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

“把握好時間,立刻按照樞密使的計劃佈置。白亭海以北的回紇輕騎,驅九留一,讓他們得以知曉我軍主力的動向。”

李瑄贊同封常清的建議。

但現在還不能動,得等到居延海再傳來消息後,唐軍纔可以“順理成章”的撤兵。

“臣等遵旨!”

衆將領旨道。

……

居延海。

曾經無邊無際的居延海,因黑河水系東移變遷及上游農田灌溉截流等影響,湖面萎縮爲東、西兩個湖泊,古居延城消失。

即便如此,大唐居延海還能維持住一定程度的戰略。

新建立的居延軍城,夯土城牆高達兩丈五尺。

裡面各類倉庫一應俱全,可以容納上萬人。

在居延城外,有一個個軍屯,還有牧場,以減少朝廷的供給。

畢竟涼州城距離此一千七百多裡,運輸物資麻煩。

“轟隆隆!”

居延海北方,塵土飛揚,萬馬奔騰。

回紇的狼頭大纛,在迎風飄蕩。

放眼望去,全氣勢洶洶的回紇騎兵。

爲首者,正是莫賀達幹所推薦的頓桑特勤。

他是草原中赫赫有名的回紇王室猛將。

與回紇騎兵隨行的,還有上萬匹備用馬,以及一些牛羊,攜帶有大量物資。

所以頓桑特勤的行軍速度並不快。

從大唐發現頓桑特勤的騎兵,到頓桑特勤到達居延海,用了近四天的時間。

“回紇騎兵已至居延海,大概兩萬餘騎,快去白亭海稟告至尊……”

寧寇軍的軍長向斥候吩咐道。

然後又道:“準備死守居延城,以免回紇強攻。”

“遵命!”

寧寇軍的諸校、尉領命。

城外的牲畜、戰馬都已經運送到城內。

他們收到軍令,不得出居延城。

居延城專門引有護城河,以居延城的五千士卒,憑藉強弩和收集的雷石滾木,回紇想攻破非常困難。

畢竟回紇人本就不善於攻城,只有最普通的攻城器械。

如果回紇死磕居延城,正中唐軍下懷。

大唐可以改變方略,在回紇騎兵頭破血流的時候,從合黎山一帶支援。

“唐軍怎當縮頭烏龜,不怕我們南下踏入他們的疆土嗎?”

居延城北僅三裡的地方,頓桑特勤騎在戰馬上,遙望城牆。

本以爲他們到來時,唐軍爲防止回紇入疆土,會出騎迎戰。

哪怕是輕騎追逐遊射。

回紇騎兵最煩的就是唐軍縮在城池中。

據他們所知,居延城留守的唐軍不少,強攻非爲上策。

若短時間內未攻下居延城,將耽誤他們的戰略。

“回特勤,我軍精騎席捲,唐軍不足力戰,所以據守居延城纔是明智。此時,居延海唐軍已向白亭海方向求援。”

回紇此行的副將向頓桑特勤回答道。

“照你說,我軍是否先拿下居延城?將後顧之憂除去!”

頓桑特勤向副將詢問道。

“城上人頭攢動,擁有強弩,不能強攻。否則會貽誤戰機。”

副將向頓桑特勤回答道。

他是移地健的心腹,一切以突入大唐境內,截斷絲綢之路,使唐軍回援爲主。

在他看來,進攻居延城太勉強了。

“我們寇掠河西走廊,突圍時若被居延海的騎兵截斷,後果不堪設想。”

頓桑特勤雖然勇猛無畏,是十姓回紇排行前三的猛將。但他要爲麾下兒郎們考慮。

踏入龍潭虎穴,儘可能地將一部分兒郎帶回去。

“我們不管不顧,直接從居延城下南下,或許能將城中唐軍引出來。”

回紇副將如此回答。

“好,試一試。”

頓桑特勤也認爲唐軍不會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順着張掖水,南下至張掖。

“嗚嗚……”

號角聲吹響,回紇騎兵洪流迅速南下。

“膽小鬼,懦夫……”

“唐狗,出來受死!”

