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

“啓稟主公,參謀長,玄影衛河套戰報。李克用從北線撤軍之代州,主力部隊開始南下太原府,振武軍也開始移兵東受降城。”徐天翔看着玄影衛飛鴿傳書傳來的最新戰報,沉吟半晌在沙盤上將最新的態勢標註出來後對着身邊的李玄清笑道:“看樣子北部陳凡可以鬆一口氣了,李克用撤軍會太原府,這是好消息啊。”

李玄清看了看幽並二州的大幅地圖,點點頭道:“陳凡是鬆了一口氣了,但是我的打算卻落空了,原本我以爲陳凡兵團和李克用對峙之後能夠讓他轉移視線,北上剿滅赫連鐸,順勢能夠把契丹人拖下水,讓他們在幽北再打一仗的。看樣子李克用也能夠在關鍵時刻忍住嗎?也沒想象中的那麼剛愎自用。”

徐天翔倒是沒有那麼大的想法,笑道:“馬上總參的整編計劃就要出來了,主公多留點騎兵到時候我們自己打也是一樣的。”

李玄清白了這傢伙一眼,笑罵道:“還多留點騎兵?你要是不想被民政部罵死你去留啊。看看到時候岑先生怎麼收拾你。現在軍隊的所有花銷不能像以前那樣了,所有的都要做計劃,每年的年終軍政兩大部門召開聯席會議討論決定來年的一整年的計劃,你想多留點你上,我可不想被民政部嘮叨。”

徐天翔連連擺手,苦笑道:“主公你還是饒了我吧,我要是有辦法說服岑先生我還用得着來念叨嗎?我看我還是和老左好好捯飭一下,自己省錢來養騎兵吧。”

“你省錢也要從民政部走,以後軍隊的產業不能夠直接插手,後勤部做的計劃你要督促一下,能移交的儘量移交給民政部,涉及到軍工產業的也不允許軍隊控制,可以派人監督質量和進度,不允許插手財政。”聽他這麼一說李玄清也想起來了,直接道:“軍政分離的意思是軍隊專心打仗,不要過問民政,民政專心理政,不得插手軍隊。”

“那之前後勤部打造的兵仗局聯合體、煤鐵聯合體、黑火聯合體這些作坊怎麼處理?”李玄清的話讓徐天翔也頓時明白了後者的決心,於是把後勤部的這些產業搬了出來問道。

“馬上要召開的軍政聯席會議上再說,這裡只和你說一點,涉及到國計民生或者是關乎王朝安全的可以國營。”李玄清說了一句之後忽然想起了什麼,問道:“上次讓你們總參製作的軍部各機構調整計劃做好了沒有?”

“已經做好了,總參下設的政訓處一分爲二,改成軍法隊和政訓處;後勤部也重新劃分,分爲軍需處、裝備處、建設兵團和後軍醫護局。”徐天翔遞過來一份文件道:“左天成已經按照目前的機構劃分重新對後勤部進行了調整,後勤部直屬隊也組建起來了。”

李玄清點了點頭道:“年節過後,全軍實行津貼制,分日常生活津貼和作戰津貼,通行全軍。讓兄弟們明白,雖然是在當兵,但是除了犒賞和繳獲分配,他們還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以養家餬口。我們天策軍的薪餉也能成爲將士們殺敵的一份動力。”

“主公放心,總參的軍階等級已經全部製作完畢,等到聯席會議和民政部對接完畢之後,就可以按照軍階標準每月足額發放津貼。”李玄清點了點頭,也不理會李玄清爲什麼要把餉銀叫做津貼,而是忠實的把李玄清的交代落到實處。

“好了,這是一件大工程。還好明年一年內軍隊的主要任務就是調整編制、整頓內部和提高戰力,不會和今年一樣全年征戰無休。”李玄清笑道:“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好好調整,讓戰士們好好休息。”

不過在兩人談論軍政改革的時候,鳳翔等地的駐軍卻依然奮戰在第一線。民政部在最後通牒時間結束之後開始和軍隊聯合,對於那些拒不按照農業廳進行土地改革的大戶地主進行強制性沒收農田、查封家產,逮捕家族主要人員。有些家族試圖金蟬脫殼,轉移財產到其他地方,也先一步被玄影衛的人堵在門口,而那些已經在路上的人也被剛剛完成剿匪任務的騎兵營封鎖了所有出口,開始拉網式的排查。

時間回到鳳翔,胡小四陪着秦文走後,蘇小虎就帶着飛鷹旅殺進了秦家大院。不過他剛剛進去就感覺到了對面秦旭組建的黑雲長劍都的不同尋常,雖然是私軍,但是卻能夠面帶殺氣,甚至還有一股死氣,這一看就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老兵或者亡命之徒。

