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

“你說什麼?儋州被靜海軍攻擊了?對方有上萬人?”崖州駐守着天策軍的一個都,這是當日薛萬里攻擊雷州之後渡海收復瓊州的主力部隊,都指揮使馮默風本來是薛萬里手下的的一名新興的將領,只是因爲廣州一戰無意當中擊殺了劉昌魯的悍將劉洪,被提拔成了都指揮使駐守崖州。此時收到了儋州的求援頓時急了,自己手上就五千人,還要肩負着守備崖州的任務。要知道崖州可不必儋州,這是連接大陸最近的一個補給基地。所以馮默風沉吟半晌之後留下三千人守備崖州,自己則親率兩千人啓程朝着儋州急馳而去,與此同時派人迅速架船渡海去雷州去報信。

但是等到馮默風趕到儋州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儋州城內的李天霞已經是山窮水盡,六百多人的隊伍已經死傷殆盡,只剩下最後幾十名士兵還在他身邊,孤傲的屹立在城樓上。

“兄弟們,這一次咱們是在劫難逃了,大家害不害怕?”李天霞看着身邊那些熟悉的身影,長嘆一聲繼而有聲嘶力竭的吼道:“但是我要說的是兄弟們,人生在世總要活出個樣子來,咱們肩負着守備儋州的任務,那麼即使咱們就剩下最後一個人也不能放敵人進入城內。天策軍還從來沒有哪一支部隊放棄自己的國土的,咱們就是死也不能做大唐的罪人。”

“衛帥,沒說的,咱們早就夠本了,再來的話大不了也學一學古人,馬革裹屍,做一個讓後世敬仰的烈士。”李天霞身邊的藝人拄着長刀笑道:“以後我們的孩子,後輩子孫有一天來到這儋州的時候也能夠記得咱們今天做的這件大事。”

“既然如此把最後一箱炸藥包給我搬上來,咱們炸死這幫混帳。”李天霞看着城外蜂擁爬上來的靜海軍士兵冷然一笑,將最後一箱四個炸藥包放在弩炮的下面,拉開引線笑道:“來世咱們還做好兄弟,大傢伙一起跟隨皇上打天下。”

馮默風趕到的時候儋州城的城樓上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轟然響起,無數的碎石被席捲到了天上,猶如一顆巨大的煙花一樣響徹天地間。滾滾濃煙被海風吹散之後只剩下一面天策軍的團龍軍旗還在那裡高高飄揚。

“兄弟們,給我殺。”馮默風扯着嗓子厲吼,身後的兩千人天策軍猶如猛虎下山朝前衝去。他們都是百戰餘生的鐵血戰士,自然知道剛纔那聲爆炸意味着什麼,一路上跟隨馮默風而來的小六子更是淚流滿面手舉着長刀衝了上去,不要命的朝着靜海軍殺了過去。

本來靜海軍雖然被李天霞這最後一下子炸的暈頭轉向,但是好歹儋州是拿下了。這還沒來得及歡呼就被馮默風這一下子給打懵了,持續一天一夜的戰鬥讓很多士兵都精疲力盡,在天策軍強悍的戰力面前硬是被打得節節後退,差一點就直接退到海里去了。馮默風一刀將在前方指揮來不及退走的靜海軍的一名將領梟首之後也消了點怒氣,清醒過來,開始指揮部隊一面和對方對峙一邊進入城內搜尋第七十六衛士兵的遺體。自己的兵力還是太少了,沒辦法將對方趕出海灘,如果追的太靠前只會遭到對方艦隊火力的打擊得不償失。

“指揮使大人,這是我家衛帥唯一的遺體。”小六子瘋了一般的在斷壁殘垣中找到了握着指揮刀的一條臂膀,頓時嚎啕大哭。

“指揮使,快看,海面上有咱們的軍艦。”馮默風本來是長嘆一口氣,準備安慰一下這個從報信之後就一直瘋了一般殺敵的年輕人,但是卻被身邊的親衛驚醒,只見海面上忽然出現了一道道黑色的煙柱猶如長龍一般飄蕩在天際間。這是隻有自家海軍纔有的標誌。

“所有人立即出發,咱們去爲七十六衛的兄弟們報仇。”馮默風肯定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幾乎是在一瞬間就反應過來直接揮軍再次投入攻擊。

