啻於一個驚天的好消息,以至於在接待史建瑭的歡迎宴會上差點失態。

“節度使,當前的局勢想必您也明白,我們最好的策略就是在萬毅的大軍主力被拖住之後我們揮軍直接進入沙洲從而斷絕萬毅的後路,這樣才能夠徹底切斷李玄清伸向西域的爪牙。”史建瑭原本就是沙陀名將自然能夠看得清楚局勢,所以不急不緩道:“我來之前我家主公也已經抵達伊州前線,我會去信伊州讓我家主公說服前線大本營設法祝我等一臂之力。到時候節度使大人光復舊地還需要多多提攜我們沙陀人一把啊?”史建瑭的話讓曹仁貴哈哈大笑,舉起酒杯道:“史將軍,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

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
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四十七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