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炭火

秋風漸漸消失在洛陽,十月初,天空中就零零散散飄起了雪花。

與長沙的寒冷不同,洛陽的冷,帶有一點急促,一夜間,淺淺的一層雪就覆蓋了整個洛陽,坊與市一片安靜。

一大清早,來自洛陽各州縣的木柴,竹炭,源源不斷地向城內輸送,地面上深深地黑車印,述說着其重量。

冬天來臨之後,取火就成了關鍵。

數以百輛的馬車,從城門口,一直排了數里路,裝載的木炭,恰如銅錢一般金貴,馬伕們快活的暢聊着,而商賈們,則開心地串着聊天,天知曉,爲了這一天,他們等了多時。

“今年的木炭,價格好賣多了!”

“那是,洛陽來往的人越來越多,正缺柴火呢!”

“這冬天,能過個好日子咯!”

甚至,市集中的商販們,等不及城門口的排隊,連忙派遣人手,將沒木炭搶佔買下,從而囤積了不少,普通百姓半分也無。

洛陽一日間,木炭價格飛漲,每斤超過了五錢,再過兩日,怕不是比擬鹽價了。

洛陽府知府,乃是曾經的湖北知府李懷恩,他本是朗州刺史,被提拔爲荊南知府,由於治理得當,所以又被任命爲洛陽知府。

雖然洛陽只有十幾個縣,但其整治意義非凡,普通的知府正四品,而洛陽知府,卻是從三品。

早知道,再前唐時,宰相也才正三品,如今皇帝升爲從二品,副相爲正三品。

換句話來說,洛陽知府的品階,與轉運使,五軍都督,以及軍機大臣,是等同的。

當然,如果按照五代時期的標準的,京畿府尹,就是儲君的代名詞。

李懷恩入唐約十載,幾乎是皇后嫁入大唐,就已經爲官,他可謂是皇后的老鄉,爲官清廉,進退有度,不卑不亢,頗爲皇帝所喜。

事實上,面對洛陽木炭價格飛漲的局面,他並沒有太慌張,即使屬吏們一再要求。

“府君,洛陽一火難求,不知多少人被凍死,還是得打擊豪商。”

通判咬着牙,連忙勸說道,他當然知道這是越權的行爲,也是得罪這位知府,但沒法子,洛陽如今氣溫驟降,一旦大範圍死人,他們這些人都逃不過苛責。

洛陽距離皇帝太近,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

與其被彈劾,前途盡毀,還不如直接扣押豪強,盡發木炭,這樣一來還能贏了個好名聲,興許還會被皇帝知曉,否極泰來。

“張兄,莫急——”

李懷恩笑了笑,他從懷中抽出一把扇子,帶着其來到了城門上,指着那一輛輛的馬車道:“你看看,屬於百輛的馬車,看着倒是多,膽怯杯水車薪。”

“洛陽百萬人,二十萬戶,假若每戶一日所需三斤,那就是六十萬斤,這樣的馬車,至多負載千斤,日夜不停的話,最少是六百輛。”

“而且,莫言忘了,就算是有了足夠的馬車,也無法收集到那麼多的炭火。”

“豪商囤積,並不是主要原因,張兄,莫要一刀切,反倒是添了混亂。”

“這,這不是最方便的法子嘛!”張通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方便的很,隨便定個罪,抄些錢散去,就能收買人心,的確是最簡單的法子。”

李懷恩無奈地搖搖頭:“你這是賭啊,這可不行。”

這裡可是京城洛陽,哪個豪商背後沒官宦人家的影子,不顧一切的抄家問罪,任務倒是解決了,但卻得罪狠了他人,唯一的機會也只是皇帝的看重。

這不是賭,是什麼?

“那,能有什麼方法?”通判無奈道。

“其實,有更好的方法。”

李懷恩搖搖頭,目光深邃,他的聲音低沉:“在長沙府市,當時也是炭火稀缺,唯獨陛下不慌,隨即,某才明白,原來是開採了石炭,只要一鋤頭,就是幾斤,源源不絕。”

“只要有足夠的人力,炭火是絕不會缺乏的。”

“府君英明!”通判不由得拜服。

雖然李懷恩並沒有說出石炭的開採地方,但話說到這裡了,想必是早就做好了準備,如此,他自然心安。

而,皇宮中,自然是不虞木炭的,甚至是上好的無煙竹炭,燃燒時,甚至散發着淡淡的清香。

除了白炭、黑炭、竹炭,還開發了“麩炭”“瑞炭”“金剛炭”“獸炭”等,不一而足,種類繁多,燒不過來。

甚至,涼州千里迢迢,進貢的瑞炭百條,其各長尺餘,表面青色,堅硬如鐵。

而誇張在於,其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難以人。

皇帝也賞賜泰半出去,自己僅留下十餘條過個冬罷了。

所以,哪怕是燒炭,皇帝等勳貴高官,也得換着花樣來。

“定難軍,全軍覆滅!”

李嘉感覺一股熱氣,從腳底涌上心口,再從口中宣泄而出,簡直是痛快極了。

世上,再無西夏國矣!

楊業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名將,果真是沒有讓他失望。

“擬詔,楊業加食邑千戶,党進,折御勳加食邑五百戶。”

很快,一旁的中書舍人就書寫完畢,皇帝一看,就點點頭,讓其傳給政事堂蓋章去。

之後,他繼續閱覽奏本,隨之附上的,乃是折御勳獻土之事。

顯然,這場大勝後,定難軍不再,折御勳也知曉自己獨木難支,索性還不如賣個好價錢,博個功名利祿。

思量片刻後,李嘉直接轉交出去:“讓政事堂議一下,具體什麼章程與我說。”

“是!”中書舍人很聽話的應下。

皇帝繼續自己的辛苦批閱時間,享受與責任是配對的,這種東西,絕對是省不了的。

“恩?”

這時,他批閱了一本彈劾洛陽知府李淮恩的奏本,頗爲詫異。

仔細閱覽,則發覺是炭火的事,其盡誇張的言語“萬戶之家,薪火難得,寒夜而眠,鄰居晝起,敏而察之,其戶盡絕已……多爲孩童,老人”

“誇張之語!”

李嘉搖搖頭,如果真要是這樣的話,他早就得到消息了,不出意料,乃是編排的,洛陽百萬人,總有那麼幾戶。

洛陽知府,不好當啊!

太近了,就是容易招人嫉妒。

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1248章暫住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1358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386章就藩第六百三十章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301章技藝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1112章老君山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1266章宣揚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1235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1343章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1236章僧人第1165章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410章危機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八百八十章第1142章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1170章對戰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1172章準備第1121章沙州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1129章續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314章凜然
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1248章暫住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1358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1386章就藩第六百三十章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301章技藝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1112章老君山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二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1266章宣揚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1235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1343章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1236章僧人第1165章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410章危機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八百八十章第1142章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1170章對戰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1172章準備第1121章沙州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1129章續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314章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