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

接見完曹、劉二人後,李嘉頗有些高興。

南方雖然缺馬,但由於濟州島的存在,易契丹馬,如今整個濟州島養馬已經超過了萬匹,訓爲戰馬的也有數千匹。

況且,經過李嘉不斷的要求,阿拉伯人不斷地從印度運載馬瓦里馬來,然後又在濟州島繁衍,以及與契丹馬進行雜交。

馬瓦里馬是阿拉伯馬的演化,所以有兩大優點,一個是高,普遍的肩高達到了一米五左右,與一米三左右的契丹馬相比,可謂是高大了。

第二個優點,就是耐旱。

阿拉伯馬不用說,肯定是耐旱的,馬瓦里馬繼承了其基因,肯定也是如此,亞熱帶的南方很適合。

至於啥眼睛大,鼻子大,頭部精緻等特點,只是點綴,畢竟戰馬是用來騎的,不是用來騎的。

馬的原因解決了,但,騎兵卻是難尋。

幾年的訓練,普通的騎兵倒是能有,但騎將難求。

普通的騎兵雖然騎馬,但作戰思維卻是步兵,就是所謂會騎馬的步兵,所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是這個道理。

曹彬與劉光義,都是燕趙人士,用武也就罷了,但北地馬多,騎兵多,自然騎將多,李嘉對於北宋的羨慕就是這一點,懂得用騎兵的將領有很多。

北宋之所以越來越打不過契丹人,其實除了自己的馬政之外,騎將的凋零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所以,懂騎兵的將領越少,就越打不過,越打不過就越害怕,然後越打不過。

有幸得到曹彬和劉光義兩人,也算是一種收穫吧。

“接下來是誰?”李嘉又握起了魚竿,繼續自己的大業,一邊釣魚一邊做事,太方便了,兩不耽誤。

“是御史大夫徐海峰!”田忠一邊撒着魚食,一邊小聲說道。

“哦?趕快將這些東西收拾了,再擺上幾本書給我!”李嘉連忙將魚竿扔掉,吩咐道。

再怎麼說,在御史大夫面前,也得保持明君的形象,不然有的煩。

御史大夫一職,在秦漢是宰相,在唐時則只能算是高官了,品級也低,不過是從三品,在唐初時倒是厲害的很,如曾經在數次戰鬥危險中保護過李世民性命的左衛將軍丘行恭就因“與兄爭葬母”被御史彈劾受到“除名”處分。

唐初名臣房玄齡、魏徵、溫彥博、李靖也因“軍令無法”被御史彈劾。

然後,御史大夫的位置頗爲尷尬,他們雖然是高官,卻在六部尚書之下,這還怎麼彈劾?

李嘉頗爲重視,直接將其晉級爲正三品,明確聲明,位同六部尚書。

“臣徐海峰,參見陛下!”

徐海峰一入宮,就看到皇帝手底下襬着好幾本書,《貞觀政要》正攤開一半,見此,他心中歡喜。

“起來吧!”看着彎腰行禮的徐海峰身材瘦弱,但卻一副氣勢凌人的模樣,李嘉頗爲親近地說道:“快與徐大夫賜坐!”

“多謝陛下!”徐海峰受寵若驚,半邊屁股挨着椅子,臉上頗爲歡喜,隨即又嚴肅地說道:“您要求的十位黜陟使(chù zhì shǐ)名額,已經草擬完畢,皆是清正廉潔之輩。”

說着,遞上名單。

“光是清正廉潔不夠!”李嘉一邊翻閱着名單,看着其家世背景,事蹟,親朋關係,一邊說道:

“地方貪官蠹吏數不勝數,奸猾無比,所以得比他們更奸詐,你的這些,要麼是年輕的進士,要麼是久難精進的御史,雖然一個個都耿直,廉潔——”

“不然只是被糊弄,流於表面,被當成猴耍!所以,黜陟使,可以不廉潔,但必須狡猾,老道,”

所謂的黜陟使,也可以稱作巡查使,按察使,觀察使,“黜”是貶斥、廢除的意思,“陟”指晉升,可以不上報直接處置一些違法犯忌的官員,可以罷官、可以入獄甚至可以直接處決。

欽差大臣就是指他們。

唐太宗時期設置黜陟使,清廉吏治,都是有名人物,如李靖;兩稅制時,唐德宗就重設黜陟使,考察兩稅制。

“這……”徐海峰聞言一楞,這個要求倒是很奇怪,當黜陟使竟然不要求廉潔,那麼怎麼以身作則?

“別顧忌太多,朝廷上下,中書門下三省及六部,數百個官吏,無論是奸猾老吏,還是新近進士,只要聰慧機靈的,懂的多的,你都可以舉薦,不必拘於御史臺!”

李嘉看了一眼疑惑不解的徐海峰,頗爲隨意地說道。

“你是御史大夫,朝廷上下,除了吏部,哪個官吏你們那不知曉,平日攝於政事堂,今個兒倒是可以拿出來了!”

“喏!”

皇帝話裡有話啊,徐海峰頗爲尷尬地笑了笑,點頭應下。

“好了,下去辦吧,偌大的朝廷,挑十個人來說應該很簡單的!”

“這十個人,重新再選一批,作爲黜陟使,勢單力薄,再與他們配一些積年胥吏,處理案牘之事,以備諮詢,順便每人再配上幾百禁軍,以防萬一嘛!”

……

隨後,少府司少卿李安國,一臉憨厚的過來見面,幾日不見,又胖了一些。

“怎麼了?少府司尋覓了啥新生意了?”

看着李安國一臉憨笑,李嘉頗爲隨意,坐在躺椅上,調笑道。

“嘿嘿,陛下,這次真的發大財了!”李安國彎着腰,貼身而來,按着李嘉的肩膀,仿若在邕州一般,親切的很。

“怎麼說?”聽到發財,李嘉瞬間來了興趣,這筆財,應該不小。

“那些宋人禁軍的隨身錢財,早就被搜摟光了,但蜀王宮,以及成都城的府庫,這些都保存完好,潘將軍早就派人看好了!”

李安國笑眯眯地說道:“孟昶隨身帶的錢財,沒多少,大半落在成都府和夔州,加上其他州縣府庫,糧草無算,珠寶金銀等,總數超過了兩千萬貫,而田莊更是有上百處,超過萬頃……”

“萬頃良田,兩千萬貫……”

李嘉也被震驚地可以,娘希匹,瞧瞧南唐,百萬貫,再瞧瞧蜀國,兩千萬貫,簡直是天上地下,這是大唐三四年的賦稅(包括糧食折錢)。

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1370章煽動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1218章涼州詞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1360章談話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1269章漠北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1166章安排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八百章度田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1403章教子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1195章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1340章落下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九百八十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197章想法第1224炭火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340章落下
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1370章煽動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1218章涼州詞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1360章談話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374章大喜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1269章漠北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1166章安排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八百章度田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1403章教子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1195章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1340章落下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九百八十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197章想法第1224炭火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340章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