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

八月初的率賓府,早已經步入了秋日,涼風習習,城牆上滿是血腥味,直嗆鼻子。

不遠處,紅色的巨大落日,在天邊徘徊,天空中的火燒雲,彷彿是血液一般鮮紅,令人感慨萬千。

李致遠就這般屹立在牆頭,身上着着一件袍衫,雖然他體格健壯,但仍舊被這冷風吹拂得難受。

“這鬼地方,才申時三刻,就快天黑了,留那麼長時間睡覺幹嘛!”

罵罵咧咧地說道,李致遠轉過頭,下了城牆,狹窄的街道上,依稀還能看到一些碎肉和血液,他不以爲意,對於緊閉門窗的房屋,更是看都不看一眼,徑直回到了城主府。

從五六月開始,他就從安邊府開始試探,先將治所遷移到了定理城,然後不斷的派遣探子巡查打探。

隨即,得到金山、濟州島的援助後,在七月末,他帶領兩千騎兵,三千步兵,一鼓作氣,直接攻打率賓府。

渤海人築城而居多年,早就習慣了守城,所以這一次比奪取安邊府還要困難,耗費了數日功夫,拼殺,才堪堪拿下。

因此,死傷的兵卒,約莫千人,所以是士兵已經精疲力盡,再也難以進軍了。

所以,李致遠雖然得隴望蜀,想一舉拿下龍泉府,滅亡渤海國,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兵馬使,少府寺傳來命令,要求咱們停止進攻!”一旁的文書,連忙拿着後方傳來的信件,彙報道。

“就算不來信,我也攻不了,兵力不足啊!”

李致遠嘆了口氣,拿過書信一瞧,印章沒錯,只是除了停止進軍的命令外,還要求他築城,在一處半島港灣之地,名字都取好了叫海參崴。

“少府寺這是搞什麼鬼?”李致遠頗爲疑惑:“現成的定理府和率賓府不用,還耗費大力氣來造城,真是搞不懂!”

“至於讓渤海國朝貢,怕是還更有可能一些!”

這些命令若不是少府寺傳來,還加蓋了皇帝的印璽,他早就開罵,亂七八糟的玩意,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造城,後果極其惡劣,你哪知曉那裡有水有田,不然就坐吃山空。

不過優點還是有的,至少靠海,可以運轉不少的糧食。

“派人去按照這個地界去找,以後咱們得搬到那裡去了!”

李致遠搖搖頭,雖然說山高皇帝遠,但他可不敢惡了少府寺和皇帝,畢竟黑水都護府還要靠金山、濟州的糧食來供養呢!

“兵馬使,渤海國的使臣求見!”這時,突然親兵來報。

“讓他進來——”真是送上門來了,李致遠連忙說道。

隨即,一個穿着裘衣,披散着長髮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渾身散發着羊羶味,左手抱胸,彎腰行禮道:“渤海國使臣孫參,見過李都督!”

“你認錯了,某不是都督,不過是兵馬使罷了!”李致遠擺擺手,隨口說道:“不知貴使前來,可有什麼要事?”

“某國主派我問詢,貴國爲何無故侵佔我國領土,難道這是要開戰嗎?”

“渤海國雖小,但卻百萬之衆,兵雖弱,但卻有三十萬,若果真開戰,渤海國絕對會不惜一戰!”

渤海國特使語氣倒是強硬,絲毫不落下風,就這樣直愣愣地看着李致遠嘆了口氣,等着他的話語。

李致遠聞言,突兀地就笑了,言道:“貴國有三十萬兵卒不假,但大部分卻在扶余府,長嶺府,鴨綠府一帶吧,若是調兵東來,怕是契丹人做夢也會笑醒。”

特使目光一滯,但仍舊犟着脖子,不肯認輸。

“我們大唐此番前來,乃是由大氏韋邀請,助力其復國,倒是不願與貴國爲敵,更是滅亡渤海國的野望!”

李致遠一本正經地說道:“如今兩國交戰,純屬誤會!”

“大氏韋賣叛國之人,將軍又何必在意?”使臣立馬反應過來,進一步說道:“只要將軍退出三府,渤海國願傾盡國庫,贖回三府,絕不吝嗇金銀珠寶!”

“三府乃是我國將士用鮮血換來的,豈有讓與你們的道理!”

“那將軍還得用兵?”

“自然要用,只要朝廷命令還在,某就不能停止!”

“那怎樣才能退兵?”

特使臉色有些慌張,終究還是唐軍兵鋒太利,自復國以來,渤海國十幾年來不曾用兵,雖不至於文恬武嬉,但終究還是荒廢了太多。

率賓府距離龍泉府,只有兩百餘里,若是騎馬,不過數日的功夫,對於渤海國來說,駐兵率賓府的唐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聞言,李致遠心中笑了。

他故作爲難地說道:“北地苦寒,征戰辛勞,某也不願意再起爭端,更不想兵指龍泉府,只是皇帝微末時,就與大氏韋相識,私交甚好,其一意孤行,某實在沒得辦法,只能聽從!”

“不過……”

“不過什麼?”使臣果然進了圈套,心中好奇地很,接着發問道。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雖然退出三府不可能,但停止進軍倒是有法子的!”

李致遠輕聲道,一臉猶豫。

見此,孫參連忙拍拍手,只見數個木箱被擡進來,打開一瞧,金光閃閃,滿滿的金銀。

見此,李致遠嘿嘿一笑,瞬間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樣。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稱臣,上貢,唐人就不再出兵,甚至願意拆掉率賓城,不再進兵龍泉府?”

烈萬華坐在椅子上,穿着短襖,年老的身體縮成一團,臉上滿是褶子,一臉病態。

渤海國滅後,世子大光顯在西京鴨綠府繼位,然而其弟,大光義則同時在龍泉府稱王,一時間渤海故地兩王並立。

南海府的烈氏則聯合大光義,夾擊大光顯,逼迫其率領數萬百姓去往高麗避難,而烈氏則擁護大光義爲王,渤海國又復起了。

但,烈氏怎麼甘心屈下,又起兵造反,殺死大光義,在鴨綠府建立安定國,但又把持渤海國朝政,可以說二國爲一,渤海國名存實亡。

“正是如此,唐人言語,並沒有滅我國之心,更不願意佔據我國之土,只要我國朝貢,他們甚至願意援助我們對抗契丹人!”

“咳咳!”聽到這,烈萬華咳嗽一聲,沉默了許久。

第1128章中秋宴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1170章對戰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1224炭火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六章邕州衙內第1181章天可汗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1331章威逼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1169章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189章拿人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1109章謀求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163章贖回?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370章煽動第1294章印刷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1377章使臣第1160章幽州營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一千零三章崩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1318章澎湖縣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
第1128章中秋宴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1170章對戰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1224炭火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六章邕州衙內第1181章天可汗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1331章威逼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1169章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189章拿人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1109章謀求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163章贖回?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370章煽動第1294章印刷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1377章使臣第1160章幽州營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一千零三章崩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1318章澎湖縣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