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

襄州,北面是鄧州,東面是隨州和郢州,也就是春秋時期的楚國的郢都,在東漢屬於南郡。

換句話說,就是襄州附近都是土地肥沃的地方,只有西面的房州窮山峻嶺,襄州就是山嶺與平原的中間過渡帶。

實際上,潘崇徹的孤島戰術,剛實施沒幾天,就宣佈半失敗了,因爲襄州地面太難挖了,崎嶇丘陵,等於是石頭上挖坑,效果接近於無。

耗費就極大的人力物力,卻只有這般效果,潘崇徹感覺自己有點下不來臺,這時,突然傳開鄧州被拿下的消息。

他聞言,渾身一震,喜從天降,連忙問道:“是哪個奪下了鄧州?多少人馬?”

“部署,奪下鄧州者,乃是騎兵中的一個都頭,叫高延壽,所用之兵,不過百人。”

“什麼?”此言一出,衆人譁然,這可是州城,而且還是錢糧重地的鄧州,竟然如此輕易地就奪下了?

他們這羣人,數萬兵馬,卻奈何不了一個襄州,這般對比,豈不是顯得無能?

潘崇徹顯然也想到了這一層,但他作爲統帥,並非是個心胸狹窄的人,更何況,這還解了自己的尷尬。

“如此將才,豈能辜負?”

部署一言語,所有人自然爭相奉承,恭維,對於這番大勝,潘崇徹覺得必須樹立標杆,鼓舞士氣。

“傳令,將此事宣揚出去,就直接言語百騎奪城,然後報捷與長沙,爭取上邸報——”

“另外,高延壽,立馬賞錢千貫,拔爲營正,以資鼓勵。”

“再派遣三千步卒過去,好好守住鄧州,絕不能被奪。”

一番言語,直接就定了性,衆人不敢多言,這個高延壽,怕是會直達天聽,前途無量啊!

曹彬、劉光義則相互對視了一陣,這個人他們熟悉,是騎兵中的刺頭,膽大心細,沒想到竟然還一躍而起,成了營正,果真是世事難預料。

隨即,他們又滿心歡喜,騎兵幾乎都是他們兩人,帶着一些宋兵訓練而成的,基本上大部分軍官都相熟,隨着戰爭的進行,這些人表現出色,人脈不就這般建立了?

即使他們二人不在騎兵,但多許多朋友,實乃好事。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潘崇徹則徹底領悟,孤島,並不只要挖掘溝渠來圍困襄州,也可以將襄州附近的州縣佔據,從而形成更大範圍的孤島,斷絕襄州的糧草。

自己派遣騎兵來斷糧道,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那些州縣還在,糧食就會源源不斷的運送到襄州,即使堵塞,但難免有漏網之魚。

所以,他不再糾結騎兵,而是準備派遣大量的步兵,準備將襄州附近的隨、唐、房等州,一一佔據,甚至他還準備打通均州,與關中建立聯繫。

無他,就是想給關中輸送一些糧食。

朝廷錢糧再多,也經受不住蜀道的折磨,運送的不及虧損的,況且兵馬太多,蜀道的供應難以爲繼。

武關道雖然也崎嶇,但比蜀道好太多,劉邦就是從這入秦的。

於是,不過四五日功夫,時間來到了神武七年的五月二十六日,襄州附近的州縣損失殆盡,錢糧通道接近斷絕。

這就讓石守信很難受了,打仗打到現在已經不是純武力的競逐,而是對錢糧,時勢的應對。

這讓他疲於奔命,求援的書信,幾乎連日運送,擁兵五萬的襄州城,反而作繭自縛。

情況傳到了東京,趙匡胤明白,襄州絕對不能失陷。

襄州一失,東京西南面瞬間大開,一馬平川,根本就阻攔不了唐兵,最後只能在京畿附近進行決戰。

敵國都打到了國都,這還怎麼守?開封城也無險可守。

於是,趙匡胤別無他法,直接命令韓重贇留下些許兵馬攻打潼關,帶領大部分的兵馬南下,支援襄州。

而韓重贇只能聽從,帶卻要求糧草調配,因爲大軍南下,沒有運河的調配,根本就沒有糧草可用。

шωш¤ttκд n¤¢ ○

趙匡胤無奈,只能偷偷摸摸變賣宮中的金銀,又挪用百官的俸祿,才湊足一萬石糧食,讓其南下支援襄州。

“石守信怎麼搞的,竟然連襄州都守不住。”

韓重贇帶領兩萬禁軍南下,一路上倒是沒騷擾百姓,就是對州縣的府庫掠奪一空,充當軍餉。

從虢州到鄧州,五六個縣都被搬運一空,官吏們欲哭無淚。

“快開門——”大軍抵達鄧州,韓重贇連忙派人呵斥道。

“將軍,鄧州聽聞已經被唐人攻佔了。”

“什麼?”韓重贇感覺難以置信:“鄧州可在襄州北面,怎能被佔?”

“城中有多少兵馬?”

“約莫三四千人。”

“這點兵馬,小菜一碟——”

韓重贇滿不在乎地說道。

隨即,兩萬人分批次攻城折騰了兩三天功夫,還沒有拿下,這就讓韓重贇難受了:“折損了多少兵馬?”

“約莫三四千人,不過依末將看,鄧州已經山窮水盡,再努力一把,就能拿下!”副將說道。

“你說的沒錯!”韓重贇點點頭,說道:“不拿下鄧州,咱們就後路被封,斷絕糧道,兩日沒,必須攻下鄧州城,在所不惜——”

襄州城危在旦夕,又缺乏糧草,韓重贇對於石守信這個結拜兄弟,倒是緊要的很。

“傳我軍令,先登者賞錢百貫,連升三級——”

韓重贇豁出去了,放出來激勵政策,但禁軍早就被這幾天消磨了士氣,頗有些無動於衷的樣子,這讓他頗爲不爽。

“再傳,拿下鄧州,刀槍不禁三日——”

“萬歲——”禁軍們瞬間生龍活虎,爭先恐後地朝着鄧州城邁進。

韓重贇則搖搖頭,雖然有些殘忍,但他絕不後悔。

如今軍隊缺乏糧草,整個鄧州拿下,絕對能填充不少的錢糧,這樣才能支援襄州,順便疏通糧道。

生龍活虎一般的禁軍,迸發出極大的力量,高延壽帶領剩下的兄弟,感覺難以爲繼。

近四千人,如今卻剩下不過兩千,但早就精疲力竭,難以抵抗了,他無奈地帶領騎兵,以及剩下的步兵撤離鄧州城。

宋軍爭相擄掠,顧不得他們,突圍而出。

“我一定會報復回來的。”望着身後火光沖天的鄧州城,高延壽心有不甘地說道。

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一千一百章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27章家宴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269章漠北第1308章諸王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七百九十四章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274章伴當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234章鬧劇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1289章心情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七百四十章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339章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1127章八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377章使臣第1318章澎湖縣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七百六十五章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1228章子嗣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378章和談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
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一千一百章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27章家宴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269章漠北第1308章諸王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七百九十四章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274章伴當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234章鬧劇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1289章心情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七百四十章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九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六十八章篳路藍縷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339章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1127章八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百五十五章藩鎮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377章使臣第1318章澎湖縣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七百六十五章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1228章子嗣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378章和談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