“私蓄死士,對抗官府和軍隊,我看你們都是活膩歪了。兄弟們給我殺,一個不留。”蘇小虎感受到這股氣息之後嘴角猙獰一笑,率先撲了上去。

幾乎與此同時,先行一步佔據院牆的戰士手中的利箭也在這一刻射了出去,幾十支黑色長箭破空而出,幾乎就在瞬間將黑雲長劍都前排的人放倒在地。

“給我殺,不讓我過好,我倒要看看是你天策軍厲害還是我秦家的勇士們厲害。”後面的秦旭這時候也在短暫的掙扎之後下達了命令。

雙方立即開始大戰,但是一時之間刀光縱橫,殺氣盈天。黑雲長劍都手持的是秦家打造的長柄重劍,黑漆漆的劍身揮舞起來帶着呼嘯的風聲。而飛鷹旅這邊卻是天策軍後勤部最新式的精鋼彎刀,專門爲了飛鷹旅量身打造,冰寒的刀鋒閃爍着幽藍的光澤,配上專屬的小巧的八卦盾,衝入人羣之中的飛鷹旅根本上無人能夠近身。刀光閃爍,這些戰士基本上不和對面對拼,而是彎刀一閃而過,從黑衣黑甲的結合部或者裸露在外的脖子等處擦過,倒地的黑雲長劍都的人身上也只有一道傷痕。

“別以爲不知道你們這些重甲兵的弱點在哪。”蘇小虎恍若看白癡一般看了一眼後面坐鎮的秦旭,清晰的話語讓對方不寒而慄,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來聲嘶力竭的吼道:“給我殺,殺死一人我秦家願意支付一百兩黃金,殺死軍官一人賞賜黃金千兩。我親自去搬黃金上來,馬上支付。”

蘇小虎冷冷一笑,也不理會這傢伙的去向,揮舞彎刀再次殺了起來。

而此時的胡小四卻帶着秦文來到鳳翔駐軍大營,作爲前出漢中的大後方,第六營留了一個都在鳳翔,配合後勤部安排的城防軍防守鳳翔城。

到了軍營胡小四直接亮出了自己的玄影衛特質令牌,第六營的都指揮使原本是徐英的親衛大將,見過令牌頓時明白眼前這尊大神的來歷,所以見到對方亮出了李玄清的銀羽劍符之後絲毫不敢怠慢,直接將指揮權交給了胡小四。

“韓將軍你馬上率全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鳳翔城的西面,前出西域的要道,豐源嶺,給我圍住,那裡是秦家的秘密基地。記住,不能放跑一個人,我要完整的接收秦家,如果有任何人違抗軍令,殺無赦。”不過胡小四倒是沒有要這個指揮權,而是攤開隨身攜帶的地圖,指着鳳翔西面驛道通往西域的南線,也就是沿着秦巴山脈北側的路徑。在鳳翔地域內有一座孤峰,周圍山峰和它並不相連,由此圍繞着豐源嶺東西兩側也也形成了一條跨越秦嶺的平坦通道。

“胡統領的意思是秦家準備放棄關中產業,投靠正在西川的李茂貞?”韓世成看着胡小四劃出的線條有些驚疑不定道。

胡小四有點意外的看着眼前的這位看起來老實巴交的將領,愣了愣隨即暗自點頭,不過臉上卻冷笑道:“他想投靠李茂貞那也得我同意才行。別以爲他秦家通過這條秘密通道走私武器給李茂貞我玄影衛查不出來。不說了,你馬上出發,給我拿下豐源嶺,到時候我去總參給你請功。話說你們都統將軍眼光不錯嘛,老成持重。”

胡小四的命令韓世成自然忠實執行了,但見軍營之中號角嘶鳴,大軍來往奔馳,前隊整裝完畢之後立即出營朝豐源嶺迅速開拔,中軍和後軍隨後而行,後勤隊的人手也跟在後面。

看着韓世成動作神速,胡小四微微一笑,拉着秦文的手道:“老爺子要不在軍中歇歇,小虎那邊我已經讓人通知了,結束之後會立即接您回秦家。”

秦文搖了搖頭,道:“咱們也去豐源嶺吧。我記得以前老人曾經說過一句話,秦家藏有部分當年秦弩和連環弩的圖紙,只是後來我和秦旭這一輩都沒見過,說不定被藏了起來,這東西可不能丟。”說完見到胡小四兩眼放光的表情笑道:“只是一部分,當年秦家先祖無意當中得到了這些圖紙,只是當時有外人一起,所以幾人商議平分了這些圖紙,沒想到這一分就再也不能將原物複製出來了了。”