“原來唐軍徒有虛名,只會在城中當縮頭烏龜。”

“我們要去涼州城搶金銀珠寶,搶糧食,搶他們白嫩的女人……”

“哈哈……”

他們路過居延城的時候朝着居延城揚刀狼嚎,對城上的唐軍瘋狂嘲諷,污言穢語。

本來對這一戰還沒有自信。現看到寧寇軍據守不出的慫樣,頓時升騰起莫大的底氣。

原來唐軍不過如此。

回紇精騎南征北戰,比唐軍更有勇氣。

這個時候。就是天可汗到來,也得被他們抽一巴掌。

“咻!”

頓桑特勤還向着城樓方向射一支箭矢。

雖箭矢的力道無法射到城樓上,但這是對唐軍的羞辱。

目視敵人進入疆土,屁都不敢放一句。

還有比這更恥辱的事情嗎?

唐軍的普通士卒忿忿不平,但軍長卻保持定力。

他們的任務不是這些。

別看回紇騎兵現在叫得歡,翻越合黎山的時候,將是回紇的墳墓。

屆時,他們寧寇軍就能阻斷回紇後路,將回紇騎兵全部留下。

就這樣,回紇順着居延古道,一路奔行數十里……

“居延城唐軍是否追來?”

日落黃昏,頓桑特勤向副將問道。

“回特勤,唐軍還龜在居延城中,連探馬都未派出。”

回紇副將尷尬地回道。

他一直以爲唐軍就算不正面迎擊,也會派兵在他們後面騷擾,阻礙他們南下的步伐。

他們設計將居延海的唐軍騎兵剷除,將來突圍時就不再有後顧之憂。

沒想到唐軍一龜到底,讓回紇騎兵騎虎難下。

頓桑特勤和回紇副將都清楚此行將面對圍追堵截,九死一生。

若後路被居延海騎兵阻斷,那就是十死無生。

“不管了,全力南下,進攻張掖,兵逼涼州。”

“懷仁可汗建立回紇,使十姓一統,取代突厥;英武可汗強大回紇,有如今的幅員遼闊。現兩位大可汗都已歸天,我們不能讓這份基業,毀在我們的手中。”

“現回紇處於生死存亡之際,應當機立斷,策應大可汗所率領的主力。天神會保佑我們!”

頓桑特勤拔出刀,沉聲說道。

他明白當前的處境。

大可汗用他,是看中他的勇氣。

不能再猶豫了。

“末將贊同。”

回紇副將只能認同頓桑特勤的話。

現如今,惟有一拼。

當天安營紮寨後,翌日一早,回紇全力南下。

由於居延古道路途艱難,回紇大軍用了十三天時間,纔到達合黎山。

傳說中,合黎山即是上古時期的崑崙山,爲上古華夏族傳說中神話人物生活的仙境。

由於是上古燧人氏觀測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處所之一。所以合黎山又被稱爲人祖山。

大禹也曾導弱水至於合黎。

這是華夏自古不可或缺的山脈。

此時此刻,截斷合黎山的居延古道山口,二百多名唐軍立柵欄駐守。

距離此地十幾裡外的谷地,一座座營壘佈置,郭虛己已經趕到這裡,親自指揮步兵,利用險要,伏擊回紇於合黎山外,以保住河西走廊的繁華地帶。

“報……回紇騎兵距離前方山口只有二十五里左右……”

探馬向郭虛己稟報道。

“全軍備戰!”