而此時海面上原本在協助退守的靜海軍陸軍協防的靜海軍水師部隊一陣大亂,這一天一夜的攻擊讓這些木質戰艦的陣型凌亂不堪,此時忽然看到天策軍軍艦從遠處飛速駛來急忙開始佈置,號角聲不斷響徹招呼各艦列陣迎敵,而海灘之上的靜海軍陸軍也開始手忙腳亂的應對馮默風的攻擊。

此時來援的自然就是羅大海的復興號和揚威號。羅大海也是聽到了之前的那一聲劇烈爆炸的。有炸藥包的只有天策軍一家,儋州一定是出事了。所以他幾乎是下令輪機艙將速度催動到極致,復興號甚至在運動中填裝炮彈準備攻擊。

不過羅大海在見到海灘附近那上百艘靜海軍水師船隻的時候開始皺了皺眉頭,自己滿打滿算只有兩艘艦船,不可能打得過對方這麼多船隻的。鐵甲戰艦雖然厲害無比,但是如果被對方靠近用接舷戰登上覆興號那麼肯定無法打得過。所以羅大海幾乎是在一瞬間就開始招呼揚威號一左一右分散開,與此同時火炮瞄準岸上的靜海軍陸軍,下令開炮。

兩艘軍艦六門火炮一瞬間開火,爆炸聲迅速在灘塗上面掀起無邊的爆炸,將那些剛剛組織起來的靜海軍重新炸飛,混亂的局勢讓馮默風差點對着海軍大喊三聲,這典型的是幫助自己迅速打開局面啊。馮默風幾乎就在爆炸消失的第一時間內殺進了靜海軍的陣地,身後兩千名天策軍士兵迅速跟進攪亂對方的佈置,將對方的中軍團團圍住。

而此時海面上兩艘鐵甲戰艦在協助陸軍完成進攻之後迅速散開,開始利用自己的自由動力優勢朝着身邊的靜海軍水師戰船下手。經過了大小戰役的磨鍊,天策軍海軍成熟了不少,海戰的炮擊準確度也在飛速上升。不斷炸開的爆炸讓靜海軍水師部隊陣型恢復的異常緩慢。而復興號和揚威號而利用自己船隻速度快的優勢在對手的身邊不斷遊藝,利用火炮優勢攻擊對手。

“轟隆。”揚威號率先打開局面,一枚炮彈近距離擊中身邊的一艘靜海軍水師戰船,火紅色的彈丸衝入對方的木質船體之後轟然炸開,木屑紛飛,這艘戰船被炸開了一個大洞,海水倒灌而入,戰船內沒死的人不斷跳海。

第一代的開花彈其實並沒有穿甲的功能,好在除了天策軍也沒有其他的海軍有鐵甲戰艦。開花彈打木船基本上就等於開花彈加穿甲彈了。這一艘帆船被海水倒灌之後迅速打着漩渦沉沒。

有了第一艘的戰績之後兩艘鐵甲戰艦的戰果迅速出現,復興號在羅大海的親自指揮下一炮擊中身邊一艘攻擊艦,這艘三桅帆船的船艏被擊穿,爆炸在船頭炸開,將整艘船的船頭全部炸掉,遭受到巨創的這艘攻擊艦再也支撐不住平衡,直接翻覆,三桅桅杆倒了下來砸在海面上,整艘船迅速沉入海底。

復興號和揚威號取得戰績之後從對方的陣型之中穿過再次回到之前出發的位置上,此時靜海軍水師的前出分艦隊也基本上組建完畢,開始迎戰復興號。

羅大海看着對方朝着自己而來,臉色沒有絲毫變化,只是看着對方的數量皺眉不已,自己雖然取得了擊沉兩艘的戰果,但是對於對方的數量而言卻沒有絲毫變化,也不知道後續的大部隊什麼時候能到?不過這時候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復興號和揚威號默契的開始左右穿插,火炮開始在行進中迅速瞄準各自的目標,炮彈不斷落下,水面上不斷有驚天的水柱被掀起,這對於木質帆船來說搖晃度更大,很多靜海軍士兵站都站不穩了。

“轟隆”復興號再次取得斬獲,艦艏的火炮一炮擊中正對面的一艘木帆船,直接將對方的上層建築全部剷平,而且連帶着炮彈爆炸之後桅杆斷裂,風帆被大火點燃,瞬間變成了一艘火船。

“乾的漂亮,再來。”羅大海拍了拍手,復興號也像一隻靈活的海燕一般迅速轉舵繞過這艘火船,開始攻擊下一個目標。不過相對於復興號這邊依靠火炮再次重創一艘那邊揚威號則直接蠻橫之極的從一艘艘帆船身邊擦身而過,利用鐵甲的優勢直接犁沉了對方三艘帆船。這種恐怖的戰績讓靜海軍的水師艦隊士兵膽寒不已。對方雖然只有兩艘船,但是卻猶如泥鰍一般滑不留手,而且還是個鐵傢伙,自己的木頭船能夠打得過他們嗎?