“這麼說來,江南的沈家現在的技藝也是當年圖紙的功勞?”胡小四被這些消息驚呆了,拉着秦文邊走邊道。

秦文和胡小四兩人上馬之後在親衛的護送下朝着大軍追了過去,秦文道:“有一部分原因,沈家在弓箭製造方面原本就有傳承,得到圖紙之後更是如虎添翼,經過百年時間的發展,估計早就推陳出新了。等到將來這個打到江南去沈家問問就清楚了。我不是家主,所以這些消息也是平時聽來的。”

“既然這樣,咱們趕緊的,可不能讓秦家人特別是秦旭父子跑了。”胡小四一甩馬鞭笑道。幾人頓時加速而去。

豐源嶺在鳳翔城西一百多裡的地方。但是韓世成讓騎兵隊現行,一千多人的騎兵脫離大部隊風馳電掣一般疾馳而去。騎兵一百多裡也就是兩個時辰左右。等胡小四等人趕到的時候,豐源嶺基本上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軍營了。秦家佈置在這裡的留守人員嚴陣以待盯着下面的騎兵。而裡面秦旭父子的身形也清晰可見。

“我看這個秦旭也算是蠢到家了,這個時候還想着倚靠山行地勢來阻攔軍隊的步伐。騎兵隊馬上集合去山後的岔道口給我堵住他們的退路,傳令韓將軍中軍加速前進,攻下豐源嶺。”胡小四冷冷一笑,他纔看不上豐源嶺對方的佈置呢,再厲害的佈置在天策軍面前都是小菜一碟。

騎兵隊呼嘯而去,揚起的塵土也讓此刻山上的秦旭父子臉色一變,對方的這一招不算什麼奇事,自己早有應對之策,但是聯繫李茂貞的探子遲遲不歸纔是讓他心頭蒙上陰影的重要原因。

而山下的胡小四彷彿也知道秦旭等待的原因所在,不過秦旭的反應太慢了,自己在漢中佈置了那麼多人手如果還堵不住他的探子那麼玄影衛就不要混了。

這一來一去的時間已經到了下午,韓世成的中軍緊趕慢趕終於趕到了。胡小四指了指山上的陣地,笑道:“韓將軍讓兄弟們辛苦一下,後勤隊馬上開始架設投石車,準備火油彈,給我轟,我就不信他這個烏龜殼能撐到什麼時候。”

韓世成目測了一下距離苦笑道:“胡統領,火油彈如果投放的話那麼豐源嶺估計會被燒成焦土的,聽說秦旭把家族的很多典籍都放到了這裡,火油彈一起估計都會燒光的。”

胡小四聞言一愣,隨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問道:“主公前段時間推廣的三三制戰鬥法你們營練習的怎麼樣了?”

韓世成點點頭道:“很熟練了,但是這個陣法好奇怪,末將愚鈍沒有明白陣法奧妙所在,所以——”

胡小四白了他一眼道:“三三制的原則是散兵之間相互配合進行的一種漸進式戰術,對於這種山地攻堅戰最爲合適。飛鷹旅已經試驗過很多次了,你馬上調集最精銳的戰隊開始準備攻擊,記住一定要按照三三制的跑位、配合來進行。中軍你親自指揮,一旦先頭部隊攻上去了,馬上大軍壓上,給我徹底剪除禍患。”

“好的,末將這就前去準備。一刻鐘之後開始攻擊。”韓世成愣了愣,隨即開始去調集軍隊準備。

“老爺子,山上沒有什麼親人什麼的吧?”胡小四見到秦文的臉色變化不定,以爲山上還有什麼人所以急忙問道。

“沒什麼人了,不過記得吩咐大軍對於那些師傅、匠人和使役儘量不要殺戮,秦家的技藝很多都是他們在操作。”秦文搖了搖頭,神色有點感慨。

胡小四點點頭讓身後的親衛去叮囑韓世成之後拉着秦文走到一邊,讓出了中間的空地。

韓世成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不到一刻鐘時間一千多人的精銳前軍就被整理出來了,整整齊齊的列隊于山前,但見韓世成簡單吩咐了幾句之後所有人開始做好共計準備,後勤隊隨行的五座弩炮也開始調整射距和目標,靜靜等待命令。

韓世成右手一揮,戰鼓隊開始擂鼓,隆隆的鼓聲發佈了主將的命令。前軍也在這一刻開始展開隊形,衝鋒上前。而弩炮隊這時候開始發射弩箭,這幾乎已經成了天策軍戰役的標準步驟了,以強勢射程的弩箭打亂對方的陣型掩護己方突擊人員前進。

但見空中刺耳的破空之聲呼嘯而過,一根根粗大的弩箭急速掠過前軍頭頂,朝着山半腰秦家的陣地呼嘯而去,下一秒鐘只聽得噗噗噗的聲音不絕於耳,五座弩炮的威力不夠大,但是弩箭發射出去的威勢卻一點都沒變,而且最新式的改進型弩炮體積更小,發射速度更快,這纔是守備部隊的最愛。

