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頭破血流

第58章 頭破血流

“咔嚓!”

其他突厥甲騎具裝如法炮製,不要命地撞在鹿角上,將一個個鹿角撞散。

他們有的人馬俱倒,有的馬倒人還能動。

所有突厥騎兵,都盯着一個口子突破。

兩重鹿角,轉瞬間就被具裝甲騎撞開一截通道。

在此時間,唐軍弩箭入臂,又射殺一部分甲騎具裝。

悉頡斤見唐軍埋伏這麼多強弩,下令騎兵們放箭,壓制唐軍陣中弩兵。

“鐺鐺……”

李瑄的親衛,趕緊將盾牌頂在李瑄的頭頂。

士兵們也紛紛躲在盾牌下。

藉此時機,所剩無幾的甲騎具裝和突厥甲騎,從鹿角的缺口,迎刃而上。

他們將要面對一輛輛戰車。

御騎者無出於車,戰車是唐軍征伐草原時,對抗騎兵的利器。

行軍的時候,戰車可以攜帶糧食、盔甲、帳篷、鹿角等輜重。

遇到騎兵,卸下物品,將戰車推到外圍,抵禦騎兵。

騎兵想破解戰陣,必須先將戰車障礙取出。

即便是薄弱點,也需要騎兵的命去填。

騎兵與步兵戰爭的對抗,還要看哪一方更不怕死,意志更強。

如果騎兵尖刀刺開缺口,唐軍不迅速彌補,缺口會逐漸放大,影響全局。

如果步兵將騎兵的奔突限制死,使其無法活動,步兵甚至可以主動出擊。

現在唐軍和突厥騎兵都憋着一口氣,看誰壓制住誰。

唐軍以戰車爲壁壘,勢如山嶽。

突厥甲騎視死如歸,金戈鐵馬。

“咔嚓!”

僅剩不多的甲騎具裝,撞在戰車上。

數輛戰車被當場撞毀。

“噗嗤!”

戰車後面的唐軍,將大槍刺出去,突厥騎兵披鐵甲也難以保命。

具裝雖被消滅,但突厥騎兵中還有不少甲騎。

一部分甲騎以命去摧毀唐軍的戰車。

突厥甲騎前鋒用胳膊夾着一丈多長的長矛,以矛鋒頂唐軍的槍林。

一部分甲騎衝向唐軍隊與隊之間的縫隙。

這是突厥騎兵死士。

他們衝進去幾無生還可能,但旨在拖住唐軍,試圖打亂唐軍陣形。

雙方更殘酷地撞在一起,一時間血肉橫飛。

突厥騎兵寧死也要狠狠鞭撻戰馬,撞在唐軍的槍上。

“噗嗤!噗嗤……”

“咔嚓……鐺鐺……”

唐軍錯落相站,爭取讓一個隊形,攢刺更多大槍。

那些扶大盾的唐軍,用背部死死地頂着大盾。

一槍收,一槍刺……

人與馬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金鐵之音,槍矛入肉,喊聲震天。

泥土之上,血水很快就流成小河。

那些突入唐軍戰陣縫隙中的突厥甲騎,死得更慘。

每一騎,都會面對左右數支槍的刺殺。

人與馬全部倒在血泊中。

最前方的唐兵着雙層重甲,突厥騎兵就算用矛刺到,也很難傷害。

唐軍若被衝擊傷亡,其他唐軍會立刻補上。

畢竟突厥甲騎衝陣的矛不比唐軍的大槍短多少。

哪怕下一瞬喋血,突厥騎兵也會藉助戰馬的力量,將猛烈的一矛刺出。

有刺在盾牌上,有刺在重甲上……

唐軍戰死,屍體會立刻被帶下去,後方唐軍跟進,陣形井然有序。

強弩手不斷地填充弩箭,從縫隙中,將弩箭射出。

“頂住,突厥騎兵被阻擋腳步,已是強弩之末。”

李瑄舉着弩,在後方喊道。

方陣前方,突厥人馬的屍體堆成小山,加上戰車的殘骸擋住他們,使他們的衝擊速度幾乎停滯。

撲鼻的腥味,令人作嘔。月光清寒,宛如人間地獄。

“可惡!”

悉頡斤在不遠處指揮,憋屈至極。

唐軍的步兵方陣,還是一如既往的難以衝破。 他此次衝陣,只有三千士兵。

甲騎具裝全軍覆沒,甲騎也幾乎損耗殆盡。

剩下只穿着皮甲,和無甲且拿着不足一丈長矛的騎兵,已不可能衝破唐軍。

唐軍誆騙他們,使他們損失慘重。

“撤!”