郭虛己下達軍令。

現郭虛己麾下的步兵超過兩萬,騎兵兩千。

還徵調河西諸胡五千胡騎。

擁有神臂弩三千張,擘張弩兩千張。

相比於初來乍到的回紇騎兵,唐軍對合黎山的地形瞭如指掌。

“諸位將軍,回紇騎兵入合黎山,爲死路一條。西漢的時候,霍去病在合黎山一帶殲滅匈奴三萬餘人,俘虜兩千。以使華夏奠定河西,武功威名至今流傳。”

“今我們再次於合黎山與遊牧胡部戰,應不減先人的風采。至尊在白亭海等待我們的勝利。爲軍功和榮譽而戰吧……”

在大軍調動前,郭虛己召集所有少尉以上的軍官,鼓舞軍心。

一定要領導好麾下步卒,按計劃行事,痛擊胡騎。

他們要的不是“胡騎鎩羽而歸”,而是像霍去病一樣,完成一次殲滅戰。

“末將遵命!”

將校們拱手領命,士氣高昂。

本以爲征伐草原,沒有他們步兵的功績,還爲此鬱悶。

沒想到回紇送上門來。

得到調兵命令後,哪怕是遠在敦煌的步兵,也以最快速度整備好物資,急行軍趕到合黎山。

爲防止有回紇細作。

唐軍徵調步兵的時候,就開始封鎖合黎山等任何可以離開河西走廊的通道。

地方上,設計關卡,覈實任何一名商人的身份。

如果是回紇人,哪怕是清白的商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囚禁再說。

等戰後再釋放。

……

“啓稟特勤,前方古道山口,有唐軍設計到柵欄。他們還在佈置鹿角,阻礙我部行軍。”

探馬向頓桑特勤稟報。

“唐軍人數是多少?”

頓桑特勤又道。

“大概二百餘人。”

探馬回答。

“哈哈……唐軍倉促組織,二百多人,豈能阻止我兩萬勇士。大軍速行,強行將唐軍柵欄衝破。”

頓桑特勤大笑一聲。

唐軍發現他們很正常。

他們認爲,在十幾天時間內,唐軍最多調遣數千兵馬阻礙,這對他們不足爲懼。

回紇副將也沒有說什麼。

到了這一步,他們攜帶的牛羊都快被吃完了,沒有退路可言。

回紇騎兵浩浩蕩蕩地到達合黎山第一個明確的山口。

山口起伏超過數十丈,唐軍的二百多士卒顯得太稀少。

柵欄看似佈置的嚴密,鹿角也有三重,但二百名唐軍無法有效守衛。

“進攻!”

回紇騎兵想直接衝過去是不可能的,頓桑特勤挑選數百名勇士下馬,持長矛和盾牌,向唐軍進攻。

又令上千名弓箭手掩護。

一旦靠近,就向唐軍拋射箭矢。

唐軍在山口只有二十架強弩,其餘都是弓箭,盾牌。

由一名營長指揮。

“不要亂,準備用盾牌防禦箭矢。待回紇兵毀掉鹿角後,立刻撤退。”

營長鎮靜自若地安撫麾下。

麾下士卒在柵欄前,將強弩舉起。

“嘣……”

回紇士卒距離唐軍百步的時候,唐軍率先發動神臂弩。

幾名沒有盾牌的回紇士卒應聲而倒。

可惜唐軍的強弩太少,不僅沒使回紇士卒畏懼,反而使他們奔跑的速度更快。

他們挺着矛,眼神兇狠。

“嗖嗖嗖……”

唐軍弓箭手開始拋射,依舊無法對回紇士卒造成大傷害。

換來的卻是回紇上千名弓箭手的一齊拋射。

使唐軍不得不放棄強弩,弓箭。

蹲在盾牌下面。

回紇士卒趁此時機,來到鹿角旁,開始合力挑開紮在泥土中的鹿角。

由於回紇士卒距離唐軍太近,回紇弓箭手不敢再進行拋射,以免誤傷。

不遠處回紇騎兵的加油喝聲,震動山谷。

唐軍藉此機會,弓箭手、強弩手齊射,殺傷數十人。

但一個個鹿角被回紇士卒毀掉,他們眼看就要衝到柵欄前。

“撤退!”