而此時秦家陣地的反擊也開始了,相對於天策軍這邊整齊劃一的步驟和緊而有序的對象,對手的反擊就有點混亂了,這也是正軍和私軍的區別,裝備再好沒有鐵血大戰的洗禮都是一羣烏合之衆。不過秦家有一點好處就是其本身就是武器製造大家,各式各樣的武器層出不窮,光是弓箭居然就有十幾種,射程也配置的很好。

“弓箭手跟隨,掩護前軍突擊。”韓世成對着身邊整裝待發的五百名弓箭手吼道,後者幾乎在命令下達的一瞬間迅速出發。

而此時的前軍也開始進入對方的弓箭射程之內,一千多人的前軍不僅僅要面臨陡峭崎嶇的道路,還有山上蜂擁而來的箭矢,更要面對不斷滾落的大石,任務非常艱難,這時候考驗的就是前軍領軍將領和各作戰單位的配合。這也是李玄清盜版後世三三制戰法的精髓了。

前軍這些人在進入對方弓箭射程的一瞬間迅速變陣,頓時間一個個五十人組成的小股部隊開始猶如滾雪球一般翻滾而上,每一對都列成非常鬆散的散兵線推進,同樣是前面刀盾手,後續弓箭手,每次衝鋒距離不會超過十五丈,到了距離自動開始尋找掩體就地防禦,弓箭手和對方展開對射,而後續部隊看到前隊停下之後馬上開始跟進,等到超過前方部隊十五丈左右距離時再次停下。如此循環往復,不斷滾動前進。如果遇到對方集中火力,則自動掩護,等待後續支援。如此戰法讓山上原本就沒有經過戰陣洗禮的私軍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時候再強橫的武器失去了目標也就沒有了威力,面對這種滾滾前進,剛剛瞄準了這個,那個又上來了,好不容易打壓了這一股,另外一股敵人卻生龍活虎的爬了上來,讓這些人根本就是防不勝防。所以戰爭打了不到半個時辰,前軍就已經突入對方陣地前面不到三十丈距離了。這個時候韓世成點了點頭,對於這種三三制的戰法終於有了直面的感受,猛然間抽出長刀,往前一舉,中軍立即跟上,開始全軍突擊。

而前軍這個時候也開始了最後一波攻勢,刀盾手開始低頭猛衝,背後的弓箭手全力放箭,一時之間箭如雨下,韓世成增援前軍的五百名弓箭手此時也到達前軍,兩下一合力徹底壓制住了山上的攻擊,也給了刀盾手衝鋒準備了空間。三十丈的距離就算是山坡也沒辦法阻攔住這些西北漢子的步伐,只見這些人絲毫不把死亡放在心上,戰友在身邊倒下之後後續人手急速衝了過去,如此波浪一般浪潮一瞬間就撲入秦傢俬軍的陣地。一場殺戮就此展開。

胡小四見到前軍順利進入山腰,頓時放下心來對着身邊的秦文道:“老爺子咱們也上去吧。”說完和幾個親衛攙扶着秦文開始往上走。而一路上不斷有後勤隊的士兵衝了上來將己方的傷員一個個送到後勤大帳緊急包紮止血。

等到胡小四幾人達到前線的時候戰局已經明朗了,秦傢俬軍被徹底分割,在天策軍野戰部隊面前這些人根本就不夠看的,戰場之上大槍大戟,除非有李存孝這樣超羣絕倫的武功,否則的話基本上是防不住四面八方幾十個明晃晃的武器一起招呼的。

“秦旭父子已經逃了,你們還要負隅頑抗嗎?我天策軍抓捕秦家主犯,對於從犯如果放下武器可以從輕處置,如果繼續頑抗到底,格殺勿論。”胡小四的話語聲讓尚在抵抗的衆人一陣發愣,秦旭父子此時不在這裡也讓這羣本來就是因爲利益所以在聚集起來的私軍再無鬥志。在韓世成強勢的兵鋒面前迅速崩潰。

“韓將軍這裡交給你了,一切要遵照老爺子的命令行事。我去抓秦旭。”胡小四見到韓世成在回過頭來看到自己,頓時喊道。接着留下兩名親衛護送秦文和韓世成匯合,自己帶着剩下的十幾個人迅速越過豐源嶺,朝着南邊漢中的方向急速而去。

他這一去也正式宣告了關中最堅硬的堡壘被天策軍強勢攻破,圍繞着土地而在關中各地掀起的腥風血雨此時落下高潮。天策府的土地改革拔出了最強硬的反對勢力。

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
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