戰馬速度降下來,破陣毫無希望,悉頡斤只能下令麾下撤退。

“嗚……嗚……嗚……”

角聲斷斷續續,低沉悲涼,這是撤退之令。

那些還在衝鋒的突厥騎兵,成爲倒黴蛋,他們無法停下,擠在一團。

李瑄下令最前方的步兵出擊,他們踩着屍山血海馳前。

一個個來不及撤退的突厥騎兵,被步兵圍攻,成爲唐軍的槍下亡魂。

“左前軍速速讓開道路。”

南面的一段,騎兵已經無法通過,李瑄率領騎兵來到一個未受到衝鋒的營壘。

士兵們收到命令,讓出大道,將戰車推開,將鹿角挪走。

李瑄率領一千輕騎奔出軍陣。

跳蕩騎的五百騎兵,三百弩兵丟下強弩,也找到自己的馬匹,騎馬隨李瑄而出。

衝陣時,悉頡斤的麾下死傷慘重,撤退時氣勢一泄如注。

那些零零散散,來不及逃的騎兵,被唐軍追上,收割生命。

李瑄騎着寶馬,帶着親衛,追在最前方。

“啊……”

一名突厥騎兵被李瑄追上,他感覺肩膀一重,稍一回頭,臉色煞白。

原來是李瑄將馬槊的槊刃,放在他肩膀上。

李瑄見他不停馬,收槊一刺,將他後心洞穿。

他舞動馬槊,許多突厥騎兵眼睜睜看着李瑄追上一個,刺死一個。

數十名逃跑無望,嚇破膽的突厥騎兵連忙下馬跪地投降。

幸虧突厥留下的一千預備騎兵,來接應悉頡斤,纔不至於讓悉頡斤的隊伍大崩潰。

另一邊的頗黎已知中計的消息,也知道悉頡斤頭鐵衝陣,頭破血流。

當時那種情況,如果不衝陣,強行撤退,引起混亂,最少直接損失數百騎。

但突厥狼騎重血性,沒有退縮。

所以頗黎不想去怪罪悉頡斤。

他下令正、北方向的突厥騎兵,趕緊撤離唐軍弓弩射程。

同時,令大部與悉頡斤部匯合。

看到唐軍陣前屍橫遍野的突厥士兵,頗黎心如刀絞。

他心裡清楚,他的麾下已經沒有機會阻擋唐軍渡過黃河。

等唐軍全部渡河後,一定會改變軍陣,轉守爲攻。

平心而論,唐軍行軍時的攻擊陣形,突厥騎兵有更大概率攻破。

“統領,我該死啊!”

悉頡斤見到頗黎後,痛哭流涕。

“頡跌利施可汗也戰敗過,不要灰心!”

頗黎安撫悉頡斤。

他認爲悉頡斤還是英勇的,只是唐軍太狡詐了。

悉頡斤很感動,也更加羞愧,恨不得剛纔衝入唐軍槍林中,死在那裡。

這時,頗黎得知唐軍一千多騎出陣,在追殺尾部,頓時大怒:“我們還有七千多騎呢,膽敢如此!”

“咄陸部,喀喇部,你們兩部的騎兵,去將唐騎衝散。”

頗黎立刻下令。

李瑄還在大殺四方時,看到有數千騎左右向他包抄過來。

他吩咐吹角兵吹角,一千多騎,向戰陣方向靠。

突厥騎兵若還敢過來,只要被唐騎纏住,唐軍步兵就可以組陣迂迴包圍上去。

“撤回來吧!”

頗黎得知唐騎的舉動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

這一次衝鋒對突厥騎兵士氣打擊很大。

唐軍士氣正盛,他們步兵圍殲騎兵的例子可不少。

突厥騎兵退,李瑄又率騎出。

但頗黎已經把突厥騎兵整爲一處,百人一隊,陣形勉強維持。

李瑄不能像剛纔一樣,趁亂留住尾巴。

等唐軍騎兵過河,偏師就會擁有近兩萬騎。

那時,唐軍僅用騎兵,就可以與阿波達幹、咄陸等部的騎兵正面對抗。

李瑄見好就收,將一千多騎停靠在軍陣側翼,等待天亮……

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61章 前鋒第468章 除賤爲良運動的漏網之魚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64章 大舉進攻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24章 決戰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158章 裴靈溪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3章 李適之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8章 看花馬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76章 李瑄亦是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2章 寧遠將軍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158章 裴靈溪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61章 前鋒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61章 前鋒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
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45章 節制一軍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61章 前鋒第468章 除賤爲良運動的漏網之魚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64章 大舉進攻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124章 決戰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158章 裴靈溪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3章 李適之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166章 女奴,大唐的恥辱第8章 看花馬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76章 李瑄亦是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2章 寧遠將軍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158章 裴靈溪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61章 前鋒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61章 前鋒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