在羅大海這邊打得正激烈的時候郭崇韜和胡小四那邊也在全速趕過來,本來他們和羅大海之間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遠,只不過中途走了一點岔路,定位出現了一點誤差,所以一路上郭崇韜不斷催促艦隊加快速度。靜海軍水師有多少船隻他可是知道的,上百艘帆船如果不要命的圍堵羅大海,那肯定只能落荒而逃。

“你彆着急啊,咱們又沒有停下來過,肯定能夠趕得上的。咱們是鐵甲戰艦還能敗給一堆木頭?”趁着順風胡小四見到郭崇韜甚至讓身邊的幾艘復興級戰艦將風帆都升了起來知道他心裡着急,所以安慰道。

“報告處長,前方地平線出現火光。”身在桅舵上的瞭望手的喊聲讓郭崇韜和胡小四迅速來到艦橋的指揮室,遠處的點點火光讓郭崇韜幾乎是不假思索的開始讓身邊的各船隻準備攻擊,做好戰鬥準備。

其實郭崇韜他們一行的巨大的煙柱也迅速被複興號上面的瞭望手發現,大部隊來援的消息也讓復興號上所有的士兵士氣大振,只聽得“轟隆”一聲,興奮之下的復興號炮手再次打出了好成績,兩枚炮彈一前一後擊中了同一艘帆船,兩聲爆炸帶來的衝擊瞬間摧毀了這艘帆船,甚至就連水花都沒有來得及泛起就迅速沉沒。

羅大海在取得成績之後迅速打旗語和號角聲招呼揚威號迅速交叉後撤準備接應艦隊的到來。而此時天邊的黑煙也讓靜海軍知道天策軍的艦隊恐怕已經來了。但是擺在他們面前的是該如何處置灘塗上的陸軍。如果接應陸軍撤退那肯定來不及。這些人可是被馮默風的部隊死死的壓在了灘塗陣地上,天策軍的戰力彌補了數量上的劣勢,靜海軍根本不是對手。可是如果不接應的話只怕水師尚未分出勝負,陸軍就要全軍覆沒了。

靜海軍此次戰役的指揮着是曲承美的弟弟曲承星,佔領儋州也是他提出來的,如果此時不接應陸軍豈不是讓自己的計劃毀於一旦?所以在猶豫再三之後曲承星決定兵分兩路,大部分攻擊艦去迎戰天策軍海軍,剩餘的軍艦迅速接應陸上軍隊撤退。曲承星的這個計劃在後來的海戰中不僅僅讓靜海軍所有的水師部隊全軍覆沒還導致,而且連累近萬陸軍葬身魚腹。

郭崇韜那邊在曲承星猶豫不決的時候就已經衝了上來,幾乎是和復興號匯合之後立即向左右交叉分開,利用橫轉的艦身,火炮擊中射擊追趕復興號的十幾艘戰艦。八艘鐵甲戰艦共計二十六門火炮幾乎是在一瞬間開火炮擊,海面上頓時間濃煙滾滾,爆炸聲震耳欲聾,排在前面的三艘艦船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被命中起火,大火蔓延而下無數的靜海軍水兵跳海逃生。

解決掉三艘帆船之後郭崇韜毫不停歇,高高飄揚的海軍軍旗從各艦上升起,郭崇韜腳下的出雲號和身邊的出海號各帶三艘復興級戰艦開始逆衝靜海軍水師的陣形,利用不斷拉近的距離,這兩艘旗艦上的火炮也開始炮聲震天。兩隊散開之後不斷有靜海軍水師戰船被擊中。而反觀對方因爲缺少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即使數量佔據優勢,但是依然只能依靠弩機和箭矢反擊,還一心一意想着打跳舷戰,所以他們的反擊對於躲在鐵甲後方的天策軍來說無異於隔靴搔癢,尤其是出雲級,艦身比起復興級大了兩倍不止,速度也有明顯提升,在行進途中甚至直接撞翻了對方好幾艘戰艦。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