唐軍營長知道不能再擋,下令撤退。

不少唐軍還將強弩和弓箭丟下,一副丟盔棄甲的模樣。

“唐軍果然膽小!毀壞柵欄,立刻追擊!”

頓桑特勤下達命令。

“特勤,山谷險地,小心埋伏。”

回紇副將向頓桑特勤勸道。

他覺得唐軍撤退地太利索。

“我軍出其不意南下,唐軍來不及調兵,應迅速翻過合黎山。”

頓桑特勤不以爲然。

唐軍只有二百餘人,他們兩萬大軍,唐軍若堅守纔是傻子。

“爲以防萬一,先派一部爲前鋒,爲主力探路。耽誤不了多長時間。”

謹慎起見,回紇副將向頓桑特勤建議。

“就依你所言!”

頓桑特勤覺得副將言之有理。

“咔嚓!”

將唐軍的柵欄全部推倒後,回紇只能看到唐軍的背影。

一隊一千人的回紇騎兵,大吼着追擊唐軍。

唐軍放棄兵器,拼命地逃跑。

好在山口使回紇騎兵無法狂奔。

“咴……”

當到達一個拐口時,回紇奔跑的戰馬揚蹄慘叫,將十幾名回紇騎兵甩下馬。

更有幾名戰馬打滾栽在地上,爬不起來。

“不好,是唐軍的鐵蒺藜。”

回紇將領連忙勒馬。

即便如此,依舊有數十騎踏上滿地的鐵蒺藜,步入後塵。

回紇前鋒的其他騎兵這才停下。

原來唐軍將鐵蒺藜上撒有黃土和青草。

唐軍逃兵繞着鐵蒺藜而過,回紇騎兵防不勝防。

唐軍也因此逃脫回紇騎兵的追擊。

“唐軍這是在拖延我們南下河西走廊的步伐,速速清理鐵蒺藜,爲主力趟開道路。”

頓桑特勤似乎明白唐軍的目的。

唐軍只要拖住他們的步兵,調援軍回來,就可以將他們扼殺。

頓桑特勤的目的是衝到河西走廊的曠野上,大殺四方,吸引唐軍騎兵回援。

若唐軍只是步兵就將險要堵住,讓他們無法到達河西走廊。

那麼大可汗的計劃就會失敗,回紇將滅亡。

用半個時辰,回紇士卒纔將鐵蒺藜全部清理。

但之前的唐軍已經跑沒影,他們無法再追上。

前鋒再次開動,不足二里。他們又被鐵蒺藜攔住。

回紇又得耗費時間去清理鐵蒺藜。

不久後,又遇到大唐設立的陷馬坑。

一處不是很顯要的山谷,唐軍又有數百人埋伏,向回紇前鋒丟雷石滾木,殺死殺傷數十騎。

正是因爲不太險要,雷石滾木大部分都能躲避。

“這是唐軍心虛的表現。他們沒有多少士卒,只能像蒼蠅一樣煩人。讓前鋒不要怕死,主力跟進,儘快衝入河西走廊,那裡任我們馳騁……”

頓桑特勤反倒是心安。

他令大軍緊跟着前鋒。

讓前鋒付出一點代價,爲主力鋪路。

一旦到達河西走廊,唐軍的步兵根本攔不住他們……

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133章 龍駒島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51章 火雲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64章 大舉進攻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60章 峽口第8章 看花馬第53章 備戰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24章 廣運潭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5章 斬將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42章 把柄第34章 神勇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453章 銅牆鐵壁,人間地獄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1章 軍功入相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
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133章 龍駒島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51章 火雲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64章 大舉進攻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73章 斬殺豪強,問罪縣令,捉拿太守第60章 峽口第8章 看花馬第53章 備戰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24章 廣運潭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35章 斬將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42章 把柄第34章 神勇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453章 銅牆鐵壁,人間地獄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1章 軍功入相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